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深秋,天氣涼爽、乾燥,真是好舒爽,但這樣的天氣也使蕁麻疹患者很苦惱。
近日,32歲的王先生來到皮膚科就診。據王先生講,他是多年的蕁麻疹患者,每年的發病時間都在立秋前後。這不,今年中秋期間,公司的一次應酬聚會後,他身上的蕁麻疹又復發了,吃了抗過敏藥後還瘙癢難耐,所以他趕快來醫院就診了。
其實,像王先生這樣的情況並不少,據專家介紹,最近這幾天接診的蕁麻疹患者增加了不少,因為秋季氣候降低,早晚溫差大,很容易引起蕁麻疹。
蕁麻疹是個什麼病?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作為一種常見的由自身免疫機制參與的過敏性皮膚疾病,一般在秋季多發。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驟起驟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臨床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者,驟發速愈,一般1周左右可以痊癒;慢性者,反覆發作,遷延數月,甚至數年。
有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兩成人一生中得過一次蕁麻疹,主要為成年人,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
蕁麻疹為何在秋季高發?
「秋風掃落葉」,生動而形象地告知我們秋天的風是很厲害的。風在這個季節,不僅吹走了殘花落葉,也成為了病菌的傳播者,把病菌傳播到人的體表。秋季,天氣還有些微熱,人們暴露在外的皮膚,就成了病菌滋養的溫床,容易引發蕁麻疹。
此外,秋季,正是蟹肉肥美時。對於過敏體質的「吃貨」來說,蕁麻疹也可能是吃出來的。這是因為蝦、蟹等海鮮含有大量的組織胺,不少過敏體質者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酶,導致一吃這類海鮮就會發病。
當然,感冒也是誘因之一。除了這些常見原因,緊張、壓力大等精神因素,抵抗力下降,運動出汗等都可能導致患上蕁麻疹,尤其現代人工作、學習、感情等方方面面壓力都比較大,平時又喜歡熬夜、飲食不規律,久而久之就會犯病。
得了蕁麻疹如何治療?
1、病因治療
查找過敏原。常見為吸入某些植物花粉、屋塵、蟎、真菌孢子、動物皮屑、食物中的魚、蝦或接觸油漆染料等。要仔細觀察每次咳嗽發作前有什麼因素存在,找出致敏因素,加以避免,防止再次接觸。
2、免疫抗過敏治療
蕁麻疹目前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但由於這些治療手段僅治標不治本,也不宜長期使用,治療上過多的依賴抗過敏藥物的控制而無法停藥,只要停藥就會復發或加重。
《過敏免疫學》中記載:輔助性T細胞及其發作的細胞因子對IgE的組成起重要調理效果。依據排洩細胞因子品種的不一樣,將輔助性細胞分成為TH1和TH2兩個亞群。而TH2細胞排洩的細胞因子主要在抗體構成及過敏反響過程中起效果。TH1和TH2之間經過細胞因子而相互調理,在健康情況下,TH1和TH2會相互平衡,且同時接受輔助性T細胞調控,在輔助性T細胞調控能力欠缺時或接觸到某些異性蛋白質或細微分子(如塵蟎、花粉或海鮮食物等)後,TH2過度活化,致使TH2細胞激素排洩量過高,促使IgE升高,使血清中IgE濃度上升,從而引發蕁麻疹。
蕁麻疹多補充活性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幹擾素IFN-γ的分泌而誘導TH1型免疫反應,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抗過敏的能力。所含羅伊氏乳桿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欣敏康益生菌抗過敏還可免疫參與調節介入可大大減少或縮短抗過敏西藥的療程,減輕人體免疫對病源微生物的超敏反應,增強免疫適應能力,減少過敏發生。
3、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的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有明確食物過敏原的患者.應避免食用此類食物。平時多吃大白菜。大白菜:性平,味道甜。可以清熱除煩,活血化瘀,消腫,對於腸胃的通暢有好的幫助,經常吃大白菜可以防止過敏,有助於蕁麻疹的消退。薏米,清涼,甜。解熱,抗炎斂瘡,具有皮膚水分的去除作用。適用於熱保留蕁麻疹患者使用。
此外,蕁麻疹患者不要吃辛辣的東西,比如:辣椒粉,芥末,胡椒,生蔥,生蒜,生薑等等,還有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品、防腐劑等都是蕁麻疹不能吃的東西。
4、增強體質。
免疫機能正常,才能在遇到過敏原時才不容易受到影響。平時可以適當鍛鍊皮膚,比如衝水、用冷水摩擦等,這樣皮膚能接受到合理的物理性刺激。雖然運動對於預防過敏看上去作用不大,但這個方法能有效強健體質,增強抵抗力。身體強壯了,才能有效對抗疾病。所以,平時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對治療蕁麻疹也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