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一篇觀察日記,螞蟻搬家的故事是真的嗎

2020-12-17 小學生同步作文

文:小學生同步作文

圖:網絡

寫作觀察日記,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訓練觀察習慣,培養科研精神最基礎的方式和體驗。

今天我們來寫四年級上學期三單元習作,一篇觀察日記。

課本要求

一、習作要求解析

課本上舉了幾個例子: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常有的一個題目就是黃豆或綠豆發芽記。

觀察秋天的樹葉顏色變化過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跟蹤觀察的題目,怕是大多數同學做不到,但這恰是培養觀察習慣的好內容,可以嘗試去做做。

觀察月亮變化,如果真是觀察了,相信一定會對天文知識產生興趣。

觀察家裡的小貓。

螞蟻細看也很漂亮

寫作的要點:以記錄觀察對象變化為主要內容,同時可以寫寫觀察的手段、方法、經過,以及心情和感受等。

二、學會觀察的方法

我們完成這篇習作,當然可以就上面提示的內容來寫,但也可以另外去發現自己認為更有趣的事物或現象來寫。

螞蟻可是個大力士

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是我們寫好作文最好的方式,比老師講解,書本學習都要有用的多,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事物有一個新的認識。

觀察有許多應該掌握的方法,其中一條主要的原則,就是把握觀察的順序。

正搬著食物回家呢

對人的觀察:從面貌、衣著、行為、語言等方面進行觀察。

對物的觀察:從形狀、顏色、大小、主要特徵、作用等方面進行觀察。

對景的觀察:可以由近及遠、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由面到點這樣的次序來觀察。

甚至是確定了整體的觀察順序以後,對於局部的,某一個部位的觀察也同樣要遵循一定的順序。如,對人的觀察,可以先從面部開始,其後依次進行。但面部的觀察同樣也要有方法,比如抓主要特徵的方法,即用不著面面俱到地對五官都進行觀察,可以就很有特點的部位,像眼睛、嘴巴等進行特寫。

螞蟻在搬家,黑黑的長線

三、依照上面的方法和思路,寫好今天的作文

老師根據以上講述的內容,新完成的一篇習作,和同學們共同交流。

螞蟻搬家之惑

我生長在農村,對於大自然,有觸手可及的觀察條件,像院子、田野、溝渠、水塘、小樹林,就各有迥異的天趣。隨便走走,總能發現些小東西,如蜘蛛,爬蟲,蜜蜂,或者螞蟻等等,稍作留心,也許就更有趣了,甚至還是學到許多科學知識呢。

在我家院子裡,一出廚房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住了一窩螞蟻,大概我們常有在這裡吃飯,掉落的飯渣剩沫,就成為了它們的美食,所以總能看到這些傢伙忙碌的身影,或拖著,或舉著,竄進竄出,不亦樂乎地奔波。

一邊行軍,一邊還打著招呼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條黑黑的線,似乎還在蠕動,湊近身子去看,原來是眾多的螞蟻,不知在弄什麼?我想起書上看過的螞蟻搬家的故事,據說這小生命很是聰明,能預感大雨的來臨,所以提前就未雨綢繆了。但這也讓我心生奇怪,這麼久了,也下過許多次雨,為什麼以前從不曉得搬家呢?難道這次的雨足夠大,要成為滅頂之災嗎?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更勾起了我的興致,想看個究竟?

我循著這條彎彎曲曲的黑線,發現它們鑽到了離原來的家兩米遠的地方,不過,如果真是搬家,覺得這家搬得實在有點簡單潦草,根本沒發現拖家帶口的跡象,比如,螞蟻卵應該搬運吧,比如一些食物什麼的。而且這條線上,是來來回回的隊伍,而不是單方向的行軍路線,這也和單純的搬家不符吧,既不搬運東西,還來來回回跑什麼?好生奇怪。

搬家還來來回回的嗎

直到天黑,也依舊得忙忙碌碌,終究沒弄明白。但晚上天也並未下雨。第二天,我再去看時,一切恢復了平靜,原來的洞裡,依然有進進出出的螞蟻,而那個新家,也依稀有了生氣。我頓悟,哪是什麼搬家,原來是分家吧。大概吃得蠻好,人丁興旺,所以再分一支出去罷了。

那麼螞蟻下雨前要搬家的故事呢?倒不甚瞭然。不過,我曾看過一次幾天的大雨後,日出天晴,螞蟻洞口旁邊堆了許多小小的土顆粒,也許,它們在大雨來臨前早就把洞堵上了。至於搬家的說法,可真有些讓人懷疑……

