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討厭鬼,我不跟你玩」,交友敏感期,家長這樣幫孩子度過

2020-12-17 圓圓媽媽育兒

家長對孩子無時無刻的保護,對孩子交友並不利。

周日在接圓圓從姥姥家回來的路上,路過小區的遊樂場,裡面很多小孩子在玩滑滑梯,小朋友們排著隊從小梯子上滑下來,其中,一個小姑娘時不時的就瞪一眼後面的小男孩。

快到這個小男孩時,這個小姑娘推搡了一把這個小男孩,並說到「我不想跟你玩,你這個討厭鬼」,這個小男孩的媽媽立馬就不高興了,一把將自家孩子從滑滑梯上抱下來,並嚷道「你這個小姑娘怎麼這麼兇,你家大人怎麼也不管管」,說完就拉著小男孩要走,但是這個小傢伙還是戀戀不捨的看著滑滑梯上的小朋友,想要和他們一起玩,但是媽媽不讓玩,只能垂頭喪氣地回家了。

因為圓圓也想玩滑滑梯,我就在那兒多留了一會,聽旁邊的阿姨說,那個小男孩之前一直是奶奶帶著來玩的,每次來都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要麼就是不遵守遊戲規則,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只要小男孩和其他小朋友有矛盾,他奶奶一準覺得是對方的錯,導致小區裡的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所以,他的朋友就很少。

家長每次看似都在維護孩子的權益,但是,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堵上了他自己交友的道路。

文章開頭的那個小男孩就是正在經歷自己的交友敏感期,而家長的錯誤示範使得孩子不知怎麼和小朋友相處,可能在後續的成長中他會模仿家長的樣子,為自己爭取「權益」,但是他可能會失去與朋友一起玩耍的樂趣。

每個孩子4—6歲都要經過交友的敏感期,當在這個敏感期時總會遇到一些交友的阻礙,這時很多家長心疼自家的寶貝,不願孩子受委屈,每次孩子一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就衝在最前面替孩子解決問題,或者一味的維護自家的孩子。

而恰恰是這種看似保護的行為,給孩子的交友形成了阻礙,家長要做的不是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有時在大人眼中的矛盾,在孩子的眼裡只需一個小小的擁抱就能解決問題。

孩子的人際交往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多傾聽少幹涉:孩子與小朋友發生矛盾,家長要首先了解為什麼發生了矛盾,是自家孩子的不對還是對方不對,找出問題的緣由,讓孩子自己判斷接下來該怎麼做,並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邁出交友的第一步。

培養孩子的交友觀:不論是內向的孩子還是外向的孩子,與人交往的第一步都是從打招呼開始的,家長帶孩子出去時要適當的引導孩子主動去跟陌生人打招呼,不論是樓下的奶奶、小區的阿姨還是門口的保安叔叔,都要教孩子主動去打招呼,這樣孩子有了交友的主動性,不論是去外面的遊樂場還是上幼兒園,寶寶都能很快和小朋友認識。

正確對待孩子的易物行為:小孩子的交友首先是從交換各自的好吃的開始的,這時家長就要忽略兩家小朋友交換的東西是否價值對等,在孩子的眼裡他只是把他的最愛交給了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並且從小朋友的手裡獲得了另外一樣好吃的,他們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友誼,再到孩子大一些可能交換的就是自己的心愛之物,但不論是食物還是心愛之物,也有可能會逝去。

