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要懂得親子溝通的藝術,試試「五指大法」

2020-11-16 格林媽媽

關於孩子叛逆不聽話,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看電視,不給看電視就不吃飯","只要去超市必定要買糖,不給買就賴著不走,甚至在地上打滾","讓他不要做的事他偏偏去做,可是提醒他應該做的事卻又總是遺忘"……

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數落起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他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去改變孩子,但是無論是苦口婆心的勸說,還是動用棍棒教育打罵,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會變本加厲,讓家長無可奈何。

為什麼孩子會叛逆?

1、開啟了自動忽略模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把親子間的這一現象稱之為自動忽視。

當孩子在2~3歲進入了人生的第1個叛逆期時,因為他們萌發出了自我意識,所以不會像以前一樣處處聽父母的話,很多時候都會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對父母做出最初的反抗。

7~9歲是孩子的第2個叛逆期,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所以他們在很多時候都會和父母頂嘴。

這當然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而是意味著孩子的人格進一步獨立成熟,是孩子成長期的一種正常反應。

12歲之後孩子進入了第3個叛逆期,也就是最讓父母頭疼的青春叛逆期

這時孩子對自由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父母卻又習慣性地處處局限孩子,這必然導致雙方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從而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2、親子溝通出現問題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被父母滿足,甚至沒有被父母看見。

現在太多的父母總是剝奪孩子表達的權利,他們不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卻總是不斷的向孩子灌輸他們自己對孩子的要求。

當父母一遍又一遍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時,孩子變會麻木,自然也就不會太在意。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給孩子發洩的空間和自由。

等到孩子心平氣和時再和他們溝通,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溝通變得真正有效。

父母不妨試試運用五指大法和孩子有效溝通

著名芬蘭心理學家本·富爾曼創建的"五指規則"出自於他的得意之作《孩子,請把你的耳朵轉過來》,通過五根手指代表的不同含義,幫助家長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1、大拇指代表接觸

父母不能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而是要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讓孩子對自己的話感興趣,願意傾聽自己的講話。

通過目光或者肢體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注,這樣孩子才能夠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身上,轉移到父母所說的話上。

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做到言簡意賅,讓孩子能夠瞬間抓住重點。

這樣孩子才知道父母表達的意思,才知道他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當然,這並不是批評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染,從而願意真正改變。

2、食指代表要求

父母總是會習慣性的給孩子提出很多要求,但是提出的方式卻很難達到他們的初衷。

因為父母總是習慣性的用不字開頭,要求孩子不能做這不能做那,但其實這樣的溝通方式很容易讓孩子忽略不字,反而更容易對不字後面的內容加深印象,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

這時家長應該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是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而是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去做。

這樣孩子才會有直觀的認知,才能夠按照父母的要求儘量地做到更好。

3、中指代表解釋

父母應該耐心地告訴孩子他們為什麼會對孩子提出相關的要求,是因為這些要求對孩子是切身有利的,能夠讓孩子看到顯而易見的好處。

當然對於年幼的孩子,父母的解釋要儘量具體化,避免太過空洞。

讓孩子知道有父母的要求會帶來哪些正面效果,孩子自然就會願意去配合父母,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真正的從中受益。

4、無名指代表鼓勵

父母應該儘可能地給予孩子多多的鼓勵,因為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能夠讓孩子更有前進的動力。

當然鼓勵也是有講究的,如果只是單純地表揚孩子你真好,你真棒,那麼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驕傲的心理。

父母更應該多的是鼓勵孩子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他們的努力是被看見的,從而會更加努力地去進步,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潛力。

5、小拇指代表約定

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個約定,這樣對孩子更有激勵的作用。當然約定的內容並不是父母一方就能夠決定,而是要讓孩子也參與其中。