雨過天晴,洞口會有許多的土

相關焦點

  • 觀察是寫作文的第一手素材,該如何觀察,如何寫觀察日記呢
    法布爾寫《昆蟲記》,拿著一個放大鏡,趴在地上觀察螞蟻搬蒼蠅,能一動不動兩三個小時。儘管周圍的人都以為他瘋了,是個怪人。但他並不以為意。最終寫成了了偉大的作品。如果孩子讀過《昆蟲記》一定明白觀察對於寫作是多麼重要。其實不僅是科學家的觀察,作家對生活仍然要深入觀察生活才能寫出作品。
  • 36個「喵」字強湊一篇小貓觀察日記,這樣的作文還有救嗎?
    比如,有小學生寫一篇關於小貓的觀察日記,用了36個「喵」,看到這樣的作文,我們可能只會無奈地苦笑一下。方法,把36個「喵」改成一篇有趣有料的觀察日記。全書分為五大模塊,分別是觀察、動作、誇張、細節、視角,目的是從作文最基礎的五項基本功入手來模仿和訓練。
  • 三年級/四年級觀察日記怎麼寫?寫日記的技巧和方法詳細講解
    二、確定觀察對象觀察的對象通常會想到螞蟻,豆子,大蒜子,含羞草。如果我們分門別類,會大大拓寬了我們寫作的思路。比如,植物:「害羞」的小草、「捕蟲高手」豬籠草、「有腳的植物」爬山虎動物:毛毛蟲變蝴蝶、章魚噴墨汁、螞蟻搬家、蜘蛛織網、蠶吐蠶絲生活現象:頭髮會立起來、冬天哈氣、雞蛋浮在水面、油會濺起來自然現象:打雷、颳風、起霧、下雪
  • 《觀察日記》會寫了嗎?沒事兒,有指導有範文
    上一節課我們說要寫的是《觀察日記》,請問,同學們選好你要觀察的事物了嗎?【習作指導】植物,我們可以從種子、發芽、樹葉變色、含羞草怕羞等角度描寫;動物可以從小鳥捉蟲、母雞孵蛋、螞蟻搬家等角度來進行描寫;自然現象,我們可以根據日出、日落、晚霞的變化以及雪花飛舞的過程來進行描寫……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大家要有所取捨,抓住重點,抓住事物的特點,細緻具體的描寫,要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事物的變化過程
  • 小學生語文怎麼寫觀察日記
    觀察日記是小學四年級上冊要求的重點作文類型之一。他是在日記基礎上面的對於動植物和身邊的事物一種觀察的所得。下面重點來說觀察日記怎樣寫才能寫出精彩和滿分。首先,你要知道觀察日記出現的這個單元主要的內容包括兩篇。
  • 小學生搞笑作文,一篇日記用26個「起床了」,網友:沒毛病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對於寫作文這件事大家已經不陌生了,以前的我們上學時候也是經常寫作文,可小學生們寫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一些非常搞笑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看一組小學生作文,笑點十足。
  • 小學生不會寫日記,語文老師只用三招,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日記高手
    導語:小學生不會寫日記,語文老師只用三招,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日記高手分享學習故事,記錄點滴成長小學階段,老師常常會要求學生寫日記。老師讓學生寫日記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希望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能從生活當中感悟出人生道理,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很多學生硬生生的把日記本當成了流水帳記事本。每天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寫得一清二楚。每天的日記都會寫得非常多,比作文要求的字數還要多,導致日記本換了一個又一個。有的家長會非常得意,因為終於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擅長的內容了。
  • 四年級作文《寫觀察日記》,豆芽,好像就是為觀察日記而生的
    豆芽,好像就是為觀察日記而生的,尤其是連續觀察日記。為什麼這麼說呢?印象中,從我上學的時候,寫觀察日記,老師講的範文,就是以豆芽連續幾天的變化為例的,當時還感覺很神奇。第三天,我又跑去觀察綠豆。屁股決定腦袋,真的是這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我想,如果真要論起來,有些課文的存在時間,想必比一篇豆芽成長的範文,要長久得多。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豆芽的條件太完美了。
  • 觀察作文:小學生發現螞蟻隨身攜帶「瑞士軍刀」?作文可以這樣寫
    【布置觀察任務】彎下身子看螞蟻周五我布置了一道作文,讓學生周末觀察螞蟻,看看螞蟻是怎樣活動的,給自己什麼樣的啟發。任務剛剛布置完,有學生就舉手問:「老師,我們住在城裡看不到螞蟻,是不是要我爸爸開車到鄉下去看?」其他同學附和。
  • 小學生日記怎麼寫,如何尋找寫日記的素材
    上一篇我們講到寫日記的好處多多,那麼今天老師來幫你解決日記怎麼寫、寫什麼的問題。01日記怎麼寫,老師從頭教你寫日記與寫普通作文差不多,但是寫日記比寫普通作文更簡單。看到「簡單」二字,你可能馬上就覺得信心滿滿了吧?
