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摩根為蔬菜噴灑有機肥料。 文思睿 攝
中新網西寧1月8日電 題:青藏高原上的「洋農民」
作者 文思睿
「我的小兒子今年8歲,在青海出生、長大,每次有人問他是哪裡人,他都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青海人。他的中國朋友還幫他取了個中文名:小龍。」今年41歲的美國人摩根說,「我自己也非常喜歡在高原的生活,青海是我的第二個家。」
初見摩根,他蹲在溫室大棚的田埂間,正和兩名青海農婦交談種植之術,不時有爽朗的笑聲傳來,幾人相談甚歡。
從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農場長大的摩根,很喜歡鄉村田園生活,他一直希望能將綠色生活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乾淨的地區之一,不論是光線還是土壤都很適合種植有機蔬菜。」十一年前,摩根和妻子帶著年僅4歲的大女兒和2歲的大兒子漂洋過海,來到青海創業,並在青海民族大學學習中文。
圖為摩根採摘日本草莓。 文思睿 攝
2014年,摩根在西寧市的高原型現代都市農業科技示範園內租下多個蔬菜大棚,開始種植有機蔬菜。2018年,他請來瑞士的有機肥料專家,用當地的植物根莖製作有機肥料。
但起初並不順利。摩根說,他開始種植有機蔬菜的時候,當地的農戶和居民都很不理解。由於不使用農藥,蔬菜很容易生蟲,為此,摩根在每個大棚裡放置了多個黃色的粘蟲板,並且還會每周噴一次自製殺蟲劑。
「但剛開始在青海很多人都不了解有機蔬菜的重要性。2019年,80%買有機蔬菜的都是在青海生活的外國人。」摩根說,但2020年年初客戶群卻發生了巨大變化,「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重視飲食健康,去年80%的客戶都是中國人。」
摩根在他的蔬菜大棚裡種植了二十多種中國常見蔬菜,此外,他還種植了瑞士甜菜、墨西哥泡椒、羅勒等十餘種國外品種的蔬菜,每天會按時將採摘的各類有機蔬菜送到周邊的客戶家中。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客戶從微信小程序上下單後摩根會將新鮮蔬菜快遞過去。
圖為摩根同工作人員在大棚內了解蔬菜生長情況。 文思睿 攝
摩根還將種植有機蔬菜的技術傳授給很多青海農戶,期間他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閒暇時,他們會一起製作中西方美食,互相學習廚藝,「大家一起包的餃子很好吃!但每次我包的餃子都很醜。」
摩根一家也經常去觀賞土族舞蹈、品嘗撒拉族美食、了解藏族文化,「我的四個孩子雖在國際學校讀書,但他們都會學習中文和中國歷史。」摩根說,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和現代科技交融發展,「我父親是工程師,他一直都想去看三峽大壩,這幾年,我們帶父母和孩子參觀了很多中國景點,真的太有意思了!」
在中國生活十餘年,摩根驚嘆於中國的發展,「現在我能網購各種產品,交通也很便捷,這和我十幾年前剛到西寧時截然不同。」除了在微信小程序上售賣蔬菜水果外,他還將海西枸杞、海北蜂蜜、柴達木盆地藜麥米等青海特產推銷到了尼泊爾等國家。未來他還想將青海特產推銷到歐洲各國,讓更多人了解高原魅力。
往年春節摩根一家都會去世界各地旅遊,但今年他們決定留在青海,和鄰居們一起包餃子、看春晚,感受中國春節的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