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上切豆腐」:智能爆破實現武漢地鐵5號線隧道掘進零影響黃鶴樓

2021-01-15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

據中國鐵建最新消息,5月7日,經過64次基於數碼雷管的智能爆破作業,武漢地鐵5號線「攔路虎」——位於黃鶴樓下的彭劉楊站至司門口站區間隧道主體掘進全部完成,並實現了對鄰近的京廣鐵路大動脈、黃鶴樓等周邊建築的爆破零影響。

實施爆破的中國鐵建鐵四院巖土公司表示,這是武漢地鐵施工隧道掘進中首次大規模使用數碼雷管。

京廣高鐵和黃鶴樓

鐵四院巖土公司介紹,武漢地鐵5號線線路位於武漢市長江南岸,南北向貫穿武昌全鎮,是一條溝通順江方向的重要客運交通走廊。地鐵5號線經過黃鶴樓下,在黃鶴樓南北均設有地鐵站,北邊司門口站,南邊彭劉楊路站。司門口站靠近蛇山,有穿過蛇山的防空洞,過去曾作為人行道和商場開放過。

因地質條件複雜,彭劉楊站至司門口站區間隧道貫通難度大,成為5號線的「攔路虎」。因隧道巖石堅硬,設計採用爆破方式開挖。受業主委託,鐵四院巖土公司控爆所承接了該區間隧道的爆破施工任務。

黃鶴樓上看區間工地

5號線施工風險高。隧道設計拱頂高度與京廣鐵路、蛇山防空洞、「武漢名片」黃鶴樓和元代「聖像寶塔」距離分別為26米、4.2米、86.9米和50米。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振動,成為施工關鍵重難點。

針對複雜環境下的爆破,該公司進行了多方論證,反覆研究,多次優化爆破設計方案,應用了一系列智能化的起爆設備,成功將極端困難的隧道掘進變成了現實。

線路示意圖

與非電雷管相比,數碼雷管具有安全、準確、可靠的優勢,是一種裝有「智能大腦」的民用爆炸物品。精確的炸藥用量,加上設置合適的爆延期間隔,能夠讓巖石爆破像在「氣球上切豆腐」一樣精準。隧道掘進過程中,依靠「設計-施工-監測」三位一體的安全質量保障體系,以及電子數碼雷管加持的高精度起爆系統,成功實現了對周邊建築的爆破零影響,監測振動值均遠小于振動控制指標。

據悉,區間隧道主體掘進完成後,預計彭劉楊站至司門口站區間下月進入收尾爆破施工,屆時地鐵5號線區間隧道將實現貫通。

(圖片由中國鐵建鐵四院提供)

