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到有寶媽問:一歲以內的孩子能否吃山藥,紅薯和南瓜呢?
其實,一歲內的孩子除了穀物類,慢慢是可以添加薯類食物的,但因為是粗纖維,不要吃太多,以免不消化。
一般寶寶在滿6個月以後就開始添加輔食了。輔食初期可以從米粉開始,慢慢增加菜泥,水果泥,肉泥、肝泥等。初期都是少量添加,一樣一樣的來,每添加一種,觀察3-5天後無過敏反應可以嘗試下一種。確認不會過敏反應的可以混合添加。
一歲之前也就是輔食階段嘗試的食物種類越多,後期挑食、偏食的可能性就越小。當然了,如果之前沒吃過的食材,後期也可以慢慢想辦法讓寶寶接受,只是難度會大一些。
12個月之前的寶寶輔食要注意的地方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花生及花生製品:如花生醬、含花生的餅乾等。
甲殼類產品:如蝦、蟹、龍蝦、小龍蝦等。其主要致敏原存在於肌纖維中的一種原肌蛋白。
魚類: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類。蛋類及蛋類製品:
乳類及乳類製品:如牛奶、奶酪、酸奶及發酵製品等。牛奶中的酪蛋白、乳球蛋白、乳清蛋白等是引發過敏的主要致敏原。
堅果類:如杏仁、胡桃、山核桃等,最好一歲半以後再吃。
大豆及大豆製品:如黃豆、豆腐、豆皮等。
水果如芒果、菠蘿、獼猴桃等。
含麵筋的穀物類產品:如小麥、黑麥、燕麥等。
這些食物部分寶寶吃了會過敏,在初次接觸時爸爸媽媽一定要細心觀察!如果確認過敏,就不要再給寶寶吃了。還有些食物不是人人都會過敏,屬於個例,如何有過敏發生,暫時就不要吃了。
重金屬超標的魚(鯰魚、羅非魚)、瓶裝飲料或功能飲料、油炸食品;雜糧、豆類(纖維較多,腹瀉時不能吃)。
雞蛋,最好是八個月以後再添加。部分寶寶對蛋清過敏,可以只吃蛋黃一歲以後再吃全蛋。
菠菜、韭菜、竹筍等,草酸較多,影響鈣吸收,要吃的話先用開水燙一燙,再切碎做成輔食泥。
蜂蜜:周歲內寶寶的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後易引起感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寶寶周歲後,腸道內正常菌群建立,此時必要時可以吃些蜂蜜無妨。
寶寶一歲前飲食安排及用量:
6個月時可以不加,後期逐漸可以加一點,一次一兩滴,一歲前的寶寶油量控制在5g左右。一歲之前儘量不要加鹽,孩子所需要的鈉已經在日常飲食上有足夠的攝取,不需要再額外添加。
每日穀類總量控制在50g左右,薯類適量。像紅薯土豆這類澱粉比較多的,一定要控制量,不要一次吃多了。
一歲前的寶寶輔食還是要精細點,從糊狀、泥狀慢慢過渡到小塊,一定要弄熟透,對於不好消化的食物,最好去皮,比如玉米粒和紅棗的外皮,一歲前最好剝掉再給寶寶吃,一次也不要吃多,以免不消化。
山藥,紅薯,南瓜營養都不錯,是適合用給寶寶做輔食的,可以當做寶寶上午的點心,直接切塊蒸熟;也可以做成泥食用。
-END-
我是穎媽,註冊心理諮詢師,育兒達人,多平臺育兒原創作者。歡迎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