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吳京:我不害怕重頭開始

2020-12-17 在一個頻道

作者:江岸君

來源:在一個頻道【歡迎關注】

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吳京說:「我走過很多的路,換過很多的方向,不敢說有什麼成就,到今天我覺得唯一能夠讓我拿出來炫耀的可能就是,我不害怕從頭開始。」

1、風暴來臨,能否衝頂

網際網路上,有風暴的味道。

這次的焦點是定檔9月30日即將上映的電影《攀登者》。風暴眼卻是吳京。

電影還未上演,豆瓣裡的評價已經有6000多條,差評有近2000個。多數差評指向吳京。

《戰狼2》後,吳京被大家翹首以待,以為接下來當是《戰狼3》,不料卻是他友情參演最後成主演還成了投資人的《流浪地球》,雖然讓人驚喜,卻是橫空出世。

《攀登者》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正式的接檔。

有人期待著見證輝煌。

有人摩拳擦掌準備大噴一場。

跟前面兩部影片有點類似,《攀登者》眼下不被看好。

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戰狼》,一直到拍完的那一刻,還有很多人看衰。

《流浪地球》也曾被認為科幻題材太小眾,註定會失敗。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這兩部影片衝上了國產電影票房的頂峰。

《攀登者》能否步其後塵,現在還不好說。近來,它正處於風暴中心。

有人不看好吳京。逢「京」必罵,認為他民族主義,過度消費了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含京量」一詞足見褒貶。

有人不看好電影主題。認為攀登珠峰是過於冷僻的事,離人們關注點太遠。

有人認為這次生不逢時。同檔期的還有《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不可能再一騎絕塵。

也有人說,電影《攀登者》在影前的宣傳中過度消費吳京,毀譽繫於一人,對影片本身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會衝著吳京去看《攀登者》,也有很多人會因為吳京去罵《攀登者》。

吳京說:「我不怕成為靶心,我不怕有爭議。」

《攀登者》能否衝頂,決定性因素繫於吳京一人身上?

2、珠峰仰止,家國盈懷

吳京與《攀登者》可算是天作之合。

《攀登者》編劇、著名作家阿來說:「登峰是用身體去感觸自然界的偉大,感觸自己人格與意志的升華。」

《攀登者》謹獻給那些超越自我、超越生命、倔強不羈的「攀登者」。

電影《攀登者》描述的是1960年、1975年兩代登山人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事跡。當時的國情,意味著這不僅僅是登上一座山峰,更重要的是宣誓主權,揚我尊嚴,所以是「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這樣的家國情懷不會因歲月流逝而磨滅,反而會因時代的變遷,被賦予更多的內涵。《攀登者》作為國慶七十周年獻禮影片,其主流價值觀也正是當下的時代所推崇的。

而如果有一個人,本身就踐行著這樣的價值觀,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一直以正向能量激勵人,他,無異是一名時代的攀登者。

吳京就是一個這樣的攀登者。

從小習武的他,在成為一名動作演員時,就曾想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動作片時代。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珠峰需要翻越。

那得看你從哪裡開始。

為拍一部軍人題材的電影,吳京花兩年時間在部隊服役,特種部隊的士兵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他「聽過子彈從耳邊呼嘯而過的聲音」,他「知道坦克從身上壓過去的感覺」,然後,花6年時間來拍一部電影。

答應零報酬出演《流浪地球》的角色,在劇組資金困難時毅然自掏腰包,在多番受到質疑時,他說: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強。就算拍爛了,那也是一種成功。有7000人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製作,未來這7000人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種子。

試問,如此情懷,幾人有?

有人說,吳京幾部電影的成功代表了一種新型的成功,那是精耕細作的成功,是題材創新的成功,更是家國情懷的成功,他讓觀眾重新認識了中國電影,他樹起一道牆,將很久以來,靠流量取勝的粗製濫造的電影擋在了牆外。

所以,有一段時間,在他熠熠生輝的時候,鮮有同業的人出來祝賀。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峰,高山仰止,任人遠眺,任人疏離。

3、曾經溝壑,無謂坦途

不要神話某個後來的成功者,在未功成名就之前,他哪知道哪條路是正途?

