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收五張罰單!愛建證券遭暫停資管業務6個月 業績排名靠後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因未按照審慎經營原則、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三大違規,上海證監局責令愛建證券進行為期6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資產管理業務 

  《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 

  隨著監管力度持續加碼,券商在資管業務方面的違規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日前,上海證監局披露的《關於對愛建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資產管理業務措施的決定》顯示,愛建證券因未按照審慎經營原則、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三大違規被責令進行6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暫停。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愛建證券年內收到的第五張罰單,而資管業務成為違規「重災區」。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愛建證券近年來的經營數據並不理想。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52億元、2.65億元、3.19億元,在98家公司中分別排第85名、第90名、第91名;淨利潤分別為2556萬元、-9513萬元、1107萬元,在98家公司的排名分別為第89名、第83名、第88名。 

  就處罰後整改計劃、業績不佳等問題,《投資時報》向愛建證券發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遭暫停資管業務6個月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因資管業務違規收到監管罰單的券商已超過10家,而愛建證券也是其中之一。 

  近日,上海證監局發布了一則關於愛建證券的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決定書。經查,愛建證券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未按照審慎經營原則,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防範和控制風險;二是內部控制不完善,部分投資決策和管理缺乏審慎性,基金銷售過程中存在誤導性宣傳和違反投資者適當性規定等情況;三是經營管理混亂,內部職能分工執行不到位、人員管理失當。 

  上海證監局認為,上述情況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責令愛建證券進行為期6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公司資管業務。 

  事實上,這已是愛建證券年內收到第五章罰單。今年8月11日,該公司收到廈門證監局一紙罰單。管措施決定書顯示,經查,愛建證券廈門湖濱一裡證券營業部在2016年向某投資者銷售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過程中存在以下情況:第一,該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問卷填寫的學歷、投資經驗等內容與實際不符,其開立帳戶的風險測評結果與同日購買資管計劃的風險測評結果存較大差異,該營業部未及時予以關注和處理;第二,該筆業務主要辦理環節無法追溯具體經辦人員。 

  根據《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五十七條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廈門證監局決定對其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5月19日,愛建證券在一天之內連收江蘇證監局開出的三張罰單,均與公司銷售「愛建證券愛迪新能源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過程中的違規行為有關。 

  具體來看,愛建證券江蘇分公司和無錫清揚路營業部因在銷售「愛建證券愛迪新能源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過程中存在部分客戶在購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前未籤署合同、風險揭示書、風險承受能力調查文件等違法違規行為被責令改正;愛建證券靖江漁婆南路證券營業部因員工在未與客戶籤署投資顧問服務協議和風險揭示書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且在銷售「愛建證券愛迪新能源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過程中,存在未充分了解客戶,未謹慎評估投資人適當性兩項問題遭到責令改正。 

  經營業績排名靠後 

  愛建證券成立於200年,經過增資擴股及股權轉讓後,註冊資本為11億元,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旗下已有8家分公司及39家營業部。 

  就股東背景而言,愛建證券三大股東分別為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600663.SH)、上海愛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建集團,600643.SH)、上海方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14%、40.45%、8.41%。儘管前兩大股東為上市公司,但愛建證券近年來的業績並沒有因此而亮眼。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歷年公布的業績排名,2017年、2018年、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52億元、2.65億元、3.19億元,在98家公司中排名分別為第85名、第90名、第91名;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556萬元、-9513萬元、1107萬元,在98家公司的排名分別為第89名、第83名、第88名。 

  愛建集團(600643.SH)2020年半年報披露,愛建證券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1.63億元、2817.1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9億元、2275.24萬元,分別增長-14.21%、23.82%,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並不成正相關。 

  若從主營業務來看,愛建證券201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管業務均有所下降。其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收益2176.51萬元,同比下降50.17%。收入主要來自債券承銷及財務顧問相關收入,去年IPO業務「顆粒無收」。該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費和報表收益合計收入588.24萬元,同比上年縮水53.99%;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162.7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31.58%。 

  值得關注的是,愛建證券近年來的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也不理想。其2017、2018年評級均為CC級,2019年回升至B級,而今年再次被定為CC級。 

