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又一家會計所被亮紅牌! 年內兩度被罰眾華停接新證券業務
記者 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
11月21日,財政部會計司和證監會會計部共同發布《責令眾華會計師事務所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並限期整改的通知》。眾華因在執行審計業務中未能勤勉盡責,自10月28日起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需限期完成整改並提交整改報告。
根據證監會官網顯示,這已是眾華今年內第二章罰單,涉及*ST百特和聖萊達的審計工作中未盡勤勉盡責義務。公開資料顯示,眾華2018年證券業務收入為1.42億元,總收入為4.56億元,合伙人數為41人,註冊會計師人數為329人。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眾華共審計59家上市公司。
此前不久,證監會發布《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執業基本信息》。證監會稱,在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信息披露制度,進一步增強會計師事務所透明度,推動構建優勝劣汰的審計市場生態。
兩度被罰
會計師行業再下罰單。
根據《財政部證監會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會計師事務所「兩年內在執業活動中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將視為不具備證券資格條件。
根據規定,如本次眾華會計師事務所未按規定提交整改計劃表或者逾期仍未達到條件的,財政部、證監會將撤回其證券業務資格。
財政部、證監會認為,為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和資本市場秩序,財政部、證監會決定對眾華所做出三點決定,責令眾華所自受到第二次行政處罰之日起(2019年10月28日),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自受到第二次行政處罰之日起,眾華所應根據向財政部、證監會提交的書面整改計劃,於2個月內完成整改並提交整改報告;財政部、證監會將對眾華所整改情況進行核查,根據核查情況做出是否允許恢復業務的決定。
同時財政部、證監會要求,在整改和接受核查期間,眾華所首席合伙人、審計業務主管合伙人、質量控制主管合伙人和相關籤字註冊會計師不得離職、辦理退夥或轉所手續。
資深註冊會計師汪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年兩度領罰單,眾華的內部管理體系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體系的優劣可以代表其執業質量。
根據天眼差數據顯示,眾華會計師事務所共有315條開庭記錄,其中均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會計師行業新風向
根據《通知》顯示,眾華在今年5月、10月所涉處罰與*ST百特、聖萊達兩家公司有關。
根據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認為,眾華在審計*ST百特2015年度財務報表未勤勉盡責,對木爾坦項目、安美國際的銷售收入、國內材料銷售收入的審計程序均不到位。除此之外,眾華所為*ST百特提供盈利預測實現情況專項審核服務時未勤勉盡責,為*ST百特提供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審核服務時違反相關業務規則。
對此,證監會對眾華所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5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2萬元,並處以共174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兩名註冊會計師被處以警告,並分別處以8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在另外一則處罰中,證監會認為,眾華在審計聖萊達影視版權轉讓違約金收入時,未勤勉盡責,未對審計證據的可靠性保持應有的懷疑,導致未能發現聖萊達的舞弊行為,在審計財政補助營業外收入時未對財政補助的對應關係進行合理分析,未驗證政府補助的政策依據,導致未能發現聖萊達虛構政府補助的事實,被證監會處以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35萬元,並處以105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華前,今年以來已有利安達、瑞信、立信三家會計師事務所被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
資本市場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財務信息是資本市場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信息。今年以來,證監會對審計機構持從嚴監管態度。
在今年11月15日,為緩解市場主體、投資者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方便市場各方了解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高質量審計服務的能力,幫助上市公司作出會計師事務所選聘最優決策,證監會發布《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執業基本信息》。
證監會認為,受限於上市公司、投資者獲取會計師事務所信息渠道不暢,上市公司、投資者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存在較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計委員會難以做出最優的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決策,同時會計師事務所缺乏社會公眾監督,影響形成優勝劣汰的審計市場生態,制約了會計師事務所在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