吳京也不是一日煉成的。他走過很多路,換過很多方向。

8歲,就開始在武術隊裡拿冠軍,順風順水,吃冠軍灶,享受天之驕子的驕傲。

14歲,夢想被打破,下肢癱瘓,臥床兩個月。靠著意志,走出了14歲的第一步,半個小時後,走出了第二步,半個月之後,終於可以重新走路了。

又回到武術隊,又回到冠軍灶,又回到冠軍待遇,又開始準備再拿冠軍。

然而,一不小心,右腳又斷了。世界從此不同。

冠軍灶,一頓飯,涼菜四個、熱菜八個、有飲料、有水果、有酸奶、有汽水。兩個人一個房間。

運動班,三個菜一個湯,主食是麵條或者是饅頭。五個人一個房間,他還要瘸著腿睡上鋪。

巨大的落差,身體的牽絆,讓他完全處於一個不知道幹什麼的狀態,除了出去打架。

優越感的外殼被打碎,一下子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

這個時候,電影選選擇了他,在內地,他慢慢的小有名氣,慢慢的又有點不滿足。

他選擇去香港,當港漂。

終於有了個客串的機會,只有一句對白,一場打戲,直接開打,打得很精彩,打到實心木棍斷了4根,他是被打的那一個。朋友評價說這場戲太棒了,仇恨都寫臉上了。吳京說:哥們兒,那是真疼啊!

在香港,吳京從新人變成了主演,名氣越來越大,他又不滿足了。

他要拍一部讓男人看了更想做真男人的電影,要讓女人看了就更喜歡純爺們兒的電影。

他認為,要演一個軍人,就要勝任這個軍人的職責。他於是去了特種部隊,服役兩年。

這就有了後來的《戰狼》。

4、時不負我,何懼重來

吳京是幸運的。

幸運不是沒有浮沉,而是在浮沉裡,能主動地迎上去。

作為冠軍武術運動員,下肢癱瘓,可謂是致命的打擊。當終於可以重新走路,吳京當時就覺得,「如果我可以重新走路,我可以被迫地重新開始的話,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重新開始,不懼何時。

不能再當武術冠軍,他選擇了去做生意。

做生意賺到錢,卻感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時,他選擇去做演員。

在內地當演員都小有名氣了,卻選擇去香港從新人做起。

在香港名氣越來越大時,他選擇回來自己拍電影。

拍電影時,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但仍然一往直前。

拍《戰狼》時,投入全部身家,有人問,萬一虧了呢?

大不了重來。

拍《流浪地球》時,有人不斷質疑。

他說拍下去就是成功,起碼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之先河。

拍《攀登者》時,他被寄寓了厚望,榮辱於一身,旁人看來,沉重得如雪之將崩。

吳京卻明白,你只能是用自己的勇氣迎上去,哪怕那是一條,你從來沒有走過的路。

這就是行進中的攀登者——吳京。

逆境不倒,順境不飄。

作者簡介:江岸君,中規中矩一中年,讀文寫文半文人。素以清淺文字,觸摸生活的厚重。多個平臺籤約作者,多篇文章閱讀量過百萬。多平臺帳號:在一個頻道。歡迎關注,感謝分享。

