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過去,感恩當下|玉樹必打卡:抗震救災紀念館!

2020-12-25 絲路行戶外旅遊

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是玉樹災後重建的「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是中國第一個全面記錄高海拔地區抗震救災艱難歷程的紀實性展館。

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建於2015年,由地震遺址、紀念館主體及感恩廣場三部分組成,紀念館內陳列著抗震救災時使用過的物品、救災時捕捉的影像等內容,立體地向人們展現了整個抗震救災時的狀況。

對於身處藏地的玉樹人來說,信仰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已經深刻的融入到「儀式化」的生活方式中,或許也試圖從這兒喚起觀者內心的精神共鳴,把沉重的災難記憶轉化為對生命的祈福,傳達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哲學。

位置: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在結古鎮的南入口格薩爾王賓館遺址旁邊。

最佳遊覽時間:一年四季皆宜。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09:00-17:00。

交通攻略:若坐長途汽車的話,到玉樹市,再步行1公裡即到 ;若自駕,從京藏高速-共玉高速-巴塘河橋-雜曲東路-雜曲南路-結古大道,旁邊有停車場。

相關焦點

  •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玉樹抗震救災紀實
    一上飛機,總書記就把隨行的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召集到一起,打開地圖,詳細詢問玉樹抗震救災最新情況,討論研究具體辦法對策……    第一時間作出決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送上慰問和關懷……在玉樹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 青海衛視玉樹抗震救災晚會節目單
    《永不放棄·向生命致意》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特別節目直播時間:2010年4月19號晚七點四十主持人:吳小莉、汪涵、張丹丹、魏哲浩、藏語主持序號節目形式節目名稱演員名單★總片頭1開場序《永不放棄》朗誦瞿玄和、劉娜★開場白全體主持人2短片我要和我的人民在一起3合唱《生命站立成樹》藏族群星:完瑪三智、阿加組合(4人)德乾旺姆、瓊雪卓瑪、央金蘭澤、索朗扎西、才仁文鬥4訪談玉樹第三完小+職校王峰講述—吳小莉訪談
  • 近13000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近13000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2、天地間風雪行軍圖  震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迅即成立。巨幅震區作戰地圖上,標誌馳援部隊的紅色箭頭,幾分鐘增加一支,幾小時多出一片。  三軍部隊,天南地北,空中飛越,地面機動……恰似百川歸海,全部指向同一個目的地——玉樹。  這幅作戰圖,讓人想起紅軍長徵陝北會師的紅色行軍圖。
  • 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臺北9月9日電 題: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巨大的孫中山先生銅像、逸仙生前遺物及親筆書寫的「博愛」、「公為天下」……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關於「孫中山紀念館」,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普設。在臺北市,越來越多的大陸參觀者走進孫中山紀念館,擷取先生生前點滴,緬懷兩岸共同精神領袖。
  • 漢族「軍醫媽媽」和她的藏族「玉樹寶寶」
    5月16日,濟南軍區第153醫院迎來了4名特殊的「小客人」——玉樹抗震救災中出生的藏族「玉樹寶寶」。4個「玉樹寶寶」剛下飛機,就認出了到機場迎接他們的第153醫院婦產科主任張紅娟,「媽媽!媽媽!」張紅娟連聲應答:「寶寶!寶寶!」孩子們將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敬獻給「媽媽」,抱著「媽媽」親了又親。愛,此刻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 玉樹震後十年:碧水青山共繪綠色生態「美景圖」
    近日,中國網記者現場走訪玉樹。我們了解到,近年來,當地政府憑藉三江源國家公園創建、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獲評、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建立等契機,在堅持綠色發展中不斷補齊民生短板,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 玉樹地震一周年重建紀實:雪域高原凝聚不屈力量
    2010年4月18日,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胡錦濤總書記趕往受災最重的玉樹縣結古鎮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用鏗鏘有力的話語發出了重建家園的號召。一系列民生舉措,讓玉樹人在這個剛剛過去的冬天裡感覺到了濃濃暖意。    在去年入冬前,民政部門及時發放四項補助4.65億元、糧食1.38萬噸、食用油250噸,過冬棉帳篷41518頂,使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排,過冬有了保障。    玉樹州州長王玉虎說:「過冬人均發放了2000多元,米麵油4袋以上,吃的、住的、穿的都不發愁。」
  • 緬懷偉人 致敬時代
    緬懷偉人 致敬時代 緬懷英烈,追思歷史,方能篤定前行。我校少先大隊於9月18日上午9:00,組織百餘名師生到樂至縣勞動鎮陳毅故裡,開展「緬懷偉人致敬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教育活動。「緬懷偉人致敬時代」研學教育活動。
  • 地震紀念館走進北川七一小壩小學開展抗震精神宣講活動
