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畫符,一般人都認為是在那胡編亂畫,其實不是這樣的,說起道士的符號,這要從春秋時期的帛和說起。
此人名護,字仲理,益州巴郡人。終南山有位道士董奉,一面練功,一面行醫,醫術非常高明,少年時的帛和便去了終南山拜他為師,跟隨董奉十年學得行氣服術法,之後又去了西城山,那時的王方平在西城山修道,帛和就拜王方平為師。
去了青城山的帛和,跟隨王方平煉丹修道,這一學就是數十年。這一日,王方平對帛和說:「你去看看山洞東面的崖壁上有沒有文字?」
帛和出去看了半天,也沒有見一個字,回來對師父說:「師父,我看過了不曾有一字。」
王方平說:「你去面壁,什麼時候能看見有文字出現,你就修成真道了。」之後傳授給帛和大道秘訣,然後駕祥雲離去。帛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看著崖壁,嚴寒酷暑,風雨不誤,這一看就是三年。一日,帛和突然看見崖壁上出現了《三皇天文》四個字,帛和興奮不已,趕緊洗漱焚香祭拜,走上前觀看,就見不知是什麼人把《三皇天文》和《五嶽真形圖》刻在崖壁上。帛和一一的把這些抄錄在長絹之上。
《五嶽真形圖》此圖把五嶽的形態形象化,即有丹青又有筆墨,它意境高遠。傳說,《五嶽真形圖》繪自天宮,後由西王母傳給漢武帝,每四十年傳授一次,非大賢大德之人不可得到,後來《五嶽真形圖》哪裡去了就不知道了。
《三皇內文》是從盤古開天地寫到天皇、地皇、人皇。它是用古代的象形文字寫出來的,非常深奧,後來道士們把這些文字變成了畫符的符號,所以外行人士再看那些符咒,就感覺像看天書一樣十分神秘,令人費解。這就是道士的符咒的來源。
後來,帛和發展了老子學說,在洛陽創立了"帛家道"。"帛家道"在東晉時期,盛行於江浙一帶,「帛家道」稱帛和為祖師,帛和與王方平學的輕功,據說活了一百多歲,後來「帛家道」與天師道及上清派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