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晚,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青春期的衝突,是為了更好地溝通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杜俊鵬

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和孩子的衝突開始加劇,如何理性面對這種青春期的衝突,是父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意識到衝突不可避免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由於觀點的差異,出現爭論和衝突是在所難免的。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意識」,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自我意識出現的標誌大概是3歲左右。假設一個孩子的小名叫強強,學會說話後,他會這樣表達自己的需要:「強強要喝水」。當他開始說「我要喝水」的時候,這個所謂的自我意識就出現了,也就是和父母的衝突就開始了。孩子開始努力地發表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努力地證明「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這種意識到了青春期會更加強烈。

從某種程度上講,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其實已經和他鬥智鬥勇了,青春期不過是面對一個身體和心理日益強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溝通對象在變強大。

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總是採用壓制型或命令型的溝通方式,即「父母說話孩子就得老實地聽,不要和家長說『不』!」若是這樣的話,青春期時的親子衝突就會更加突出。

當孩子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父母其實應該高興。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孩子終於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不再苟同他人,這是他開始成熟的象徵。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做自己,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訊息表明孩子已經開始越來越成長了。

其次,父母要看到並讀懂孩子

在一個諮詢案例中,有一個輟學在家的初二學生,當問其為何輟學時,他說「我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控制我,我每天的一舉一動媽媽都會知道,很壓抑。」通過給他媽媽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和媽媽在同一所中學,媽媽是特級教師,媽媽備課的地方是學校的監控室,而教室中的攝像頭正對著孩子。孩子上課和誰說話,扭頭幾次,睡覺幾次,媽媽看得一清二楚。每天晚上回家媽媽就會和孩子說他今天的表現,孩子很痛苦,又沒法辯解。孩子和父母衝突的背後可能就是要自由。

還有一個女孩子同樣輟學在家。了解情況後知道,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父母每次都責怨孩子說「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你要反思啊!」孩子開始不再和父母說話,最後發展到輟學在家。

對父母而言,只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家長和孩子站在一起就夠了。孩子不願意回擊,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性格不喜歡爭鬥,有的是怕受到傷害等,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可以接受的。可以看到,孩子輟學背後的訴求是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接受。所以,學會讀懂孩子內心的需要非常重要。只要父母做到了,孩子的問題可能就會慢慢恢復正常。

另外,父母要鍛鍊自己看到並讀懂自己的聲音。如果有機會反思的話,父母可以時常提醒自己看看,驅動自己做出這些行為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比如「被老師叫去我感覺好沒面子,都是因為你。」又或者「我辛辛苦苦工作都是為了你,你太讓我失望了!」或者「你爸讓我難受,你也讓我難受!」「你這樣天天打撲克怎麼能考上大學呢?」等。

有一個成語叫百感交集。我們要在衝突中鍛鍊自己看到百感交集中的每一種感覺。看到了,父母就會改變溝通的方式。就像上面的例子,看到了自己的聲音就會自嘲:「原來我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生氣啊!」「其實我工作不都是為了孩子啊!」「哎呀,你爸讓我難受是我的事兒,和孩子你沒有關係啊!」等。經過自嘲,父母就會放鬆下來,不再指責。

這裡所描述的心理過程其實是在瞬間完成的。父母就是要鍛鍊自己把瞬間變成慢動作回放,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瞬間做出正確的抉擇。

最後分享一句話「把孩子當人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能寬容孩子,他就學會了寬容自己和他人。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人是在感受中生存的。他的感受是自己獨有的,是需要被理解的。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不努力,其實他已經感覺很努力了。有一句話講得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像喝一杯水,父母覺得燙,可能孩子覺得已經涼了。所以父母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溝通就會有效。孩子是人,人是會變的。變化的動力來源於父母的眼睛,如果你認為孩子會越來越好,他就會越來越好;反之亦然。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衝突是孩子為了讓你更懂他。懂了,衝突也就消失了,溝通也就通暢了。

