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頂大股東隱瞞「抽屜協議」 8.4億「殼費」未披露 律師:涉嫌...

2021-01-07 中金在線

  註冊制大背景下,玩殼的風險越來越大。

  因兩筆共計8.4億元的借款到期未還,深圳樸素至純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樸素至純」)持有的四川金頂(600678)全部股權被凍結至今。

  為了追問質押款的流向,樸素至純背後的投資人四處奔走,一個行業潛規則也隨之浮出水面——根據基金管理方深圳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樸素資本」)對投資者的說法,除了上市公司披露的12億元股權對價,樸素至純將8.4億元質押款也打給了四川金頂原控股股東,付款名目是「殼費」。

  這意味著,除了公開披露的股權買賣合同,可能還有一份關於「殼費」的協議。顯然,這不是可以公之於眾的內容。在四川金頂披露的公告中,樸素至純對質押借款用途的解釋是「補充流動資金」。

  清流工作室獨家調查發現,樸素至純購買股權的部分資金也並非公告所稱的「自有資金」,而是來自兩隻總資金接近5億元的私募產品,涉及398名投資人。

  這些投資人從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冠群馳騁」)手裡購買私募產品,投資人中65歲以上的老人不在少數,更有人通過違規合投來達到私募投資門檻。

  冠群馳騁是一家規模較大的P2P公司,已在去年暴雷。據知情人透露,目前的樸素系公司實際上由冠群馳騁老闆劉廣東控制。

  對此,四川金頂董秘辦工作人員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對大股東的資金用途,上市公司並不清楚。四川金頂沒有權限核查大股東,也無法確認其提供公告內容的真假。

  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文明則表示,私下約定「殼費」的行為屬於「抽屜協議」,構成定向利益讓渡、資本暗流,從而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的信息如實披露的義務。而大股東故意隱瞞質押借款用途,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行披露,也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8.4億元質押款流向何處?

  據樸素資本發布的基金公告,樸素創興3號和4號專項併購投資基金於2017年成立,共計從398名投資人手裡募集近5億元。隨後,兩隻基金產品共計4.61億元注入了樸素至純公司,而樸素至純在2017年斥資12億元購買了上市公司四川金頂20.5%的股權,成為四川金頂的控股股東。  


  2019年底,一則法院的通知發來,樸素至純所持四川金頂的全部股權被凍結。投資人才知道,樸素至純用所持四川金頂的股權質押借款共計8.4億元,到期未還。

  如今,這筆巨款的去向,成為投資人心中最大的疑問,也是他們追回本金的突破口。

  樸素資本客服向清流工作室表示,樸素至純將這筆錢打給了四川金頂原控股股東,海亮金屬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亮金屬」)的母公司海亮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亮集團」),用來支付「殼費」。

  投資人提供的通話錄音中,另一位客服也表示,公司是打款至海亮集團國內的7家公司,樸素資本可以提供海亮集團實控人馮海良出具收款確認函。但當投資人要求查看銀行流水,客服則表示涉及收款方信息,投資人無權查看。

  不過,海亮金屬的工作人員告訴清流工作室,不清楚打款事項,建議投資人聯繫樸素資本。

  對於這筆資金的名目,樸素資本給出的說法是「付殼費」。

  「有些東西沒法(明)說……行業內都有這個費用。」客服告訴清流工作室,此前公告顯示的12億元作價,是四川金頂20.5%股權的價格。而這筆8.4億元的錢,是拿下四川金頂上市地位的價格,業內稱為「殼費」。

  這意味著,按照樸素資本的說法,除了當時公開披露的股權買賣協議,樸素至純和海亮金屬可能還籤有另一份關於「殼費」的協議。但上述客服表示,公司上層示意,不能將該協議向投資人披露。

  一位投資人告訴清流工作室,樸素資本曾展示過一份合夥協議,協議寫明共花費20億元購買四川金頂控制權,而非上市公司公布的12億元。

  投資人據此算了一筆帳。當年實控權變更時,四川金頂的股價低於15元,總市值約50億元。若在二級市場上購買這20.5%的股權,價格僅在10億元左右,當年按照12億元成交已有溢價。如今,若再算上這8.4億元的「殼費」,樸素至純付出的總收購價超過20億元,比在二級市場直接購買足足貴了一倍。

  投資人認為,這筆看起來並不划算的交易,是樸素資本與海亮集團之間的利益輸送。無論資金流向境外或境外,在投資人看來都是一種「套現走人」的手段。

  資料顯示,海亮集團的實控人馮海良是一位橫跨多個股票市場的資本大佬,目前掌控著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深交所上市公司海亮股份(SZ002203)、香港上市公司海亮國際(HK02336)和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海亮教育(HLG)。