相關焦點

  • 「大器晚成」吳京:「我不害怕從頭開始」
    儘管全新的開始都意味著可能的失敗和無數挑戰,但吳京卻樂在其中,「我不害怕從頭開始」 。7年「港漂」,從跑龍套、吃盒飯到成為中國電影標杆人物,硬核吳京一路拼搏。2019《攀登者》攀珠峰再度挑戰自我,定檔下半年引關注。吳京出生、成長於老北京的胡同裡,祖上是滿族正白旗。應祖輩的傳統,吳京自幼練習武術,這也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專業的武打明星奠定了基礎。
  • 第22屆上海電影節開幕 吳京章子怡推介《攀登者》
    1905電影網專稿 6月15日,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帷幕,金爵盛典現場星光熠熠。第22屆上海電影節開幕 錫蘭稱享受與其他評委的分歧 當晚,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努裡·比格·錫蘭,率墨西哥製片人尼古拉斯·塞利斯,俄羅斯導演、編劇小阿列克謝·日耳曼,中國演員王景春,義大利導演、編劇保羅·傑諾維塞,印度導演、編劇拉吉庫馬爾·希拉尼、中國演員趙濤六位評委亮相。
  • 吳京新作《攀登者》未映先被差評,演員導演題材都遭吐槽
    答案:《攀登者》。 隨著《戰狼2》和《流浪地球》相繼創造出票房神話,「百億影帝」吳京也成為了網友眼中的「票房質量雙保證」,其新作品、建國70周年獻禮片《攀登者》更是未映先熱。然而,有網友發現,預定9月30日才登陸院線的《攀登者》,還未上映就在評分平臺收穫了5500多條網友評價,其中還有不少唱衰的聲音……
  • 攀登者吳京解釋張譯瘸腿原因,還在片場表演,不當喜劇演員屈才了
    吳京張譯等人主演的《攀登者》雖然還沒有上映,但多數人已經認定這部影片興許又是拉動票房的佳作。因為這部劇依然是吳京很拿手的愛國片,而在影片中更是匯聚了章子怡、井柏然、胡歌、王景春等演技派。而之所以對張譯心奇,是因為張譯在目前出演的多部影視劇中都有著類似瘸腿的情節或者是人物造型,這就有點奇怪了,如果僅有一兩部可以說巧合的話,從《生死線》《我的團長我的團》到後來的《紅海行動》以及現在的《攀登者》都是瘸子。
  • 吳京為拍新戲《攀登者》去雪山訓練被凍哭,眼袋腫脹令人心疼!
    從今年1月初開始,他突然在微博曬出了大量攀登崗什卡雪山的照片和視頻,很多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都以為這是在為《戰狼3》做準備。但其實,這是吳京在為剛接下的另一部電影《攀登者》進行的特訓,看著他在雪山上被凍哭、感冒難受的樣子以及隱藏不住的腫脹眼袋,還真是令人心疼啊!
  • 《攀登者》首映:演繹中國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在《攀登者》主創映後交流上,飾演曲松林的張譯笑稱飾演方五洲的吳京「就像一個絮叨的婆婆」,為了能更好地切磋演戲,能「比你媽還嘮叨」。而吳京也稱在這部電影中,他發現自己和張譯「是那麼相同」,在演對手戲的時候因為過於沉浸在扮演的人物中,「把攝像機的內存演沒了」。
  • 吳京說王景春「妻管嚴」,井柏然打臉吳京,吳京:到底誰是老大!
    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目前正在上映呢,這次國慶節上映的電影說實話真的是競爭非常強悍的呢,這個時候同時上映了三部作品,《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在首映當天,三部電影的票房都已經破億了呢
  • 《攀登者》票房已近3億,匯聚的都是誰的努力?
    《攀登者》這樣一部彰顯中國登山隊艱難攀登珠峰的歷史故事,植入中國第一戶外品牌凱樂石,似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伯光實在好奇,再去調查凱樂石的影視植入,然而沒有和電影《攀登者》開展合作。吳京與凱樂石的合作是在電影之外,也許吳京也心存為國產品牌宣傳的心思。但是,電影並沒有直接的植入。
  • 《攀登者》票房落差太大,是硬漢不夠強?還是愛情太耀眼?
    國慶檔的影片是一年中除了春節檔之外,最有機會創造紀錄和奇蹟的檔期,在國慶檔影片上映定檔的時候,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了這三部影片上,《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其中《攀登者》的熱度持續時間比較高,因為大家都想看看百億影帝的吳京,能否再創奇蹟!