青春期的「蛻變」和「成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 蔡蓉

為什麼會有「青春期」?曾有人傾訴:「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和父母什麼話都沒法說到一塊去,問他什麼都不說,你說多了,他反過來吼你一句。想約孩子一起下樓散步或周末逛公園,孩子一句『不去』讓人心塞......孩子的一言一行,總是看起來那麼不順眼,回家總是先玩遊戲,學習作業總是磨磨蹭蹭的,非得拖到最後一刻才草草完成。孩子有時還愛慕虛榮,服飾鞋子總是需要買品牌,要跟別人攀比,不順著他,就發脾氣。看著孩子各種各樣的毛病,心裡又著急又挫敗。」

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描述一樣,青春期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情緒反應強烈且不穩定,想遠離父母尋求同伴群體認可,想要嘗試新鮮事物,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不足等。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與大家熟知的身體心理巨變、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也與腦功能發展的一些特點相關。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關於腦發展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時期,大腦成熟度只有80%,尤其是杏仁核、前額葉的功能尚不完善,而這兩個腦區正好與情緒調節和自控力息息相關。基於此,家長們也許能釋然一些,孩子某些言行不是故意來氣家長的,好多時候是他「身不由己」。

青春期曾被美國心理學家霍爾視為「急風暴雨」的時期,這意味青春期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可能充滿矛盾和衝突。當然衝突並非都是不利的,有很多實證研究表明低水平的親子衝突有利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和社會性的發展,因為在低水平的衝突中,孩子會學習到情緒調節、處理人際關係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青春期的蛻變和成長家長如何來應對和處理與正處青春期的孩子的衝突呢?

不被激惹,穩住情緒

很多時候,家長會被孩子特異的言行所激惹而暴跳如雷。而當每個人自身處於暴怒的狀態下,是無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比如,在上例中提及的「孩子不理人、吼家長」這樣的情形對大多數人來講都是很大的挑戰,家長可能會強烈地感受到自己被孩子拒絕,萬一家長碰巧在自身成長經歷中有較多被拒絕的經歷,這時家長的情緒反應可能還會更加強烈;又或者家長在自己的青春期與自己的父母本身存在很多衝突,而這些衝突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時候,家長青春期的創傷會被觸發,於是情緒將變得失控。

所以家長要隨時對自己的情緒有覺察,可以嘗試深呼吸從1數到10,不急於表達,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是成功溝通的開始。關注需求,溫和堅定。當親子之間無法溝通的時候,父母需要去審視一下:在養育孩子過程中,自己的言行是如何的。當孩子在與家長互動中總是無法滿足基本心理需求時,他就關閉了溝通的大門。

當然,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絕不意味著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比如,上例中當孩子要求購買品牌服飾,如果家長認真考慮之後覺得無法滿足或者不想滿足這一要求,可以溫和而堅定地跟孩子說:「我特別理解你想要買這個牌子的衣服,這是在你們同伴中流行的時尚,同學有,你也渴望擁有,可以理解。不過因為×××的原因,我現在不能給你買。」這樣的溝通,家長雖不能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要求,但是滿足了孩子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溝通雷區,理智避開

上例中,家長觀察到孩子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遊戲,總是到了很晚才開始急匆匆地應付家庭作業,家長可能的反應有如下幾種:

◆命令、指揮、控制型:你!現在立刻馬上給我起來,馬上給我寫作業去!

◆警告、訓誡、威脅型:你要是再這樣,不給你任何零花錢和生活費了,看你還怎麼上網,看你怎麼養活自己。

◆規勸和說教型:孩子,你這樣是不行的,你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很寶貴的,你的同學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呢。

◆直接給建議型:我建議你跟你們班學習好的同學聊聊,看看人家回家之後都是怎麼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的。然後你把每天回家後要做的事情,列個清單,等所有學習任務完成了,你再玩。

◆批評、責備型:你天天就知道上網,玩遊戲,作業根本就一點都沒動,你怎麼就這麼懶?這麼不自覺!你都網絡成癮了吧!

◆嘲笑、諷刺型:就你這樣的還有資格玩遊戲?你要是你們班排名列前茅,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你看看你在班裡成績倒數,還玩什麼玩,我真為你感到丟臉!

