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要根據漢語習慣定名,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味

2020-12-25 術語中國

錢學森院士未曾擔任過全國科技名詞委的任何職務,但他在名詞工作方面貢獻頗多。他的名詞工作體現出他熾熱的愛國情懷、嚴謹的科學精神和豐富的學術思想。

錢學森先生通曉中西文化,博覽群書,這使得他在給科學技術名詞定中文名時既能表達原文概念的要義,又能展現漢字的靈韻。1985年4月,他在名詞委成立大會上的講話強調,在我們科技名詞定名時,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最好用漢語精煉地表達出科學技術名詞的涵義。

對於漢語名詞的命名,他說「要根據漢語習慣定名,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味」。「雷射」一詞即為意譯詞的成功典範。

錢學森(左)和錢三強(右)在名詞委工

laser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首字母組成,因而在引入中國時有人根據全稱譯為「激射光輻射放大」、「光受激輻射放大」、「受雷射輻射放大」、「光量子放大」、「受激發射光」,或音譯為「萊塞」、「鐳射」、「雷射」等。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錢學森先生的意見,將音義皆佳、簡潔明了的「雷射」作為規範名,這一名詞很快被相關各學科和社會接受,實現了名詞統一。「航天」、「航宇」等詞也是錢學森提出的。他在1987年9月全國科技名詞委工作會議上說:「laser這個名詞,我曾建議訂為『雷射』,被接受了,我很高興。space這個詞有的譯為『空間』,給人感覺是空空洞洞的。我根據毛主席『巡天遙看一千河』詩句,建議把它訂為『航天』。『航天』連同『太空梭』,一併被接受了。我考慮在太陽系飛行叫『航天』,在空氣中飛行叫『航空』,將來在銀河星系以及大宇宙中飛行可叫『航宇』。」

錢學森先生關於兩個名詞定名的來信

錢學森先生一直工作在科技一線,擔當重任,身兼數職,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儘管如此,他一直心繫我國的科學技術名詞規範化工作。1991年他寫信給錢三強,討論mesoscopic和nanotechnology的命名問題:「這兩個詞在今後高技術發展中是重要的,我希望我們要把漢語名詞定得妥當些。」1991年8月30日,針對當時ergonomics有人機工效學、人機工程學、功效學、爾剛學等20多種中文名的問題,全國科技名詞委組織各方專家討論其中文定名。會後,名詞委辦公室將討論會的情況向錢學森做了匯報,他很快給辦公室復函,表示同意討論會的結果,簡短一些,定名為「工效學」。1998年,他身體狀況不佳,仍親自撰文參加virtual reality譯名的討論。錢學森虛懷若谷,對於未被採用的科技名詞,他十分尊重科學家們的名詞審定成果,「我在這方面的經歷,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經驗」,錢學森坦然地說,「天文學上的『black hole』,我建議叫『陷光星』,現在我看到這裡公布的還叫『黑洞』」。

錢學森院士(1911-2009)

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顆以錢學森命名的小行星。錢學森先生在科學技術名詞規範化工作中創造的一個個簡潔、生動的名詞以及他的卓識遠見正如那夜空中的星光,永不磨滅。