但孩子會發現另外一種維護自己友誼的東西,那就是共同的愛好、自己的秘密、嚮往的學校等等,這些可能才是長久維繫孩子友誼並且使之良性發展的東西。

圓媽結語:孩子的交友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懼怕與人溝通,更阻礙了孩子的性格發展,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這個特殊時期,並做好正確的交友示範。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我不要跟你玩,討厭鬼!」孩子交友遇挫,家長請用ICPS法幫助他
    小姑娘迷茫又委屈地回來找媽媽,琳琳聽到事情的經過後也有些生氣,便帶著孩子去詢問原因。可是幾位小朋友一看到孩子就說:"我不要跟你玩,討厭鬼!"還有小朋友做鬼臉。見此,琳琳更加氣上心頭,衝動之下也忘記了要講道理,狠狠訓斥了那位小朋友:"你才是討厭鬼,小小年紀就欺負人,真沒禮貌。"
  • 「我不要跟你玩,討厭鬼」孩子交友不順怎麼辦?ICPS法了解下
    可是幾位小朋友一看到孩子就說:"我不要跟你玩,討厭鬼!"還有小朋友做鬼臉。見此,琳琳更加氣上心頭,衝動之下也忘記了要講道理,狠狠訓斥了那位小朋友:"你才是討厭鬼,小小年紀就欺負人,真沒禮貌。
  • 你走開,我不跟你玩!當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有一群小孩子圍成一圈玩丟手絹遊戲,歌聲和笑聲吸引我家孩子一路尖叫著朝他們奔去,一同圍過去的還有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負責在別人身後藏手絹的小姑娘,伸手指著這個4歲的男孩大聲說:「你走開,我不跟你玩。」小男孩愣了一下,還是走上前想靠近。
  • 「你走開,我不跟你玩!」當孩子交友遭拒絕,請用ICPS法幫助孩子
    負責在別人身後藏手絹的小姑娘,伸手指著這個4歲的男孩大聲說:「你走開,我不跟你玩。」小男孩愣了一下,還是走上前想靠近。於是小姑娘跺著腳又重複了一遍:「你走開,我說了不跟你玩,討厭鬼。」說完,還用手刮臉做怪相。
  • 「我才不要和你玩」,處在「社交敏感期」的孩子,我是這樣引導的
    於是鄰居就跟我們討論: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特別怕別人跟自己說,不跟你玩了呢?不知不覺的成為這個「小江湖」的核心,大家都以和這個小朋友玩為榮,反之一旦這個人和別的小朋友出現了矛盾,這個人就會說:我不跟你玩了,大家也都別和他玩了
  • 孩子交友總是碰壁?重視孩子的「延續交際敏感期」,父母做好引導
    某一天,我發現孩子處於一種悶悶不樂的狀態,而且平時到點她都會嚷嚷著去樓下找其他的小朋友玩。我回想了一下發現孩子最近三四天都沒有主動提出要下樓去玩。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去主動詢問孩子不願意下樓玩的原因是什麼?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孩子害怕聽到"我不該跟你玩了",原來是"交往敏感期"在作祟
    有一群孩子中有一個&34;,所有的孩子都跟在他身後,只要他一聲令下小朋友全部照做,好不威風。孩子的成長過程被分成了各種各樣的階段,比如語言敏感期、味覺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區等等,同樣還有人際交往敏感期,而2-5歲的孩子正是處在人際交往敏感期的關鍵時刻。處在這一階段中的孩子渴望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他們享受和夥伴在一起的樂趣,甚至是相互依戀,這種交際是人與生俱來的。
  • 你要是不給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同事女兒東東中班,常常去好朋友貝貝家玩,分開一段時間又非常想去玩,回來一肚子氣,問她為什麼生氣,同事女兒說,貝貝總是喜歡說:「哼!不和你玩了!」、 「你不*****,我就不和你玩了!」、 「你不聽我的,就不是我好朋友了!」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別把敏感期表現當成不乖,這樣做娃才會聽你的
    >其實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0-6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各種敏感期,如果把孩子敏感期的表現當成是孩子不聽話,甚至因此來懲罰他們這樣做既不符合孩子的天性,還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很大的陰影。而如果這個階段不能順利度過的話,孩子上了幼兒園,甚至是小學,就會仍然改不掉「吃手」,或者是要別的東西的習慣。
  • 孩子老吃手怎麼辦?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吃手的口腔敏感期
    也是從那時候起,婆婆常常會問我:「是不是該吃奶了?看她又餓了!」「不,她剛吃過,她是玩呢!」可不就是玩呢! 口腔敏感期到了嘛!這次,一定要讓她吃個夠!1.我不知道每次我回答婆婆的時候臉上都洋溢著不自覺的笑容,直到有次她終於忍不住問我,「笑啥?她吃個手你高興啥?」我才知道,原來我已經「得意忘形」了!「媽,你知道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嗎?」「沒聽過,你說說!」婆婆早已習慣了我在家的一臉專家樣。
  • 「媽媽,我不想死」,幫孩子度過「死亡敏感期」,向偉大靈魂邁進
