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老照片中的幾處鳥居

2021-01-09 旅順老李頭

在沒有介紹旅順老照片中的鳥居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鳥居,鳥居,指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鳥居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

鳥居起源於《古事記》神話。 據《古事記》神話記載,一次天照大神因為討厭她的弟弟須佐之男,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用石頭將洞口堵上,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八百萬神想了一個辦法,建立了一個高高的支架,將所有的公雞放到上面,讓所有的公雞一起啼叫,天照大神感到奇怪,推開石頭看看,那些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們立刻抓住機會合力將石頭推開,這個世界就重新大放光明了。這個支架就是第一個鳥居。日語裡鳥和雞的發音相同,因此「放雞的木架」就成了鳥居。另外一些觀點認為,鳥居起源於其它建築。

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 從材料上看,最常見的是自古就有的木鳥居、石鳥居和銅鳥居。此外還有近代出現的鐵鳥居、鋼筋混泥土鳥居等。

鳥居的顏色通常為材料本體顏色。稻荷神社的鳥居一般塗裝為朱紅色,因為古代日本人認為朱紅色能帶來春天的溫暖和陽氣,從而促進農業生產。鳥居的大小不一,通常高約2-4m,大型鳥居可達7-10m。

旅順關東神宮前的三基鳥居

旅順神宮門前有三基高大的鳥居,每根柱子兩個成年人合抱不過來。修建神宮的木材都是從臺灣運來的樟木。梁益松的姥爺家住在老虎尾田家村,他聽姥爺說,木料運到旅順那幾天,日本人規定漁民一律不準出海打魚。木料是用船從臺灣運過來的,船兩邊各有一軍艦護航。到了旅順港之後,由於過於粗大缺少相應的運輸工具,遂採用人工拖拉的方式運到工地,拖來木料的儀式很隆重,前面打著白帆,後面託拉的人全部帶著白手套。為了表示對做神門木料的敬重,拖拉木料的是日本軍人和旅順工科大學的日本學生。中國人負責清理道路,更換交替拖拉墊用的圓木。

拖運mu'liao

1958年神宮拆除後,用作鳥居的圓木和大型木料都運往大連棒棰島了。在旅順目前能夠看到神宮木料做的長條椅子,都擺在勝利塔下的廣場邊,有時間你可以去坐一坐。據旅順老人說,現在長條椅子和當初的數字不符,原因很可能是有人看中了木料。

納骨祠前的鳥居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白玉山有三處鳥居,山下行人登山臺階處有一座鳥居,只要走過鳥居,就意味著進入了神域;第二座鳥居白玉山西南坡;第三處在白玉神社納骨祠前。上面照片,鳥居中間有一根繩子,它的作用是阻止災厄通過。旅順的老人,根據鳥居的造型像「開」字,因此稱鳥居為開字門。

白玉山中間小路臺階上的鳥居

當年日本在滿洲國建了295處神社,鳥居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在日本神社、神宮前的鳥居隨處可見。

