前段時間,看到一則令人心疼的新聞:
江西一位年輕媽媽,在剛生完孩子不久,也許是因為內心情緒找不到出口,於是爬上窗戶,想要跳樓輕生。
在跳樓之前,她心裡還掛念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想要在離世前再給孩子餵幾口奶。
就是這一絲不舍,讓消防員找到了救援的機會。
當消防員把她從窗戶上救下來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媽媽癱倒在地上放聲大哭,聞者心傷,聽者落淚。
她如此舍不下自己襁褓中的孩子,卻決意放棄自己的生命,到底是多大的委屈,讓她不能承受?
人們喜歡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媽媽。
但是,對於許多女人來說,當媽媽也許是一生中最糟糕的時刻。
電影《一件幸福的事》中,見證了女主芭芭拉如何在「懷孕」之後,一步步對婚姻絕望。
芭芭拉與先生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閃電結婚。
婚後的芭芭拉像很多女子一樣,天真地認為,孕育一個新的生命,會讓愛情更加甜蜜。
事實是,當她開始懷孕,她的人生便從此步入了降妖伏魔的艱難時刻:
她時常要抱著馬桶,吐到天昏地暗,吐到懷疑人生;
她的身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膨脹,猶如一個吹足了氣的氣球。
白天工作的時候打不起精神,只想睡覺,晚上睡覺的時候,噩夢纏身,不斷驚醒......
她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整個人就像一個神經病:一會兒像瘋子一樣哭,一會兒又像傻子一樣笑;
當她從最初的期待,慢慢變成害怕時,當她在無數個清晨崩潰哭泣時,當她為自己能不能當一個好媽媽而擔驚受怕時,她的丈夫,那個曾經深愛著的男人,卻只是一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當她說自己因為餵奶睡不好,丈夫振振有詞:「你想暗示什麼?我又沒有母乳可以半夜起來餵她。」
當她忙得沒時間打扮自己,丈夫一臉嫌棄:「你就這一件衣服?」
當她忍不住宣洩自己的委屈,丈夫開始咆哮:「這是因為你不會安排時間!」
育兒的疲憊、丈夫的冷漠,讓她徹底陷入了產後抑鬱,甚至開始思索「如何殺死寶寶」……
電影的最後,芭芭拉丟下孩子,逃回了娘家。
當丈夫不得不在工作和育兒之間忙碌掙扎,他終於體會到了妻子當初的無助與痛苦。
大徹大悟後的男人接回了自己的妻子,夫妻倆在含笑對望中,看到了成長。
然而,電影可以有個美好的結局,生活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現實生活中,一個男人想要成為90分的爸爸輕而易舉:偶爾哄哄孩子、閒暇陪陪孩子便足以收穫一片好評。
一個女人想要成為60分的媽媽卻要歷經磨難:家務、孩子、工作、自己,一樣都不能落下,樣樣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我們總是歌頌為母則剛,其實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一種新身份的降臨,對於每一個媽媽來說,都是壓力與快樂共存的。
而旁觀的人,卻往往只能體會到新生命到來的快樂。
前段時間,臺媒曝光了一組郭碧婷與友人現身寵物醫院的照片,並聲稱已懷孕六個月了。
照片中的郭碧婷,頭髮鬆散,衣著隨便,大腹便便,哪還有一點昔日女神的風採。
即便是光鮮亮麗的女神,生育背後依然充斥著無數的痛苦與艱辛。
何況是普通女性。
有一個同事懷二寶的時候,早期孕吐得厲害,基本前四個月都在吐,吃什麼吐什麼,不吃也吐,吐到苦膽水都出來了還是想吐。
吐完過不了半個小時又巨餓,餓到胃反酸水不吃撐不住一直嘔,每天就是吃吐、吐吃,整個人基上就在一個崩潰的邊緣。
最終,撐不了的她只能每天去醫院掛葡萄糖,以此來維繫胎兒所需要的營養。
我懷孕的時候,右手水腫,連調羹筷子都握不住,每天晚上還會專心的疼,醫生說這是「腕管綜合症」,必須好好養著,生完孩子後還會至少持續一年,如果休息不好的話,就可能會加重,得動手術。
更有些過敏體質的媽媽,懷孕後,從肚皮開始,在幾天之內全身上下爬滿了疹子,癢到懷疑人生。
最嚴重的那幾天,癢、痛到整晚整晚沒合眼。
由於懷孕,醫生也不敢隨便用藥,最絕望的時刻,就是希望把孩子拿掉......
除此之外,還有陣痛、頭暈、睡眠姿勢受限、妊娠紋、漏尿、抑鬱等一堆折磨媽媽們的難關。
如果說身體的痛苦可以依靠媽媽的意志來忍受,那麼,來自精神上的摧殘,才是壓垮很多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世界衛生組織和多家專業機構的研究表明,60% 到 80% 的圍產期婦女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其中大多數會在幾周內好轉,20% 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極少數情況嚴重的,可能會釀成悲劇。
前兩年,有位新手媽媽將只有5個月大的女兒從5樓拋下,自己再縱身跳下。
原因是自己一時疏忽,女兒不慎從床上摔下。
孩子沒啥事,丈夫卻數落她「你不上班,在家連孩子都看不好」。
這讓原本就自責難過的妻子更加心灰意冷。
之後,兩人發生肢體衝突,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更令人心寒的是,當所有人都在為媽媽和寶寶心痛惋惜時,她的公公卻說:
「可能是她心腸太硬了。」
多少女人都是這樣:
滿心幸福的孕育一個新的生命,卻在新生命到來之際,逐漸活成了一個沒有名字的機器人,每天麻木地不停運轉,餵奶、哄睡、換尿不溼,做飯、做家務......
直到內心成了一座孤島,絕望、無助、孤獨,看不到一點希望。
在2019年,momself 聯合新世相、咪蒙、丁香媽媽、偶爾治癒等知名媒體歷經3個月,共同收集了 2 萬多份產後抑鬱調查問卷,聯合國內一線心理學、精神科、產科、數據分析等相關行業專家,製作出了這份《新媽媽情緒藍皮書》。
在《藍皮書》裡,詳細地介紹了產前抑鬱的產生和對策,我只引用書尾在心理學家總結出 10 句要說和 10 句不要說的話,幫助我們給予媽媽情緒上的支持:
說一千,道一萬。生孩子都不應該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苦難,而應該是一家人的分擔。
只有當我們正視媽媽們的內心和困局,然後給予愛和支持,媽媽們才能真正地成為快樂的媽媽。
正如《新媽媽情緒藍皮書》中所說:看見,是療愈的開始!
最後,願所有的媽媽們都能學會愛自己,坦然快樂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我是雯子,一手生活一手娃,寫字烹茶學種花。關注[雯子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