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間」原是「黃沙直上」?王昌齡這句詩很多人背錯了

2020-12-19 一往文學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是很多人熟悉的古詩詞,黃河如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巍然屹立,怎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

這首著名的七絕詩《涼州詞》,也留下一個爭論的話題。詩的第一句,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還是「黃沙直上白雲間」?

「黃河遠上」還是「黃沙直上」?

張志和先生回憶啟功的時候,曾如此敘述啟功先生的話:"《唐詩三百首》裡有兩首詩有問題,你注意到了沒有?我說:「沒發現。」他說: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的第一句是錯的。如果是「黃河遠上白雲間」,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草木,人們就不必「怨楊柳」了,「春風」也就「度」過「玉門關」了。所以,這首詩第一句應該是「黃沙直上白雲間」。漢朝時西北地區就有龍捲風和沙塵暴,唐朝也有,所以不應當是「黃河遠上」。我回來翻檢《全唐詩》,果然有一條注釋,說「一本作『黃沙直上白雲間』」,「第二句作第一句」,即「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沙直上白雲間」。我又查閱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所收此詩也與先生所講完全一致。"

除了啟功先生, 張碧波和鄒尊興編著的《新編唐詩三百首譯釋》裡也有類似論述:「前兩句以黃沙飛揚於天地之間,孤城座落與萬仞高山之中,極力渲染西北邊地、大戈壁上遼闊荒涼、蕭索空曠的特色,借景物描寫襯託徵人戌守邊塞悽涼憂怨的心情。遍地黃沙,直上白雲,只此一句就將邊地風光的典型特徵概括出來,上天下地,囊括包舉,筆力雄渾;而萬裡黃沙,千巖疊嶂中的一座孤城,上下相聯,勾畫出涼州荒寒蕭索的氣象。黃沙、孤城相對成文,相互貫穿,為出塞怨情烘託氣氛。」他們翻譯這首詩為:「大戈壁灘的黃沙喲,漫漫茫茫直上雲天。孤零零的涼州城喲,座落在這萬仞山間。悲切哀怨的羌笛喲,為何把楊柳曲飛傳。溫暖和煦的春風喲,為何不飛度玉門關。」

因此對這個話題人們就分成了兩派。

第一派認為應該是「黃河遠上白雲間」。因為「黃河遠上」要比「黃沙遠上」美多了,氣勢雄壯,就如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充滿了想像。

