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但重點顯然不是「鬼」

2021-02-10 羅胖海南社群

學齡前的孩子,按皮亞傑的說法是泛靈論(animisim)的,而且正好處於各種概念開始發展的起跑期。也就是說,之所以 6 歲以後被稱為「學齡」,正是因為孩子們從這個歲數開始,才開始真正去「認識」這個物理的世界,在此之前,無論孩子背了多少知識,都很難形成我們成年人的「體驗」,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還沒有到達那個階段。

3 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會對桌子說話;

4 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會用手操縱恐龍汽車玩具來遊戲,會覺得天上的塑膠袋飛得不如鳥快,因為塑膠袋好胖;

5 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發條玩具比塑膠玩具更好玩;

到 6 歲 7 歲,這種泛靈思維也還多多少少存在著。他們雖然「知道了」那些機器和塑料都不是活的,但是……不對!一定還有什麼東西是活的,是存在的,是你們這些睜眼瞎大人看不見的,專吃小盆友的。也許在門背後,也許在床下,也許每個周日晚上都會從天花板上爬下來ಥ_ಥ

這是一種泛靈思維的遺存。你告訴他沒有鬼,告訴他不要信,都沒用的。那些只不過是話語,是知識,那不是他們的「體驗」。

當然也不要順著他們說有鬼,更不要「因勢利導」,利用孩子的恐懼來達到任何「教育」的目的,例如背幾遍乘法口訣鬼就不來了,咱們不想培養出一個強迫症的唐僧是吧?

所以,其實不用特殊「幹預」,隨著孩子心理人格上的發展,其怪自敗。而且時間都不會太長,分分心,多陪陪,多安慰,多遊戲多社交,少看電視少聽故事。這種恐懼情緒也就幾周,多則幾個月也就過去了。亂幹預反而不好。

一般性知識在上面,下面是乾貨^_^

前年有個家長,孩子的情況和你侄女一模一樣,找到我幫忙。本來想說沒必要大驚小怪,後來腦子一抽,想起來一本世界古典文學名著《哈利波特》,有個章節裡霍格沃茨老師讓學生們直面自己的最大恐懼,並要求用滑稽來戰勝恐懼。情節記不太清了,好像老師是盧平,道具是什麼頑皮鬼,羅恩怕蜘蛛,哈利怕攝魂怪,最後當學生們把具象化的恐怖客體,用內心(魔法)的力量,將其化為滑稽的形象後,在大家的鬨笑聲中(團體心理支持),就自然而然跨過了這一道坎。

這給了我靈感。

想像不是無中生有的,其鬼怪形象必然來自記憶提取的碎片化表象的捏合,或者是直接引用了某個鏡頭,其餘都是在此基礎上的腦補。那麼,是否可以把這個形象也具體化出來,雖然 6 歲的孩子還無法運用幽默的力量,但可不可以用安全的可愛形象 replace 呢?

巧的是,這個孩子愛畫畫,我有個護士也畫得不錯。於是我誘導孩子把鬼的形象畫出來,同時我和護士還有媽媽在旁邊陪伴、安慰、逗孩子笑(弱化刺激)。等到孩子把畫完成之後,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活脫脫一個貞子,惟妙惟肖。ಠ_ರೃ

我問這個女鬼有名字嗎?孩子說不知道。我問她會做什麼可怕的事情?孩子說怕她抓我咬我。我心下冷哼一聲,果然是小孩子,naive,貞子怎麼會 low 到親自動手?不過這麼高端的精神攻擊也難怪你不懂(`_´)ゞ

我讓護士也畫貞子,畫得萌點兒。護士改來改去,越畫越像獨眼喜羊羊。然後我讓孩子跟著護士畫,倆人開始編各種關於喜羊貞子的溫馨小故事,又在旁邊畫了森林草原太陽房屋河流以及各種小動物,最後把我們連同媽媽爸爸一起畫進去,大家一起拉著手開開心心的玩耍起來了……v(^_^v)♪

後來我跟家長說,你回家用紙板做個萌萌的貞子玩具,最好是毛絨絨的,用來扮蠢逗孩子開心。意在消除原貞子形象的威懾力,轉化成人畜無害的開心果。另外,你們看經典恐怖老片我不反對,只是不要帶上孩子,嗯,還有我 ε-(´∀`; )。