  2010年,馮海良控制的海亮金屬通過參與華倫集團的破產重整,買下了華倫集團所持有的四川金頂 5423.23萬股股份,佔總股權的15.54%。彼時,四川金頂已被ST、股價低迷,海亮金屬僅花費1.71億元就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

  當年,華倫集團破產之前,也將所持四川金頂股權進行質押借款。海亮金屬買下這筆股權時,是將1.71億元收購價款直接支付至股份質押債權人各自的銀行帳戶。

  如今歷史重演,不同的是,海亮金屬從當年的接盤方轉變為賣殼者,而這筆股權背後,牽扯的也不再是一個公司,而是近400名分散的投資人。  

樸素資本的謊言

  在四川金頂披露的公告中,樸素至純在質押借款的用途上撒了謊,其表示借款是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對所謂的「殼費」隻字未提。

  清流工作室發現,樸素至純隱瞞的事情遠不止於此。

  據上述錄音,樸素資本的客服向投資人確認,創興3、4號基金的資金,被用於支付購買四川金頂股權價款。客服表示,投資人在2017年2月將資金打入創興3、4號的託管帳戶,樸素資本4月份將錢注入樸素至純後,於2017年6月將第三筆股權款打給了海亮金屬,最終完成整個交易。

  但在2017年,樸素資本曾發出澄清公告,否認「邊湊錢邊買殼」的說法。樸素資本明確表示彼時創興3、4 號基金不構成買殼的資金,而是用樸素至純的自有資金支付價款。這一說法,令現在創興3、4號的投資人難以主張對四川金頂股權的權力。

  「你們說讓我去做財產保全,律師都不接我們這個案子,因為一定是輸的!」一位投資人向樸素資本的客服表示。

  樸素資本在澄清公告中還否認「借殼」,稱不存在12個月內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不過,12個月剛到,樸素至純馬上發布重組計劃,讓四川金頂高價收購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經上交所查明,樸素資本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曾通過旗下投資基金持有這家海盈科技的股權,並在2018年突擊轉讓出去。

  彼時,恰逢證監會嚴打「三方交易」,即向一方轉讓上市控制權,同時或隨即向非關聯的其他方「跨界」購買大體量資產,新購買的資產與原主業明顯不屬於同行業或上下遊。在上交所三份問詢函的連續質問後,四川金頂終止重組,復牌後迎來4個跌停。

  重組失敗,基金合同上「後期通過注入A股上市公司優質資產」的退出方式落空,隨之而來的是樸素資本的資金危機,高槓桿資本運作的風險暴露。工商信息顯示,早在2017年,樸素資本100%股權被質押,因逾期未還款,如今樸素資本的股權也全部被凍結及輪候凍結。  

不合格投資人「拼單」買私募

  「買基金的人都是這家P2P公司的客戶。」上述投資人告訴清流工作室,創興3、4號的投資人,都是從一家P2P公司冠群馳騁購買的。

  樸素資本的客服也向清流工作室確認,兩隻基金是由冠群馳騁代銷。針對冠群馳騁是否有基金銷售資格的問題,客服並未正面回答,並表示冠群馳騁是作為「顧問」進行銷售的。

  上述投資人表示,樸素資本早期是冠群馳騁的高管運營的,樸素資本目前的法人梁斐只是幫劉廣東代持樸素資本的股權,劉廣東是冠群馳騁的法定代表人。據其回憶,劉廣東對外宣傳時,曾表示樸素資本是冠群旗下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在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樸素資本的名稱是「深圳冠群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而樸素資本目前的大股東深圳市方物創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名是「深圳市冠群方物創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此外,樸素資本最初的法定代表人趙玉茹,其曾是13家冠群分公司的法人;樸素資本2017年的董事趙毅,曾是冠群鵬程企業管理諮詢服務(天津)有限公司深圳新世界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且據上述投資人透露,趙毅是劉廣東的秘書。

  2019年,冠群馳騁就已暴雷。冠群馳騁曾是四大線下理財公司之一,在全國30個省市開設了500餘家分支機構,以P2P、保理、融資租賃等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據上述投資人透露,冠群馳騁成立後的10年時間,總規模超過2千億元,暴雷時的待付資金約210億元。

  「冠群出借人聯盟」公眾號公布一份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經偵支隊的文件顯示,2019年5月14日,冠群馳騁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據冠群維權聯盟消息,冠群實控人劉廣東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於2020年9月10日凌晨被北京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並於11月正式批捕。

