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2020-12-22 澎湃新聞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

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一起來看真相吧。

1.「量子原塑」能防癌防糖尿病防高血壓?

流言: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是經過量子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富含百餘種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飲用這種水可以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真相: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能防治多種疾病的說法無從考證。量子技術目前基本還處於實驗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量子飲液等所謂的「量子產品」與量子沒有任何關係。

「量子」是一個物理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是描述微觀世界一個物理量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目前量子力學等量子理論研究進展很快,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都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量子精密測量與量子保密通信,都已經開始了實際應用。

儘管生命現象中可能存在量子效應,比如生物導航、光合作用,但由於這些現象太宏觀,實驗非常困難。所謂「量子產品」,很多都是商家誇大宣傳。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到,它就不是量子產品。

2、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就是好保溫杯?

流言:

通過不鏽鋼是否有磁性,可以區分保溫杯材質的好壞,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才是好保溫杯。

真相:

根據國家標準GB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鏽鋼製品》的規定,食具用不鏽鋼材料包括奧氏體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型不鏽鋼等,其中奧氏體不鏽鋼沒有磁性。

日常較常見的304和316不鏽鋼即屬於沒有磁性的奧氏體不鏽鋼,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鎳,價格相對高昂。低鎳(節鎳)含錳奧氏體不鏽鋼也是沒有磁性的,其使用錳和氮代替部分鎳,價格相對便宜,不過性能和安全性並不差。另外,參照我國目前對保溫容器的多個相關標準,一款合格的保溫杯應當在保溫效能、異味、耐衝擊、密封性、手把及提環連接牢度,以及材料衛生安全性方面符合要求。因此,是否具有磁性並非評判保溫杯好壞的標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金屬元素過敏的人,一定要根據所標註的不鏽鋼牌號,上網查詢一下相對應的不鏽鋼具體成分。例如,對鎳過敏的人最好不要選擇304不鏽鋼產品,對錳過敏的人不要選擇含錳的不鏽鋼產品。

3、「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流言:

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這種方式既睡得少又睡得好,建議大家都試一試。

真相:

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做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當前研究表明,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至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與醉酒是一樣的。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肥胖,影響性功能,還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更高。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45歲以上的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比睡7-8個小時的人得心梗和腦梗的概率高200%。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建議每天睡6至8小時為宜,睡太少或太多都不好。晚上9時至10時睡眠最科學,超過晚上11時睡覺就屬於熬夜。好的睡眠標準是躺在床上15分鐘左右入睡,夜間起夜後也可很快入睡。

4、海鮮中含微塑料正殘害無數中國人?

流言:

海鮮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而這些海鮮正在毀掉無數中國人的身體!

真相:

「海鮮裡可能含有微塑料」的說法並非最近出現,早在2018年,它就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自然界中微塑料廣泛存在。奧地利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芬蘭、日本、俄羅斯等8個亞歐國家分別選擇了1名志願者,進行飲食控制實驗,最終提供的糞便樣本顯示,在8個樣本中,發現了多達9種類型的微塑料。但這些微塑料是否對人體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依然是未知數。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表明海產品當中的微塑料對人體健康有可見的危害。

並且,談到食品安全對人體的影響,就不能不談劑量。這與食品添加劑的道理是相似的,少量或者微量的微塑料,很難對人體構成實質性的影響。

在政策法規方面,我國海鮮類產品目前已經有了國家標準GB273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品》,對揮發性鹽基氮和組胺的含量、汙染物的限量、貝類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劑的含量乃至需要在加工前保持活體狀態的海鮮都做了詳細規定,劃定了海鮮產品安全與衛生的紅線。

目前,我國海產品安全性是比較高的,這還得益於水產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消費的海鮮當中,將近80%來自於水產養殖農場,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出海捕撈」,因此公眾不必過度擔心所謂「微塑料入侵」問題。

5、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

流言:

每天滴幾滴眼藥水,能有效治療白內障。

真相:

眼藥水沒有這麼神奇的作用。抗菌類眼藥水主要適用於眼瞼、淚道、結膜、角膜等部位的感染性炎症,滴眼液可以用於潤滑眼球、緩解視疲勞、緩解沙眼、減少紅血絲等。

白內障屬於器質性病變,患者的晶狀體出現了渾濁。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機,白內障就相當於在鏡頭上「貼」了塊膠布。除了把膠布撕下,沒有其他辦法。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權威眼科治療研究機構,都認為手術是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凡是宣稱能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都屬於虛假宣傳。

來源:北京科協、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END——

往期精選

★ 民生智庫 | 聚焦「十四五」規劃編制「四大難點」

★ 民生智庫 | 「民生大講堂」首期開講:「十四五」規劃的重點與難點

★ 民生智庫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體育產業發展有哪些新期待

★ 民生智庫 | 試論預付式消費的利與弊

★ 民生智庫 | 關於產業扶貧「長效增收模式」的思考——對北京市六大特色模式的分析

☞ 生活小貼士 ☜

北京市明日(10月20日)

出行提醒——限行尾號5和0

天氣預報——多雲,18℃/8℃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關於我們

民生智庫是中國最早專注於公共事務領域的社會研究智庫,也是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政府合作智庫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退出評估唯一社會智庫,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委託單位,擁有國內唯一專注於民生領域的大數據研究院。