    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小壩小學開展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主題宣講活動,全校近400名師生、家長代表和鎮村幹部參加。隨後,楊孟昀作《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重建美好新家園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報告,深情講述了「5•12」特大地震災難歷史,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詮釋了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內涵,號召大家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把「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壓不到羌山兒女」「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新家園」三句話告訴家長和親朋居鄰,提振加快推進洪災後恢復重建的信心和勇氣。
  • 感受歷史緬懷先烈 全國網絡媒體記者走進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9月28下午,參加「喜迎十九大 魯風運河 生態棗莊」全國網絡媒體棗莊行的記者們一到達臺兒莊,就來到了位於城區西南郊的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這裡感受當年浴血奮戰的壯烈詩篇,深情緬懷在戰鬥中犧牲的抗戰烈士。  千年古城,無牆不飲彈;魯南大地,無土不沃血。在歷時1個月的臺兒莊大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
  • 山西醫療隊玉樹救援全紀錄
    17日下午,山西抗震救災醫療衛生隊接到地震救援指揮部的命令,緊急派救護車到玉樹執行轉診任務。18日下午,董鈺柱他們晝夜兼程趕到玉樹。  董鈺柱希望馬上帶領自己的隊員投入救援,但當天的救援車輛已經安排妥當,轉診的任務也已由提前趕來的「北京救護中心」負責。作為帶隊隊長,董鈺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山西醫療隊的救治目標。從那時起,他的「請戰」電話就沒停過。
  • 地雷戰紀念館裡唱紅歌,不忘歷史緬懷先烈
    我市今天在地雷戰紀念館開展學唱紅歌活動,銘記歷史,緬懷英烈。9月4日上午,亞沙城小學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地雷戰紀念館,講解員教大家學唱紅歌《誇海陽的鐵西瓜》。五年二班的包致遠說:「今天老師教我們唱這首紅歌,還給我們介紹了背景故事。麻雀戰中,我們的革命先輩以少敵多,我十分敬佩他們。」
  • 自駕遊煙臺必去打卡地,4A免費,山海城港景色美,周邊景點眾多
    因為老父親曾在芝罘島當過兵,愛人曾在原煙臺農行幹校上過學,感情特殊,所以兩次自駕遊均首選煙臺,而煙臺山,是必去打卡地。地理位置:煙臺山位於煙臺市區北端,4A景區,人文歷史與自然風光結合,三面環海、景色秀美,導航直接設置煙臺山即可直達景區門口。遊玩時間1-2小時。
  • 兩千北京市民抗戰館緬懷先烈
    來源標題:兩千市民抗戰館緬懷先烈 昨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眾們為抗戰英烈獻花。本報記者 饒強攝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13時至18時,2326名觀眾自發到抗戰館參觀,回望歷史,緬懷先烈。
  • 地雷戰紀念館裡唱紅歌 不忘歷史緬懷先烈
    我市今天在地雷戰紀念館開展學唱紅歌活動,銘記歷史,緬懷英烈。上午,亞沙城小學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地雷戰紀念館,講解員教大家學唱紅歌《誇海陽的鐵西瓜》。五年二班的包致遠說:「今天老師教我們唱這首紅歌,還給我們介紹了背景故事。麻雀戰中,我們的革命先輩以少敵多,我十分敬佩他們。 」隨後,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紀念館。
  • 青海玉樹僑愛學校:凝聚僑愛 感恩前行
    中新社青海玉樹5月19日電 題:青海玉樹僑愛學校:凝聚僑愛 感恩前行作者 胡貴龍 魯丹陽十年時間,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第三完全小學由平房校園發展成當地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教學質量位列前茅的小學。玉樹市第三完全小學校長伊羊特地向記者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猜猜我有多愛你,「玉樹地震後得到了黨和國家最大的支持,得到過全國各族愛心人士的支持。學校是用愛心捐助起的學校,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祖國有多愛他,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僑胞對他們的關懷,還有平時生活中來自老師、爸爸媽媽、同學對自己的關愛,進而把愛內化成自己的行動,再傳達出來。」
  • 唐山抗震紀念館,讓人們知道,當年地震是何等可怕
    這些從電影電視中都有呈現,為了重建家園,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勇敢的唐山人開始了抗震救災工作。這次災難中,唐山人在抗震救災中展現出了令世人震驚的行動。為了紀念此次抗震救災,唐山市政府於1986年修建了「唐山抗震紀念碑」和「唐山抗震紀念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座英雄城市中的英雄人民吧。
  • 錫林浩特市第八小學參觀紅色旅遊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
    為充分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9月16日,錫林浩特市第八小學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愛國愛鄉活動。活動中,學生們走進錫林郭勒盟紅色旅遊紀念館,觀看了教育片《錫林郭勒盟革命鬥爭史紀實》,並通過參觀大量的歷史文件
  • 武文斌:抗震救災英雄戰士
    武文斌: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連日來,陸軍第2008年,這個旅的前身——原濟南軍區「葉挺獨立團」赴四川都江堰參加抗震救災。26歲的士官武文斌連續奮戰,因勞累過度犧牲在抗震救災一線。如今,武文斌生前所在連隊每周評選「學習武文斌標兵戰士」,每月評選「武文斌式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