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拉課堂 | 託育課程方案的獨特性

2020-09-03 蓓拉課堂

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

當託育行業獲得國家政策支持時,市場掀起了尋找託育課程的熱潮,全行業呈現「有課程皆從早教演化,無課程皆和理念結緣」的現象。


理念不止「高大上」還很「國際化」,有「源自英國」、「源自澳洲」、「源自日本」、「源自美國」、「源自臺灣」、「源自加拿大」…….,看起來真的是「足不出戶享美好教育」的感覺。


課程不管源自哪裡,基本的流派無外乎浪漫主義流派、文化傳遞主義流派、進步主義流派以及瑞吉歐教育法、蒙臺梭利教育法等。


更絕的是,如果在尋找託育課程上較起真來,連朋友圈(網站)隨意發布的課程都不放過,各種寶盒、秘笈受到了追捧,更有甚者開始關注嬰幼兒「教材」。當你闡述早期教育「課程」不是「教材」,是「課程方案」、是「過程」、「一日生活皆課程」時,得到的是無知的冷遇。

縱觀國內0-6歲早期教育發展,經歷了由「五大領域活動」到引進國外「主題課程」再到發展本土化特色的「特色園本課程」。


2018年託育進入爆發年,隨之而來的「託育產品」的繁衍期進入呈現階段。課程方案參差不齊,其中一種「託育課程」是將早期教育理念、早教遊戲、幼兒園一日流程……融和而變身為「託育課程」,從而植入託育機構,對孩子進行「冷板凳」的教育。之所以稱之為「冷板凳」教育,就是變相的分科教育模式--「老師自嗨、寶寶茫然,家長只能被動認同」。


橫向思考:託育市場都有哪些創業者進入?根據「內在需求」,會產生哪些思維習慣?

託育市場三種創業者進入託育行業時,自然而然的會產生以下習慣:

A.小白型:特別喜歡引入國外的課程理念,如英國EYFS、美國髙瞻、瑞吉歐等;

B.幼兒園:將幼兒園「主題課程」簡單化,不分月齡的延伸;

C.早教機構:把早教遊戲活動,融入在託班或「緩釋班」中。

縱向思考:這些託育課程也專業、豐富、有趣、形式多樣,但符合日託的0-3歲的嬰幼兒嗎?

日託的0-3歲的嬰幼兒內在需求驅動外在行為發展和心理發展靠遊戲課程可以做到嗎?


※ 此處需要劃筆記哦:

錯過等於過錯,讓孩子的0-3歲盡情發展和滿足,需要每一個託育人做深度、寬度、多維度、有高度的陪伴者、支撐者,不做引領孩子的那個「老師」。

  • 託育活動課程基本四要素:名稱、目標、內容、總結;
  • 託育活動課程基本四步驟:觀察、記錄、評價、計劃;
  • 託育活動課程教師四大角色:心理學家、觀察者、計劃者、教育家;


※ 劃筆記哦:

我們不做託育行業的「偽裝者」,我們要做「潛伏者」,潛伏在「孩子」身邊助力成長。


正確的託育課程是「太陽」,偏差的託育課程是「黑洞」


正確的託育課程有兩個基本特性:

  • 月齡適應性
  • 個體適宜性


不同月齡嬰幼兒有著每個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託育課程方案要有系統性和進階性。同樣月齡的嬰幼兒由於育養環境不同,每個嬰幼兒的發展差異也很大。當一個課程方案不圍繞著嬰幼兒發展的七大領域和發展目標,只是呈現兒歌、遊戲、活動,這樣的託育課程有什麼意義?


託育課程是將發展目標融入在一日的保育生活中,也就是「保教一體」。如果一個託育中心把自己變成一個學前教育機構,忽視嬰幼兒的發展特點,它也只能稱之為「託班」。


託育課程是系統化的支持性策略活動方案,需要「託育人」認知、歸納、分析、系統思考。


今天要說的託育課程,是所有「託育人」關注的點、也是值得深度系統思考的點!


如何突破困擾,託育機構中如何起到「育」的作用的難題,還有一直匹配各類早期課程遊戲的方式,究竟有什麼&34;、&34;、&34;還有&34;、&34;等等.......


先來開啟託育課程方法論...