相關焦點

  • 雷射、航天這些詞都是錢學森取的,對黑洞一詞提出質疑卻未被接受
    在成立大會上,一位在委員會沒有任何職務的科學巨擎發表講話,要求科技名詞定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取名要遵守漢語習慣,要有中國味」,他就是錢學森。錢學森不但是我國航天之父,還為我為科學界貢獻了多個精彩的科學名詞,如「雷射」、「航空」、「航天」、「工效」等等,不知道後世那些取名光想著崇洋媚外的人會不會汗顏。
  • 中國第一個建交的國家,即將要把漢語納入國考,學習漢語的人暴增
    旅遊可以讓我們看見大千世界中的自然景觀,也能看到不用國家,不同民族的習慣與文化底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很多人對這個國家的印象還留在「美女多」、「戰鬥民族」等標記,但實際上,這個國家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讓我們覺得很驚喜。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對得起「錢學森之問」
    各個渠道的信息表明,「錢學森科技大學」尚在構想階段,項目並未實質落地。當然,這並不妨礙人們對以此冠名的大學進行一番設想。錢學森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他的事跡在國內可謂人人皆知。此外,錢學森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另一份特殊意義,是他在晚年提出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命名,獲批希望不大
    中國有以人名命名大學的先例嗎?「本科層次學校的審批權在教育部;省級政府只有高職院校的審批權,並且要在教育部備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新網記者,按照已公開的資料,湖南要建的應該不是一所高職高專,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開建。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建在湖南瀏陽?這合理嗎?
    所以當湖南省政發文提出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的時候,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我國教育界對錢學森之問做出的回答。要知道在我國根據《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普通本科學校「不以個人姓名命名」,因此以錢學森之名命名院校不太可能通過審批。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作為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曾在2005年就高等教育發表「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我也找到了「錢學森之問」答案
    這是錢學森晚年系統思考教育問題,尤其是創新人才培養問題的一次「吶喊」。錢學森提出此問,其重要的參照就是自身的教育經歷。錢學森曾說:「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沒有這些是不行的。小時候,我父親就是這樣對我進行教育與培養的,他讓我學理科,同時又送我去學繪畫和音樂。就是要把科學與文化藝術結合起來。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非常重要,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
  • 《信中國》中黃渤讀了錢學森寫在盒上的求救信,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的還說成寫在香菸殼上一那些作者想像軟禁中的錢學森大約沒有信紙。錢永剛說,那封信的原件現在作為珍貴文件保存著,只要看一看原件,就知道這種傳說並無錢學森怎麼會想起給陳叔通寫信的呢?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錢學森有一回打電話向一家中餐館訂餐,餐館派人送來錢學森在食品盒底部發現有一張中文的面報墊,拿起來一看竟是毛澤東和陳叔通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合影。陳叔通是錢學森父親錢均夫的老朋友,於是錢學森趕緊給陳叔通寫信。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雖然目前以錢學森命名的大學還沒有,但以錢學森命名的學院卻不少,比如1、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2、南京理工大學錢學森學院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作為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曾在2005年就高等教育發表「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因此,早在2009年,就曾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將當時還在擬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更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名命名獲批希望不大
    「本科層次學校的審批權在教育部;省級政府只有高職院校的審批權,並且要在教育部備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新網記者,按照已公開的資料,湖南要建的應該不是一所高職高專,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開建。
  • 錢學森逝世十年: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否再出錢學森?
    金貝爾是美國海軍副部長,平日裡與錢學森交往甚密,對錢學森在火箭及飛彈領域的卓越才能非常了解。而且當時錢學森擔任著美國國防部科學諮詢團重要成員,金貝爾認為錢學森掌握著大量美軍機密,抵得上五個師。 聞聽錢學森要回國的消息,金貝爾驚恐不已,認為讓這樣的人回到紅色中國,將會對美國產生巨大威脅。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言之尚早!國內有哪些以人名命名的大學?
    ,也有一些比較理性冷靜的分析,覺得想法雖然不錯,但是真的要變成現實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學校地點在湖南的瀏陽,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的錢學森與湖南瀏陽有何關係,如果毫無淵源,命名是否有點牽強?其次,以錢老的名字命名大學,要不要經過其家人的同意呢?就算是拋開淵源和姓名權的問題,「錢學森科技大學」命名的最大問題在於不符合現行的相關規定。
  • 莫讓字母詞擾亂漢語語言環境
    孫壽山:在漢語中不規範應用字母詞,會直接造成交流的不通暢。一些新聞媒體有喜歡使用字母詞的習慣,譬如某些報刊以「研究證實納米顆粒損害DNA」、「德黑蘭將向IAEA提交核燃料建議」、「江蘇TD網絡正式建成開通」、「安徽蕪湖致力打造國內高端LED產業園」為標題,有多少中國人知道 DN A、IAEA、TD、LED 的含義呢?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名命名大學獲批希望不大
    「本科層次學校的審批權在教育部;省級政府只有高職院校的審批權,並且要在教育部備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新網記者,按照已公開的資料,湖南要建的應該不是一所高職高專,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開建。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能為「錢學森之問」找到答案嗎?
    這次用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名字來命名一所未成立的大學,目的性很明確那就是要培養出像「錢學森」一樣的大師級的頂尖人才,回答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目前來看,建設一所全新的大學並不難,但是要想使這所大學能夠培養出大師確實不易,現階段湖南省想要通過建設錢學森科技大學來培養「錢學森式」大師級人才在很多方面還面臨著諸多困境。一、地理環境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因縣城位於瀏水之北(陽面)而得名。瀏陽地處湘贛邊界,湖南東部偏北,古為「吳楚咽喉」,是省會長沙副中心和湘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
  • 錢學森圖書館2012年在上海交大建成開館
    錢學森回答: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就忠於中國。警察問:你現在要回中國大陸,幫助中國共產黨是正確的嗎?錢學森說:我自己的知識,我有權決定該給誰。我要忠於誰由我自己決定。陳華新說,「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有個本事,一本書拿來,前面、中間、後面翻一翻,就能講出這本書的優劣,當年錢學森就非常欽佩。」到後來,錢學森也練就了這個「本領」。記者發現,錢學森還有剪報的習慣。據陳華新介紹,錢學森都是自己剪貼,自己分類,不假手秘書,他剪下來的剪報也是他本人整理分類裝袋的,有629袋。有些剪報他還會畫上圈,寫上體會、建議。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計劃建在湖南省瀏陽市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因此,早在2009年,就曾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將當時還在擬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更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中國功勳錢學森 在20年前,中國還被定位成落後國家,如今中國已經是發展中國家,這個轉變中間承載了多少人的心血,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景象。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經知曉了,他就是錢學森,可以說他為了我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