2017年1月12日本文作者在北九州神宮鳥居前

相關焦點

  • 探訪南滿鐵路⑤|旅順:寂靜遺骸
    旅順蘇軍烈士陵園紀念碑通道的盡頭是另一座紀念碑,紀念碑後面是一排矮樹組成的樹牆,樹牆後面就是俄軍墓地和俄羅斯僑民墓地。我走進墓園的最深處,那裡有一大片墓碑上寫著「露兵之墓」。旅順爭奪戰中俄軍死亡兩萬多人,其中14873具俄軍遺骸就葬在園區內「露兵之墓」中,這是日本為俄國陣亡官兵修建的。
  • 大連旅順口區規劃11處公益親海區域
    央廣網大連7月17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通訊員馬熾麗 許明)入夏以來,位於大連市旅順開發區的世界和平公園浴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在花費5000萬元修復之後,這裡海水清澈,沙質細軟,免費開放,受到市民和遊客的歡迎。
  • 水田,鳥居,狐狸——日本動漫中的「稻荷神」信仰
    而宮崎駿被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他的作品側重於用清新自然的畫風來展現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從細微處觸達觀眾的內心世界,在他的電影代表作《龍貓》中,通過了「水田」,「稻荷」,「狐狸」這三個元素,來展現日本傳統的稻荷文明。
  • 日本與中國牌坊相似的鳥居到底什麼用途?有些鳥居竟然建在水中
    在緬甸,會見到一座座斑駁古老殘損的佛塔,有人稱「手指之處,皆有浮屠」。而在日本見到最多的就是神社,而且日本的神社不僅受中年人、老年人的歡迎,很多年輕人也喜歡去參拜。一些年輕的情侶或者小姑娘也會去參拜,希望自己能終身幸福,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說起神社就會想到另一種建築,它就是鳥居。
  • 英冒險家記錄甲午旅順大屠殺:女人被斬成幾段
    作者以目擊者的身份,細節呈現了日軍在旅順大肆虐殺中國人的情景,其中一段令人髮指的記載是這樣的:「我站在一處高地,離我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池塘邊站著好多日本兵,拼命將一群難民往池塘裡趕,不一會池塘裡便塞滿了人。只見難民在水裡亂成一片,池塘邊的日本兵,有的拿槍射擊,有的用槍上的刺刀刺。池塘裡斷頭的,斬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攪成一團,水變成通紅一片。日本兵在一旁歡笑狂喊,快活得不得了。
  • 關於日本鳥居的常識
    來日本不看鳥居算是白去的,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鳥居的存在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 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
  • 日本風物:水上鳥居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會發現日本境內有大大小小各式神社,而矗立在神社外的「鳥居」,被看作是「通往神域的入口」,以朱紅色居多。說到鳥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的千本鳥居。藍海青山,橙紅鳥居格外醒目,獨此一景。」漲潮時,大鳥居被瀨戶內海的海水包圍,落潮時,慢慢露出地面,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它的雄偉。作者 :jacky zhang「退潮,海中鳥居顯現,黃昏時刻的致幻景色。」
  • 遇見最好的千本鳥居
    「山門」或者「樓門」,這個或者它前面的那個鳥居,與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豐臣秀吉有點關係。日本神社的色調不怕鮮豔,不僅朱紅,還鑲金邊。這種色調很出大片的。參拜日本神社前會有一個淨手、淨口的步驟,神社標配。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這個神社範圍內狐狸形象特別多。它們或高傲或機警,口中或含著玉、鑰匙、捲軸……。
  • 海中鳥居 祐德稻荷神社
    特快,這一班車是兩列車重聯運行JR佐賀站JR佐賀站JR佐賀站JR佐賀站此時還是空空蕩蕩的站臺,在幾分鐘之後就被上學的學生給擠滿了,連起來一共是4個鳥居連成一條線拍完了鳥居這裡也沒有什麼了,返回車站坐車去祐德稻荷神社神社裡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畫畫的學生,看到人還會主動打招呼小鎮上騎著自行車出門的居民這一天的天氣也是非常好(自然也是非常地曬……),景色仿佛是在畫裡才能看到的
  • 大連旅順口旅遊:「世界最大的老虎尾巴」
    「老虎尾」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南部,其一端與陸地相連,尾部深入海中,呈狹長的反「S」形彎曲堤壩狀地貌,形狀神似老虎的尾巴,是一種十分壯觀的海岸地貌景觀,學名「老虎尾沙嘴」。其成因是海浪長期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的結果。
  • 層疊的鳥居排列成一個長長的甬道,稱為千本鳥居