當家長正在氣頭上的時候,以上這些表達方式可能就脫口而出了。家長不會去管孩子怎麼想,他心裡是什麼感受。但是,此時此刻,當家長處於理智平靜的狀態下,再來看這些話,會覺得很刺耳,很不舒服。孩子與家長的心理距離就這樣越來越遠了。

當孩子在不良情緒狀態下時,情緒性的腦區被激活,大腦皮層被抑制,他們不會去理性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是錯誤的。也就是說,這些表達絕大多數時候是家長宣洩情緒,卻無法帶來孩子的改變。雖然勸說和建議的方式聽起來有一定道理,但是當孩子的內在感受不被看見、不被接納的時候,直接的勸說和建議也往往無效。

重新聯結,開啟溝通

很多家長開始尋求幫助的時候,往往是孩子已經放棄跟父母交流了。家長常常熱切又焦急地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麼樣?開心不開心?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跟我們說說唄……」可是孩子完全不予理會。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往往會更加著急,更加逼問孩子,孩子更不理睬父母,於是,形成一個不良循環。

事實上,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平靜放鬆下來,不要因為氣急敗壞而說一些過激的話。此時應不動聲色地,繼續默默地關照孩子,看到孩子不願意說,就真誠地說:「嗯,我看到你現在並不想說,沒有關係的,任何時候你想說的時候,我都願意聽。」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家長曾經傷透了孩子的心,所以家長需要回顧一下,自己曾經的做法是否有不合適的地方,然後誠懇地跟孩子說:「我以前做了什麼事,回想起來很不對,我向你道歉,請你原諒。你現在長大了,我也在學習用新的方式與你溝通,我相信我們之間的溝通會越來越好的。」

少講道理,促進表達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懂得很多道理,很多時候說的話比較偏頗,只是在表達和宣洩情緒。如果父母一聽孩子某個偏頗的言論,就開始板著臉,跟他爭論或者直接教育他,這樣很快就「把天兒聊死了」。家長可以嘗試帶著不評判的態度去溝通,可能效果會很不一樣。

共同協商,達成共贏

當父母和孩子彼此的要求面臨衝突時,雙方都想贏,這是常見的親子之間的權利爭奪。如果父母總是贏,孩子會怨恨或者是將來在社會競爭中他不敢贏;如果孩子總是贏,孩子就學會了利用發脾氣或威脅來控制父母,發展出諸多不良行為。所以這個時候可以採用協商共贏的方法。例如前文孩子一回家就玩遊戲,作業拖到最後草草完成。家長不妨這樣去和孩子協商——

家長:孩子,我注意到你每天都完成作業了,這一點很好,但我覺得你回來玩遊戲的時間很長,開始寫作業的時候,精力已經不足,寫作業的速度和準確性都下降了。我建議你先寫作業,再玩遊戲。

孩子:我之前每次玩遊戲,你臉色都特別不好,而且還總在旁邊嘮叨,其實我也很煩這樣。是不是我先寫作業,再玩遊戲,你就不這樣啦?

家長:嗯!

孩子:假如我作業都完成後,你是否可以允許我暢快地玩一小時,不幹涉我?

家長:很高興你願意先寫作業,我覺得你玩遊戲1小時還是太多了,你需要早點休息。玩半個小時吧,並且要在11點鐘睡覺。

孩子:那如果我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並且保證在11點鐘睡覺,我可不可以玩45分鐘?

家長:我同意,那我們可以執行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再做調整。

在這樣的協商溝通中,因為孩子參與了決策過程,所以他會更願意去執行。當然執行的過程中肯定也會有問題,家長和孩子還可以繼續協商改進,不斷達成共贏。

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創建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倡導從互動關係的視角看待個體所呈現的問題。薩提亞建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

薩提亞治療模式中有一個基本理念: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所以,青春期的親子衝突也不是問題,將親子衝突解決好,對家長對孩子而言都是蛻變和成長。