  •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同天點映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同天點映 時間:2019.09.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Dante 分享到:
  • 「鐵血硬漢」吳京:不害怕從頭開始,未來還有希望
    作者:蘸心波敢從頭開始,就更靠近成功。不害怕從頭開始,未來還有希望。"大器晚成"的吳京從功夫小子到鐵血硬漢的蛻變之路,充滿了傷痛和欣喜。他說:"我走過很多路,換過很多方向。不敢說有什麼成就,到今天我唯一能夠拿出來炫耀的是,我不害怕從頭開始。"他讓自己變回6歲時走進體校大門的那個孩子,重新摔跤、流血、斷腿,重新匍匐前進。
  • 方五洲:我為人生而攀登
    就是這句話讓我燃起了看《攀登者》的想法。總的來說,是缺點和驚喜並存。我特別喜歡吳京飾演的方五洲,今天想說說他。方五洲:我的理想,高於一切,但我的心裡有「你」方五洲(吳京飾演),是一切故事的中心,毫無疑問。最初的開始是從徐櫻(章子怡飾演)的話開始的,引出「暗戀對象」方五洲的故事。這個位置先插了一段「質疑」的部分,算個引子。
  • 吳京帶夾板拍戲,《攀登者》預告驚險,卻被質疑炒敬業人設
    電影屆的傳奇人物不得不提吳京,誰也沒有想到,身為演員的他,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就大獲成功。不僅創下軍事題材電影的票房紀錄,吳京還憑藉此電影獲得多項獎項提名。拍電影本就不是易事,拍電影的續集就難上加難。不僅要延續觀眾的口碑,還要突破自我。
  • 昨晚剛結束攀登者路演,今日又玩「洞潛」,被喊新片要選好導演!
    《攀登者》,最後一站路演宣傳,昨晚在北大,以「不畏懼挑戰,不懼怕危險,堅持夢想,攀登者永遠年輕」,收尾!不知是因為路演結束了,還是古天樂宣萱再合體主演的犯罪懸疑片《犯罪現場》上映的原因,今日單日票房下滑得更厲害了!
  • 登陸網播平臺的《攀登者》,豆瓣評分下滑嚴重,加之大批「差評」
    11月22號,國慶檔期三駕馬車之一的《攀登者》正式登陸網絡播放平臺,當天即飆升至電影領域播放熱度第一位。票房成績上《攀登者》最終未能突破11億,但相較於電影本身的熱度以及電影的主演陣容而言,觀影人次要明顯落後於實際需求,所以對於眾多還未觀看該電影的朋友,以及明星自帶的吸引力,都讓《攀登者》在短期內迎來了一波播放熱潮。
  • 《攀登者》影評——國家鐵血,無關風月
    今天,老冉趕著早上頭一場去看了《攀登者》,回來又看了看相關背景資料,唉!一言難盡吶!我從技術層面講不出什麼,但是感官上真就缺少了一種張力,太淡了,太意料之中了!
  • 電影攀登者結局什麼意思 向人們展示了一場勇氣之戰
    電影攀登者結局什麼意思 向人們展示了一場勇氣之戰時間:2019-09-23 17:39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攀登者結局什麼意思 向人們展示了一場勇氣之戰 吳京電影攀登者講的什麼故事?電影攀登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攀登者結局有什麼含義?攀登者結局有彩蛋嗎?
  • 和《攀登者》硬碰硬的同檔電影,張涵予領銜出演,網友:很是期待
    不過說起票房和口碑都都非常成功的電影,就不得不提一下吳京的《戰狼3》,不過直到如今也沒有什麼消息傳出,也不知道在今年我們是否能夠看到這部電影上映了,不過吳京這一系列的電影都是內容質量都非常的高,能夠激發觀眾的愛國之情,也相信之後的《戰狼3》肯定會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演出。
  • 胡歌臺詞有深意,張譯險凍「瘸」,《攀登者》隱藏的梗看懂了幾個
    還有多次被方五洲、楊光提到的人物喬治·馬洛裡到底有什麼貢獻,讓這群攀登者如此崇拜。喬治·馬洛裡,被譽為「攀登者之父」,在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途中喪生。馬洛裡對攀登珠峰的貢獻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便是找到適合攀登的路線以及發現登珠峰的最佳時期。
  • 近8千真實問卷盤點《攀登者》,9成觀眾力薦好電影好類型
    10月11日,《攀登者》主創在北大完成了最後一場落地活動,場面依舊熱烈。從超高預期,到情感戲風波,再到「後國慶」階段排片逆勢回溫,《攀登者》在口碑陣線上遭遇一波三折。面對層出不窮的聲音,吳京直言「搞得我一個有導演身份的演員覺得不會做了。」但事實上,電影本身收穫的負評真的遠超好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