相關焦點

  • 武漢地鐵5號線彭劉楊路-司門口區間貫通,離開通又近一步啦!
    據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官微消息:武漢地鐵5號線彭劉楊路-司門口區間貫通。武漢地鐵5號線線路位於武漢市長江南岸,南北向貫穿武昌全鎮,是一條溝通順江方向的重要客運交通走廊。
  • 地鐵11號線光谷段隧道貫通 全線站點主體結構完工
    從地下吊起的盾構機刀盤 楚天金報訊 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劉丹丹 彭珂 昨日,隨著盾構機刀盤的破壁而出,武漢地鐵11號線東段一期工程,比原定工期提前3天實現全線隧道區間洞通,目前全線13個站點的主體結構也已經完工
  • 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隧道工程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點讚
    王麗娜 通訊員 李琳)從島內的東渡站到海滄大道站,地鐵2號線開通後穿海而過,僅需3分多鐘。然而,為了廈門市民能享受3分多鐘的這一便利,施工團隊用了1137天,打造了國內首條地鐵穿海盾構隧道,讓我國海底隧道建造技術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從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到廈門地鐵穿海隧道的實踐,為我國今後海峽隧道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做了重大技術儲備。」在昨日召開的廈門地鐵2號線穿海隧道技術評價會和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們如此評價。
  • 線路平均深度下降5米!青島地鐵6號線全方位優化隧道埋深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17日訊(記者 毛道光)線路平均深度下降5米,既便於機械化方式施工,又降低噪音!青島地鐵六號線公司以精細化設計理念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全方位優化6號線隧道埋深,創新引領青島地鐵建設。
  • 頭頂12條鐵路軌道 武漢地鐵4號線最難隧道段打通
    記者詹松 攝    武漢晨報訊(記者史強 陶常寧 通訊員孫巍)近日,武漢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最後一段隧道工程,武昌火車站至梅苑小區站區間左線隧道,從武昌火車站12條鐵路軌道地下順利穿過,成功完成了4號線技術難度最大一個區間隧道。
  • 心臟搭橋成功 成都地鐵9號線成功下穿高鐵隧道
    同時,要確保天窗點前1小時完成管片選型、下井、同步注漿拌合等準備工作,一到天窗點即刻全力確保盾構平穩、連續掘進。  在各方面統籌配合推進下,盾構掘進效率從計劃的60分鐘完成1環,最終實現50分鐘推進完成1環。計劃24天才能完成的工期提前2天完成,成功實現國內首次盾構「小淨距、小夾角、長距離」下穿高鐵隧道。「這次施工為類似施工條件下地鐵盾構下穿高速鐵路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王玉龍認為。
  • 地鐵陽邏線地下隧道鋪軌 踩「彈簧」讓地上更安靜
    記者 李永剛 攝  日前,武漢地鐵陽邏線(21號線)地下隧道開始正式鋪軌,為了最大程度降噪減振,該線地下將有雙向共1.4公裡的軌道採取特殊技術建設,可減小約15分貝噪音。  陽邏線鋪軌業主代表周成斌說,這1.4公裡軌道位於在建的新榮站至黃浦新城站區間隧道範圍內。他解釋說,由於隧道15米範圍的地面有居民小區,必須嚴格控制噪音和振動。
  • 大連地鐵5號線通車試運營時間定了,探營施工現場
    最近幾天,瀋陽的小夥伴正在迎接一件城市大事,瀋陽地鐵9號線即將正式開通。別著急羨慕人家,咱大連地鐵5號線,各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5月23日,5號線施工前線再傳捷報,經過235天的緊張施工,大連地鐵5號線03標項目勞動公園站主體上層導洞提前2天全部貫通,標誌著勞動公園站開始進入車站整體樁梁拱體系施工。
  • 地鐵1號線新進展!博愛路站常州火車站區間開始盾構掘進
    地鐵1號線地下工程的最後一個區間博愛路站—常州火車站開始盾構掘進常報全媒體訊 隨著地鐵1號線的有序推進,區間施工已經漸進尾聲。9月2日起,博愛路站—常州火車站的區間盾構也正式始發了。據悉,這也是常州地鐵1號線全線最後一個進行盾構掘進的區間了。
  • 廣州地鐵18號、22號線隧道管片1/3為「番禺造」
    華南地區最大管片廠為大灣區地鐵「造隧道」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仕 通訊員 徐大政 近日,正在飛速建設的廣州地鐵18號、22號線傳來好消息,兩線交匯的番禺廣場站即將封頂。
  • 寧波地鐵5號線一期最新進展!10臺盾構同步掘進,13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寧波地鐵5號線一期最新進展!在日常施工中,掘進參數可通過信息平臺展示給管理人員,並可結合預警系統將現場存在的問題實時發送到管理人員手機上,有效加強了盾構施工現場專業化和精細化管控。該平臺集成了風險管控、測量管理、監控量測、盾構機設備管理、成型隧道質量等五大模塊,以實現盾構施工作業的全過程、全周期、全方位的管理。
  • 隧道工程爆破設計
