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李丹)8日,廣州地鐵官方網站發布地鐵二十二號線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與地鐵十二號線的工程(潯峰崗—大學城南)環境影響評價補充報告書進行公示。上述兩條線路自今年初《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 年》(以下簡稱《規劃》)獲批以來便備受關注,記者梳理此次公布的環評報告發現,兩條線路的規劃有所調整,十二號線線路全長從原設計方案的37.2km調整至 37.6km,二十二號線路線長度減少 0.8km、車站數量卻增加2座。
以上文件的公示期限為自公示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市民可以在期間,通過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提出意見和建議。
十二號線:「麓景西路」站調整為「恆福路」站
地鐵十二號線是《規劃》包括的十條新線路中站點設置最多的線路,共有25個站點。該線路自潯峰崗站向東北,規劃沿線經槎頭、白雲公園、麓湖、淘金、赤崗、官洲、大學城,止於大學城南站,線路主要經過白雲區、越秀區、海珠區、番禺區。
此次地鐵官網公布的環評報告為補充公告,地鐵官網指出,本項目現由於線路進行了優化,停車場選址進行了調整,故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事項向公眾進行補充公示。
所以地鐵十二號線做了哪些調整呢?線路環評報告顯示,線路全長從原設計方案的 37.2km 調整至 37.6km,均為地下線敷設方式。不過線路長度規劃增加了,但該線路的站點數仍為25座,其中換乘站15座。
不過通過環評報告中公布的線路示意圖,記者發現站點的設置有細微調整,此前《規劃》中出現的「麓景西路」站,在本次環評報告中變為了「恆福路」站。此外,全線設置一段一場,分別為槎頭車輛段和科學中心停車場(調整前為大學城南停車場)。
作為已經納入《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範疇的工程,地鐵十二號線建設工期擬安排在 2018-2023 年。
對於十二號線未來將對城市發展帶來的影響,環評報告指出,十二號線為「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的結構骨幹線,串聯棠溪火車站,承擔白雲、越秀、海珠、番禺四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繫,貫穿金沙洲北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淘金-二沙島片區、海珠生態城片區、萬畝果園片區和大學城生物島等重點發展區域,有效緩解中心區的交通壓力,加強金沙洲、白雲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支持廣州市總體規劃「中調」的發展戰略。作為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對角線之一,可以將南部四號線客流和西部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區,對於提高軌道交通線網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