孩子不到三天就不再害怕了。

多說幾句。根源上,不切實際的恐懼很多都有一些先天人格和早年環境基礎,例如安全需要沒有被滿足、所謂的「皮膚飢餓」、社交困難、創傷性經歷、遊戲內容缺乏等等導致心理髮育緩慢的情況。這就不是幾次心理行為遊戲、幾次生物反饋能解決的了。

另外,如果孩子怕鬼的同時,出現歇斯底裡、擠眉弄眼、猛啃手指、哭叫夜驚、尿床、多動、穢語、攻擊等情況,請先去看神經內科,然後再來看心理。

孩子的想像力很豐富,區分現實和想像的能力也還在發展之中。而且孩子相對的弱勢也會使得孩子更容易有恐懼和擔心。怕鬼便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了。記得我小時候看西遊記就被嚇得不行。

外顯化,形象化恐懼對象

最驚悚的恐怖片往往不是一個怪物殭屍晃來晃去,而是都不知道恐懼的對象長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會出現。鬼存在於孩子的想像中,看不見摸不著,如果能引導孩子把讓他害怕的鬼形象化地從內隱的想像外顯化出來,恐懼感會降低很多。而這個過程也是孩子左右腦的認知,情緒功能協同運作,整合自己經驗的過程,反而可以起到增加孩子心智能力的作用。

一邊畫畫一邊講故事就是很容易操作的外顯化,形象化過程。「哇,你說的鬼聽起來蠻嚇人的,對了,那個鬼長什麼樣子啊?你給我劃一下,這樣我要是看到了我能認出來,我們可以一起把他趕跑」,家長可以用這種好奇的方式引導孩子把害怕的鬼畫出來,說出來。

形象化其實背後也是一種掌控感的獲得。有朋友問孩子不敢想怎麼辦,其實起名字就是個好開始。「那我們管他叫什麼呢?討厭鬼?嚇人鬼?噁心鬼?還是就給他起名叫那個鬼?」,之後想啥時候改名字就改名字,甚至起很很搞笑的名字。

這個過程越具體越好。「這個鬼有頭髮嗎?」,「他用什麼武器啊?」,「他平時不嚇人的時候都住哪兒啊?」,即便孩子說不知道的時候,也可以試探一次「那你覺得他可能會 xxx」,或者家長猜一個看孩子接不接受。

將鬼人性化,「這個鬼有同夥嗎?」,「他有朋友嗎?」,「他為什麼這麼生氣,要到處嚇人啊?」,一邊問一邊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猜測,也同時畫出來。這個過程其實是幫孩子感覺到他害怕的鬼也是有鼻子有眼,有生氣有難過,有喜歡惡作劇嚇人,有朋友有爸爸媽媽,那麼也就沒那麼害怕了。同時也能讓孩子從鬼的角度去想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是不是也是自己害怕才嚇人的?」,「他是不是因為沒有朋友啊?」。

探索孩子的現實恐懼。有很多時候,孩子對鬼的恐懼是有現實原因的,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比如家裡有人去世,生病會讓自己害怕生命安全;家裡關係緊張,自己希望得到陪伴和照顧。那麼在讓孩子畫鬼說鬼的過程中,孩子設計到鬼身上的故事或者自己身上的故事,都有可能跟自己的現實恐懼有一定關係的。「他為什麼會來嚇你啊?」,「他什麼時候會出來嚇人啊?」這些問題都可以從鬼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來探索孩子害怕的原因。當然,父母不要過度解讀孩子的故事,有些映射還是需要專業的解釋的,父母可以對於值得懷疑,比較明顯的點在生活中多留意。

在故事中給孩子找力量。「假裝你現在拿著的是魔法筆,你在鬼身上畫幾筆,把它變成特別搞笑,你想起來就覺得很傻很呆的樣子,你會怎麼畫?」,這樣孩子能把恐懼的形象改變成搞笑的形象,並把兩者建立起條件反射,以後想到鬼就很容易自然想到這個搞笑的形象,就沒那麼害怕了。「假如你有一個魔法寶物,鬼一看到這個東西就不敢靠近,嚇得屁滾尿流,你覺得這個寶物會是什麼樣子?」,家長可以讓孩子畫出來,然後掛在自己家裡作為「鎮宅之寶」。或者「他原來是害怕 / 沒朋友才出來嚇人的啊,那我們跟他看看能不能做個朋友呢?」,這是更好的一種解決方式。

