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達川區堡子鎮耿石村1300餘群眾祖祖輩輩盼著修通公路,2013年達巴高速公路金石出口就在毗鄰的通川區金石鎮破石村,盡在咫尺的高速路激發了耿石村群眾的修路熱情,耿石村的群眾拿出自己的養老錢,賣豬賣糧集資30餘萬元,終於修通村道。
群眾進城辦事的時間大大縮短了,群眾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可是,因為這條路由於資金短缺,加之只是村級聯網路,坡陡彎多路窄,最陡處坡度達60度,上行或下行車輛駕駛員都提心弔膽的,稍有不慎就會翻到數百米的深谷,車毀人亡。這條路也被過往司機稱為達州市的最陡「天路」。
何時撫平「天路」?當地群眾翹首以待。近日,筆者走訪群眾,傾聽他們的呼聲。
賣豬賣糧修公路「儘管我都70多歲了,可是為了子孫不再受苦,我把家裡的幾頭肥豬賣了也要交公路款,不夠的話我就找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借。」回憶起當初修路的事情,耿石村三組的老陳至今還有些激動。
耿石村距離達州市城區70餘公裡,距離堡子鎮場鎮20餘公裡,全村1300餘人,400餘戶,與堡子鎮長埡村、煙燈村等相連,與通川區江陵鎮西湖村隔河相望。苦於河流、大山的困繞,這裡祖祖輩輩就沒有一寸公路。
「以前我們買肥料,賣肥豬都是請人幫忙抬,從山下抬上山要一、兩個小時,到了場鎮幾乎就是一整天的時間。」一提到原來沒通公路的那種艱辛程度,組長鄧先才流下了眼淚。
堡子鎮黨委政府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有效利用各種項目資金,村支兩委發動群眾出資出勞,激發群眾的修路熱情。大家有的拿出自己的養老錢,有的賣了自家的肥豬,有的賣了女兒的嫁妝,通過各種方式籌資100餘萬元,2013年就修通了出村的路。此時恰逢達巴高速公路開通,在破石村有一出口,群眾欣喜若狂,又人平出資1000元修通了一條連通高速公路出口的村道,終於實現了祖祖輩輩的公路夢想。
第一「天路」讓人愁
公路通了,給群眾出行帶來了方便。雖然山高坡陡、路窄彎急,但大家都願意走這條路,平時的車流量達到500餘臺次,春節期間達到2000餘臺次。
問題也隨之而來。
由於連接高速公路出口的公路是村道,沒有納入等級公路進行預算和規劃,加之山高坡陡,僅僅能滿足單車通行,這條路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因素,車多了也經常出現會車難的問題。只要進入村道後,駕駛員在山上山下一公裡外的地方就要一直鳴笛會車,尤其怕在陡坡處會車。即便這樣小心,還是經常出現各種安全事故。
「原來沒有通路的時候我們盼著通路,現在路通了也有憂愁哦,我兒子開車從城裡回來的時候都不敢走高速路,只有走原來的老路,遠多了哦。」64歲的張成五說。
連接高速公路的村道剛剛修通的時候,該村在外的工作人員非常開心,從成都、廣州開車回家過年,喜滋滋地下了高速公路,走上村道的時候,大家都傻眼了,「這是什麼路哦?還敢走嗎?」
該村一位在成都工作有20多年駕齡的人士,開到村道上的時候,兩條腿直打顫顫。在旁人的指揮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開到一個稍微平坦的地方,找了一位本地駕駛員才幫忙開回家,他說這就是達州市的「天路」,比川藏公路還難開。
聯網路可望解決「天路」問題
修路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群眾出行,可是耿石村一、二、三組500餘村民卻只能夠望著近在咫尺的高速公路哀嘆,原因在於:連接高速公路出口的村道只經過了四組,一、二、三組已經修通了組與組之間的部分聯網路,二組與一組之間有2公裡沒有資金硬化,成了「腸梗阻」,無法連通高速路出口,500多村民只能眼睜睜地望著高速路哀嘆。
從破石村高速路出口一條路可以直接到達堡子鎮長灘村、通川區江陵鎮大埡村,另一條就是現在的「天路」可以直達堡子鎮場鎮。如果解決了耿石村一、二、三組的「腸梗阻」問題,便可形成村內聯網,也可以解決「天路」問題。
「我們在區人代會上已經提出了建議,對現在這條連接高速路出口的村道進行加寬,或者進行重新規劃,既可以方便當地群眾出行,又可以減少堡子片區群眾進城的時間。」堡子鎮黨委書記黎小林說。
達川區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的「天路」是村級聯網路,為了解決安全問題,目前已經報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