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女兒的教育媽媽只要做到60分就可以

2021-01-08 育兒小小凡
五一節

馬上就到五一了,小半年就又過去了;最近有一個來訪者叫她小薇,非常的文靜膽小,蜷在沙發裡,一直語速很快很慌張,聲音還非常的小,就像周圍有什麼會隨時傷害到她。

酒吧

她說她晚上睡不著覺,一到晚上就會特別興奮和幾個朋友在酒吧通宵,一晚都要花幾千元,現在自己的信用卡已經刷爆了。

她說自己談戀愛的對象是女生。

她說她最近的情緒容易失控,會亂發脾氣。

她說她剛剛辭去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她每一次說出的話都會讓我有點嚇一跳,這和她柔柔弱弱的安靜的感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她告訴我說這些她媽媽都不知道,同樣不知道自己之前談戀愛的時候懷孕過,流產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在處理。

我在想這得是什麼樣子的媽媽,讓女兒處在這樣的困境中。

母親關愛

諮詢到後面,這女孩始終不願意見媽媽,只要媽媽一聯繫她就失聯就消失,全靠一個親戚在中間傳達小薇的近況,當然諮詢內媽媽不知道的事情依舊還是不知道的。

隨著諮詢的深入才了解到,小薇的媽媽是從小就在家和保姆一起照顧她,很多事情都替小薇想在前面,能為孩子做的都做了,上學的時候車接車送,看管的非常嚴格,高中的時候依舊是這樣,那時有一個男孩子給小薇寫了一封情書,被媽媽翻出來了,就找到了那個男孩子在學校大鬧了一場,後來男孩轉學了,小薇說她和那個男孩什麼都沒有,媽媽那樣做她也說不出來,只是後來媽媽管的越來越嚴格,時刻擔心自己會談戀愛會做出格的事情,在家幾乎沒有任何秘密。再後來小薇發現自己對周圍的感覺很隔離,看到媽媽就很害怕沒有話說,後來因為按照媽媽的意願念的專業,自己也不喜歡,所在專業和現在這個親戚在一個城市,就住在親戚家,巧的是親戚經常出差不在家,不會像媽媽那樣管著自己。

後來談戀愛結果對方提出分手,她就痛苦失眠和朋友去酒吧陷入了惡性循環中。

現在她蜷在沙發裡,像極了做錯事情的孩子,等著家長的批評,完全不像一個成人。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知道,小薇的媽媽過於控制,越過界限侵佔小薇的空間,剝奪小薇的成長的權利,很多事情處理的簡單粗暴,忽略孩子的情緒情感,在慢慢成長過程中兩人都沒有辦法完全獨立,小薇一方面想要逃跑,一方面又是深深的無力。

孩子的探索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體驗是需要孩子去嘗試的,替代完成並不能幫到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成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很多探索的機會,失去學習的機會,當然我們可以適當的去引導和疏導,並善於讓孩子去總結,既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努力的方向需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想要媽媽的愛其實只要60分就夠了,媽媽也要學會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緒情感,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超強控制的父母只會養出想要退縮逃跑的孩子。