所謂託育課程方法論,就是要圍繞著品牌的頂層設計,建立支持品牌的系統。託育品牌的建立是分體系、分模塊、分階段的,構成託育品牌頂層設計包含八大體系:品牌系統、服務系統、營銷系統、環境系統、課程系統、照護系統、保育保健系統、膳食系統。體系之間互相關聯、密不可分,而不是簡單的線性單因果關係。


這個方法論叫做「系統思考」,要把各體系串聯起來,系統的思考。比如:課程體系和環境體系的關係,簡單來講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地利」,指的是大部分機構建於城市中,場地有限制,除了面積大小之外,最重要的有戶外和無戶外,所以環境也會決定品牌定位,當然還有周圍的競品品牌、人群的特點等。


所謂「天時」,指的是國家政策和當地政策等,政策導向也會影響品牌定位,比如說:普惠型和盈利型,不同的模式,投入不同,所以品牌定位也不同。


所謂「人和」,指的是資源、客戶源、客戶需求點、教師特色點等,也會影響品牌定位。


只有評估、分析託育的「天時、地利、人和」,方可做品牌定位,然後做環境體系和課程體系的同步建立。

為什麼做課程體系一定要做環境體系?可能你覺得,搭個房子,隔幾個教室,不就可以了嗎?事實上,造成「託育做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打造偏離了課程專業特色理念,課程和環境的不匹配,同時脫離了0-3嬰幼兒的發展特點、月齡適宜性和個體適宜性,從而使託育中心的課程實施起來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麼疫情期間,做不下去的「託育中心」關門的原因之一,因為環境不能支撐課程的理念,沒有辦法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和成長。(在這裡不詳細介紹環境體系,)


託育究竟是服務還是教育?


看似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蘊含著託育的本質。託育服務的本質就是照料照料是讓嬰幼兒在一日全託的過程中,得到高品質的照護。照護系統的完善來源於一日標準化的作業流程(SOP)和環境細節的把控。如果只有照護,心理發展學家就會歧視這種方式。只有把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徵融入在照料中,才會形成真正的「託+育」。


託育課程就是幫助嬰幼兒發展的過程,而教育內含知識和價值。0--3歲的課程是早期教育融入心理動力學理論而得到發展。沒有心理學知識的支撐,談託育課程純屬「胡說八道」。


託育課程的核心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區域活動、大組活動、小組活動、戶外活動、生活活動、多元活動),了解嬰幼兒的發展情況,同時通過觀察與評價以及測評工具,為每一位嬰幼兒提供成長的幫助。


先要做好託育以及完善託育課程體系,從品牌傳遞的價值,到構建課程框架的環境體系,以及營造的服務體系是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打造貼心、細微的照護體系,符合嬰幼兒發展的課程方案是客戶持續購買的根本;善於運用腦科學的測評工具和家園一致的育兒理念是項目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版權聲明

本文為原創文章,著作權均歸「蓓拉課堂BellaClass&34;授權。否則即為侵權!肆意剽竊及抄襲,我們零容忍!



