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14條心理學效應

2020-09-13 兩歲二

1、心裡不開心,動筆寫下來

這是個漂亮的疏通方法。因為「寫」這個動作,本身具有覺察、及統整思緒的功用。「寫」,能將情緒能量從虛無的「下意識」,提升到「意識」的層次,也就是說,由原先感覺「我心中波濤洶湧」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了」,焦慮下降,也就啟動情緒療愈。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口袋裝著剛買的手機,在公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3、炫耀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心理學上認為,「愛向別人炫」是一種內心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表現,很可能是因為某種東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擁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羨慕來建立自信。不向別人曬自己的幸福會憋死你麼?如果會,好問問為什麼。記住:生活不是演戲,自己精彩就好!

4、你怕麻煩別人嗎?

其實這並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換句話說——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好感,主動開口是沒壞處的。

5、改變心態

把你所有的不幸總結成一句話,然後問問自己:「3年後,這對你還重要嗎?」

6、管理心理學

一個值8000元的人,就別討價還價只願付他7500元。即使省下了500塊,實際上卻涼了他的心,一有更好的機會,人家拔腳就走。相反,痛痛快快付他10000元,他會拿出兩倍的能耐為你賣命幹。記住,寧可花兩個人的錢去招一個好人,也不要用一個人的錢去招兩個差人。

7、男女心理

如果某個男人主動替你拎包,把你放在道路的裡邊走,主動為你拉椅子,不要因此而感激涕零。這只能說明他之前有無數個女朋友教過他這一點。而能讓他記住的女人,永遠是改變了他的那個女人,而不是你。所以,越是細節完美的男人,對女人而言越是挑戰。

8、利用潛意識的力量

每天至少花10分鐘在早上起床前,在睡覺前10分鐘做想像,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是輸入潛意識的最好時段。所以如果你渴望成功、愛情、婚姻等等,請在這兩個時段盡情想像吧!你的潛意識漸漸讓你通過想像達致產生信心,從而引領你得到你想要的。

9、男生和女生分別有6種基本的愛情需求

男生需要的愛的形式:信任、接受、感激、讚美、認可、鼓勵;

女生需要的愛的形式: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

10、如何認識你自己

人一定要想清3個問題:第一你有什麼,第二你要什麼,第三你能放棄什麼。對於多數人而言:有什麼,很容易評價自己的現狀;要什麼,內心也有明確的想法;最難的是,不知道或不敢放棄什麼——這點恰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得到一切。

11、貝勃規律

原本1塊的報紙變成了10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貝勃規律表明,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12、愛情不是1+1=2,而是0.5+0.5=1

兩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個性和缺點,然後湊合在一起才完整。如果沒有相互的忍讓和包容,最終兩個人很難成為一體。

13、其實人生只有900個月!

事實上,你可以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夠了。每過一個月,就在一個格子裡打鉤。你全部的人生就在這張紙上。你會因此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將是如何度過的?

