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君按
2019年,《都挺好》一枝獨秀。
眼袋大、不洗澡、獨愛蔡根花寶貝的蘇大強惹了眾怒。
觀眾噴了他40多集,臨大結局了,蘇大強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病。
大強試卷一買、手一牽、明玉一哭,什麼埋怨、恨啊,煙消雲散。
最近《極限挑戰》回歸,很多人遺憾孫紅雷和黃渤缺席「男人幫」。
其實,黃渤悄悄去另一檔節目裡開了家餐廳,還當起了店長。
豆瓣評分已經飆升到9.4。
這是一家特別的餐廳。
餐廳的服務員,是五位年齡加起來超過360歲、平均年齡73歲的爺爺奶奶們。
而他們,都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阿爾茨海默症,就是人們俗稱的「老年痴呆」。
由於大腦受損,他們的記憶、判斷理解、計算以及執行功能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
這樣一家狀況百出的餐廳,承包了所有觀眾的淚點。
認識下這幾位爺爺奶奶
餐廳裡的5位老人,分別來自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性格習慣。
小敏爺爺年輕時是名維修工,熱心腸,愛幫忙,一刻也閒不下來,天天忙東忙西。
長得非常像《飛屋環遊記》裡的老爺爺卡爾。
真的是非常像啦! 尤其是戴上獨有的黑框眼鏡之後。
孫麗君奶奶,退休婦產科醫生,自稱「公主姐姐」。
一口東北腔、愛跳秧歌,也愛收集玩偶,少女心十足。
李東橋爺爺,退伍軍人,綽號「大橋爺爺」。
雖然81歲了,但看起來依舊很精神。他平時不苟言笑,最喜歡的是練習書法。
胡公英奶奶,綽號「蒲公英」,至今依然在老年大學教英語。
跳交誼舞、唱英文歌、彈鋼琴,她樣樣精通,業餘生活相當豐富。
譚少珠奶奶,是五位中最愛笑的「珠珠阿姨」,也是餐廳的「開心果」。
餐廳裡經常能聽到她的魔性笑聲,她真誠的笑容也感染了很多人。
在第一期節目裡,為了讓老人們更好地掌握流程,黃渤扮作客人,考驗小敏爺爺的應變能力。
沒想到最後爺爺卻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讓顧客買單。
這件事也成為小敏爺爺的心結,久久無法釋懷。
在正式營業當天,他一直盯著座位上的客人,而客人則一頭霧水,依然慢條斯理地享受著午餐。
小敏爺爺顯得有些焦躁,他怕自己又忘記提醒顧客買單,於是屋裡屋外來回踱步。
直到帶著顧客順利結了帳、圓滿完成任務後,他才如釋重負,高興地坐下來休息。
蒲公英奶奶也因為一時疏忽,把菜號6寫成了9,導致上錯了菜,被客人指出來。
那一瞬間,奶奶的神情突然嚴肅起來,她覺得是自己害廚師白忙了半天。
但奶奶憑藉優秀的口才,最終還是把油潑麵推銷了出去,喜滋滋地跑去告訴廚師。
像不像做錯事的孩子,努力想要彌補自己的過錯?
原來當一個人老了,他們會開始擔心拖後腿,擔心自己失去價值。
於是他們變得卑微、變得小心翼翼,甚至學會了討好和看人臉色。
他們渴望得到肯定的眼神,真的會狠狠擊中你。
淚點
節目裡最大的淚點,莫過於人們在面對遺忘時的無力感。
公主奶奶之前服務過的小女孩來告別時,奶奶的眼神裡卻流露出困惑和不安。
她已經忘記了小女孩是誰。
不管周圍人如何提醒,就是想不起來。
小女孩臉上的笑容,也漸漸被茫然錯愕取代。
明明前一天兩個人還在熱情地聊天,奶奶還教她跳東北秧歌,怎麼會都不記得了呢?