相關焦點

  • 蓓拉課堂 | 託育課程定位
    融合皮克勒尊重式育養法、蒙氏教學法、皮亞傑建構理論、美國遊戲力課程方案,為嬰幼兒提供個性化的保育與教育支持。課程方案包括﹕身體健康與動作、認知探索與發展、語言發展與交流、社會性—情感發展、個人意識與學習品質、藝術薰陶與創造力六個領域的發展。
  • 蓓拉課堂 | 託育中心課程基礎
    蓓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託育中心的課程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很多人會說:課程即生活,生活即課程。身體的發展有時會在早期幼兒課堂上出現,因為他是自動發生的,教師們需要記住,身體發育和學習的其他領域一樣重要。孩子需要在粗大運動(拉,爬、跑、踢、扔、跳)和精細運動(剪、畫畫、寫)方面多加鍛鍊。隨著孩子身體發育,他們懂得了更多複雜的工作,也擁有了自己的需要,比如他們穿衣打扮。另外,身體物理發展促進了情緒發展,當孩子知道自己身體是可以做到的,他們就有了自信。
  • 蓓拉課堂 | 備受關注的英國EYFS在託育如何實現?
    做託育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課程,世界上幼教課程方案多達幾十種,尤其英國EYFS體系特別受到一二線城市託育機構的青睞同時邀約蓓拉課堂創始人趙老師和小夏老師一起就此問題展開交流。如果小夏老師像風,趙老師更像「雨點」,他的獨特見解和落地的風格會撩開你的視野,穿過風,而快速植入土壤生根發芽。在和兩位老師解惑答疑的交流過程中,仿佛看到了一直困惑的現狀:在深圳、廣州、佛山、上海、北京、重慶.....看到很多的託育中心主打英氏託育、日式託育、美式託育......
  • 蓓拉課堂 | 疫情後託育機構會受到影響嗎?
    蓓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很多託育機構擔心疫情後收託寶寶會受到影響,這種擔心會變成現實還是只是一種猜測今天分析某中心開園一個月的收託情況,來分析疫情後對託育中心的影響。該項目託育部分面積800平方,設置0-8個月(一個班)、8-18個月(兩個班)、18-36個月
  • 蓓拉課堂 | 培訓之後的思考
    蓓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從蓓拉課堂四年來得到的數據來看:如果只是收託18個月齡以上,孩子們平均在園的時間為5-6.5從目前蓓拉運營的幾個園收託低齡寶寶的情況看,0-12個月寶寶佔比15%,12-24個月佔比40%,24-36個月佔比45%。結 論:只有收託18個月以下的寶寶,才是完整的託育結構,才能規避模式上的短板以及減少營銷壓力。
  • 蓓拉課堂 | 託育中心的老師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培訓?
    在評鑑指標中,託育活動領域權重達0.40,原因在於公辦民營和私立託嬰中心(進階)管理較為成熟,其質量提升重點是嬰幼兒教保活動水平。相對來看,衛生保健所佔權重略低於託育活動,權重在0.30~0.35 之間,託育活動和衛生保健構成託嬰中心託育質量評鑑的重要內容。關注成熟規律和發展過程,支持自然發展是嬰幼兒早期教養的主要理念。
  • 蓓拉課堂 | 託育行業需要的是方案專家不是專業測評師
    方案專家是指能將早期教育理論和早期教育實踐二者結合,並且深耕於託育中心研究的一類人。可以引導激勵託育教師制定方案4.也曾有多次,我請教過蓓拉課堂創始人趙子成老師,他也表達了「為未來思考的」觀點。問:「您認為託育行業出現了什麼問題?」
  • 蓓拉課堂 | 早教轉型託育是必然趨勢嗎?
    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早教「妙不可言」的階段B說:託育就得當做生意來做,不當做生意,就會死的很慘,所以我們注重銷售和營銷,我們營銷很厲害,人力資源也厲害,課程什麼的我們正在找專業的人做。為什麼第三方要打著「xx理念」要在託育行業割韭菜?為什麼很多人「把幼兒園一日流程加上早教課程」形成託育課程?為什麼眾多海外留學的「寶媽媽」開始「大肆毫無實戰經驗的展現育兒經」?
  • 蓓拉課堂 | 託育——媽媽心中的一道光
    「作為一位媽媽,我覺得託育就是媽媽們心中的一道光> 傳統意義上託育中心指因此,很多機構在宣傳點上強調照料的重要性,結果就是大多數家庭因為選擇祖輩照料,因而忽視了託育中心在家庭育養方面重要的補充作用。 多數機構因為生源不足,就找客觀原因:因為家庭有人帶孩子,所以不選擇託育中心
  • 蓓拉課堂 | 有這樣能力的老師,何愁託育沒生源
    蓓拉課堂——重新定義託育本文5055字,閱讀需要20分鐘託育中心不等同於低齡的幼兒園,0-3歲這個階段根據寶寶的行為特點分為:嬰兒、學步兒、幼兒階段。每個階段寶寶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都不同,因此理解這些特點,幫助他們發展是託育中心老師主要的職責。在國外0-3歲保育課程的發展是心理動力學和多種教育理論的結合,推動我們去理解嬰幼兒的行為以及內在的情感發展。所以說,優秀的託育老師首先是一個心理學家。比如說,嬰幼兒在沒有認識到「客體」這個概念時,他認為奶瓶的到來是他「想」來的,所有的滿足來自於內在需要的驅動。
  • 【蓓貝課程】歡樂木工坊 「匠心」育成長——記蓓貝木工坊理念
    金蓓貝木工坊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兒童木工製作項目和課程,都包含了大量的實踐問題。從選擇什麼工具、怎麼應用、選什麼材料、怎麼加工、怎麼組裝、怎麼做的更有創意,為什麼要這樣做等等。金蓓貝幼兒透過蓓貝木工課程的訓練,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重點提升了蓓貝孩子的動手實踐、創意思維、統籌思維、思考、專注、自信等六大方面能力,讓金蓓貝的孩子從中體味真正 DIM(Do It by Myself
