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孩子,都不可以哭泣、不可以脆弱、不可以有負面情緒嗎?

2020-11-09 是個豬

小時候看到感人的劇情時你有流過眼淚嗎?

而這一舉動,你的父母又作何反應?是假裝無視,還是嘲笑?

因為哭泣,被大人嘲笑

女孩因看到感人劇情落淚,被媽媽當眾嘲笑,「這麼大孩子了,看個電視怎麼還看哭啦。」

隨即,家裡人都來看女孩的「熱鬧」……

這一幕,多年之後回想起來,女孩仍會感到羞恥。她甚至不情願地認為,表露情感是一種極大的羞恥。

她也曾試圖忘掉那段別人不以為意的「笑話」,卻總也忘不了,那「傷口」始終沒有癒合。

多麼不起眼的一個事,女孩自己也知道別人是不以為意的,自己卻過不了那道坎兒。

可見,父母的行為、反應、應對方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絕不是隨隨便便,隨性而為的。

父母回應孩子表現情緒的方式,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外漏的情緒被嘲笑或拒絕後,孩子會將剛要探索世界的心立馬收回,甚至永不再打開。

明明情感洶湧澎湃,卻無法啟齒,惶恐被嘲笑或打壓,不敢再提。當孩子的情緒經常被忽略或壓抑時,這種感受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為脆弱,被家長批評

生活中,很多男孩子的家長,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膽小脆弱,認為男孩子就應該頂塔立地,無論年齡大小。

男孩哭了,家長會嚴肅地告訴他,「不要哭,男子漢怎麼可以哭呢!」

父母的這一舉動看似為了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實則可能讓孩子越來越脆弱,或者叛逆。

孩子那些未能表達出來的情緒不會永遠消失,在有朝一日,他們就會把壓抑很久的情緒以更極端的方式爆發出來。

不免會有膽小的孩子,他們把負面情緒統統隱藏起來。在外人看來,他們安靜平和,但內心早已面目全非。

太多的負面情緒鬱積,不敢對外發洩,只能以對內攻擊的方式,來轉移內心的痛苦。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永久的災難。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固執地讓孩子收回他(她)的眼淚,這種做法扭曲了孩子的情感表達方式,摧毀了孩子的情緒發洩途徑,無益於培養堅強的孩子。

結果,可能是相反的。

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意義

很多家長看不得孩子哭,認為那是軟弱的;見不得孩子發怒,認為那是過分的;孩子的一切負面情緒他們都不願意接受,一味地認為,孩子就只能是快樂的。

但其實,負面情緒也存在正面的意義。

憤怒,包含著力量和自尊自重。當你被侵犯或受困,憤怒是助你突破困境的力量;

悲傷,包含著療愈和安慰。它會讓我們變得更強韌,更成熟;

害怕,讓我們獲得安全。因為害怕,所以我們會言行有度。

負面情緒是孩子情緒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正是有了這一情緒的體驗,孩子才能更快得以成長。