14、戀人矛盾應對策略

①不要凡事分出對錯,先換位思考,體察對方的潛在動機,相互理解。

②平時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靠得太近會審美疲勞。

③別習慣相互抱怨並形成消極定式,嘗試在嬉笑打鬧中解決問題。

④寬容為上。我們都不是聖人,沒必要為對方的一點行為舉止過分挑剔。

⑤尊重對方,給對方愛你的理由。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不知道的13條心理學效應
    你可能不知道的13條心理學效應1、心裡不開心,動筆寫下來 這是個漂亮的疏通方法。因為「寫」這個動作,本身具有覺察、及統整思緒的功用。「寫」,能將情緒能量從虛無的「下意識」,提升到「意識」的層次,也就是說,由原先感覺「我心中波濤洶湧」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了」,焦慮下降,也就啟動情緒療愈。
  • 14條著名心理學效應,你都知道多少
    1、心裡不開心,動筆寫下來這是個漂亮的疏通方法。因為「寫」這個動作,本身具有覺察、及統整思緒的功用。「寫」,能將情緒能量從虛無的「下意識」,提升到「意識」的層次,也就是說,由原先感覺「我心中波濤洶湧」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了」,焦慮下降,也就啟動情緒療愈。
  • 知道了這7條心理學效應,讓我說話都自帶光環~
    你知道嗎,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曾注意到的小事多掌握一些這種冷門的小知識,無論是與人溝通中還是職場匯報中,都會瞬間給你加分不少。我從那些心理學效應裡找了下面這最常見的這7條,看看哪個戳中了你!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
  • 首因效應、曝光效應……職場最常用的7條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哪些?
    許多有趣的心理學原理,一直是人們所津津樂道,並且時常會掛在嘴邊引用的,事實上不少心理學原理和職業規劃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可以運用於職場的個人發展,向陽君特意整理了下面這7大心理學效應,讀懂了這些,對你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
  • 心理學:一個人不快樂,源於陷入了這兩個心理學效應,你是嗎?
    ,其實可能源自我們內心的心理學效應,如果我們想要快樂,可以先覺察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真正快樂。當你不快樂的時候,更多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曾經有一個故事記載了投射效應所帶來的自我影響。古時候有一個人自己的斧頭不見了,他以為是自己的鄰居偷了,越看就越覺得鄰居像小偷。然後更加認定鄰居是小偷,他還去找鄰居理論,但是鄰居說不是他。後來有次無意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斧頭,他才開始知道自己冤枉人了。而他此時來看小偷,就越發現鄰居不像小偷。
  • 常見的心理學效應有什麼,而這些你絕對不知道!
    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知道了,你肯定會用到上的。下面就讓小編介紹一下。第一、首因效應想必大家應該聽說過,什麼是首因效應,首因效應講的是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對人的影響非常的大,人們往往都會把見到人的第一面就會把這個人歸於哪一類。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多少)
    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
  • 你不知道的心理學:成年人身邊面對的人際「雷區」和心理「效應」
    」,而無法自拔的人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你所認識的人之中,總有那麼一類人,他們無論你說了什麼,他對你的回答的第一個字,永遠都是「不」。然而在心理學中,他們只是深陷「達克效應」,無法自拔的人而已。能力欠缺的人,時常沉浸在自我虛幻的優勢之中,不僅高估自己的水平,同時也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建議。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永遠覺得只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才是正確。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達克效應」。
  • 知道這3個心理學效應的,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心理學的普遍規律,我們自己也深受這些規律的影響,但是可能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們無法察覺出來,也無法擺脫其不好影響帶來的危害。我們要有效避免,就得儲備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 你想要知道的5條心理學效應
    換句話說,就是將先「我心中波濤洶湧」的感覺,逐漸轉換到「我知道怎麼回事了」,從而使得焦慮下降,也就自然而然達到了情緒療愈的功效。 0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晚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約會,提醒自己一定要帶上某樣東西。
  • 你還不知道心理學的「錨定效應」?!別再被這些營銷手段忽悠了
    這其實就是營銷人員利用心理學來進行的促銷。這個理論在經濟學上成為「錨定效應」,這個效應的大抵意思就是,人們在對某種事件做出判斷的時候,很容易用第一印象來當作衡量的標準,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從而影響你理智的選擇。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5個兒童教育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心理特點,能幫我們更好地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幾個有趣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吧。 德西效應
  • 你的生活,被心理學了麼?//逃不出的心理學效應
    這次分享一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經典心理學效應:安慰劑效應如果說,平時小病小災吃的藥很多都是安慰劑作用的體現,你相信麼?安慰劑的作用到底多大?心理學家真的做過實驗,給參與者吃點和效果無關的東西,效果和吃真的沒什麼差別,也就有了「安慰劑效應」,這一效應充分體現了人的自我暗示性有多強,也說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力量的強大,有些事,你覺得是,可能結果就是,你相信,可能就存在。
  • 這10個育兒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 6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旁觀者效應—— 不報警真的只是因為人性冷漠嗎?旁觀者效應也叫「責任分散效應」,即他人的在場使得個體採取某種行動的可能性降低。「知識科普」心理學:旁觀者效應——你為什麼會見死不救?如果僅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這件事,未免有些牽強。
  • 25歲前必看的5個心理學效應,受益終身!
    讓你1秒Get課程精髓,幾分鐘學到萬門課程n條小技能~人的每個決策每個行為背後,其實都有一整套「心理學效應」在作用。雖然你從未覺察,但它讓你無從抗拒。今天小萬分享大家5個作用於溝通、決策時的心理學效應,看看它們是如何暗暗影響你人生的。解讀職場、學習中常見的人性規律,越早知道越容易拉開人生差距。
  • 心理學效應有多少個?
    14.異性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如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佔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較為順利,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quot;異性效應"。
  • 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原創高品質科普文|「心理學簡報」每天更新心理學專業知識無論是在職場、學校還是其他的社交場合,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人很討人喜歡,但如果要問為什麼會喜歡他們,我們可能很難準確地說出理由。人人都想在集體中獲得好人緣和認同感,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廣泛的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