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五一了,小半年就又過去了;最近有一個來訪者叫她小薇,非常的文靜膽小,蜷在沙發裡,一直語速很快很慌張,聲音還非常的小,就像周圍有什麼會隨時傷害到她。
她說她晚上睡不著覺,一到晚上就會特別興奮和幾個朋友在酒吧通宵,一晚都要花幾千元,現在自己的信用卡已經刷爆了。
她說自己談戀愛的對象是女生。
她說她最近的情緒容易失控,會亂發脾氣。
她說她剛剛辭去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她每一次說出的話都會讓我有點嚇一跳,這和她柔柔弱弱的安靜的感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她告訴我說這些她媽媽都不知道,同樣不知道自己之前談戀愛的時候懷孕過,流產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在處理。
我在想這得是什麼樣子的媽媽,讓女兒處在這樣的困境中。
諮詢到後面,這女孩始終不願意見媽媽,只要媽媽一聯繫她就失聯就消失,全靠一個親戚在中間傳達小薇的近況,當然諮詢內媽媽不知道的事情依舊還是不知道的。
隨著諮詢的深入才了解到,小薇的媽媽是從小就在家和保姆一起照顧她,很多事情都替小薇想在前面,能為孩子做的都做了,上學的時候車接車送,看管的非常嚴格,高中的時候依舊是這樣,那時有一個男孩子給小薇寫了一封情書,被媽媽翻出來了,就找到了那個男孩子在學校大鬧了一場,後來男孩轉學了,小薇說她和那個男孩什麼都沒有,媽媽那樣做她也說不出來,只是後來媽媽管的越來越嚴格,時刻擔心自己會談戀愛會做出格的事情,在家幾乎沒有任何秘密。再後來小薇發現自己對周圍的感覺很隔離,看到媽媽就很害怕沒有話說,後來因為按照媽媽的意願念的專業,自己也不喜歡,所在專業和現在這個親戚在一個城市,就住在親戚家,巧的是親戚經常出差不在家,不會像媽媽那樣管著自己。
後來談戀愛結果對方提出分手,她就痛苦失眠和朋友去酒吧陷入了惡性循環中。
現在她蜷在沙發裡,像極了做錯事情的孩子,等著家長的批評,完全不像一個成人。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知道,小薇的媽媽過於控制,越過界限侵佔小薇的空間,剝奪小薇的成長的權利,很多事情處理的簡單粗暴,忽略孩子的情緒情感,在慢慢成長過程中兩人都沒有辦法完全獨立,小薇一方面想要逃跑,一方面又是深深的無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體驗是需要孩子去嘗試的,替代完成並不能幫到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成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很多探索的機會,失去學習的機會,當然我們可以適當的去引導和疏導,並善於讓孩子去總結,既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努力的方向需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想要媽媽的愛其實只要60分就夠了,媽媽也要學會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緒情感,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超強控制的父母只會養出想要退縮逃跑的孩子。
我們都不想孩子和我們的心隔著她所有的事情,我都要通過另外一個人來告訴我,明明該是最親近的人啊,那我們就儘量做個60分的媽媽吧,不多不少,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