這會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從而自然就會遵守約定,最終通過約定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軟硬兼施都不聽話,不妨試試「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
    01孩子軟硬兼施都不聽話,溝通有障礙相信這種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中上演,只是具體行為略有不同罷了。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家長的煩惱也變得越來越大,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孩子越發不聽話。那到底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才能讓他們做事情合自己的心意呢?▼不妨試試「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針對這個問題,《孩子,你很重要》這本書裡,就介紹了可以搞定孩子的「五指大法」。
  • 孩子怎麼說都不聽,家長要懂親子溝通的藝術,試試「五指大法」
    如今教育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頭等大事了,特別在現在的理念下似乎孩子都打罵不得,面對孩子叛逆、難管教、頂嘴、不聽話等等表現,家長也都頭疼不已,恨不得有一個機器可以將孩子瞬間變成乖寶寶。但其實確實存在能夠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好交流的&34;,那就是正確的溝通技巧。
  • 「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
    《孩子,你很重要》這本書裡介紹了一套非常簡單易學的「五指大法」就能幫你搞定小屁孩,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只要用好「五指大法」,爸爸媽媽們就不用大喊大叫、威逼利誘孩子了。「五指大法」能讓孩子把耳朵「轉過來」,心甘情願地照我們說的去做。
  • 孩子越來越叛逆,不服從管教,家長可以試試「非暴力溝通」
    孩子到了2歲之後,會進入叛逆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強,不想受到家長的約束,會變得特別的叛逆。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會讓家長感到特別頭疼,面對不服從管教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從「溝通方式」上進行改變。
  • 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導讀: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軟硬不吃」難教育,何不嘗試「五指大法」,讓孩子乖乖聽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被孩子氣得想揍他一頓,家長先息怒,試試這個親子溝通方法再說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越來越叛逆。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也會越來越難。不打孩子吧,孩子屢教不改,看著就覺得欠揍。打孩子吧,孩子又叛逆。很多時候,大人也不一定能打過孩子了。作為家長,打或者不打都很難。當孩子惹自己生氣,想揍他一頓的時候,如何才能做到不動手?其實,大部分家長也不是不想好好溝通。孩子犯了錯的時候,家長難免會有情緒。但記住:教育是一門藝術,父母是一場修行。如果凡事都靠打來解決問題,那打孩子除了體現自己的無能之外,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等到孩子長大,到了青春期,這時候更是無能為力。這可能是因為家長而不會溝通。
  •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 親子有效溝通123  「少跟那個女同學來往!」「放心,要飯也不跟你要!」  「我兒子青春期了,『叛逆』了」。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如何科學合理地與孩子溝通、交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青春期「叛逆」,親子有效的溝通。  要和孩子正常交流,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發育的特點。
  • 孩子越來越叛逆,警惕你們之間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贏孩子越叛逆
    之前我們聊過一期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很多家長後臺私信乖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孩子叛逆問題。從家長們的溝通情況來看,大部分父母還是非常願意配合孩子,給他們一個既有愛、又能有效管教,不走歪路的童年、青少年,但大家始終對一個問題非常困惑,那就是歸根結底,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叛逆的心理?
  • 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可以了解「海格力斯效應」,輕鬆管教
    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可以了解「海格力斯效應」,輕鬆管教很多家長都有切身的經歷,到了孩子的叛逆期。他們經常跟你對著幹,讓他做什麼,他偏不;不讓他做什麼,他卻非要去做。孩子迷上遊戲機,父母讓他玩,他就偷家裡的錢,逃學出去玩。
  • 孩子叛逆頂嘴家長怎麼辦?
    一,孩子叛逆頂嘴 最近,總有家長向我反應,說自從孩子上了六年級,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 我仔細和這些家長溝通,從他們的言談中,我發現了一些端倪。 總結一下,我們發現,孩子叛逆頂嘴,我們不能只找孩子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
  • 跟孩子溝通有障礙,父母懂得「同等交流」,孩子才願意吐露心聲
    現在有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家長眼中,孩子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於是就會運用極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也正是因為家長沒有辦法和孩子正確的溝通,才導致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尷尬。
  • 家庭溝通:孩子很叛逆,大人該怎麼跟他們相處?
    文 楊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每個家長都需要面對孩子的叛逆。當這個時期來臨,大人和孩子都會陷入痛苦的狀態。對家長來說總覺得孩子不聽話,自作主張;而孩子覺得父母管的太多。很多家長,他們非常渴望獲得一些建議,讓他們懂得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給大家提供3個簡單的建議,希望幫助你更好的面對孩子的叛逆。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青春期叛逆,家長崩潰……超實用親子溝通法來了!
    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做自己,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訊息表明孩子已經開始越來越成長了。 其次,父母要鍛鍊自己看到並讀懂孩子衝突背後的聲音。我平時的工作主要就是給青少年做心理諮詢。這個工作的一個核心就是讀懂孩子的訴求,因為孩子們在無人能懂、無人訴說的情況下,才來到諮詢室的。
  • 孩子叛逆難溝通,你無須自責內疚,反要感恩孩子饋贈
    於是當你一次次苦口婆心講道理、好言好語安慰越來越無效後,你終於壓抑已久的憤怒與煩躁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在家中肆意宣洩,事後你卻發現自己又掉進了深深的自責與內疚。以上場景你是否熟悉,是否勾起你內心的痛?今天我就來與你聊聊『孩子叛逆難與溝通,父母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的饋贈』這個主題。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暴力管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種"成本"較為低下的育兒方式,因為家長可以通過暴力輕而易舉地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甚至讓孩子乖乖聽從自己的管教,只不過對孩子來說,暴力並沒有傳達父母的教育理念,反而是在孩子內心種下恐懼的根苗。
  • 親子溝通(上):是什麼讓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
    最近有不少家長諮詢檸檬關於「親子溝通」的問題,其中,有位媽媽說:她10歲的女兒什麼都不願意跟她說,甚至有時候她主動找女兒說話,女兒還會表現的很不耐煩,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快到青春期叛逆了嗎?檸檬這裡想說,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變得不願意溝通的問題在大多數時候與父母有很大關係,比如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不理解,有的家長如果只是從孩子身上找原因的話,比如孩子叛逆啊、孩子不聽話、孩子頂撞大人等等,這樣問題往往沒辦法得到解決。
  • 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如何處理?
    隨著孩子的成長會逐漸步入到青春期的年紀,性格會變得比較叛逆,不少孩子都變成了家長眼中的「熊孩子」,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處理不好的話也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比如破壞親子關係,影響孩子學習學業,這時候親子之見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當孩子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父母其實應該高興。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孩子終於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不再苟同他人,這是他開始成熟的象徵。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做自己,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訊息表明孩子已經開始越來越成長了。
  • 孩子叛逆難與溝通,你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的饋贈
    於是當你一次次苦口婆心講道理、好言好語安慰越來越無效後,你終於壓抑已久的憤怒與煩躁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在家中肆意宣洩,事後你卻發現自己又掉進了深深的自責與內疚。以上場景你是否熟悉,是否勾起你內心的痛?今天我就來與你聊聊《孩子叛逆難與溝通,父母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這個主題。本篇文字約為5000字,適宜你深度閱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