  愛建證券年內罰單

  

數據來源:各證監局官網

(責任編輯:蔣檸潞)

相關焦點

  • 洞察|故意規避監管要求,萬和證券收2020首張罰單!董事長上任不足...
    二是業務崗位未有效隔離,資管五部同時開展資產管理、投顧業務,人員混合辦公,且投顧業務關鍵崗位混同操作。三是信息系統建設不完善,公司交易監控系統未覆蓋投顧業務,資產管理交易系統缺乏風控審批與交易等功能,價格偏離度等部分核心風控指標依賴人工監測,且系統間交易數據留存不一致。
  • 又一券商投資者適當性違規遭罰!資管計劃成違規高發區,年內處罰已...
    今年以來,已有東方財富證券、湘財證券、愛建證券、國信證券等4家券商因適當性受罰,其中愛建證券、湘財證券皆因資管計劃銷售過程中未滿足適當性要求導致處罰。行業人士指出,不少券商在推銷資管計劃中仍存在一些程序漏洞,適當性管理不足是重要原因。適當性違規操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未審慎履職了解投資者信息等情況;第二是未能在購買產品前,全面籤署合同、風險揭示書、風險承受能力調查文件或適當性評估結果確定書等文件;第三是出現類似剛兌、或是承諾收益等表述。
  • 11月券商資管業績排名出爐 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記者覃澤俊)訊,12月6日晚間,上市券商11月業績已全部發布,同時交出的還有券商資管的成績單。營收排名末尾的是興證資管、浙商資管和長江資管。增速上看,月增速前三依次是東證融匯(+49.39%)、華泰資管(+26.56%)和財通資管(+14.50%),增速末尾分別是興證資管(-52.85%)、海通資管(-27.01%)和浙商資管(-16%)。淨利潤方面,華泰資管以9845.75萬元一騎絕塵,超過排名第二的招證資管和排名第三的廣發資管的利潤總和。
  • 聯儲證券被責令暫停私募資管業務6個月 怎麼回事?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聯儲證券被責令暫停私募資管業務6個月 怎麼回事?又有券商資管正在為過去的粗放式管理「埋單」。上證報獲悉,聯儲證券日前收到深圳證監局被暫停私募資管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同時,公司時任總經理及資管部總經理接監管警示函。深圳證監局在決定書中指出,聯儲證券部分資管計劃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銷售不規範、份額種類劃分不當、合同條款缺失、投資比例超標、資管業務內部控制不到位等六個問題。
  • 資管老將王錦海正式掌舵華泰資管,20多年資管從業經歷,高管變動...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資管高管變動的背後是行業加速洗牌,資管新規後,資管規模的「蛋糕」不斷縮小。截至今年1月底,券商資管規模僅剩9.35萬億元,不到三年時間已遭腰斬。業內預計,王錦海或將為華泰資管在資源開拓上提供助力。
  • 三項業務暫停6個月,受罰高管由5人變4人,經紀與投行碩果僅存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繼監管處罰事先告知書之後,證監會正式對江海證券及四位高管下發處罰決定。具體處罰結果是,江海證券被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 第18家券商資管獲準開業,天風資管將承接天風證券全部資管業務,與...
    籌劃至開業歷時兩年近日,天風資管已正式領取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開業。資料顯示,天風資管於今年3月27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設立,8月24日在上海註冊成立。 天風資管註冊資本為5億元,為天風證券100%出資。
  • 聯儲證券被暫停私募資管業務半年 被指信披不及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聯儲證券被暫停私募資管業務半年,被指信披不及時銷售不規範近日,有報導稱,某深圳中小券商被暫停私募資管業務。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這家被深圳證監局採取行政監管措施的券商,是聯儲證券。中小券商的合規和風控問題再次引發市場關注。就在不久前的1月3日,另一家中小券商華林證券也披露了收到的罰單,證監會決定對其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 三張罰單劍指合規!太平洋證券分公司被暫停新開證券帳戶1年,85後總...
    近日,太平洋證券公告稱,收到來自雲南證監局的罰單。公司被要求改正違規問題並在7月30日前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同時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對全部分支機構進行合規檢查,並在18個月內提交檢查和整改報告。85後分公司總經理髮財夢碎,5月三張罰單劍指太平洋合規
  • 申萬宏源證券開年吃罰單監管層給ABS業務敲警鐘
    申萬宏源證券剛剛接到罰單,罰單直指資產證券化業務違規。 2016年是全行業資產證券化業務大發展的一年, 申萬宏源證券因何出現ABS業務違規? 申萬宏源先吃罰單 在對申萬宏源證券的ABS業務進行了現場檢查後,上海證監會認定,申萬宏源證券的個別盡職調查報告存在調查分析前後不一、報告結論缺乏充分證據支撐等情形,未能全面反映重要債務人償付能力和資信水平。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財聯社(深圳,記者 鄒晨輝)訊,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發布了2019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情況隨之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券商資管淨利潤排名出爐,華泰資管大賺13.13億