  • 蓓拉課堂|政策解讀:全國婦聯推出「家庭式託育服務指導意見」
    全國婦聯推進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是不是意味著「家庭式託育關鍵詞:拓展服務載體常態化開展家庭育兒指導目前早幼教服務載體相對單一,主要有幼兒園、早教中心、託育中心、兒童之家等以兒童為主體的早教模式。今後「布氏教學」(布朗芬布倫納)以幫助家長的早教模式會成為科學育兒的主流模式。
  • 上海市託育從業人員在線直播課程立足上海,輻射全國
    疫情之前,託幼託育從業者的主要服務對象是0-6歲的嬰幼兒,「育兒指導」只是託幼託育從業者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疫情之下,如何加強家園合作,如何幫助廣大家長「科學育兒」成為託幼託育從業者的重要工作內容,新的任務面臨新的挑戰,託育從業者亟需精準「充電」。
  • 中國兒童發展論壇關注託育:全國已有近三千家託育機構備案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明天會更好:疫情下的社會關愛與兒童成長」,論壇分為家校共育、社會支持和自我賦能三個單元展開討論。討論到疫情下的兒童成長問題時,多名與會嘉賓提及疫情下的網絡教育問題,並給出了應對建議、方案。
  • 託育加盟機構排行,不忽悠的託育品牌盤點
    託育機構排名NO.2 茂楷嬰童學苑MoreCare茂楷自2017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0-3歲寶寶的家庭提供全日制的集養教為一體的託育服務。課程涵蓋了早教啟蒙課程、寶寶探索課程和幼兒教育課程。課程上雖然設置的比較豐富,但是缺少知名專家團隊進行研發支持,在先進性和專業性方面還有待提高。託育機構排名NO.3 綠優託育綠優託育是綠地教育集團下的託育品牌,2018年8月28日綠優託育上海徐匯繽紛城旗艦店正式開業。
  • 沐苗教育,給你不一樣的託育課程
    沐苗託育課程以感覺教育遊戲為實施特點,通過各種的感官教具及實驗活動,刺激寶寶的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器官,達到感官及神經系統的發展,為發展智能教育做直接的預備。本課程精心設計的感覺教育遊戲,在快樂的遊戲中,使孩子大運動、精細運動、社交、認知、語言、情緒等都能得到理想的發展。
  • ...託育服務專項行動來了,兩類託育服務可享中央1萬元/託位的補助
    國家發展改革委24日稱,我國將在全國開展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專項行動,著力增加3歲以下嬰幼兒普惠性託育服務有效供給。3歲以下託育服務屬於非基本公共服務範圍。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的《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託育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國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城市政府系統規劃建設託育服務體系。
  • 託育加盟機構為什麼都有幼小銜接課程?
    米德優託育加盟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進入小學一年級,身體、語言、認知、情感以及社會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幼兒園教育不論是目標、內容幼兒園教育是寓教於日常活動之中的,是以遊戲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每個班級都有保育員和教養員,負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小學教育則不然,有嚴格的作息制度和課堂紀律,許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應對,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務不是遊戲而是學習,學期結束時還要參加各種考試。
  • 金豆豆託育照護服務中心開班了!
    金豆豆託育照護服務中心是集0–6歲兒童早教、1歲–3歲早教託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早期託育服務機構,中心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戶外活動場所100多平方米,可滿足50名以上嬰幼兒早教託育服務。開設課程:美式感統訓練、全腦開發、語言活動、藝術創想、寶貝工作坊、音樂派對、綜合認知、運動健將、美食美味、繪本閱讀等早教課程,開發培養嬰幼兒語言表達、生活自理、人際交往、理解、邏輯思維、大運動、精細動作等能力全面發展。中心定期舉辦家長課堂等公益活動,幫助家長普及嬰幼兒養育和家庭教育知識。
  • 早教託育中心開展主題活動:了解五大課程體系
    對外宣傳的五大課程體系又是怎樣體現的呢?2020年6月14日上午,彩虹蝸牛陝西漢中早教託育中心開展了「感恩有你」主題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從五大課程體系出發,讓家長清楚的看到彩虹蝸牛課程的新穎性、獨特性、趣味性,也更加深了對彩虹蝸牛的理解。活動開展了一個小時,漢中校區託育中心的老師們也是將彩虹蝸牛五大課程體系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