  • 小學生寫日記有多敷衍?「流水帳日記」不算啥,化身為唐僧才好笑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孩子上小學之後,多半會有寫日記的任務,寫日記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孩子將來寫作文打基礎,也是對孩子的觀察能力,起到一個鍛鍊的作用。你看這個小學生寫的日記,前面幾句話都不變,變得只有最後一句話的感嘆,花式感嘆美好的一天。一眼看過去,還以為在玩什麼大家來找茬的遊戲,小學生表示:「日記不就是這麼寫的嗎?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可是我每天就是補課,寫作業啊。」
  • 小學生「日記」火了,腦洞清奇,老師:來自外太空的你,讓人膜拜
    對於各位學生來說,寫作業和學習算是2大比較重要的事了,每天放學回家後,各科老師都會給孩子留一些作業,幾乎很少有不布置的時候,有的老師是選擇在寒假期間每天給學生們留一篇日記,有的老師是一周會安排學生們寫篇日記。
  • 小學生寫日記光湊字數,語文老師教你小技巧,2步就能突破300字
    看了王悅微老師發的班上學生寫的日記「吃餃子」,讓人忍俊不禁。不禁想到自己班上的同學,總有那些每次寫日記、寫作文就抓耳撓腮,為了湊字數,不斷投機取巧,重複表達內容,讓老師看了既生氣又無奈。小學生寫作文,無話可寫的原因很多,為了完成作業,只能選擇湊字數,或者去抄作文。網友們熱議,簡直想起了小時候寫作文,被字數支配的恐懼。
  • 「螞蟻搬家要下雨」到底科不科學?
    ,螞蟻並沒有測算雨下多大或淹到哪裡的能力,如果螞蟻有這個智商,那應該直接就把窩選在雨水淹不到的地方」,洪廣玉還特地在評論中科普螞蟻沒有看遠處的視力,所以根本分辨不出高低,洪廣玉回憶此前在老家觀察螞蟻的經歷:「我小時候住的是瓦房,每天都可以在走廊和屋簷下看螞蟻。
  • 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寫觀察日記》,除了豆子發芽,還能寫啥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的第11節,具體篇目是《寫觀察日記》,朋友們可以加一下關注,方便查看其他內容。這些作文都是新學期的必寫題目,給孩子收藏起來作參考,有用。先看一篇新寫的原創作文吧,後面再作解析。寫什麼呢?書上不是有個例子是觀察貓嗎?那我們就寫貓捉老鼠吧。
  • 一篇近百字的小學生私密日記,居然用了十幾個「唉」
    不過,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類似的話題,好像越來越少被人提及了,就因為日記(周記)變成了學生的作業。好像,老師和父母看孩子的日記,變成了天經地義的事,不但要看,還要批改,不但要批改,還要在上面寫一個大大的「閱」字,很刺眼的「閱」字。這就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嗎?
  • 小學生滿分作文,看哭了媽媽,感動了爸爸。網友:靈魂級寫手
    小學生滿分作文,看哭了媽媽,感動了爸爸。網友:靈魂級寫手一提到作文,不少學生總是感嘆:寫作文太難了!是啊!不少學生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擠牙膏般擠出一篇作文,卻不入老師的「法眼」,更不用說得滿分了!在他們看來:作文得滿分難,難於上青天!寫滿分作文真的就那麼難嗎?其實,並非如此。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寫真人、真事、抒真情,一篇好的作文就有了。不信,靜靜老師先給大家看幾篇小學生作文,這些小學生作文,看哭了媽媽,感動了爸爸。網友看過後,驚嘆:小小年紀,竟然能寫出如此好的文章,堪稱靈魂級寫手啊!老師也是毫不猶豫直接給滿分。
  • 不用養蠶,也不用種豆芽,語文老師用妙招讓同學們寫好觀察作文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寫作文重在觀察,只有看到了,才有素材,想到了,才能把語言變成文字來記錄。而大部分孩子在寫觀察日記的時候,都不太主動,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甚至家長還要做好時間提醒,督促孩子去觀察記錄。一個觀察日記,變成了家長和學生的學習負擔,這就不是寫好作文的初衷。那麼如何才能寫好觀察日記呢?想讓小學生對寫作文感興趣,那一定是先要了解他們都喜歡觀察什麼?
  • 如何寫好「觀察日記」,請看這裡!
    小學生如何才能寫好「觀察日記」,請看這裡!一、習作要求葉聖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爾觀察了很久,終於看到了蟋蟀築巢的全過程;比安基用日誌的形式,記下了燕子築巢及孵蛋的情況。我們也可以試著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觀察日記,主要是記錄觀察對象的變化,還可以寫寫觀察的過程,觀察者當時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圖畫或照片就更好了。整理觀察日記,在小組裡分享。評一評,誰觀察的細緻,內容記得準確。
  • 三年級作文的基礎:觀察日記,怎麼寫觀察日記
    怎麼寫觀察日記呢?想寫日記首先要觀察。還有的同學說我喜歡貓,可以嗎?可以。打籃球行嗎?當然行。其次,觀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地。比如說:你們班有個雙胞胎,長得挺像。你是怎麼區分他們倆的呢?哥哥高一些,弟弟的頭上有個點兒。這些都是你觀察的結果。你是怎麼得到這些結果的呢?是長期多次,逐漸總結對比之後,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