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是什麼?不僅需要教師領會,家長學生也要有所了解

2020-12-11 教育途中那些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這個教育,既可以指狹義的學校教育,也可以指廣義的增加人們技能和知識的活動,因為不論是哪方面的教育都需要前進才能強國。

近代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不斷改革,從最早頒布並實施的癸卯學制,到現行的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都指向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和素質。

現在我國推行的是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儘管時隔二十年,國家也一直在這個大方向基礎上不斷充實完善,包括今年準備實行的勞動教育。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什麼樣的。

一、宏觀理論

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從關注學科的課程價值取向轉變為關注人的課程價值取向(通俗而言以人為本)。

總體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具體目標: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調整和優化課程結構;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發展性的評價與考試制度;實行三級課程管理。

二、微觀該實行

新課改的學生觀:

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性。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3、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學生是獨特的人:

學生是完整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學生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權責的主體。

(通俗而言: 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不能以學生的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即不能有好差生區別對待,更不能掐滅學生的個性)

新課改下的教師觀: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4、教師應是社區型開放教師。

(通俗而言: 輔導學生功課授予學生知識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學生不必因害怕而不敢問問題,並且在家長發現教師有專業上失誤的地方時,可以及時提出。)

新一輪基礎改革有許多的改革措施,其中學生觀和教師觀是比較貼近我們實際學校教學工作的。因為這不僅是獲得教師資格證的重點,也是將來需要教師落實到教學工作當中的,所以不僅需要教師領會完整,學生和家長有所理解也是可以更好的建立師生關係、幫助學生成長、個性發展。

相關焦點

  • 新課改首先要改的是教師的觀念
    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角色中解放出來,還要從過去作為「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的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教師是學生學習和心理成長的引導著和促進者,這是21世紀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
  • 高中新課改 讓學生全面有個性發展
    而對於準高一新生及其家長來說,新課改成了他們近日議論的焦點,新課改究竟會是什麼樣?會給高中學習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連日來,記者多方連線,為對新課改有所顧慮的新生和家長尋找答案。據了解,作為我省高中課改30所樣本試點學校之一的溫州中學,早在2006年率先開始推行新課改,對學生實施「學分制」評價體系。作為試點學校,溫州中學在過去的幾年取得的成效為省市新課改實施起到借鑑和引導作用。
  • 課改十周年 不足三成教師對新課改成效滿意
    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產生了積極影響。調查顯示,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的中小學教師佔比52%,以小組討論為主的佔比26%,以講授式為主的僅為22%。  形成對比的是,教師們對新課改的實際成效評價不高,對課改的總體評價表示「很滿意」的教師佔比3.3%,「滿意」的教師佔比21.3%,即僅有1/4受調查中小學教師對新課改的實際成效表示滿意。
  • 新課改學生觀_教師招聘網
    新課改學生觀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15 14:2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新課改政策解讀:新課改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一種是學校為了穩妥,必修完了之後還是分專業,文科班同學安排在一起、理科班安排在一起;也可能是學校從高一開學就建立行政班,同一個行政班的學生到高二之後按照不同的選修模塊到不同教室裡學習,課完了之後還是回到行政班來。各種管理形式都可能存在。   按照新課程規定,學生高一就要確定自己的選課方向,但從目前來看還不可能完全達到。   新課改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 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 及時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改制度的變革,特別是新課程的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才能保障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下面便談一談新課改給我的一些感觸。
  • 新課改的背景與瓶頸
    其中最需要教師們貫徹實施的是專題/主題教學,也叫大單元教學,或者就是PBL學習法(項目學習法)。除了師生陳舊的教學觀念外,不會運用項目學習法成了當前讓新課改舉步維艱的一大瓶頸。面對高考,領導要的是眼前的成績,而不是看不見的素質教育。為迎合上級的精神、要求、檢查,學校的形式主義嚴重,新課改培訓是一套,教學又一套;領導說一套,做一套。諷刺的是,指揮新課改的領導往往自己不去踐行新理念,陽奉陰違,甚至對此一知半解,結果以己昏昏,使人昏昏。(4)教研室的無奈。大家心知肚明,我們的學校、班級、教師、學生都是分檔次的,我們的教育不是培養人,而是層層選拔人才。
  • 新課改「三觀」有什麼
    在教招和黑龍江特崗教師考試中,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十分愛考,考試中佔的比重也很大,那就是——新課改。可是許多同學對新課改的知識一無所知。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新課改的考點。一、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
  • 新課改的教學觀
    考查學生對其中的每一條具體理念的理解,以下主要圍繞新課改教學觀進行詳細陳述:一、新課改的教學觀提倡教學從教育者中心轉向學習者中心「教育者中心」是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的一種理念,突出表現為教師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主導一切,主控課堂,一味的採用灌輸式的理念和作風,這種專制的教育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抑制了學生獨立性的發展。
  • 新課改的評價觀
    同學們在複習新課改的知識點時已經明白,新課程改革是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多元智力理論的基礎之上,對於課程實現目標、內容以及評價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與此同時,全方位的發展性評價觀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因此,在這一篇中,我們就新課改的評價觀給大家做一梳理。
  • 新課改背景下的評價觀念轉變
    在事業單位聯考D類考試中,新課改這一部分的內容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經常以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出現,給出案例以選擇相應的正確答案、利用新課改的相關理念評價材料中老師的教學相關行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2. 「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的發展。」3. 「建立和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評價體系。
  • 這省今秋開始高中新課改,都有哪些變化?家長和學生提前了解
    這省今秋開始高中新課改,高中課程改革怎麼做?家長、學生這信息要了解福建省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從2020年秋季開始,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將進入到實施階段,從 2020年秋季起,福建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也就是秋季讀高一的學生,要接受新課程改革,使用新教材。那麼哪些信息家長、學生需要了解的?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課改的評價觀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課改的評價觀 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解讀新課改「學生觀」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解讀新課改「學生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解讀新課改「學生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新課改後小學語文學生學什麼?怎麼學?老師怎麼教?教什麼?
    當前,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無論是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媒介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也從原來的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轉向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了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 全國教師資格證統考:新課改的理論依據
    新課改無疑是考試重點;這部分內容涉及到新課改的理念、目標、內容、教育觀、評價觀等眾多內容。那麼,新課程改革作為我們國家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革,它的理論依據是什麼?下文將進行梳理。
  • 教師招聘之新課改學生觀
    一、考查形式新課改學生觀為教育學課程章節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模塊的考點之一,涉及有主觀和客觀的考察。考察角度有識記類,也有理解類。因此,在備考時候我們需要梳理總結知識,準確識記,還需要結合例子達到理解。
  • 福建高中新課改正式來臨,你的孩子需要什麼能力?
    也就是說,2020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是此次課改的首屆學生,至2022年參加高考時,高一至高三所有年級將全面實施新課程。那麼問題來了——新課改下課程結構將如何變化?這些變化對學生提出了哪些新的能力要求?
  • 新課改下教師行為的轉變
    六月來臨,各級各類學校陸續開學,教學工作也正一步步走入正軌,但是今年很多教師都被賦予了一個新角色——「網紅教師」,在假期期間通過網絡開展直播課程對學生及時進行授課和指導,但是這種新的授課形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表現出了在新課改和新「網課」的形式下教師行為發生的轉變。
  • 湖北高中新課改方案出爐
    昨(30)日,記者在武漢市高中課改教師培訓現場了解到,即將為高一學生上課的教師們對這一重大變化感到困惑。...  按照新課改要求,今年秋季新高一的學生,語文必須要學習5本必修課本,另外有11門課程供學生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