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土保持》雜誌社

2021-01-09 中國農業網


刊物概況

一、基本情況

  《中國水土保持》是水利部主管、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的對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水土保持綜合性科技期刊。

  本刊1980年8月創刊,初名《水土保持》,為雙月刊,內部發行。1982年改為現名,國內發行。從1984年第1期起改為月刊,國內外發行,國外代號:M748。本刊的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0-0941,國內刊號:CN41-1144/TV。本刊為大16開,每期64頁,容量14萬字。

  為了深化科技期刊改革,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期刊出版運行機制的管理體制,自1998年起《中國水土保持》編輯部正式更名為《中國水土保持》雜誌社。

  雜誌社現有正式職工7人,其中副高職稱5人。

  2000年創刊20周年時,錢正英、楊振懷等領導人,嚴愷、黃秉維、關君蔚等7位院士和一些老領導為本刊題詞,對《中國水土保持》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辦刊宗旨

  貫徹水土保持方針政策,宣傳水土保持成就;報導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交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經驗;傳遞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動態信息,介紹國內外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普及水土保持基礎知識,推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典型。

三、辦刊方針

  面向生產實際,面向基層,面向全國,服務於經濟建設。

四、通聯與發行

    雜誌社在全國25個省(市、區)建立了通聯工作站,有通訊員 120 人 。發行範圍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每期訂閱發行量穩定在7000~8000份。

五、特點與特色

  20多年的辦刊實踐,逐步形成了融政策性、技術性、實用性和新聞性為一體的風格,成為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水土保持科技期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雜誌的風格集中體現了雜誌所堅持的辦刊宗旨和辦刊方針,符合雜誌的定位,符合水土保持工作對雜誌的需求。

  多年來,緊扣辦刊宗旨,圍繞辦刊方針,根據水利部對全國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有計劃、有目的的約請和組織有關文章、講話在雜誌上刊登,宣傳水土保持政策和成就,傳遞水土保持信息,及時指導和服務於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為水土保持預防監督、生態建設、前期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了很好的導向作用。

  

相關焦點

  • 《國際水土保持研究》英文期刊獲評「2018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
    本站訊 日前,由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18)發布。該報告分析評價了2018年人文社科、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兩大領域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參與主辦並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國際水土保持研究》獲評「2018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 世界水土保持學會在中國正式註冊登記
    本站訊 日前,民政部批覆準予世界水土保持學會在中國註冊登記。水利部為該學會業務主管單位,學會秘書處設在水利部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  世界水土保持學會(World Associ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WASWAC)是全球水土保持領域最具權威的非政府、非營利性學術組織,其宗旨是推動各國水土保持工作者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世界水土保持領域的研究、設計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知識和技術支持
  • 水土保持的意義
    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務院國發[1993]5號文件「關於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近10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全國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110萬平方公裡,帶動全國實施坡改梯面積近500萬畝。全國有1.5億群眾從水土保持治理中直接受益,2000多萬山丘區群眾的生計問題得以解決。  治理水土流失,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長遠福祉。
  • 水土保持取得顯著成效
    ,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水土保持監督管理,紮實開展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搞好以規劃為主的頂層設計,夯實基礎性工作,深化水土保持改革,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國家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    第五條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
  • 中國水科院主辦的《國際水土保持研究》期刊被SCIE收錄
    本站訊 據科睿唯安官方網站最新消息,中國水科院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國際水土保持研究》正式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錄。   《國際水土保持研究》(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簡稱ISWCR)於2013年6月正式創刊,是由水利部主管,中國水科院與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英文學術性季刊,是秘書處設在中國水科院的世界水土保持學會的會刊。
  • 高職高專專業介紹:水土保持
    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專業介紹   專業名稱:水土保持  專業代碼:570401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與行政執法和進行水土保持科學實驗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 水土保持中植被發揮的幾個水土保持功能
    植物能夠控制水土流失是目前普遍共識,因此,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發揮的作用。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目前可以有以下幾個作用:1、植物的水文反應(1)喬灌木冠層的水文作用(2)灌木草本層的水文作用(3)枯枝落葉層的水文作用2、植物可以改良土壤水文性質,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提高土壤入滲能力;(2)改善土內徑流狀況(3)提高土體儲水能力3、植物能防止土壤侵蝕
  • 水土保持相關法規條文
    時間表:  1982年,國務院批准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工作條例》。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  1993年8月,國務院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
  • 普法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本法所稱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採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第三條 水土保持工作實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 期刊《國際水土保持研究》(英文)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
    原標題:期刊《國際水土保持研究》(英文)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   本站訊 近日,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公布了2015—2016年來源期刊遴選結果。
  • 普蘭店水土保持水平評價如何申報?
    普蘭店水土保持水平評價如何申報?(初次)辦理水土保持方案監測星級評價資質 (首次)如何辦理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星級評價資質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各級水土保持部門按照新時期中央治水方針和部黨組決策部署,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紮實工作,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
  • 中國水電八局參建工程入選「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
    中國水電八局作為主要建設單位參建的3項工程,入選中國水利部公布的2019年度9個生產建設項目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名單。 水電八局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 (張素 王濟林)記者22日從中國水電八局獲悉,該局作為主要建設單位參建的3項工程,入選中國水利部公布的2019年度9個生產建設項目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名單。中國水電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參建了這份名單中的溪洛渡、向家壩和仙居抽水蓄能電站,積極做好水土保持等生態環保工作。
  • 【法規常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國家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第五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
  • 關於加強溫德河上遊水土保持的建議
    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吉林市和永吉縣水利部門於2019年分別編制完成了《吉林市市區水土保持規劃(2019-2030年)》和《永吉縣水土保持規劃(2018-2030年)》,分析了區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現狀,系統總結了水土保持經驗和成效,以水土保持區劃為基礎,以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為主線,擬定了豐滿、永吉轄區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的總體部署,明確了水土保持的目標、任務、布局和對策措施。
  • 第十二屆國際水土保持大會在北京舉行
    2002年5月27日到31日,第十二屆國際水土保持大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來自德國、美國、日本等7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約400多名代表參加本屆盛會,共同探討水土保持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系列問題,在稍後的演播室中,我們請來了兩位嘉賓,一位是第十二屆國際水土保持大會秘書長、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長焦居仁先生。另一位是世界銀行駐北京代表處農村發展部主任伏格樂先生。首先請看記者的相關報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三十九號)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將水土保持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安排專項資金,並組織實施。  國家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
  • 水土保持英雄譜之三------葉培忠
    40年代,他在甘肅天水水土保持實驗區工作時,首次利用當地河北楊與山楊、毛白楊、響葉楊進行雜交育種,獲得了優於親本的雜交苗木。儘管當時試驗規模小,但積累了寶貴的試驗資料,為中國以後開展楊樹雜交試驗開闢了道路。天水水土保持實驗區職工為紀念葉培忠在天水的功績,把他培育的楊樹新品種中的一個,起名為「葉氏白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各地楊樹雜交育種工作,基本上是在葉培忠40年代工作的基礎上開展的。
  • 《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解讀
    面對嚴峻的形勢,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並明確要求「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規劃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土保持的需求,確定了水土保持區劃三級區水土保持功能,重點解決在維護和提高農田防護、土壤保持、水源涵養、水質維護等水土保持功能方面面臨的突出問題。六是注重同國家有關規劃相協調。
  • 姜德文:水土保持的核心要義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水土保持事業定位的系統性與綜合性首先,從水土保持學科的定義看,《中國水利百科全書》《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土保持術語》(國家標準)等專著、標準中將水土保持定義為: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以利於充分發揮水土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