鬼,神話都是人的投射。以上介紹的方法並不是要孩子接受世界上沒有鬼,而是不戳破這一點的情況下通過形象化方式讓孩子能自己感覺到想像的鬼其實跟生活很近,也用自己想像的資源去幫助自己抵抗想像的恐懼。而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孩子想出的方法會更容易相信有效。家長不用讓孩子去接受自己覺得有效的方法,只要保持好奇心,甚至裝傻充愣,陪著孩子,引導孩子。

----

羅輯思維海南社群,連接創業者,共築家庭夢。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在彈出菜單裡選擇分享。

【訂閱】想加入的朋友,可以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羅胖海南朋友圈,點擊關注。或者在公眾號搜索羅胖海南。

【連接】羅輯思維海南社群——連接創業者,共築家庭夢。進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879392597,備註羅友或創業者;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但重點顯然不是「鬼「
    一定還有什麼東西是活的,是存在的,是你們這些睜眼瞎大人看不見的,專吃小盆友的。也許在門背後,也許在床下,也許每個周日晚上都會從天花板上爬下來。這是一種泛靈思維的遺存。你告訴他沒有鬼,告訴他不要信,都沒用的。那些只不過是話語,是知識,那不是他們的「體驗」。
  • 「文倀」是個什麼鬼
    「倀」字在《說文解字》裡還是「猖狂」的意思,大概到了唐朝,就變成了鬼了。比如《北夢瑣言》說的「江河多倀鬼,往往呼人姓名,應之者必溺,乃死魂者誘之也」,是淹死鬼;《廣異記》裡有個故事:「天寶末,宣州有小兒,其居近山。每至夜,恆見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數度。小兒謂父母云:『鬼引虎來則必死。世人云:為虎所食,其鬼為倀。我死,為倀必矣。若虎使我,則引來村中,屯中宜設阱於要路以待,虎可得也。』
  • 死黨每次見面都「有鬼」 父親喪禮被拍背:換你了
    「無論你在世界哪個角落,我都能找到你......」一句戰慄的話,其實是一群人從高中玩到成年的遊戲,而且一玩就是30年。這場遊戲令10個中年大叔走火入魔,即使娶妻生子也樂此不疲,每年想盡辦法都要「抓交替」。
  • 鬼壓床裡這個「鬼」,到底是個什麼鬼?
    講「鬼」之前,你先要了解下,當你睡覺的時候,身體發生了哪些正常的變化。整個睡眠過程,不是說一頭睡著,另一頭醒來這麼簡單。它分為兩個主要的階段:紅色塊就是REM期,隨著睡眠時間延長,REM期也越來越長從你上床閉眼準備睡覺開始,這就進入「NREM期」,這裡包括淺睡眠和深睡眠。然後,過度到「REM期」,之後,這兩期循環往復,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醒來。
  • 《傾物語/鬼物語》&八九寺真宵——樂觀「偽物」的無憂無慮
    卻在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最終留下沒有見到母親的遺憾去世,成為了引導別人迷路的「迷途之牛」。誠如上文所述,死亡的意義可以理解為「離開」,而與離開相對的概念,則是「歸宿」。這正好對應了迷途之牛本身的特性:自己無法到達目的地,也會不自覺地引導看到自己的人迷路。只不過,死亡對於八九寺是否有更深的含義?
  • OVA「滑頭鬼之孫」大量人設公開 大正時代風軍服登場
    此前,漫畫版「滑頭鬼之孫」在「周刊少年Jump」2012年30號上連載終了,並移籍至「少年Jump NEXT!」上進行連載「葵螺旋城 最終決戰篇」。關於OVA的主題歌,本作依舊由曾為第二季TV動畫獻唱了兩首OP的LM.C擔當,歌名為「DOUBLE DRAGON」,單曲CD預定於11月28日發行。   漫畫「滑頭鬼之孫」是由椎橋寬所著的以妖怪為題材、描繪了人與妖怪日常的怪異空想的大人氣少年漫畫,作品以繼承百鬼夜行總司令的少年奴良陸生為主角,講述其在妖怪百鬼夜行的世界中勸惡懲惡的故事。
  • 劇場版「青鬼 THE ANIMATION」預告:一個叫做桔梗鬼的傳說!
    劇場版「青鬼 THE ANIMATION」預告:一個叫做桔梗鬼的傳說! 178ACG ▪ 2017-01-26 10:19:05 決定於2017年2月11日上映的劇場版動畫「青鬼
  • AKB48入山杏奈主演真人恐怖電影「青鬼」海報公開!
    AKB48入山杏奈主演真人恐怖電影「青鬼」海報公開! 海報   此前,178小編已經介紹了人氣恐怖RPG解謎遊戲「青鬼」真人電影化的消息,電影將由AKB48成員入山杏奈,演員須賀健太、陳內將、聖也、古畑星夏、尾關陸等主演,預計在今年7月5日於日本上映
  • 醫生寫的鬼畫符處方藥師卻看懂?他找到「處方速寫辭典」網友崩潰