另一派認為是「黃沙直上」,涼州城與黃河相去甚遠,而玉門關一帶春天颳風多黃沙,有可能是「河」與「沙」傳寫錯誤。

其實,我覺得理解成」黃河遠上「也無妨,如果詩人本意真是」黃沙直上「,那也不失為一個美麗的誤會。遠

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這種回不了故鄉的哀怨,也是很動人的。

相關焦點

  • 《涼州詞》首句應為「黃沙直上白雲間」而不是「黃河遠上白雲間」
    影印宋明刻本:第197卷的前兩句為:「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9卷的前兩句為「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沙直上白雲間」。清四庫寫本:第197卷的前兩句為「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99卷的前兩句為「黃河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王之渙《涼州詞》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還是「黃沙直上白雲間」?
    該詩在唐代就廣為吟唱或傳誦,甚至被推為七絕的「壓卷」之作。但也正是因為該詩流傳日久,而且版本眾多,所以出現了很多異文。關於《涼州詞》的異文之爭,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黃沙」,討論通常是在「黃河遠上」和「黃沙直上」之間進行。
  • 「黃河遠上白雲間」如此出名,難道我們一直就背錯了?
    相信我們都在中學語文課上讀過: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伴隨著這首唐詩的,還有一個「旗亭畫壁」的典故。它說的是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在旗亭喝酒,路遇一群歌妓在演奏。詩和典故都是如此出名,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首詩卻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在宋代的《文苑英華》卷一九七、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二「橫吹曲辭二」,它被記載成這樣的: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 描寫黃河10句的古詩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描寫黃河10句的古詩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1. 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宋·方嶽《水調歌頭》詞。渺,渺茫、遙遠。河洛,指黃河、洛水,代指中原地區。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劉採春《羅嗊曲》。黃河總會有一天會變的水清,但是人的頭髮如果拜變白之後,便再也不能變黑了。3.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代杜甫詩《戲為六絕句》。
  • 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邊塞詩《涼州詞》的雄壯與迤邐,成為絕響
    《涼州詞》是唐王之渙的邊塞詩之一,歷來被認為是唐代邊塞詩名篇,引用章太炎先生說:「絕句之最」。「黃河遠上白雲間」是王之渙採用由近到遠眺望的方式,感受到滔滔滾滾的黃河猶如一條絲帶迤邐懸掛雲端,景象開闊遼遠,創造出壯美雄放的詩境。
  • 唐詩三百首丨312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出 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李白王維王昌齡,誰能毫無爭議的奪得唐詩七絕第一的桂冠
    第1位,王昌齡《從軍行》: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明代大才子楊慎和明代後七子領袖李攀龍認為王昌齡這首《從軍行》是七絕壓卷之作。這首詩表達了盛唐氣象,寓壯於悲,不愧是千古絕唱。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玉門關
    在修建酒泉到玉門間長城時,玉門關隨之設立。小方盤城,位於敦煌西北九十公裡處,很多學者認為小方盤城就是漢玉門關。 此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矗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的砂石崗上。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玉門關和另外一個重要關隘陽關,都是位於敦煌,都是都尉治所,是重要屯兵的地方。是漢朝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 七絕聖手---王昌齡
    這日微雪天寒,三人照例去旗亭飲酒取暖,那裡允許他們拖欠酒錢。有一群梨園子弟隨後走進旗亭。三人見對方人多,主動把八仙桌讓給他們,自己移到角落上的小桌,一邊烤火一邊冷眼旁觀。過了一會兒,又有幾位妙齡歌妓陸續趕到。大概是因為喝了點酒心情不錯,這些梨園子弟開始輕歌曼舞。  王昌齡說:「我們都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平時誰也不服誰,今天是個一分高下的機會。」  王之渙問:「你想賽詩?
  • 一首詩寫盡了邊關的雄壯和苦寒,王之渙《涼州詞》深度翻譯和賞析
    選介第一首:「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寫徵人出塞,途經涼州,西出玉門關,看到遼闊的山河,荒寒的塞外,怨春風不到玉門關以西。楊慎《升庵詩話》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裡也。」這裡提供了另一種理解。此詩蒼涼悲壯,委婉深刻,為久負盛名的佳作。
  • 甘肅旅遊:感受下冬天的黃河水,黃河遠上白雲間,兩山一水蘭州城
    甘肅旅遊:感受下冬天的黃河水,黃河遠上白雲間,兩山一水蘭州城,在這個浪漫而富有詩意的雪節氣中,咱們無妨怠慢腳步,用心領會日子中的這些小而實在的美。讓咱們一同去野外,來到美麗的黃河沙灘,穿過雪,看看河濱的景色,感觸一下六合之間的純潔和涼快。黃河,我國人的母親河,是我國第二長的河流。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從軍行 說起七絕詩,就不能不提王昌齡,這位盛唐時代的七絕聖手。王昌齡的七絕詩題材豐富,包括邊塞、離別、宮怨等。由於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七絕才成為唐代流行的詩歌體裁之一,在七絕詩歌創作上他與李白齊名。
  • 七絕壓卷之作,在唐代就被配樂傳唱,慈禧太后刻在扇子上隨時欣賞
    唐代邊塞詩中經典頻出,僅七絕聖手王昌齡就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多首千年經典,而王翰也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慷慨之語。本期要分享的這首詩《涼州詞》,正是來自盛唐詩人王之渙,也是邊塞詩中的經典作品之一。
  • 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元曲裡也有「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的生動描寫。這兩句是寫黃河之水挾帶著大量黃沙,自天邊滾滾而來,波濤洶湧,勢不可擋;那些泥沙被狂風驟浪衝刷著、顛簸著,漂流到很遠的天涯。首句起得極有氣勢,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壯闊的黃河萬裡圖。濤水奔騰,攜卷萬裡黃沙,氣勢何等壯大,境界何其壯闊,給人以極大的視覺衝擊力,讓人如見其景。
  • 黃河遠上白雲間 水走人來萬白灘
    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謝鵬飛 實習生 胡宇坤通訊員 雍娜 婁秀芹 萬培坤 辛紀春 董香瑞 文/圖黃沙散漫風蕭索 捻軍火燒萬家樓據黃河志記載,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七月,黃河十裡店決口,寬55丈,堵復後在堤北築孫家莊(今孫莊)東至三劉寨北月堤一道,長1500丈,作為臨河大堤,背河卻淤成一高灘。
  • 解讀王昌齡《從軍行其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邊塞詩人王昌齡,三年的從軍經歷,給了他寫邊塞詩豐富厚重的基礎。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能就是王昌齡在邊塞詩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寫照。這首詩重點描寫了戍邊將士們不畏戰爭、保家衛國的崇高精神,也是王昌齡作為親身經歷者對戰友的崇敬。
  • 王之渙這首《涼州詞》,蒼涼壯美寂寥哀怨,堪稱「唐人七絕壓卷」
    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賞析】「黃河遠上白雲間」,首句就極有氣勢,雷霆萬鈞。詩人的視線沿著奔騰的黃河,向上回溯其源流。即使忘穿那一望無際的群山戈壁,也顯得遙不可及,仿佛從白雲之間傾瀉而下。我們現在知道,黃河、長江、瀾滄江三條大河均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號稱「三江源頭」,這是20世紀80年代才被科考隊發現並廣為人知的。
  • 紀錄片丨唐之韻:(4)邊塞詩人(上)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秦時明月漢時關」,實際的含義不過是一輪明月照邊關。然而,把明月照邊關這種悲涼的意境推到秦漢時期,這一句就由寫眼前的實景,一變而為飽含歷史深度的虛景,虛實相生,從而使這句詩的內涵變得無比深厚。這也就是說,從秦漢時期以來,一代一代的人都一直在進行這樣的萬裡長徵,多少人就死在這邊關上一去不復返。
  • 幼兒園小娃背詩詩單
    8月26日—9月1日(第十一周) 幼兒園小娃背詩詩單 每天進步一點點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