相關焦點

  • 大哭一場可以舒緩情緒?哭泣有什麼作用?
    原標題:大哭一場可以舒緩情緒?哭泣有什麼作用?   在很多的研究過後,研究人員證實哭是有重要作用的,在自己遭遇了不開心甚至於不幸的事情之後選擇大哭一場可以緩解當時的那種超級低落的情緒,慢慢地心情就會不斷變好,這樣才會有更理性的更好的狀態去解決困難,才有可能處理的更好,所以不要太刻板地去踐行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當然除了會在大家心情低落的時候得到舒緩哭還有很多其他的作用,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哭的作用,能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
  • 可以救命的負面情緒
    負面的情緒也有正面的作用情緒可以主導我們的行為,決定行為的後果,正確的辨識情緒是可以救命的。情緒不持久,這個是情緒的本質,因此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悲傷。情緒的存在也可以讓我們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變得更鮮明。
  • 「你是男子漢,怎麼可以哭」壓抑孩子的情緒,到底有多可怕?
    在我們的文化中,總是會把負面情緒視作洪水猛獸。曾看過這樣一個調查,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最先做的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小時候不許哭,會讓小孩種下「哭的孩子是不好的,是不被認可的」思想,長大後不許自己有情緒,也無法面對別人的情緒,更無法溝通。
  •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泣?了解客觀原因,3招安撫孩子負面情緒
    看到孩子哭泣,很多家長包括我老公,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給孩子的哭泣行為作出負面消極評價,常用的&34;便是&34;。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拋開出息與否不談,哭聲帶給父母的煩躁感,宛如唐僧哭著念緊箍咒一般,將耳朵送到喧鬧的&34;。
  • 孩子的哭只是一種無理取鬧嗎?讀懂孩子的哭聲,不阻止孩子哭泣
    心理學家阿利瑟所特《流眼淚與發脾氣》一書說:「哭泣是一種自然癒合機制。」一個人心裡壓抑的時候,哭上一場之後,心裡會暢快一些,就何況是個孩子了。孩子的哭泣,不應該只認為是一種無理取鬧,我認為孩子哭時不應阻止,也不要忽視不管,這是他發出的信號。
  • 男子漢不能哭,要堅強?心理學:男孩也會有女性情緒不該被限制
    有不少家長認為男孩子就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時常會給孩子灌輸「有淚不輕彈」,男孩就應該有男子漢的氣概。在孩子摔倒的時候,不是先去安慰孩子的情緒,而是不斷的跟孩子強調,他是小男子漢不應該哭。遇事要堅強勇敢,不應該退縮,甚至於有不少父母看到孩子出現這種情緒的時候,還會覺得孩子一點都不陽剛,「娘兮兮」的。
  • 那個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等孩子終於被按著打完了針,心中的氣無處可撒,於是他就衝著外婆拍打哭鬧。孩子媽媽看了,氣更是不打一處來,她拿起孩子的長杆玩具就打了下去,還邊打邊罵:「你還敢打人!叫你打,我叫你打。」這一幕吸引了所有人駐足圍觀。中國人自古情感就是內斂、含蓄的。集體文化中,我們很少被鼓勵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當我們哭泣的時候,我們會聽見:「閉嘴!
  • 當父母不讓孩子哭泣時,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大,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有堅韌不拔的勇氣,總會對孩子進行「堅強教育」;父母讓孩子學會堅強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忍住淚水,不要哭!但是,孩子的哭泣真的就是不堅強的象;哭,真的就是軟弱嗎?
  • 有沒有一個人,可以分享你的「負面情緒」?
    在這個版本中,每一個省略號的裡面,都是某個人,未被滿足的溝通的需求。 我們可以彼此分享快樂,但是表達負面情緒時,往往得不到那個最親密的人的回應。 這就是溝通背面的真相。
  • "對不起,爸爸媽媽不是超人",情緒崩潰,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臨床心理學家Philippe Scialom說過:"當我們無法遏制情感時,當我們無法使用語言替代情感時,我們就會哭泣。"父母總有情緒崩潰的一天,那麼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因為這會影響到孩子,甚至會嚇壞孩子,因此很多家長都選擇憋著自己的情緒。
  • 那個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心底的惡魔越來越大,如何處理孩子的哭泣