我們都不想孩子和我們的心隔著她所有的事情,我都要通過另外一個人來告訴我,明明該是最親近的人啊,那我們就儘量做個60分的媽媽吧,不多不少,剛剛好。

相關焦點

  • 原創 「60分媽媽」(good enough mother)的挫折教育
    這個術語在翻譯成中文時遇到了困難,最開始翻譯成「足夠好的媽媽」,容易被誤解成了做個好媽媽,忽略了原文的「夠了就行了、不要過分好」的意思。後來翻譯成「剛剛好的媽媽」,又讓人覺得什麼叫剛剛好很難定義。翻譯成「60 分媽媽」,最為傳神和精確。「60分媽媽」的意思是,這樣的媽媽總的來說是好的,但她同時也具備「壞」媽媽的特質,比如有時會拋棄孩子獨自去「尋歡作樂」。
  • 不做完美媽媽,100分太多,60分剛好
    但往往這只是美好的意願,我們在教育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沒能看好孩子,不小心讓他們受了傷;忍不住朝孩子大吼,甚至動手打了孩子;不停的嘮叨孩子,儘管知道這樣沒有用·····這個時候,我們會自責,會懷疑自己是否是個合格的媽媽,會害怕將來孩子會責怪我們。像這樣的焦慮估計媽媽們都有過,我們能要怎麼樣處理這些焦慮? 我們能否成為完美的媽媽呢?
  • 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
    前些天聽到一個關於幾分媽媽的話題,感到蠻有意思。看看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呢? 0分媽媽對孩子的世界很少關注,孩子發生什麼她也不清楚,在她看來,只要不給自己添亂就行;100分媽媽則對孩子十分關注,甚至對孩子的事情越俎代庖;而60分媽媽則是在孩子需要時及時出現,孩子沒有強烈需求時不主動介入。
  • 一位「60分」爸爸的自述: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Elsa一人分飾多角,不停在多種音色中轉換,更是將主角雲妮洛普的聲音模仿得惟妙惟肖。Elsa地道的口語,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培養。朱爸爸一直在摸索「究竟什麼是好的教育?」直到女兒一次次帶給他計劃外的驚喜,他豁然明白:本來就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讓孩子自然發展,就是最正確的雕琢方法。
  • 能做60分的媽媽,千萬不要做100分的
    跟她表達的多了,她漸漸的也意識到了這樣的不足之處,發現自己的女兒似乎變成了第二個她,更意識到了即便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也不能連累自己女兒的原生家庭環境。於是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去影響孩子的心,更加堅定了!
  • 做個60分的父母,足矣
    他們一致認為:60分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而60分的父母,無論是培養孩子,還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又或是塑造好的親子關係,都是一個剛剛好的狀態。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不應該要求自己成為「100分父母」。
  • 60歲媽媽和30歲女兒一模一樣,女婿很苦惱:傻傻分不清,尷尬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女兒長得像媽媽並不奇怪,不少小女孩小時候像爸爸,慢慢長大以後,就會越來越像媽媽靠攏,長大後的樣子和小時候完全不同,也有的小女孩出生下來就很像媽媽,在小女孩的各個成長階段,外貌跟媽媽當年的這個階段很是相似。
  • ...媽媽」幫高三女兒追星請老師批假 陪你去追星!只要託福能考90分
    媽媽的約定到成都去追偶像?可以!幫你向老師請假?可以!月底的託福考試要達到90分,否則……網友的鑑定這樣的媽媽給我來一打、媽媽也太好了吧、神仙媽媽……專家的判定幫孩子請假追星,沒有好與不好,要看是否合適,看是否影響孩子的學業,看親子關係如何見過為你報各種補習班的媽媽
  • 15歲女兒房間傳出「嗯嗯」聲,媽媽暖心教育,做法堪稱教科書
    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說非常用心的了,無論是孩子的興趣培養還是學校的課程都是非常的關心的。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件事做的不是很好,那就是孩子的「性教育」。 中國人長在骨子裡的羞恥感,讓很多家長都不會主動的給孩子做這個「性教育」的科普,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只要好好的學習,健康快樂的長大就好了,不需要了解「性知識」,總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自己懂得了。
  • 如果你有女兒,媽媽做到這幾點,女兒一生運氣都不會太差
    如果你有女兒,作為媽媽,若你做到了這幾點,不僅女兒一生的運氣不會太差,她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過得更加順遂如意。家有女兒,如果媽媽能夠做到自己有夢想就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那女兒也會跟你學習,而不是自己的願望,卻要寄希望於靠別人去實現。遺憾的是生活中有些媽媽習慣了抱怨,沒有好日子過的時候,說是自己男人沒本事;工作不順利的時候,說是自己運氣不好。總之,遇到不如意,她們總是會找到藉口替自己開脫,而不是去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是不是自己哪裡沒做好。這樣的媽媽,其實無形中就給女兒做了最壞的榜樣。
  • 90分做不到,沒關係,做個60分媽媽就行
