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解讀非洲豬瘟病毒

2021-02-15 豬價查詢


9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院士做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七期俊棠論壇暨華理第41期「通海講堂」,作了題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與組裝機制研究」的報告。我校副校長王慧鋒教授出席報告會並為饒子和院士頒發了俊棠論壇紀念章。生工學院副院長、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立新教授,生工學院副院長王啟要教授,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琴教授,全舒教授、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王瑋副教授與近200名師生聆聽了報告,講座由張立新主持。

 

 

饒子和院士長期從事與新發、再發傳染病病原體相關的蛋白質結構、功能以及創新藥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創性成果。講座中,他用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視頻動畫,向大家呈現了其團隊亮點工作,饒院士團隊利用結構生物學方法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的顆粒結構,發現了16740多個蛋白,並找到了合適的疫苗靶點,為後續藥物開發打下了良好基礎。非洲豬瘟病毒在1921年時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從2018年8月起,國內出現大範圍的非洲豬瘟感染的疫情,已經對我國養殖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饒子和院士慨然:「歷史上,西班牙在沒有有效疫苗的情況下,花了30年才將非洲豬瘟趕盡殺絕。我們希望通過團隊至今的工作,為我國相關疫苗的研發提供助力。」饒子和院士及其團隊首次在冷凍電鏡下得到了高解析度的非洲豬瘟病毒結構。這是一種正二十面體的巨大病毒,饒子和院士形象地將其形容為套娃結構,即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層層嵌套,外層衣殼保護著內層蛋白和核酸結構。病毒衣殼上分布著形態各異的蛋白,饒子和院士不時走到大屏幕前,庖丁解牛般比劃著其上五花八門的種種蛋白類型:「這個結構像海星,一共是對稱的十個,它的上面長著觸鬚……這兒分布著180個六邊形葉片的結構……看,這一串蛋白的獨特排列,就像一種拉鏈結構,兩邊螯合在一起……」

 

 

 

在介紹了最外層的蛋白結構後,饒子和院士繼續展開敘述內層結構和裝配機制。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顏色、組合和結構,在饒子和院士如數家珍般的講述中一一呈現。饒子和院士不但拿出了豬瘟病毒的模型為大家作演示,還播放了一段病毒組裝外殼的3D動畫,讓師生們直觀地看到了病毒組裝的過程,更讓聽眾們感受了蛋白質生命機器組裝的時空複雜性和科學之美。報告接近尾聲,饒子和院士還分享了他今年年初的工作歷程。從去年年三十開始,饒子和院士及其團隊就「駐紮」在了在上海科技大學。在生命科學電鏡平臺,他們投入了5個月的時間和精力,分析了100TB的數據,終於得到了理想解析度的病毒結構,該成果已被頂級生物期刊Science接收。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饒子和院士一一解答。例如,針對「相關疫苗研究進展」的問題,饒子和院士指出了可能作為未來疫苗開發的某些位點;針對「怎麼觀察到被包裹的內殼結構」的問題,他回答,從外殼進入內殼的研究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針對內殼解析度不足的問題,或許會採用「剝殼」的方法深入探究;針對「科學研究中有無靈光一閃」的問題,饒子和院士回答「結構生物研究沒有想像,所有的數據和論點都源自腳踏實地的探索」。

 

 

 

饒子和院士表示,自己的團隊一直致力新發、再發傳染病病原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提起自己的科研團隊,他無比自豪地介紹了這些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年輕人,鼓勵在座的同學們珍惜校園時光,勤奮學習,打好基礎,提升能力。

 

 

報告會全程,貫穿了饒院士嚴謹、務實的學術品格以及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更體現了他的大家風範。報告會進入尾聲時,多媒體大屏幕定格在他與恩師梁棟材院士的合影,饒子和院士對恩師的由衷敬意溢於言表,幾代科學家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孜孜探索,不懈奮鬥的精神縈繞於心,令人動容。

 