來源:貴州教育發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晚,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青春期的衝突,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杜俊鵬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和孩子的衝突開始加劇,如何理性面對這種青春期的衝突,是父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孩子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大……超實用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
    民小編說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 孩子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大……超實用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
    小編說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 青春期叛逆,家長崩潰……超實用親子溝通法來了!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2018-10-19 17:12「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少跟那個女同學來往!」
  • 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專家建議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叛逆,開啟良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胡弘 劉姍姍 王喆隨著結婚生子時間的不斷推遲,如今不少家長進入更年期時,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兩期」如何相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昨日,江城心理專家提醒,處於更年期的家長一定要多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有必要可向醫生求助,調試好身心狀態。要學會和孩子建立「界限感」,同時親子之間也要多理解溝通。
  • 青春期孩子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
    從這位孩子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青春期,不是很叛逆;父親一直長篇大論;孩子講不過父親;父親沒有直接侮辱,但孩子卻感受不到溫暖。從這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角度中,我們值得思考一件事:父母應該怎麼樣跟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深入溝通?目的性太強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最後往往變成說教。
  • 青春期的孩子尤為叛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到底該怎麼管呢?
    對於現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為什麼孩子的自殺率會如此之高?並不是因為孩子過於叛逆,而是因為作為父母的沒有做好這些方面現如今很多孩子的青春期非常的叛逆,家長們對此也非常的焦慮,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的難管,有的時候可能會越管越煩,什麼事情都要反著來。
  • 拒絕溝通,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固然會帶來傷痛,但這不是最可怕的,如果處理得當,這僅僅是短痛,但要是處理不好,那就真的有可能是一生的悲劇和遺憾了。比如,大孩子打了小孩子,但有可能是小孩子先發起了挑釁,如果在不了解事情全部信息的情況下,貿然指責大孩子,其實對大孩子來說也不公平,同時也助長了小孩子「耍小心眼」的習慣。如果你是一個願意和孩子做遊戲的父母,那麼,也可以試試遊戲的方式來幫兩個孩子化解僵局。注意,是化解僵局,而不是提出解決方案。
  • 青春期孩子叛逆,親子關係緊張?5個建議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育快速發育,荷爾蒙分泌旺盛,性慾迅速覺醒,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增強,迫切希望擺脫家長的控制,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明自己的成人感,他們往往喜歡對於事物持批判態度,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對立,目的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種種表現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叛逆」。閨蜜家的兒子就是這種情況。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你越催,越罵,孩子越叛逆!用這1招,專治青春期孩子不服管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會發現,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起勁兒,一定要和家長「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家長什麼都想管,而孩子什麼都不服管。
  • 「叛逆期」不叛逆 加減乘除法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走過叛逆期
    而起伏最大的就是情緒,藉此推斷,孩子們叛逆的狀態如約而至了。兒子班裡,大點的娃已經13歲,小的便如我家小同學,剛剛滿11周歲。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年級越來越高,懂得道理多了,但反而不聽話不好管了。特別是在8月中旬播出一期以「叛逆期」不叛逆為主題的課程,講述了針對青春期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策略,讓我們和孩子受益匪淺。
  • 當青春的期孩子開始叛逆,如何和孩子溝通
    甚至,母女兩人一同出去,回來時,女孩先回來,母親就被鎖在外面,怎麼叫都不開……我不禁在想這對母女到底怎麼了,母女有之間有多大的矛盾,他們的溝通得出現了多大的問題才會這樣。我的女兒也快到了青春期了,有時交流時,動不動就反駁我。我不禁思考怎樣溝通,才能和女兒更好能和平共處,安穩的度過青春期。當我看到《親子溝通的密碼》,我知道了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更好的溝通。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方法,學會科學的對話法,輕鬆解決問題!
    這個話題一打開,其他幾個孩子的家長都紛紛表示,自己家裡的孩子差不多都不同程度有這樣的現象: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回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間裡……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回想我和兒子的溝通,還算不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衝突偶爾也會有,但是大多數時間我們會讓衝突很快過去,然後母子兩又恢復了正常的溝通。
  •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導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青春期叛逆是什麼原因?怎麼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有些孩子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現象?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都會擔心。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或者有哪些方法把已經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通過改善不再叛逆了?他們不知道如何避免孩子發生問題,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在父母眼中,孩子的青春期是暴躁、不聽話、厭學、壞習慣。我們的青春期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你什麼時候開始叛逆的。事實上,當時我不覺得自己那是叛逆,更像是逃避。我父母總是讓我學習,我對未來的目標也不清楚。
  • 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
    導讀: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