    一天晚上,她憂傷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想長大、變老,這樣我就能永遠不死了,我可不可以不長大呢?」走在馬路上,她問我:「媽媽,要是被車撞了,是不是就死了?」去學遊泳,她也變得小心翼翼:「媽媽,被水淹死了,是不是就不能呼吸了?」
  • 「我不跟你玩了!」孩子聽到這句話很失落,作為家長要這樣引導
    導語:今天下班回來看樓下的小朋友在那跑著玩。本來玩得好好的,突然一個小朋友撂狠話:「我不跟你玩了!」後面那個小朋友眼淚瞬間就溼了眼眶,梗咽著說:「你不要生氣啊,我給你,你跟我玩嘛」。而作為家長,一定要對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否則不利於其人格健康發育。為什麼寶寶這麼害怕「我不跟你玩了」之前和小區裡的媽媽們交流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兒童一聽到這句「我不跟你玩了」就這麼害怕。
  • 「我不跟你玩」,孩子聽到這句話就卑微想哭?家長以下應對很關鍵
    文|秘籍君很多寶媽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孩子開開心心出去玩,結果每一會兒孩子耷拉著臉,甚至還掉幾滴眼淚,委委屈屈地對你說:「媽媽,他說他不跟我玩……」說完這句話,孩子還會委屈又卑微地低下頭哭起來。①孩子到了人際交往敏感期其實,當別人拒絕跟自己玩時,孩子之所以會感覺到委屈和卑微,甚至哭泣,是因為他們到了人際交往敏感期,年齡大約是2-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渴望跟小朋友一起玩,並且會喜歡認識新朋友,不斷重複這種交往過程。
  • 孩子撒謊是好事?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幫孩子度過謊言敏感期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都很驚訝,我的孩子怎麼學會說謊了?好像昨天他還是什麼都依賴我,什麼都跟我分享的小寶寶呢。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麼小道德品質就開始變壞了,擔心孩子將來會犯罪,擔心孩子不好管。總之父母對孩子說謊的現象感到很緊張。
  • 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友有講究,把握好「延續交際敏感期」很重要
    導讀: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友有講究,把握好「延續交際敏感期」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友有講究,把握好「延續交際敏感期」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問:"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這樣應該怎麼做?看看各位家長們的評論:1、有的家長會去制止別人的孩子:小朋友這麼做是不對的哦,在一起就要開開心心得玩兒,然後回頭再安慰下自己的孩子。2、 有父母的說:我會告訴孩子,不玩兒就不玩就算了,我們去找別的小朋友玩兒,先在氣勢上贏回去,然後回家再跟孩子詳細分析。
  • 兩歲的孩子貓狗都嫌?聰明家長這樣做,幫寶寶順利度過敏感期
    他們會專門和大人對著幹,甚至喜歡打人,在他們心裡,對「打人」的是非觀並不是很清晰,雖然孩子突然發脾氣會讓家長很崩潰,但家長要知道,其實寶寶這一行為並不是針對你的,而是寶寶正在發展獨立和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沮喪,所以家長的做法是很關鍵的,如果處理不當,孩子可能就從「假熊」變成了「真熊」。如何幫孩子度過這一叛逆期是家長很關心的問題,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碎了的餅乾不吃,是秩序敏感期在作祟,父母這樣幫孩子建立秩序感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特別想揍她一頓,怎麼就這麼『作』呢?有得吃就好了,還挑三揀四的。「其實這不是孩子『作』,而是因為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了。不管大人怎麼勸說、引導,甚至斥責都無法讓孩子保持安靜,除非我們按照孩子說的做。當孩子出現無理取鬧的情況時,我們不要責罵孩子,而是應問清楚原因,然後儘可能地按照他的意思來,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秩序敏感期。秩序感沒有建立好,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 《捕捉兒童敏感期》:這個你不知道的原因,解釋孩子的成長秘密
    ,如果家長阻止不讓孩子跳,會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其實是小侄子是到了秩序敏感期,這個秩序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敏感期。如果家長不能保證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孩子一定會受到挫折。奧地利心理學家說:「真正的愛,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 。」也就是說母親要理解孩子,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有這些行為,這樣做才是真正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