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孩子要寫一篇周記。用他的話說,這就是惡魔般的作業。
「媽媽,我這周沒什麼好寫的。」孩子的手搖著鉛筆,皺著眉頭對我說。
「怎麼可能呢?你這一周裡做的所有事都可以成為你作文的素材啊。」我說話的語氣頗為輕鬆,仿佛那是一件可以信手拈來的事情。
孩子可沒用因為我輕鬆的語氣而受到半點鼓勵,他依舊眉頭緊鎖地對我說:「可我真沒什麼好寫的呀!這周沒什麼特別的事可以寫的。」
「真沒有嗎?我們昨天去逛小路時,你穿過田地,竟然被你發現了一隻野雞,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寫一寫。田地裡遇上野雞,可不是常有的事,你把這件事寫出來,肯定有趣。」
「真的?」孩子將信將疑地問,「真的要寫這件事嗎?」
「你自己覺得呢?你覺得有趣嗎」我問他。
」可以試試看吧。「孩子轉過頭去,又開始思索起來。
一個多小時過去,孩子再次把頭轉向我,表情依舊如之前一樣痛苦。那緊皺的頭幾乎在眉心擰成了一個結。然而這不是一件我用手指把他的眉心結推平就能化解他煩惱的事情。
」媽媽,我事情都想好了,可是開頭寫不出來。「孩子無奈地說,似乎也在表達著求助。
」那就先不要寫開頭,哪部分最想寫,就先寫哪部分。「我輕描淡寫地說,心裡打定主意不去接這顆孩子向我拋來的燙手山芋。
」這樣也行?「孩子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叛逆的主意。
」最擅長的地方入手比較容易,至於開頭嘛,到時給它配一個就行。「我說。
孩子還在遲疑,似乎在考慮我的主意,似乎也在執著於他的開頭。
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寫作文起,我很少動手幫忙。多數原因是因為我不自信。我不自信自己的表達能勝任他內心的想法,我更不自信我能長期勝任孩子的作文輔導工作,所以,孩子的作文,自己看著辦。
很多次,孩子在書桌前整整一個上午都寫不出一句話,這時候,我差點忍不住衝動要罵他幾句,幸虧理性的天使及時把我頭腦中的那頭瘋牛拉住。有時候,我也想坐到他的身邊去跟他討論,一起列一個提綱,或者一起寫一個頭,好給他減輕一些痛苦。
幸虧我沒有給孩子提供這些高傲的幫助。不管陷入怎樣的掙扎,孩子都明白,他的作文只能自己去完成。有好幾次,孩子經歷破繭化蝶的痛苦之後,成果還頗讓我們感到驚喜。
很多小孩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困惑:作文題目寫什麼呢?開頭怎麼寫呢?萬事開頭難,這一句老話說出了幾乎是每一個孩子寫作文時的心裡話。
我的孩子也陷入在這個痛苦中。他總會說:「就是開頭沒想好,要是開頭好了,我保證能很快寫完。」
我對他說:「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可以試著寫,寫得差也沒關係,等會想到好的可以再換,寫不出,先不寫也沒關係,把能寫的部分先寫出來。好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第一遍的時候大家都很差。"
我說的話也是陳詞老調,談不上什麼高明,但我想表達的意思更多是鼓勵孩子放心去寫,怎麼寫都行,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想用什麼樣的方式或者先後順序來呈現這件事情都可以。
後來,孩子自己去翻看《作文大典》,裡面有介紹各種開頭的方式,也有示範。每個孩子寫作文都有一個由模仿到創新的過程。在習作的初期,汲取百家之長不僅是必要的經過,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如何能寫好作文,豐富的生活和豐富的閱讀兩者都不可或缺。前者是寫作的靈感源泉,後者是表達靈感的天使。少了前者,即使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少了後者,即使磚瓦無數,也難見高樓大廈。因為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如春風化雨般的習作薰陶過程。
很多作文優秀的家長都鼓勵小孩看小說,確實,讀小說,是一個提升小孩作文能力的好途徑。但是,它需要家長耐心等待成果,也許是半年,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幾年。但是,閱讀對作文能力的顯現是肯定會讓我們看到的。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孩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風格,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作文風格。而這些,都不是任何一個家長、任何一個老師能代替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