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調查表明,全世界大約有50%的兒童、40%的孕婦以及20%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
可以說,缺鐵性貧血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全球性的營養性疾病。
而我國的情況也並不是很樂觀,這一現象尤其在兒童身上尤其嚴重。
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我國男童和女童的患病率分別達到42%和44%,6個月到兩歲之間的寶寶缺鐵症狀的年發病率更是高達75%到82.5%。根據這個數據,10個孩子中有8個孩子都缺鐵。
一、缺鐵會有什麼樣的危害?
1.影響智力發育
我們都知道,鐵是身體造血的原料之一。而母乳以及牛奶當中的含鐵量是比較低的,所以在4個月到2歲之間的孩子會很容易出現缺鐵的情況,因為孩子從母體當中貯存的鐵質會慢慢消耗完。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沒有添加輔食的話,就會導致寶寶缺乏必要的營養元素,鐵的攝入量也會減少。
而缺鐵對寶寶最大的危害就在於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所以媽媽一定要注意對孩子身體裡鐵元素的及時補充。
2.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如果沒有及時給孩子補鐵,同時孩子還在通過排洩流失鐵,這樣長久下來,孩子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情況,這也是身體裡鐵元素缺乏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
3.身體機能減弱
缺鐵還會導致體內的代謝過程受到影響,使細胞和組織的正常功能受到阻礙。比如會使孩子的消化系統受到影響,孩子就會出現厭食、口腔炎或者是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的情況。
4.食欲不振,影響身體發育
缺鐵的孩子會食欲不振,吃東西會越來越少。而食欲不振最大的危害就是孩子的身體沒有辦法得到充足的營養,越不吃就會越缺鐵,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於還在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肯定是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的。
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這一情況,要清楚了解孩子是不是缺鐵,以及怎麼樣能更好給孩子補鐵。
二、孩子的以下症狀,是他們「缺鐵」的信號,家長一定要重視
1.6個月到兩歲的年紀較小一點的孩子,如果面色蒼白,容易疲勞,不怎麼愛活動,那就有可能是貧血。
另外因為年紀較小的緣故,這個時候的寶寶都是會有一點缺鐵的,所以媽媽一定要及時添加輔食。
2.對於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如果發現他們疲乏無力、臉色蒼白、皮膚乾燥,會脫髮且頭髮沒有光澤、指甲出現條紋、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也都是缺鐵的症狀。
所以說,缺鐵是一種綜合性的表現,如果發現孩子有上面這些症狀,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再判斷是不是真的缺鐵了。
三、這四類孩子最容易缺鐵
1.餵養不當的孩子
餵養不當是兒童缺鐵性貧血的一個主要原因,一般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含量可以維持4到5個月,不需要從食物當中攝取。
但是等到鐵含量漸漸流失的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添加蛋類、肉類等鐵含量高的輔食,就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2.母親孕期或哺乳期嚴重貧血
如果母親在孕期或者是哺乳期營養不良,身體裡的鐵含量不充足、貧血的話,那麼就會導致新生兒體內鐵儲備不足。
3.早產兒或者是體重偏低的孩子
因為體重偏低或者是早產兒,他們在母親體內所吸收到的營養成分相對來說就會變少,寶寶體內鐵儲備不足,可能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4.長期腹瀉的孩子
寶寶長期腹瀉會使得鐵元素的吸收不充分,還會導致鐵質流失,所以也會引發缺鐵性貧血。
四、這些食物,可以有效幫助孩子補鐵
1.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不僅富含豐富的鐵質,而且它的吸收率也是很高的,是預防人體缺血的好幫手。
不過像這種食物,喜歡吃的人特別喜歡吃,不喜歡吃的是一口都不想吃。但是為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適當食用,不宜過量。
2.芝麻醬
這個食物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但是每100克的芝麻醬中就含有58克的鐵元素,同時還有豐富的脂肪、鈣質和磷等等,在孩子的食物中適量添加是很不錯的補鐵方法。
3.菠菜
說到補鐵,那就不得不提到菠菜了,菠菜的含鐵量也是蔬菜當中相當高的。另外,菠菜的食用方法很多樣,食用口感也不錯。
4.豬瘦肉
豬瘦肉裡面不僅含有鐵,還有各種胺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人的日常生活中,適量吃瘦肉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大事,某一環節出了差錯都有可能對身體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需要家長平時多多關注,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立馬解決。
兜媽寄語
鐵對人體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寶媽們要記得及時掌握孩子缺鐵的信號,並及時給孩子補鐵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