    3、長城嶺隧道開挖施工方法長城嶺隧道Ⅳ級圍巖及Ⅴ級圍巖段採用單側壁導坑法開挖,開挖進尺控制在0.75~1.0m以內,弱爆破技術,小型挖掘機裝渣,小型拖拉機運輸至洞口處,再由裝載機配合大型載重自卸車運輸至棄渣場。Ⅲ級圍巖採用臺階開挖法進行,光面控制爆破及減震爆破技術。上臺階採用小型挖掘機扒渣至下臺階,再由裝載機配合大型載重自卸車運輸至棄渣場。爆破進尺控制在1.5米以內。
  • 武漢地鐵4號線實現全線動工 串起三大火車站
    加上前期已動工的一期,4號線至此已實現全線動工。一期計劃明年底建成通車,二期計劃後年底建成通車。這是武漢第二條穿越長江的地鐵,屆時,武昌和漢陽兩鎮將被地鐵串起。  【特點】  為第二條穿長江地鐵 將承擔16%過江客流  去年,地鐵2號線隧道全線貫通,這是萬裡長江第一條地鐵隧道。今年底,地鐵2號線計劃通車。屆時,市民將可實現乘坐地鐵過長江的夢想。
  • 交叉斷裂帶暗流湧動 福州地鐵4號線再穿閩江
    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途經倉山、臺江、鼓樓、晉安,串聯起福州中心城區交通要道,備受市民關注。呈東北半環的線路將與西南半環的5號線閉環,未來和多條放射狀線路實現換乘,打通榕城地下「任督二脈」。線路長28.4公裡,均沿地下敷設,其中在鰲峰洲站至花海公園站、金牛山站至洪塘站兩處均面臨穿越閩江的艱巨任務。去年10月中旬,鰲峰洲站至花海公園站已完成盾構雙線過江。
  • 貴陽地鐵3號線北京路站施工進入隧道掘進階段
    連日來,貴陽軌道交通三號線北京路站等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建設,工人們全力奮戰在施工一線,保質保量推進工程進度。目前,北京路站施工已正式進入隧道掘進階段。記者在貴陽軌道交通三號線北京路站施工現場看到,現場機械轟鳴,工人們正井然有序地進行隧道掌子面的掘進作業。據介紹,自2月15日復工以來,中鐵五局貴州公司軌道交通三號線十標項目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復工復產。
  • 邁進"6線"時代!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日同步通車
    8號線北段則創造了多項「青島速度」——僅用3年半時間實現48.3公裡地鐵線路開通,這在國內巖石隧道地鐵中絕無僅有;在消除了大量重大安全風險源後,僅用2年零7個月順利實現地鐵過海隧道「洞通」,攻克了全國建設難度最大、裡程最長的海底隧道;泥水盾構實現220米/月掘進速度,創造了「國內最快」的紀錄;僅用32天完成過海隧道5.8公裡軌道鋪設,樹立了行業新標杆。
  • 深圳地鐵6號線二期科學館站折返線貫通,2020年5月通車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劉麗) 11月28日,深圳地鐵6號線科學館站站後折返線暗挖隧道順利貫通,為2019年3月6號線二期工程(深圳北站至科學館站區間段)實現貫通打下了堅實基礎。據悉,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預計2020年5月建成通車。
  • 「六線時代「來臨!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日同步通車
    1號線北段機械掘進14284米,機械化率80%,大幅度加速了建設進程。針對極具困難的富水砂層地質,1號線北段在青島地鐵建設中首次應用了TRD工法,以鳳崗路站基坑隔水帷幕工程為依託,優化了青島上軟下硬地層明挖車站設計及施工工法。在來自全國的多位專家指導下,開創性應用了凍結法進行土層加固,取得了良好成效。除此之外,建設過程中還應用了管幕法、鋼纖維管片、預埋槽道等諸多先進工法。
  • 地鐵7號線北延線新進展,首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首個盾構區間實現貫通
    23日,記者從武漢地鐵集團獲悉,武漢地鐵7號線北延線迎來重大施工進展:首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首個盾構區間實現貫通。全線的重難點為餘彭灣站-橫店站高架區間,全長6.08公裡,區間包含4處下穿或上跨既有鐵路,自北向南依次為下穿合武客專左線和京廣高鐵、下穿合武客專右線、上跨武漢北編組站北側京廣鐵路、上跨橫店火車站北側牽出線,其中上跨武漢北編組站北側京廣鐵路為關鍵節點,上跨形式將採用雙塔雙索麵斜拉橋,未來將成為整條地鐵線的一道風景。
  • 武漢地鐵11號線光谷段隧道貫通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洋)繼8號線挖過長江、陽邏線高架段貫通後,武漢地鐵喜訊不斷:27日,11號線東段一期全線隧道貫通。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該地鐵線有望提前開通。  地鐵建設中,全線隧道貫通也稱為「洞通」,是工程重要節點,意味著距離開通試運營不遠。  11號線東段一期由東湖高新區投資、武漢地鐵集團代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承建,之前將通車時間定於2018年。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全線洞通、車站封頂,很有可能提前開通。  11號線全長70公裡,分段建設。東段一期即光谷段,由光谷火車站至左嶺,長19.7公裡,設站1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