智庫秉持「真實社情民意、權威評估諮詢」宗旨,以「為社會思考、為國家獻策」為己任,關注民生,體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破解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為我國政府提供政策決策依據和諮詢建議,為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在公共事務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原標題:《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打著科學旗號的流言也層出不窮。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智止流言,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打著科學旗號的流言也層出不窮。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原標題: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天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   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日前,2020年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快來看看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1.「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此舉還會導致部分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流失,對人體健康不利。科學控糖最重要的是管住嘴,邁開腿,這兩個相比,更加重要的還是管住嘴。所謂又能吃、又不動、又能降血糖的方法,都沒有科學證據。3. 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可用「抗幽牙膏」殺菌?
  • 【謠言粉碎機】歲末,別被這些「偽科學」流言迷了眼
    流言1:今冬將是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翟羽解釋,「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溫度偏低現象的持續時間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稱之為一次「拉尼娜」事件。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不是通過幾次降雪就能判斷出來的。
  • 【網絡安全】歲末,別被這些「偽科學」流言迷了眼
    流言1:今冬將是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翟羽解釋,「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溫度偏低現象的持續時間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稱之為一次「拉尼娜」事件。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不是通過幾次降雪就能判斷出來的。
  • 歲末,別被這些「偽科學」流言迷了眼
    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仍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會引起中毒、「抗幽牙膏」能殺幽門螺桿菌、安檢儀輻射會傷害胎兒健康、空氣炸鍋易致癌……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出爐 可能就有你中過的套路!
    你的朋友圈裡是否有偽科學「潛水」?你是否遇到過科學選擇難題卻苦於無權威解答? 今天,「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
  • 【網絡謠言粉碎機】歲末,別被這些「偽科學」流言迷了眼
    流言1:今冬將是60年來最冷冬天真相: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翟羽解釋,「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溫度偏低現象的持續時間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稱之為一次「拉尼娜」事件。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不是通過幾次降雪就能判斷出來的。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
  • 2014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含流言真相)
    5日,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2014十大「科學」流言榜,揭露謊言,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科學。  1、地暖輻射竟會致白血病?  真相:陽光也是通過熱輻射傳到地球的。熱輻射只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這種輻射中沒有化學物質,不會對人有傷害。
  •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天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這些流言您別中招兒
    這些流言您別中招兒  中國科協昨晚發布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對一年中最廣泛流傳的流言進行了澄清,包括:5G基站輻射對人體會產生很大影響,中國高鐵輻射嚴重,長期服用降壓藥致死,電子菸無毒無害等。針對生活中人們口耳相傳的急救「常識」,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也進行了「糾正」,並給出正確的處置方法。
  • 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公布,錯誤「養生」建議有害無益
    喝「千滾水」會中毒?喝荷葉茶減肥?生吃魚膽能清肝明目?錯誤的「養生」建議,不僅無益,還會對健康產生危害。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發布了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十個平時容易「中招」的流言被一一擊破。流言1 喝「千滾水」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科學真相:反覆煮沸的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會有所增加,但在人體正常飲水量下,不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 民生智庫 | 大健康文旅五大發展模式及趨勢解析
    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大健康旅遊的發展模式、現狀、相關旅遊產品,並分享相關案例。大健康文旅是一種廣義的健康文化旅遊概念,是隨著人們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產生的,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與健康生活的關係,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 喝咖啡致癌、洗牙會把牙齒洗壞…這些「科學」流言,你信了幾個?
    過去的2018年,你可能因為看到「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新聞而努力讓自己變成鹼性體質;也可能因問題疫苗事件的爆發而對疫苗失去信任……事實是這樣嗎?在10日舉行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暗能量首席科學家陳學雷,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醫師餘文周等10位專家,現場為公眾撥開迷霧,揭示真相。
  • 七月「科學」流言發布 燙傷後塗抹牙膏、醬油上榜
    最新一期的「科學」流言榜揭曉。針對近期網上流傳的「高鐵確實輻射嚴重」、「『血稠』是血栓的前期信號」等健康流言逐一「擊破」。「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快來看看這些健康流言,你有沒有「中招兒」的。
  • 「科學流言」豈能一直「流言蜚語」
    不久前,北京市科協等機構發布的「科學流言」榜,回應了相關謠言。近年來,類似榜單每次發布都會引發社會關注,既說明公眾渴望得到權威的科普知識,也折射出一些「科學流言」傳播較廣的現實。(11月30日《人民日報》)<br/><br/>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觸手可及,傳播速度加快。在這種背景下,網絡上出現了不少「科學流言」,如果不及時予以澄清,很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 11月「科學」流言榜來啦!
    ……又到了每個月的流言排行榜揭曉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是誰榜上有名!真相解讀: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上述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阿奇黴素、莫西沙星、頭孢類等抗生素(抗菌藥物)不是應付新冠病毒的理想藥物。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是新型冠狀病毒,但由於此病毒被人們發現的時間較短,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藥物。
  • 5月「科學」流言榜出爐: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只會更傷車
    5月「科學」流言榜來啦!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日本將全面禁用微波爐?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用不粘鍋炒菜致癌?來看真相。這些物質揮發出來、進入空氣,便形成了所謂的口臭。所以絕大多數的口臭是口腔的問題,而不是腸胃。6、用不粘鍋炒菜會致癌流言:不粘鍋的表面塗層中含有會致癌的全氟辛酸銨(PFOA),用不粘鍋炒菜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