據了解, 「俊棠論壇」是以國重室奠基人俞俊棠先生名字命名的學術論壇,「俊棠論壇」獎章只授予被邀請的各國院士或諾獎得主等行業發展引領者,通過學術報告或座談會等形式分享他們各自在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相關的前瞻見解,幫助同學們或青年教師培養遠大的學術志趣和濃厚的行業情懷。論壇的設立交流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強了實驗室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者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交流,提升了國際視野,促進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增強學術影響力為造福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病毒研究連登Nature、Science,饒子和院士團隊有何秘訣?
    自那以後,饒子和院士及其在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的團隊,就和冠狀病毒「死磕」上了。多年來,新的病毒不斷出現,他們的核心目標卻只有一個——無論病毒結構多麼複雜,都要把它的老底揭穿。
  • 兩支中國團隊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高福團隊為藥物設計提供依據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表示,其團隊也在解析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相關成果尚未發表,「同時解析了一個與藥物靶點有關的蛋白酶結構,已正式發表在mBio上。」
  • 饒子和院士:主動出擊破解病毒藥靶,為新冠特效藥指明方向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天津市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回憶起2003年非典暴發之初,中科院領導找他進行SARS病毒蛋白質(主蛋白酶)結構的研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皺眉頭。而這次,饒子和的「底氣」來自於17年來團隊始終和病毒「過招」,多年的科研積累,讓他在這次和新冠病毒的較量中佔據先機。
  • 清華醫學院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饒子和院士領導的一支由清華大學婁智勇教授和閆利明博士、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教授和王權教授等人組成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藥物核心靶點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三維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疫病研究】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機制
    ASF是 一、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機制非洲豬瘟(ASF)是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病毒病,在家豬中死亡率可高達100%。ASF是一種基因較大的雙鏈DNA病毒,ASF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科中的唯一成員,其複製主要在巨噬細胞的細胞質中進行。
  • 饒子和院士PNAS報導一個A型肝炎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
    1月10日在《PNA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及清華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個強有力的HAV特異性中和單克隆抗體——R10,可阻斷受體附著和幹擾病毒脫殼。
  • 我國非洲豬瘟病毒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為新型疫苗開發創造條件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我國非洲豬瘟病毒科研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科學家團隊成功分離國內生豬生產中發現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株,採用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的方法首次解析了非洲豬瘟病毒全顆粒的三維結構,為防治非洲豬瘟的新型疫苗開發創造條件。
  • 非洲豬瘟病豬為何流傳到市場上?工程院院士解答:病毒潛伏期長
    【解說】3月1日,農業農村部就非洲豬瘟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在會上介紹,目前中國28個省市,發生了111起非洲豬瘟疫情,並且絕大多數地區是呈點狀發生。  【同期】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煥春  在全國加上冬季氣候有利於病毒的擴散,所以現在擴散到了28個省市,有111起疫情,這個病在全國28個省市有發生,除了在少數地區成片發生以外,在絕大多數地區是呈點狀發生的。所以總體來說,我們國家非洲豬瘟的疫情通過努力和控制,應該說還是在可控範圍之下,而且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國際專家、國際組織的認同和高度的評價。
  • 知名品牌火腿腸、撒尿肉丸產品被接連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近期,火腿腸、撒尿肉丸接二連三檢查出非洲豬瘟病毒。部分地區居民對非洲豬瘟出現對豬肉食品安全存在不少擔憂。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表示,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非洲豬瘟也不會對豬肉及其製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響,可以放心食用豬肉及其製品。
  • 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
    豬瘟和非洲豬瘟在我國都是一類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非洲豬瘟列為法定的A類傳染病。其危害程度高,對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是什麼?怎麼區分呢?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徵為發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全身泛發性小點出血。
  • 三全水餃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還能吃嗎?
    臨床症狀主要有高熱、皮膚發紺、呼吸障礙和神經症狀,病理變化以全身廣泛出血為主,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嚴重危害著全球養豬業。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一般情況下,病毒不會感染人。非洲豬瘟病毒可感染所有豬科動物,家豬和野豬都易感,無明顯品種、年齡、雌雄差異,但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其他科屬的動物並不感染該病毒。
  • 清華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清華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 (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政策解讀|防止德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豬和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  01  傳染源  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家豬
  • 非洲豬瘟防控與本地豬瘟的診斷區別
    非洲豬瘟防控與本地豬瘟的診斷區別王喜忠1病原體非洲豬瘟病毒是非洲豬瘟病毒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唯一成員 , 只有一個血清型 ,是唯一一種由節肢動物—蜱作為傳播媒介的核酸 DNA 病毒。4兩種豬瘟病理變化非洲豬瘟病毒侵入機體後 , 首先感染扁桃體和頜下淋巴結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 , 然後隨淋巴液和血液進入靶器官 , 如淋巴結、骨髓、脾、肺等,進而更進一步增殖。
  • 非洲豬瘟病毒有哪些特徵?傳播源和傳播途徑有哪些?流行趨勢?
    01、非洲豬瘟病毒特徵介紹眾所周知,非洲豬瘟在中國肆虐十個月以來,給養豬業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種蟲媒病毒,可引起不同年齡、不同品種的豬只,出現烈性、高度出血性症狀,病死率極高,最高可達100%。被我國列為一類動物疫病,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要求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之一。
  • 水餃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灣仔碼頭:將繼續調查
    (原標題:灣仔碼頭回應水餃被菲律賓海關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 與病毒賽跑!饒子和團隊破解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晶體結構
    聯合小組由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饒子和共同領銜,先後有20多個課題組參與。他們利用前期冠狀病毒研究以及抗SARS藥物研究積累的經驗,共同開展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究。早在2003年「非典」暴發之後,饒子和院士便果斷促成多方合作組成了一支富有戰鬥力的「SARS研究小組」,僅一個月就首次解析出SARS冠狀病毒蛋白酶的三維結構,為抗SARS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
  • 三全水餃、金鑼火腿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合肥一品牌在列!
    導讀近日,有消息稱,三全、金鑼、科迪、康利思、齊匯、惠萬家、鄭榮等多個名牌的產品樣品被相關部門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這是真的嗎?非洲豬瘟病毒傳染人嗎?各方最新回應來了!多個品牌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 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
    重慶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吳榮傑分享《認清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特徵,抓住關鍵,務求實效》,旨在為養豬人提振信心,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兩手抓。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個「大塊頭」病毒,病毒粒子直徑長達260 nm,嗜鹽,喜歡營養不足的個體,就像是一隻「失去運動能力的粘蟲」,自身不能實施「空陸」作戰,只能藉助人類和媒介生物活動等侵害豬只。
  • 三全水餃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還有金鑼科迪等!最新回應來了
    」3份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而且非洲豬瘟不耐熱,正常的烹飪,煮熟了吃也是滅活了的,就算是非洲豬瘟有漏網之魚走上餐桌,它也不可能走到我們肚子裡,消費者大可放心。」朱毅說。疫苗專家陶黎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非洲豬瘟病毒對人體是無害的。他表示:「它不是人類病毒,而且你是需要煮熟吃的,那就更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