    有看過醫生的人舉手~應該不會沒人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雖然現在很多的病歷都已經電子化,但是很多醫生在診斷和建議用藥的時候,還是會拿起筆在處方紙上抄抄寫寫,有沒有看過醫生寫的字呢?小編以前看到的時候,都覺得天啊,這英文也太難懂了吧!
  • 嫁給鬼先生~漫畫「鬼さんの所へ參りました」單行本第1卷發售!
    嫁給鬼先生~漫畫「鬼さんの所へ參りました」單行本第1卷發售!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9-01-22 13:37:24 雨沢もっけ的漫畫「鬼
  • 什麼鬼!天朝推出真貓版哆啦A夢電影「拜託了小叮噹」
    什麼鬼!天朝推出真貓版哆啦A夢電影「拜託了小叮噹」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5-09-23 09:38:47
  • 茨木、酒吞轉世成高中生情侶,友麻碧「淺草鬼嫁日記」推出特別短片
    茨木、酒吞轉世成高中生情侶,友麻碧「淺草鬼嫁日記」推出特別短片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 alone together 是什麼鬼?到底是「單獨」還是「在一起」啊?!
    前幾天剛教了大家「同居」的英文,先來複習一下:👇「同居」是 live together?才不是!(為什麼35%的美國人反對同居??)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即便是和喜歡的人住在一起,他/她如果跨過了你的「安全距離」,你也會感到不舒服。
  • 「遺言圖書館」
    完全無法預料到,人生中哪一句話會是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句。可能很日常,可能很嚴肅。 偶爾有時,死亡是既定會發生的時刻。 一切有了預感,平靜地接受或奮力再最後掙扎一下。 把那些遺言收集起來,成為圖書館。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據說「〆」這個字是由漢字「卜」變形而來,也有人說「封」字簡略化後產生的字,沒有標準答案。書面信封口上的「〆」則是表示此信封已經黏死封閉好。也就是取「閉(し)め」的關閉、合上之意。而文件中的「〆切(しめきり)」即是表示截止時間,這種用法取自「締(し)め」,有關閉、結束等意思。
  • 感受日本自然與歷史傳說的震撼:東紀州「三重熊野」世界遺產巡禮
    雖然現在的遊客很少像古人一樣,花費數天來參拜祈福,但是這條伊勢路段上有許多的世界遺產景點,非常值得大家去逛一逛!無論你是對世界遺產與神佛文化有興趣,或是只是單純想在大自然中療癒身心,都可以跟著我們的路線來一趟小旅行哦!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日本有「千妖之國」之稱,種類多且詳細,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歷史,成為影視作品最愛翻拍的鄉野題材。究竟日本有哪些妖怪?為什麼妖怪大多是女性?「樂吃購!日本」在鬼月幫大家剖析日本流傳千年的妖怪傳說,讓你變成日本鬼怪通!
  • 牙根處會黑黑的到底是什麼鬼? 黑色東西為何物?
    牙根處會黑黑的到底是什麼鬼? 黑色東西為何物?時間:2016-11-16 12:06   來源:樂莎莎口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牙根處會黑黑的到底是什麼鬼? 黑色東西為何物? 不知道大家在「照鏡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牙齒背面」牙齦周圍有一圈黑黑的的東西?怎麼刷也刷不掉。
  • 日語中的「〆」「〼」「卍」都是什麼鬼?
    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的表示疊字的「々」,以及地名&數量單位中常見的「ヶ」。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
  • 妥瑞症卻被誤以為「被鬼附身」,他逆境重生錄取美國公衛碩士
    ,二○一七年創辦「臺灣妥瑞人協會」,二○一八年錄取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所碩士班,並透過募資平臺募集學費。「我要你看到我,看到妥瑞症。」這是他募資內容的第一句話。他是有妥瑞症、強迫症、情緒與閱讀障礙,曾放棄生命,如今勇敢追夢的曾柏穎。常被認為「被鬼附身」因為對妥瑞的不認識,他的童年飽受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