    這裡最出名的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朱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在電影《藝伎回憶錄》中也曾出現過。交通:伏見稻荷大社就位於JR稻荷站的外面,從京都乘坐JR奈良線的第二站。門票:免費伏見大社的內部景點圖,千本鳥居在稻荷山上,如果全走下來估計要2,3個小時,而且山上的許多鳥居沒有山下的打理的好,所以個人建議是走到半山腰,就可以回頭了,不能耗費太多體能和精力在一個景點。
  • 日本文化-鳥居
    鳥居(日語:鳥居/とりい Torii)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屬「結界」的一種。鳥居有多種形狀,但大多均以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梁構成,部分鳥居在橫梁中央有牌匾。關於鳥居的起源眾說紛紜。據神道教的天巖戶傳說,一次天照大神因為討厭她的弟弟,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用石頭將洞口堵上,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
  • 日本國內最大水上「鳥居」正式竣工
    圖中紅色建築物為「鹿島神宮鳥居」【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6月2日報導,位於日本茨城縣鹿島市北浦湖上的日本國內最大水上鳥居(鳥居:一種類似於中國牌坊的日式建築,常設於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圍的木柵欄處),鹿島神宮鳥居於1日正式竣工,對外開放。
  • 《陰陽師百聞牌》鳥居效果是什麼 鳥居效果介紹
    導 讀 陰陽師百聞牌鳥居怎麼樣 怪談研習社道具作用攻略,鳥居有什麼效果,具體應該要怎麼做,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鳥居——日本信仰的象徵,也是日本獨特的標誌
    鳥居一般來說,神社的存在必然伴隨著鳥舍的存在,據統計,日本的神社至少有幾萬個,而一個神社會設置一座甚至多座鳥居,因此鳥居的數量遠遠不止幾萬。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鳥居呢?就以日本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為例,稻荷大神在日本傳說中是掌管生意的神,很多生意人便來祈求稻荷大神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而當他們賺錢之後,就會回到伏見稻荷大社,建造鳥居以表還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鳥居越來越多,在稻荷山上延綿了幾公裡,日本人用「千本鳥居」來形容這裡,但經過統計,這裡至少存在著上萬座鳥居。
  • 圖說旅順太陽溝大雲書庫
    巧得很,大連日報2020年5月16日,刊登市政協委員李元:積極保護並挖掘「旅順大雲書庫」珍貴文物價值的建議。我們先來看看李委員的建議。市政協委員李元:積極保護並挖掘「旅順大雲書庫」珍貴文物價值大雲書庫是近代國學大師羅振玉先生晚年寓居旅順時的私人藏書樓,內藏碑碣墓誌、金石拓本、法帖、書畫等30餘萬冊,其收藏於光復散佚,現書庫和羅公館仍在,但已破舊和日漸荒敗。
  • 《侍魂朧月傳說》邊陲的鳥居在什麼位置 邊陲的鳥居位置分享
    導 讀 在侍魂朧月傳說邊陲的鳥居在哪裡呢,小編相信小夥伴們一定都想知道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侍魂朧月傳說邊陲的鳥居位置分享
  • 旅順203高地爭奪戰:110年前日本狼怎樣打敗俄國熊?
    在整場戰爭中歷時漫長的旅順圍攻戰期間,俄軍機關槍幾乎成為日軍士兵眼中的「死神」。明治維新後,一心想擁抱所謂「文明開化」的日本人第一次在「現代文明」駭人聽聞的殺戮力量面前撞得頭破血流。在日軍於8月19日至24日對旅順的第一次總攻中,老將乃木希典指揮的日本第三軍雖付出了高達1萬5千人的慘重傷亡,卻絲毫沒有動搖俄軍防線。數以千計的日軍士兵組成屍山血海澆築在俄軍的機槍陣地前。
  • 旅順203高地紀念碑鐵製底座為什麼要帶有4個圓洞?
    旅順網友月光漫步提供了破案後楊樹溝老人的對話。《晚清三國》的作者青島人李潔在日本拍過乃木的書法作品「爾靈山」,最近要把照片發過來給大家看看。大連網友坂上之雲近代史知識很豐富且懂日語,一直對我很有幫助,翻譯203高地紀念碑建設設計書有新的發現,塔座下部鐵製部分是日俄戰爭中的戰利品。根據什麼說鐵製塔座是個戰利品呢?那是一個什麼部件呢?
  • 日本風物:水上鳥居--日本頻道--人民網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會發現日本境內有大大小小各式神社,而矗立在神社外的「鳥居」,被看作是「通往神域的入口」,以朱紅色居多。 說到鳥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的千本鳥居。 作者 :jacky zhang 「退潮,海中鳥居顯現,黃昏時刻的致幻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