  據上述投資人透露,一些購買了冠群馳騁P2P產品的人,又被劉廣東推薦購買創興3、4號基金。為了達到私募100萬元起買的門檻,很多人是違規合夥購買一份份額。

  清流工作室得到的一份合投協議顯示,某人委託一位主投人以其名義加入「樸素資本上市公司收購專項基金(創興4號)」,委託金額為20萬元。據上述投資人介紹,通常是冠群馳騁的員工和投資人合買份額,雙方籤訂委託協議後,再由投資人與樸素資本籤訂正式的基金合同。

  其還表示,樸素資本的投資人裡,65歲以上的老人不在少數。一位投資人表示,投資人中50歲以上的至少佔八成。一投資人展示的某維權群內投資人自發匯報的年齡情況,65歲以上的超過10位。

  如今,他們不僅奔走在向冠群討債的路上,還要時刻為兩隻基金的本金掛心。

相關焦點

  • 清流|四川金頂大股東的謊言:隱瞞買殼資金來源 8.4億「殼費」未披露
    註冊制大背景下,玩殼的風險越來越大。因兩筆共計8.4億元的借款到期未還,深圳樸素至純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樸素至純」)持有的四川金頂(600678)全部股權被凍結至今。為了追問質押款的流向,樸素至純背後的投資人四處奔走,一個行業潛規則也隨之浮出水面——根據基金管理方深圳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樸素資本」)對投資者的說法,除了上市公司披露的12億元股權對價,樸素至純將8.4億元質押款也打給了四川金頂原控股股東,付款名目是「殼費」。這意味著,除了公開披露的股權買賣合同,可能還有一份關於「殼費」的協議。
  • 重組失利股價跳水 四川金頂三易其主傷痕累累
    7月27日、8月14日、8月28日,上交所接連發出三份問詢函,一份比一份嚴厲。  由於四川金頂控股股東樸素至純旗下樸素資本也曾是併購標的股東之一,2017年年末才清倉退出海盈科技。截至2018年2月,樸素資本所管理基金投資海盈科技累計投資時間已有21個月左右。上交所要求四川金頂說明樸素至純突擊轉讓所持標的資產股權的原因,與上市公司此次重組之間是否存在關聯,與受讓方是否存在其他協議。
  • 兩份未披露的協議曝光 國旅聯合陷信披「羅生門」
    10月21日晚間,國旅聯合(600358.SH)發布回復公告,將其此前一直未披露的新老控股股東兩份協議「搬上檯面」,對於這兩份協議的性質以及是否應該披露,新老控股股東產生分歧。截至今日上午收盤,國旅聯合收於漲停價,封單3.54萬股。
  • 抽屜協議引深交所關注 清水源內鬥又現業績疑雲
    抽屜協議、公司前三大股東內鬥糾紛一事。目前,清水源尚未披露對關注函的回覆,但第一財經記者在一份文書材料中發現,清水源第一大股東、董事長王志清曾向法庭對公司交易相關各方是否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相關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相關糾紛及訴訟事項是否涉及清水源,清水源是否存在連帶補償責任,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同生環境的生產經營是否正常,管理團隊
  • [年報]四川金頂:2012年年度報告(修訂版)
    第二節 公司簡介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稱 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名稱簡稱 四川金頂 公司的外文名稱 SICHUAN GOLDEN SUMMIT(GROUP)JOINT-STOCK CO., LTD.
  • 泰然金融被立案 殼公司iFresh要求終止股份交換協議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泰然金融被立案後,「殼公司」iFresh要求終止股份交換協議「殼公司」iFresh要求泰然金融中止股份交換協議。iFresh要求中止股份交換協議起因是泰然金融在中國的運營主體小泰科技被警方立案調查。依據警方通報,11月1日下午,「泰然金融」平臺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交代了其實際控制的小泰科技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情況。
  • 科創信息: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相關股東一致行動人協議到期...
    基於上述,本所律師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按照律師行業公認的業務標準、道德規範和勤勉盡責精神,出具法律意見如下:        一、《一致行動人協議》的籤署及其終止        (一)《一致行動人協議》的籤署        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公開披露的公告文件並經查驗,費耀平、李傑、李建華、劉應龍、劉星沙於2016年
  • 三季度業績驟減100% 水井坊趨向「殼公司」?
    近日,水井坊將一份塵封了3年的協議擺在了投資者面前。而這份遲來的協議也讓水井坊接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以下簡稱「四川證監局」)的整改通知。  對於未披露的協議,在董秘張宗俊看來不是公司有意隱瞞,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份不易公開的協議背後一定有「秘密」。
  • 長油股東擬全球徵律師維權 狀告公司三大罪狀並索賠
    原標題:長油股東擬全球徵集律師維權 狀告公司「三大罪狀」並索賠   編者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實、財務造假等一直是A股市場上侵害小股東利益的高發區,而用腳投票、搭便車也是大多數小股東的選擇。   長油小股東認為,長油董事會必須賠償投資者在整理期30日跌幅49%的損失,並向投資者道歉。   隱瞞80億元表外負債?   此外,長油小股東在給律師的邀請信中還指出,長油退市整理期曝光80億元未披露的表外負債,嚴重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則,必須賠償投資者因嚴重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投資損失!
  • 安信信託承諾兜底的900億咋辦?