    我夢想自己變成90分優秀媽媽,但以我現在帶娃能力,可能離60分勉強及格還有距離,卻總是拿90分來要求自己,不焦慮才怪呢?一個好的目標一定是一個適度的目標,而不是一個好高騖遠的目標。60分是我接下去應該嘗試的目標,我努力一把可以夠到,並且不是那麼遙遠,也不是那麼高高在上。這種經歷像極了我在職場上的一段過往。那時候我新跳槽到一家公司,第一個月非常開心,覺得新平臺很不錯,自己各方面也能HOLD住,但第二個月開始現任領導上面來了一位新領導,有著業內最專業的公司背景,從這兒開始,我潛意識裡就對自己的期望產生了變化,拔高了標準而不自知。
  • 只要做,就能做到:不要讓激勵成人的雞湯成為阻礙孩子前進的話語
    我預估了下,按照以前的速度,在預留中場10-20分鐘休息時間的前提下,1個小時肯定可以完成。女兒也早早爬起,要在出門上課前補完作業。看她信心滿滿,我也暗自欣喜。攤開作業本, 女兒開始寫。但還沒過5分鐘,我就發現她慢慢吞吞、磨磨蹭蹭。開始有點畏難情緒。我考慮到其實題目並不難,只是頁碼比以前多,於是鼓勵她:只要你做,你肯定可以做到。
  • 媽媽暑假帶女兒賣臭豆腐:如今,「拼媽」也分層次了
    ,她自信大方的模樣和媽媽的教育理念,令人印象深刻。這位媽媽並沒有把這次鼓勵當成心血來潮的行為,而是認真觀察女兒的表現,不時的給她提建議。聽到媽媽慢條斯理的說話語氣,讓人相信她在教育上一定下了功夫,充滿了自己的見解。
  • 90分的爸爸易做,60分的媽媽難當:別讓媽媽活成一座絕望的孤島
    我又沒有母乳可以半夜起來餵她。」當她忙得沒時間打扮自己,丈夫一臉嫌棄:「你就這一件衣服?」然而,電影可以有個美好的結局,生活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現實生活中,一個男人想要成為90分的爸爸輕而易舉:偶爾哄哄孩子、閒暇陪陪孩子便足以收穫一片好評。一個女人想要成為60分的媽媽卻要歷經磨難:家務、孩子、工作、自己,一樣都不能落下,樣樣都要做到盡善盡美。
  • 女兒第一次來例假,媽媽可以這樣做
    有女寶的媽媽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當寶貝一天天長大,有一天,當你的月經期不留神被女兒看到,寶貝可能會問你:「媽媽,你怎麼流血了?」 你該如何回答?也許你會覺得不好意思,不願意細說。今天,我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們更多的意識到,陪伴孩子成長也是我們學習成為父母的過程,如何與孩子溝通女性來例假這件事,也是父母必經的一課。什麼時候談?越早談越好,孩子的性別意識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現在很多幼兒園衛生間已經分男廁和女廁了。
  • 100分父母丨童書媽媽三川玲:讓女兒過自己心甘情願的人生
    從2013年創辦「童書媽媽三川玲」的教育類公眾號,記錄女兒成長的點滴,分享育兒心得、教育理念開始,不管是基於工作需要還是為了女兒更好的成長,三川玲對於教育的思考一直在進行著,在「幼升小」階段就曾對女兒的學校教育進行過探究的她,回想了過去的 6 年期間體會到小丸子因為傳統教育的高壓,而沒有辦法能夠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痛苦,也覺得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就在於掌握獨立與依賴的平衡,媽媽要先讓孩子手去做,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有獨立的能力;當遇到無法處理的危機時,也就是在孩子心裡承受力接近臨界的時候,媽媽再施以援手,孩子感受到身後的保護,讓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這種60分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理論上才是相對健康的。
  • 真人實錄,一位媽媽與女兒的教育故事。親子關係與人生自律
    生活中處處都是教育。這一篇文章是家長和女兒共同探討的見證。經過小編整理,為大家轉述。今天和大家分享兩個小主題,一個是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另外一個是關於親子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在老師的眼裡,鄭欣迪同學是一個比較自律的孩子,學習態度基本不用老師操心,做事也很是讓老師放心,從她上小學開始我們就從來沒有陪她做過作業,也從來沒有接到任何老師關於她沒完成某項任務的反饋,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是非常省心的。孩子是怎麼做到自律的呢?我問過她,她說「從小培養唄」。
  • 葛葛|做60分的家長就行了①
    我現在的願望跟她的願望一樣,就是覺得孩子開心就可以了,開心是最重要的。因為真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三個對答案的地方是什麼呢?頂瓜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做到了仁之義盡,傾盡所能的去無條件的愛孩子。對待孩子,我曾經在我的音頻中多次講過,你不需要做一個100分的媽媽,等你做到了100分,你也會發現孩子該有的問題,他該需要經歷的課題,他需要自己去經歷,你無法代他完成的。你做到仁之義盡了,他依然有一些內心層面的問題的時候,我只是想告訴你,跟你沒有關係了。因為你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更多的去看到你自己,活你自己。
  • 好媽媽馮青:一年陪伴出一個642分的雙一流女兒
    好媽媽馮青:一年陪伴出一個642分的雙一流女兒!今天是馮青一家最高興的日子:女兒今年高考以642的高分考取的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終於到了!馮青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女兒的身體,從沒有讓女兒較弱的身子影響到學習;高三學生學習艱苦,一年回不了幾次家,馮青陪著女兒,一年也沒有回幾次家;高三學生學習壓力大,很多人無法承受,馮青就給女兒一個懷抱,讓她可以在媽媽的懷抱裡盡情地哭。馮青說,比起學習,她更在意的是女兒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