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

2021-01-09 青瞳視角

12月25日下午14時,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民間瑰寶魅力之都」2020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式在紀曉嵐故居隆重舉行。

大賽立足於西城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核心技藝或經典元素,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時尚創意設計方案,並對獲獎作品給予應用性轉化資金扶植,力求為非遺保護注入「活力、魅力、時尚」元素,為非遺融入當代生活做出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

今年,大賽攜手中國傳媒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五所高校共同開展,共收集設計作品229件。

大賽最終從作品設計的獨創性、文化性、工藝性、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評選,共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20名,應用轉化潛力獎3名。發放獎勵資金148000元,設計作品智慧財產權保護40件。文並攝/汪震龍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 發放獎金14餘萬元
    12月25日,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民間瑰寶 魅力之都」2020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尚創意設計大賽閉幕式在紀曉嵐故居隆重舉行。據了解,此次大賽立足於西城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核心技藝或經典元素,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時尚創意設計方案,並對獲獎作品給予應用性轉化資金扶植,力求為非遺保護注入「活力、魅力、時尚」元素,為非遺融入當代生活做出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都引起極大轟動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並將參賽的文化資源擴大至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企業和品牌賽道、文旅景區賽道、博物館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賽道。新的賽道,更高的平臺,使該設計大賽成為2020年最引人矚目的文化活動之一。
  • 時尚城市,創意未來!2020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圓滿閉幕
    2020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圓滿閉幕 2020-12-21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文創實驗區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成功舉辦
    近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舉辦,小物文化、了草產品、上海韻文博鑑等11個參賽設計團隊,圍繞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一一分享了各自的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及包裝設計產品。
  • 湖南工藝美院舉辦畢業設計開放展示周系列活動 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學生在自己的畢業設計作品前拍照留念,星辰全媒體記者湯佛攝)5月23日,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融·匠心——2019年畢業設計開放展示周暨第三屆創新創業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湖南(益陽)工藝美術創意產業園舉行。來自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22個專業的2000餘件各具特色的畢業設計作品在現場展出。來自社會各界的近千群眾參加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非遺大師和弟子們依次擺開展臺,展示手中技藝。
  • 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亮相北京恭王府
    當日,「三山湟水間·花兒與少年」青海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活動在北京恭王府開幕。400多件靜態非遺展品和8000多件文創產品,集中展示了西寧近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11月23日,非遺傳承人曲吉昂秀現場繪製唐卡。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平臺主辦,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承辦。論壇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國際學者和國內學者均通過騰訊會議線上參會。
  • 北京文博|「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北京中軸線文化...
    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精心培育和打造北京特有的文創品牌,已經成為創意創新的集結號、文化領域的風向標、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在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博創意設計賽區作為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的版塊之一,已連續開展兩年。今年的賽事活動有哪些亮點?
  • 北京文博|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獲獎作品回顧~
    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精心培育和打造北京特有的文創品牌,已經成為創意創新的集結號、文化領域的風向標、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在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博創意設計賽區作為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的版塊之一,已連續開展兩年。今年的賽事活動有哪些亮點?
  • 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閉幕 從文化活動轉向產業促進平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7日訊 10月7日,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在京閉幕。本屆設計周由設計博覽會、主賓城市、設計之旅等10個板塊組成,共設置49個分會場,舉辦上千項設計活動,展場及活動面積達100萬平方米。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萬餘名設計師及設計機構代表參與了本屆活動,吸引現場觀眾超過800萬人次,另有國內外上億人次通過網絡展覽、在線直播等形式參與關注。
  • 一張圖看懂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是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朝陽區以多彩文化著稱,文化內容非常豐富,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成為公眾了解朝陽區歷史的一大途徑。
  • 2018「泰山設計杯」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實施方案
    一、活動名稱2018「泰山設計杯」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暨山東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推介活動二、主題、宗旨與定位1.主題新時代 新動能 新創意2.作品範圍涵蓋公共建築設計、工業遺產改造設計、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設計、城市公共藝術、室內裝飾空間設計等。(三)數字多媒體類以中華文化尤其是齊魯優秀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展現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數字多媒體作品。要求展現中華文化內容、體現中華文化精神,作品範圍涵蓋卡通形象、微電影、動漫、數字遊戲、APP應用、互動設計、虛擬設計以及其他軟體設計等。
  • 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閉幕
    記者 呂鑑蕾 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鑑蕾 通訊員夏雯娟 實習生胡珊、石澄)荊楚有才,創意未來。11月27日,為期近3個月的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在湖北理工學院圓滿閉幕。活動期間,大賽組委會累計收到參賽作品3491項。經過前期篩選、初賽、複賽、決賽等激烈角逐,最終,曾侯遺韻等6個項目榮獲一等獎。
  • 包頭市首屆文化旅遊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徵集作品
    一、大賽宗旨以包頭市首屆文化旅遊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為紐帶,搭建政校企社聯盟合作平臺,匯聚國內外優秀的創意設計團隊及人才;結合包頭市歷史、文化、產業、景區等特色,創作符合市場需求的標誌性旅遊商品,推出「包頭禮物」品牌,打造包頭文旅名片,以直觀、簡練、形象的方式對外展示包頭的獨特魅力;促進城市、景區、策劃設計團隊、生產企業和銷售平臺的交流和對接
  • 生產性保護: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生產中傳承
    87萬項非遺資源,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488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6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數據有力展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成就。
  • 首屆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系列之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
    為促進服飾設計行業的傳承與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引領國貨復興潮流,拉動內需,提升國品現代內涵,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國家工藝美術平臺、石獅市服飾產業孵化基地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國潮創新生活設計大賽之「服飾設計大賽」,旨在通過這次自由、開放、創新精神的大賽,為服飾設計行業發掘年輕人才
  • 2020北京紙塑包裝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設計改變生活,文化...
    北京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心,創造與活力之都。將紙塑包裝與深厚的北京文化為中心的北方文化結合起來,必然能激發出更多的創意火花,創造出更有文化內涵和經濟價值的包裝精品。我國南北跨度大,東西距離也很大,北方在設計理念上也獨具一格。我國正處在消費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食品餐飲類企業對高品位的紙塑包裝產品的需求很大,特別是具有滿足北方市場需要的包裝,需求越來越迫切,市場潛力巨大。
  • 雙設計大賽推進 蘇州設計小鎮為城市創意產業賦能
    2018·CAA第二屆藝術社區全民設計大賽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背景,以蘇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而新」的創意設計精神為根基,聚焦蘇州文化遺產與創意設計的傳承與融合,秉承「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理念,將蘇州文化遺產元素及其精髓融入社區環境提升的社區藝術文化創造,去年已成功舉辦一屆。
  • 第七屆北京西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志願者結業 47人通過認證
    原標題:第七屆北京西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志願者結業 47人通過認證   由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
  • 「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決賽圓滿收官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朱高磊)11月7日,由中國農業博物館、北京市文物局主辦的「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決賽評審會在中國農業博物館舉行。  中國農業博物館作為二十四節氣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通過舉辦本屆大賽,向海內外徵集優秀設計方案、作品,培育新生代原創力量,挖掘傳統文化內容,引導文創設計貼近時代、融入生活、服務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生活化的創意理念,更好地傳播天人合一、民以食為天、開創美好生活的核心價值觀,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