    4億理財產品暴雷,剛性兌付被法院判定不起作用,但此前明知兜底違法,安信信託仍籤訂承諾保本保息的「抽屜協議」,是否涉嫌詐騙? 湖南高速財務公司(全稱為湖南高速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因購買4億產品暴雷,一紙訴狀將安信信託告上法庭,一審判決安信信託敗訴,隨後安信信託提起上訴。
  • 園區園林8億「賣身」 「涉民間借貸糾紛」未披露
    12月6日,吉林森工公告披露了重組預案,根據預案安排,上市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新泉陽泉」75.45%股權,交易價格為8.84億元;購買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公司100%股權,初步作價為8.02億元。公告披露後,交易方案中存在的種種細節問題引來上交所的一系列問詢。
  • 「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將被ST,3億和解協議籤署方投資者不知情...
    加加食品在3月收到深交所問詢函,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涉嫌違規擔保被投資人舉報。一個月前,加加食品發布提示性公告,自查發現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 「卓越投資」)及其關聯方涉及4.6億違規擔保,金額佔淨資產超過10%並超過5000萬元,若在一個月內未解決,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期限已至,違規擔保警報未除,股票被ST。
  • 大股東四年佔款19.4億,*ST輔仁等受罰590萬實控人10年市場禁入,股民索賠訴訟司法程序啟動
    經查明,輔仁藥業(*ST輔仁,600781)2015年至2018年年度報告中未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4期虛增貨幣資金累計193953.28億元,2018年報未披露關聯方擔保,導致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的行為。
  • 大股東賣殼,二股東清倉:眾應互聯,殼玩家的娛樂場
    投稿來源:市值風雲7月11日,眾應互聯(002464.SZ)一則《關於持股5%以上大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引起了風雲君對眾應互聯的注意。一看實控人,原來是郭昌瑋,雖然風雲君沒機會認識郭老闆,但通過此前幾篇文章的分析,對他的資本運作手法已經大概了解。
  • 抽屜協議合規嗎?飛利信回深交所稱需法院在司法層面判定
    11月21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早在今年7月,平安信託就已申請司法凍結,這一凍結事件背後,源自飛利信2015年的一筆收購,平安信託也藉助收購時的定增成為飛利信第二大股東。飛利信第一大股東楊振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當時與平安信託籤署了一份「抽屜協議」,由此造成如今與平安信託的對立。
  • 四川國資委怎麼了?A股掃貨頻繁踩雷 這一次是東方網力
    4月15日晚間,東方網力(300367)發布公告,公司當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東方網力原控股股東、現董事劉光也於同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證監會決定對劉光立案調查。浮虧巨大冰凍三尺飛一日之寒。
  • 「公安局逮捕董事長」被隱瞞51天 *ST眾和實控人逮捕日期成索賠...
    *ST眾和(002070)近日公布了證監會對其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處理結果,公告中,公司僅簡要披露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部分內容,雖然信息量很少,但是信披違規事實基本確定。有律師認為,公司隱瞞實控人許建成被捕一事,或成投資者索賠重要依據。
  • 中天能源收處罰告知書,將被罰60萬,律師徵集受損股民維權
    存在兩大違規事實 被處以60萬元罰款根據*ST中天的公告,2019年10月8日,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編號:吉調查字2019048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 子公司停產不披露 海利生物掩護大股東高位套現?
    同時,公司監事周裕因涉嫌職務侵佔於10月31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刑事拘留。12月1日,海利生物表示,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決定對公司監事周裕取保候審。  11月27日,海利生物時任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浦冬嬋,因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監管關注。重要子公司停產近6個月未信披,海利生物在掩蓋什麼?
  • ...物股份: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關於《四川浩物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收購]浩物股份: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關於《四川浩物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以及免於提交要約收購豁免申請之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關於《四川浩物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以及免於提交要約收購.對本所出具的本法律意見書,本所律師聲明: 1、本所律師得到浩物機電的確認,浩物機電已提供給本所律師作為出具本法律意見所必需的原始書面材料、副本材料或者口頭證言均是真實、完整和有效的,無任何隱瞞、遺漏和虛假之處,且副本材料或者複印件與原件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