    哭泣,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弱懦嬌氣的表現,所以我們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一個脆弱的人,就會想方設法的去阻止。「不許哭!」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道命令。孩子的心是那樣純粹,乾淨,一點點開心就會笑個不停,一點點悲傷就會忍不住哭泣,而那蜂擁而至的負面情緒只會讓孩子乾淨的心蒙塵。孩子的哭泣,就是為了讓眼淚衝洗掉這些灰塵。而你讓孩子止住了眼淚,卻叫他們把毒素往心底咽。然後這些毒素,慢慢在心底滋養出了一個名為失控的「惡魔」。
  • 你認為的堅強勇敢,可能會害苦孩子
    1、認為哭泣代表著懦弱膽小哭泣的時候,人們會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哭就意味著懦弱、膽小、逃避。而家長都希望自家男孩是獨立的、堅強的、勇敢的,當發現他們有哭泣的表現時,就認為這跟自己的教育宗旨相悖,於是三令五申不準男孩哭。
  • 孩子負面情緒大 又好勝又脆弱
    諮詢:孩子14歲,有點小叛逆,好勝心強又很脆弱,經不起批評,聽不了對他不好的建議。對於一些生活不好習慣,想要糾正他就滿臉的不開心,有時甚至會大吼大叫起來;學習上一考試不好,或成績沒其他同學好,當天情緒會很低落,提不起勁,有次還發現自己在房間裡流眼淚。請問孩子這種情緒,平時要如何更好地與他相處?國家心理諮詢師楊楹: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係。
  • 孩子愛哭如何是好?這樣做你可以讓孩子變得堅強又樂觀
    然後孩子就悄聲不哭了,後來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其實,家長這樣嚴厲地阻止孩子哭泣,讓孩子暫時把情緒壓在心裡,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如果長期這樣下去,會引發多種心理疾病,嚴重的可以影響身心健康。2、有的家長正好相反,看到孩子哭,會低聲下氣地哄,用各種的承諾以求孩子不再哭。「寶寶不哭了,媽媽給你買好吃的。」
  • 你對動不動就愛「哭鼻子''的孩子,感到揪心嗎?
    父母叫孩子「不要哭」,孩子會有哪些結果:當孩子哭泣的時候,你叫孩子「不要哭」,孩子真的就能不再哭,變得堅強起來嗎?其實無外乎是四種結果:結果一:越是制止,越是反感,孩子越容易抽搭個不停;結果二:孩子迫於大人的壓力,強忍住淚水,情緒被壓抑;結果三:家長會對孩子的哭泣妥協,而孩子也學會了利用哭泣來威脅大人;結果四:孩子受到鼓勵和啟發,變得堅強和樂觀。
  • 所謂的「堅強」,就是無法釋放壓力,再一步步摧毀孩子的內心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有內心脆弱的一面,堅強不代表不能哭泣,哭泣反而是一個人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的嚴苛阻止了孩子的成長。 一、為什麼男孩子不能哭?1.哭是懦弱的表現哭泣只是感情的一種宣洩,可以喜極而泣,也可以是委屈的哭,都只是感情的表達。哭不等於懦弱,哭不代表不堅強。有時候哭泣只是為了更好的調整心態,面對困難不再懼怕。哭是孩子的宣洩的方式,是給自己的鼓勵。
  • 孩子負面情緒太多?家長要及時疏導,讓不抱怨成為孩子的人生態度
    孩子的行為習慣是環境下的產物,家長每一個好的壞的行為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判斷能力,孩子也會因為好奇,從而去模仿那些奇特的新事物,比如講髒話、愛抱怨等。都會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體現出來,給大家帶來不小的麻煩。
  • 父母對眼淚的最大誤解,就是把它當成了負面情緒,讓孩子哭很重要
    昨天因為一些小事,樂樂爸批評了孩子一頓,結果樂樂覺得委屈,就開始嚎啕大哭,一家人因此忙活的雞飛狗跳,氣的樂樂爸差點兒動手打人。其實不只是樂樂爸,我們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愛哭這件事都十分頭疼。只要孩子一哭就忍不住會出現各種負面情緒,煩躁、自責、惱火。
  • 孩子是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愛哭鬼」,有何負面的影響呢?·孩子無法正確排解負面情緒如果孩子遇到事情只會用哭泣來解決問題,而沒有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會導致孩子遇到事情無能為力,只會用淚水來當做寬慰自己的物品·沒有學會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額「愛哭鬼」,其實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
  • 孩子情緒脆弱,都是「蛋殼效應」引起的,別成為壓垮孩子的稻草
    不單單是同學,小麗因為成績優異,時常被老師點名表揚,小澄在多重壓力下,變得越發自卑,對於自己的存在產生了深深的質疑。認為同學和老師都喜歡小麗,不喜歡自己,自己在小麗的身邊跟個透明人一樣,感覺自己很是差勁,學習沒有小麗好,也沒有小麗受歡迎。小澄的脆弱情緒不斷積壓,起初只是越來越不愛去學校,不願意看到小麗,不想呆在小麗的旁邊,但卻因為學習不得不去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