《東邪西毒》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有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
但更多時候,讓人感到悲傷的,是遺忘了那些生命中的美好。
就像被橡皮擦除了一般,永遠無法追回。
第三期節目裡,小敏爺爺五十一年的至交來店裡用餐,兩個人近在咫尺,他卻完全沒有認出來。
而兩個人距離上次見面相隔了還不到一年。
小敏爺爺的老友,面對鏡頭時傷心地大哭:「我以為他是不會忘記我的……」。
被重要的人忽略遺忘的感覺,有些無奈,又讓人心疼。
《尋夢環遊記》裡說:死亡不是人生的盡頭,遺忘才是。
有人牽掛與被想念,才是生命賦予的意義。
歲月無情,留不住青絲變白髮,留不住那些珍貴的點滴。
真希望時光可以慢些走,真希望在愛的記憶消失前,你還記得我。
阿爾茲海默病
在中國,每二十位老人中,就有一位患有阿爾茲海默病。
它是一種會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患者可能失去方向感,容易迷路;
可能無法保持專注,出現怪異的行為而不自知 ;
可能易受挫和緊張,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主動交談的頻率降低;
可能思維不靈活,總是重複相同的問題;
可能漸漸失去運動能力,甚至無法吞咽;
可能失去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逐漸遺忘親人;
可能性情大變,有被害妄想症和暴力傾向。
電視劇《都挺好》裡蘇大強最後就是得了這個病。
他幾乎一輩子都沒表現出對女兒的愛,卻在記憶衰退時,還心心念念著要給女兒買複習資料。
這檔《忘不了餐廳》的初衷,正是想引起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關注。
也讓她們有機會和平臺,坦然地說出自己的病症,積極與客人分享他們的感受。
蒲公英奶奶早在十年前,就知道自己的疾病無法治癒,留在人世的時間所剩不多。
但她依然努力學習各種才藝,彈鋼琴、學畫畫、跳恰恰舞,充分調動自己的大腦,抵抗遺忘。
她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人證明: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們依然積極向上。
他們願意用熱情和笑容,去點亮剩餘的時光,給模糊的記憶裡留下一段美好。
「哭也這樣過,笑也這樣過,我幹嘛不笑著過日子?」
這5位性格各異的老人,經歷著反覆遺忘的折磨,但仍努力地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我們會在節目裡看到,公主姐姐雖然已經退休,但婦產科功底不減當年;
熱心腸的小敏爺爺,心算技術一流,是位「數字高手」;
大橋爺爺寫得一手好字,相信著世界的美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疾病並不可怕,只要樂觀地去面對。
理解與關愛,才是記憶迷途裡最靠譜的指南針。
節目中店長黃渤除了掌控餐廳大局,還會幫老人挽褲腳、穿圍裙,說笑話逗老人開心。
作為副店長的祖兒也會在一旁默默觀察,時刻關注老人們的狀態,給他們加油打氣,第一時間送去擁抱和安慰。
總有人讓我們學會遺忘,卻沒人教我們如何記起。
很喜歡節目的slogan:你可以忘記全世界,我不想忘記你。
也許人生終究無法圓滿,也許有些遺忘和分別再所難免。
終有一天,我們的父母親人,也會變老,也會帶著他們的記憶離開我們。
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趁一切還來得及,去製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所謂父母一場,是我一次次目送你離開,臉上在笑,眼裡卻藏著淚光。
殘忍的時間刻度
黃渤之前參加的極限挑戰裡同樣有這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大橋上掛滿了時間刻度,從過去到未來,按照每個人的期望年齡,開始生命格子的倒計時,剩餘的格子走完,就必須被叫停。
這意味著,生命的終止。
六個人裡年齡最大的是47歲的孫紅雷,他的父母都去世了。
出發時,他對著鏡頭說了一句「爸爸媽媽,我很想你們,我還有我的兄弟們,我們往前走了」。
紅雷哥那一句話,配上《請回答1988》的BGM,聽完,眼淚唰一下就流了下來。
最初,人生是一場場遇見。
在1970年遇見孫紅雷,在1971年遇見黃磊,在1974年遇見黃渤和王迅,在1979年遇見羅志祥,然後走了好久,在1991年遇見了張藝興。
這一路,都是六個人的回憶,上小學、讀中學、當兵、考上電影學院、開工廠、演出、出道、出名、第一次當爸爸……
就這樣一邊走,一邊回憶,仿佛前面的路長得沒邊。
可最終,人生是一場場告別。
走到第20「年」,王迅突然第一個被叫停,他的終點站到了。本來有說有笑的六個人一瞬間都傻了。
這只是一場綜藝,但那一瞬,所有的人都走了心。
或許每個男人心裡都輕輕地閃過一個念頭:它日,當這一刻真的來臨,我們該如何告別?
時光大橋上,男人幫一個又一個地告別了,王迅之後是張藝興、黃渤、黃磊、孫紅雷……
最後是羅志祥。
最終,向前奔跑的只剩下無憂無慮的孩子們。
而每一個爸爸離開時,最放心不下的都是孩子、只有孩子。
最戳心的一幕是黃渤。
小女兒問他:「你會停嗎?爸爸。」
他說「我肯定是在你前面停下的。」
說完這句話,黃渤的終點站就到了。
小豬問他有什麼想說的,他強忍著變調的聲音說「我想哭」。
告別時,小女兒很開心地跟著羅志祥走了,黃渤苦笑著說「你看高高興興就走了」。
這個娛樂圈情商最高的男人,臉上在笑,眼睛裡都是眼淚。
時間,在那一刻孩子的天真面前是如此殘忍。
年少的孩子永遠不會懂父輩目送自己的目光裡,為什麼會有淚花閃爍。
我們的父母,不也是這樣一次次地目送著我們,假裝輕鬆地揮手告別。
直到有一天,當我們也做了父親、母親,才懂得昔日那句輕快的「再見」背後,有一雙怎樣戀戀不捨的眼睛。
「再見,爸爸媽媽。」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