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高分綜藝《信中國》大火,央視用新的綜藝告訴你,央視爸爸就是央視爸爸,不論是節目設計、舞美,還是請的嘉賓,都是頂級的。在第二期的節目中,第一封信是由黃渤作為嘉賓,讀了一封寫在煙盒上的求救信函,這是一封錢學森寫給陳叔通的求救信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節目中的解讀又是否正確呢?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0年錢學森回國受阻,並受美國方面監禁,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等重要職務。2009年10月31日北京時間上午8時6分,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新中國成立之後,美國以種種藉口阻撓錢學森回國。先是在1950年9月7日美國聯邦調查局速捕了錢學森,關押半個月後於9月23日獲釋,但是此後一直監視錢學森。1955年6月15日,處於軟禁中的錢學森寫好給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的信,夾在蔣英寄給比利時妹妹蔣華的信中,從比利時轉往中國。陳叔通迅即把信交給周恩來。在目內瓦進行中美大使級談判的中方代表在會談中出示錢學森的親筆信,終使錢學森得錢學森寫給陳叔通先生的信,通常被說成寫在「香菸紙」上以歸國。
這是一種流傳甚廣的傳說。有的還說成寫在香菸殼上一那些作者想像軟禁中的錢學森大約沒有信紙。錢永剛說,那封信的原件現在作為珍貴文件保存著,只要看一看原件,就知道這種傳說並無錢學森怎麼會想起給陳叔通寫信的呢?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錢學森有一回打電話向一家中餐館訂餐,餐館派人送來錢學森在食品盒底部發現有一張中文的面報墊,拿起來一看竟是毛澤東和陳叔通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合影。陳叔通是錢學森父親錢均夫的老朋友,於是錢學森趕緊給陳叔通寫信。
其實,錢學森向來有每目讀報的習慣,1955年5月,錢學森在一張華人報紙上,看到了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主持慶祝五一勞動節典禮的報導。在長長的觀禮者的名單中,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進錢學森的眼帘—陳叔通關接著,錢學森又陸續從報紙上讀到中美兩國談判雙方僑民歸國的問題,特別是美國報紙宣稱「中國學生意回國者皆已放回」,於是決定給陳叔通寫信報告自己被美國拘留、有國難歸的困境,請求中國政府給予幫助。
作為飛彈專家的錢學森,為了把這封極其重要的信準確「發射」到叔通手中,錢學森經過了精心的考慮。1955年6月15日,錢學森在家中事先寫好給陳叔通的信,他時並不知道陳的通訊地址,只能寄給在上海的父親,請父親代轉,這風險很大,因為聯邦調查局非常注意拆檢錢學森寫給父親的信。他把這封信寫好之後,裝在一個信封裡,並在信封上寫了上海家中的地址。然後把這封信夾在夫人蔣英寄給妹妹的信中,那就相對安全些。蔣英的妹妹蔣華當時僑居比利時,從美國寄往比利時的信,遠沒有寄往中國的信件那麼容易引人注目。蔣英請妹妹收到這封信之後,從比利時轉寄到上海錢學森父親家中。為了確保能夠寄出這封信,錢學森連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打理,他讓蔣英用左手寫,模仿兒童的筆跡,在信封上寫了妹妹的地址,以使聯邦調查局的特工認不出是蔣英的筆跡。蔣華收到信件之後,立即轉寄給在上海的錢學森父親錢均夫。錢均夫馬上寄給北京的老朋友陳叔通。陳當即轉交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深知錢學森這封信的重要,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目內瓦進行中美大使級談判的中方代表王炳南,並指出:「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一個鐵證,美國當局至令仍在阻撓中國平民歸國。你要在談判中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順便提一筆,《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的報導《比利時華僑蔣華:「掩護」錢學森回國的人》,稱將華(她的丈支夫姓魏)的三姐夫錢學森「寫信給當時在比利時的四妹將華,請她設法讓自己回歸祖國。蔣華冒著生命危險,寫信給在大陸的陳叔通,講了錢學森的意願與處境」。其實將華當時負責把錢學森的信轉給在上海的錢父並沒有「冒著生命危險,寫信給在大陸的陳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