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了滅蚊引進「大肚魚」,後在國內泛濫,生存現狀如何?

2020-12-19 顏夕侃史

任何一個生態系統所構成的完整閉環都是不可被隨意更改和破壞的,這一點最為適用於對於外來物種的引進。在這個地方沒有的物種一經引進,也就意味著它天生沒有天敵,那勢必會導致其泛濫成災,反而會破壞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因此,在引進新物種時需要考慮到多方的問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是不可違背的。

一般我們將這種外來物種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的情況稱為外來物種的入侵。而外來物種的入侵主要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將它們帶到了不該出現的地方,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破壞。

比如我們經常在動物園看到的長頸鹿,它們一開始可並不是東亞大陸上生活的動物,然而在我國古代宋朝時,已經對這種動物有了記載。在這一時期,已經有來自遙遠非洲大陸的使臣來到中國,帶著他們的這種奇異生物向我國朝貢。由於我國當時只是將長頸鹿當作皇家豢養的觀賞動物,因此沒有讓其大規模地繁殖,否則將會對我國的生態平衡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同樣的,玉米,馬鈴薯這些農作物一開始也並非我國的本土特產,雖然如今它們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主要農作物產品,但是最初作為外來物種,它們對於我國的生態環境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只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將它們有效地培育和種植了起來,這才解決了其對於我國生態平衡的打破問題。

當然,外來物種的入侵還包括著人為地引進導致。這種一般是經過了科學的考量之後統一作出的決定,因此,其造成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國為了剿滅泛濫成災的瘧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蟲,於是從美國引進了一種「大肚魚」。這種魚又叫做「食蚊魚」,它們以水棲昆蟲為食,由於它們會將蚊子產在水中的卵給吃掉,因此能從根本上解決蚊蟲問題。

但是,儘管已經借鑑了其他國家用其治理瘧蚊的經驗,我國在引進了「大肚魚」之後,還是因為治理不當,導致了其在國內的泛濫,對我國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大肚魚」在中國的生存現狀如何呢?

不同於小龍蝦,同樣作為外來物種被引進中國的「大肚魚」在一開始的確發揮了一定的剿滅蚊蟲的作用,但是,隨著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肆意繁殖,大肚魚的危害性逐漸顯現了出來。它們不僅會吃掉水棲昆蟲的卵,甚至還會捕食其它魚類的卵和樹蛙的幼仔蝌蚪,危及在原生水域生活的物種。其大量的繁殖導致了當地一些魚類的減少甚至是絕種。

小龍蝦尚且可以成為桌上美味,但這大肚魚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然也能夠在勤勞智慧的中國人的手中變著花樣地成為盤中餐,但是畢竟其個頭太小是「硬傷」,作為小魚乾零食尚可,但要作為一份席桌上的菜就不太合適了。

除此之外,有科學研究表明,大肚魚對於瘧疾的控制是有限的,它們甚至不如當地的一些本土魚類捕食的蚊蟲多。並且,它們不僅對於瘧蚊的控制效果不大,還由於其極高的攻擊性對於其他魚類有極大的威脅性。它們對於生態的危害性正是源於其高效的捕食掠奪方式,它們會攻擊其他魚類,撕扯它們的魚鰭,甚至直接殺死它們。

並且食蚊魚的身上還寄生著一些易傳染的蠕蟲,這些寄生蟲傳染給其他魚類之後會對其他魚類的種群造成極大的危害。針對大肚魚在我國造成的極大破壞和影響,我國目前已經開始著手對其進行治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肚魚能夠像玉米、小龍蝦一樣,恢復到合理的數量並且成功地融入我國的生態環境之中。

對於像「大肚魚」這種野外物種的引進,一定要做好科學的防控措施,針對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良好的預判和解決方案,否則,輕則造成本土魚類的銳減,重則不僅滅不了蚊蟲,反而成為了災害的一種,得不償失。而作為普通百姓,在野外看到這種魚類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捕撈上岸,帶回家吃掉或者直接丟棄。雖然這種做法有些殘忍,但其實是對於自然的順從的無奈之舉。

參考資料:

《物種起源》

相關焦點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而今已在中國泛濫,吃貨都對它毫無辦法
    物種的的減少其實不僅僅是因為自然的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有我們插手自然界的法則所造成,入侵物種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而今已在中國泛濫,吃貨都對它毫無辦法。
  • 當初作為滅蚊法寶引進我國,而後泛濫成災的「大肚魚」,現狀如何
    02上文提到的玉米和長頸鹿,都是古時人們為了發展農業,或是建立友好邦交所引進的外來物種。而在現代,我國也曾懷著美好的目的引進過一種魚類,那就是「大肚魚」。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曾經為了滅蚊,從國外引進「大肚魚」這一物種。
  • 為滅蚊引進的「大肚魚」,現已在中國泛濫,吃貨都對它束手無策
    物種入侵就是導致這一狀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是物種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世界物種入侵目錄中的許多物種又在中國出現過。中國疆域遼闊,縱跨五個溫度帶,所以許多物種都能在中國存活,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它們還會迅速地繁衍甚至泛濫,「大肚魚」就是這樣的。「大肚魚」很小,但是他們的肚子非常大,故而叫「大肚魚」。
  • 為了滅蚊引進的「大肚魚」,現已在國內泛濫,吃貨也拿它沒有辦法
    我國地大物博,除了擁有非常優美的各種自然風景之外,我國的生態景觀也是非常的豐富,由於我國擁有跨越五個氣溫帶的土地資源,因此世界上大多數的物種在我國都可以生存,這也導致我國,成為了世界上入侵物種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 當初為滅蚊引進「大肚魚」,誰料在我國泛濫成災,如今它怎麼樣了
    古往今來,人們都對蚊子深惡痛絕,所以對於如何防範被蚊子叮咬,人們也是做足了功課,想出了很多應對措施,比如蒼蠅拍,電蚊香液,蚊香等,其中值得一提的則是我國為了滅蚊從國外引進大肚魚,雖然國內的蚊子有受到一定損傷,但是大肚魚卻因為在國內缺乏天敵,逐漸泛濫成災。 事實上,在我國國土上有很多外來物種。據陽沐《滇南本草》中記載:「玉麥須,味甜,性微溫。」
  • 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如今在中國農村泛濫,吃貨對它沒興趣
    除了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雞,水裡遊的魚也不能倖免於難。就在2019年,我們永遠地告別了進化了兩億年的長江白鱘。這些物種滅絕帶給人類的痛苦,有一部分是因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部分原因是物種入侵。光是全球100種威脅性最大的外來生物裡面,就有51種已經出現在了中國,我們平時見到的牽牛花、小龍蝦、牛蛙都是入侵的物種。
  • 原產北美的「大肚魚」,是蚊子的最強剋星,如今卻泛濫在中國江河
    有一些物種就因為獨特的作用而被各國引進,並且還收穫好評不斷。就比如這種「大肚魚」,就在全球做下善舉無數,享有「天使」的美名,你認識它嗎?這種「大肚魚」其實就是食蚊魚,因為肚子常常吃得鼓起來所以擁有一個「大肚魚」的俗名,同時它還有柳條魚的別稱。
  • 「大肚魚」全球泛濫,不能吃不能賣,為何在中國卻大受歡迎?
    倒也未必,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現在各國引進外來物種不在少數,有許多外來物種也成為了當地的經濟物種,反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像玉米,番薯這些中國人的常見食物,也曾是外來物種,引進之後,大大增加了中國的糧食收成,對中國有著重要影響。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對中國有正面作用的外來物種。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導讀:俗稱大肚魚,因滅蚊而引進,如今在國內泛濫,網友:油炸倍兒香文/農夫也瘋狂進入五月以後,尤其是立夏節氣過後,溫度也是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有一種美食又要開始風靡全國了,那就是小龍蝦了。但是因為後來有吃貨發現小龍蝦肉質鮮美,逐漸就不討厭它了,並且還因為市場需求大,很多的農民開始養殖小龍蝦,而每年這個時候就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入侵物種,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也很常見,可以說是已經泛濫了,它就是俗稱「大肚魚」的一種普通淡水小魚。
  • 原產美國的「大肚魚」,在中國江河泛濫,一撈一籃釣友卻怕看到它
    現代的很多物種入侵事件,都和人類的活動有關,有的是人類無意識大把一些物種帶回本國。有的物種卻是人類主動引進的,比如在中國泛濫成災的福壽螺就是如此,在最初的時候,福壽螺是被當成一種經濟養殖水產引進中國,但後來發現這種螺的寄生蟲非常多,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被停止販賣和養殖,但它卻成為了一種入侵物種。