    2018年,5家券商資管實現營收超過10億元,分別是東證資管、華泰資管、國君資管、廣發資管和招商資管,分別實現營收24.66億元、23.55億元、18.4億元、16.57億元和12.26億元。其中,國君資管排名較上一年上升一位。業績同比出現上升和下降的券商資管在數量上幾乎兩分天下。
  • 中山證券暴露內控問題 因債券承銷調查不審慎再收監管罰單
    日前,中山證券因債券承銷調查不審慎領到監管罰單。11月30日,山東證監局對中山證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中山證券作為山東金茂紡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茂集團)公司債券「16金茂01」的承銷機構,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係、對外擔保等事項。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2020年,華泰證券資管全面推進落實華泰證券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充分依託全業務鏈資源,秉持一貫的超前開拓創新意識,推進數位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 券商客戶帳戶無辜遭凍結,10萬都取不出,三方存管銀行失職接罰單
    6月12日,證監會對華夏銀行開出的罰單顯示,「在3個月內向證監會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在證監會整改驗收完成之前,華夏銀行不得新增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業務。」華夏銀行誤提供券商客戶帳戶2018年1月17日,因愛建證券涉及民事糾紛,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通過最高院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對愛建證券開立在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營業部
  • 聯儲證券2.88億資管再次違約被訴訟 多次踩雷合規是難題
    2019年12月11日深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上指出,因聯儲證券部分資管計劃信息披露不及時、銷售不規範、份額種類劃分不當、合同條款缺失、資管業務內部控制不到位,反映公司資管業務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決定對聯儲證券採取責令暫停私募資管業務六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可以看出信息披露不及時是首「罪」。
  • 海科融通3年違法遭罰9次 年內收央行第四張罰單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海科融通成立於2001年4月,註冊資本2.558億元,實繳資本2.158億元。央行官網顯示,2011年12月,海科融通獲得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並於2016年12月續展,有效期至2021年12月。
  • 證券投資諮詢迎嚴監管 四川證監局一天連開4張罰單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單月20張罰單!證券投資諮詢迎嚴監管,四川證監局一天連開4張罰單,行業多見三大亂象年末將至,各地證監局對於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的監管絲毫沒有放鬆。財聯社從各地證監局網站統計發現,12月以來,監管共發出20張罰單,涉及14家公司(包括其子公司)。而這一數據明顯高於往年,據證監會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已對58家諮詢機構或其分支機構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其中對35家採取責令暫停新增客戶的行政監管措施。
  • 華泰證券子公司「換帥」 資管「老將」王錦海加盟華泰資管
    此前傳聞王錦海從華菁證券離職並「加盟」華泰資管的消息正式官宣。與此同時,華泰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正在加大業務創新力度,主動收縮通道業務規模,積極向主動管理方向轉型。根據華泰證券2019年年度報告數據,2019年,華泰資管實現營業收入25.94億元,同比上升10.15%,實現淨利潤13.08億元。
  • 國泰君安資管入場 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
    2021年開年,又一家券商資管獲得開展公募業務的資格。1月4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於近日核准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此前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