  • 菲律賓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
    很多物種都是因為缺少天敵或者繁殖能力強,就會快速的泛濫了起來。曾經我國南部因為蚊子過多,就引進菲律賓的「大肚魚」。在那一段時間內,蚊子的數量確實有所控制,可是又因為取消天敵,這個食蚊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那是因為無食用價值,只能吃蚊子和供觀賞的作用。所以吃貨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呀!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而有些物種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物種引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最後卻超出我們的控制,最終在自然界泛濫成災,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大肚魚」就是這樣一個物種。為消滅蚊子引進的大肚魚相信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我小時候就經常到小河溝或者小水塘中撈這種魚來養著玩。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吃貨網友:油炸倍香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名山大川更是旅遊者的最愛,走在山中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更能深刻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常常有不少的驢友,喜歡和朋友一起到青山綠水的地方去旅遊生活,領略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美景。
  • 這種不起眼的「食蚊魚」,已經在中國泛濫,是你家鄉有的嗎?
    而食蚊魚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它對消滅瘧蚊及其它蚊子的幼蟲有一定作用。最開始的時候食蚊魚這種魚類,出現在美國的東南部,以及墨西哥,古巴等地區。而在以前的時候,很多的國家看這種魚對蚊子的抑制有著顯著的作用,因此在當時這種魚類就被大量國家移植進入了國內,而我們中國也是其中的一員。在1975年的時候這種魚類被引入中國。
  • 全球性入侵物種,不能吃不能賣,中國引進96年,如今卻泛濫成災
    全球性入侵物種,不能吃不能賣,卻被各國引進這種物種就是食蚊魚,這是一種小型魚,體長15.5~37.5毫米,體型小,頭及體背緣較平直,腹部圓,因此也被稱為大肚魚,大肚魚原產於原產美國德克薩斯—瓜達魯普河,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魚類。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在國內泛濫後卻想賣回來,後來怎樣?
    ——部爾衛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與越深入,不同國家的風俗與文化是人們渴望去了解的,但是美食更是每一個旅人都不能辜負的東西,尤其是不同國家的飲食本身也是一種文化,這與當地的氣候與地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也有很多的人嘗試將國外的美食帶回國內,甚至是將國外的植物或者生物帶到自己的國家,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在國內泛濫後卻想賣回來,後來怎樣
  • 原產美國的食蚊魚,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入侵物種,中國也廣泛分布
    02食蚊魚是如何被各國引進食蚊魚成為全球性入侵物種,是人類引進的結果,而之所以各國會積極地引進食蚊魚,和它嗜食蚊的幼蟲20世紀初在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來滅蚊, 由政府部門大規模飼養繁殖,這時候南美地區,以及菲律賓等各個國家,也開始效仿北美,引進食蚊魚滅蚊。
  • 「食蚊魚」如今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束手無策,它還是魚類天敵
    那麼,在大自然中,蚊子是如何維持自己的種族平衡的呢?蚊子屬於食物鏈的底部,蚊子的天敵中常見的是青蛙、蟲草等。今天小編向你們介紹魚。這也是蚊子的天敵,是吃蚊子的魚。顧名思義,不能輕視能吃蚊子魚、吃蚊子的魚的驅蚊能力。吃蚊子的魚是外來種,是為了驅除蚊子而引進的,但是吃蚊子的魚現在在我國很普遍,不能吃東西。
  • 中國奧特萊斯項目泛濫九成山寨 OUTLETS生存現狀堪憂
    近幾年,儘管國內傳統零售百貨市場一直不景氣,但奧特萊斯卻發展異常繁榮,甚至有種大躍進的趨勢。當一件東西多得泛濫的時候,它就變味了,奧特萊斯也一樣。  以往人們提起奧特萊斯,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可以「低價買奢侈品、買名牌」,可現在很多人對其已經不感冒,很失望,甚至有的感覺像是去農村大批發市場買東西一樣。可見奧特萊斯在中國已經變形了,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