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繼董卿之後,又一位央視主持人向新的身份發起了挑戰。
12月25日,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發布首支宣傳片,並確定將於2018年開年在CCTV1、CCTV3周末晚間黃金檔播出。
該節目將集中地展現從1921年建黨至今近百年來共產黨員的書信,內容充滿了「發現、感動、震撼、振奮」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被觀眾所熟知的朱軍,將自己很多的「第一次」獻給了《信·中國》。
第一次擔任獨立製作人和總導演;第一次在綜藝節目中使用全投影舞臺技術;第一次在一檔節目中集結60餘位有影響力的演員,他詼諧地形容「這些人加起來,票房價值超過500個億。」
「在我從業的近三十年經歷當中,目前是文化節目最好的時候。」12月26日,朱軍接受媒體微信採訪時坦言即使有觀眾將他的節目和董卿的節目相比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我覺得像這一類的文化節目不是多了,是少了。」此外,朱軍還透露節目中的大部分信件都是首次曝光,包括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
《藝術人生》後再出發「不忘初心」
以「信」為載體,傳遞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內核。
「《藝術人生》走到今天已經十七年了。作為一個老的品牌節目呢,我覺得整個十七年走來,它已經充分地表達了藝術人生所要完成的任務,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個新的突破口。」朱軍告訴記者,一直都有做新節目的想法,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向。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也更為迫切地想多一些提升和思考。
「恰巧2017年是咱們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站在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個裡程碑式的年份。我也想在這個時候有所表達,於是就有了《信中國》。」
據了解,「讀信」只是《信中國》構成的一小部分,講述人朱軍會在信使讀信時,穿插講述這封信的背景,發掘收信人和寫信人之間的故事,展現寫信人的人性之光。
節目最終甄選的50多組信件,是從建黨以來收錄的2000多封共產黨員書信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有偉人、名人的信,也有不為人知的普通共產黨員的信,時間跨度從建黨初期、戰爭年代到建國初期、改革開放,一直到最近五年。
很多信件中所提及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後人也會在節目中出現。
「原來我們一直都說浪漫主義、英雄主義,現在我們在信中找到了特別有力的證據。」朱軍介紹節目組的選信標準是「值得被更多人關注」,除了親情、愛情、友情類別的,更多的還是濃濃的家國情,「我們在信件中尋找初心,在字裡行間去感受不一樣的溫度。」
大部分信件都是首次披露
周恩來總理在給鄧穎超的信上寫到:「望你珍攝,吻你萬千。」鄧穎超回到:「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這浪漫格外打動人心。
據主創介紹,《信中國》致力於發現鮮為人知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書信,讓觀眾為書信中的情感而感動,為共產黨人的人性光芒而震撼,為中國的現在和未來而振奮。
「我不敢說全部,但是大部分信件都應該是首次披露的,包括我們可能知道的,像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
朱軍說,那封信當時用油紙包起,放在楊開慧房間的一個牆縫裡,到了1990年修繕楊開慧故居時才得以再一次面世的。
「毛澤東同志一生都沒有看到這封信。當我們看到楊開慧作為妻子給丈夫寫的這封信的時候,的的確確特別特別地感動,她不光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革命的烈士,同時她還是一個心裡裝滿了對丈夫愛的妻子。」
此外,朱軍還透露了首期節目中將用到朱德的兩封信,一封是他寫給自己好友的,另一封則是寫給前妻的。
「這樣的兩封家書,將會讓我們對開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有特別全新的認識,後來我們還請到了他的孫子,來現場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心裡的朱德爺爺。」
開玩笑把TFBOYS稱「孩子」
《信中國》集結了張少華、李幼斌、唐國強、吳京、郎朗、徐崢、黃渤、陳建斌、蔣勤勤、劉濤、陶虹、張嘉譯、吳剛、TFboys、楊洋、劉奕君、小宋佳、黃磊、蔣欣、馬蘇等60多位深受觀眾喜愛的藝術家和演員,朱軍在25號的發布會現場詼諧地說:「這些人加起來,《信中國》的票房價值超過500個億」。
面對外界對部分年輕演員的爭議,朱軍直言「外邊兒怎麼叫他們,我可能沒有太研究過。但是我覺得他們在我的節目中,表現得都非常優秀。或者換言之,就是以前的可能並沒有太多的機會,給這些年輕的演員提供這樣的舞臺。」
採訪中,朱軍還爆料了演員楊爍在讀朱德信件時的潸然淚下,楊洋在念黃繼光信件時的全場反應。
「黃繼光的信中有一句『不立功不下戰場』,(楊洋)他在現場讀的時候可能情不自禁地把這句話反覆讀了兩遍,後來全程的大學生都跟著他念起來,我覺得那個場面非常感人。」
朱軍說,根據信件內容,選擇最適合的讀信嘉賓就像進行電影選角。每一封信的寫信人年齡不同、性格各異、背景懸殊,「信使」們必須以超強的聲音表現力,實現對信件最好的演繹。
據透露,楊洋讀黃繼光的信,黃渤讀錢學森的信,唐國強讀聶榮臻的信,劉濤讀趙一曼的信,王俊凱讀成貽賓的信,通過這些「信使」的詮釋,寫信人的形象將更具像,而信使本身也會呈現難得一見的、不一樣的狀態。
談及年齡偏小的TFBOYS和易烊千璽,朱軍也表達了他的喜愛,「他們這幾個我有時候開玩笑地把他們稱為孩子,他們眼神裡的那份篤定和認真,準備時的那份專注都讓我特別欣慰。所以我一再地說,我要感謝我所有的嘉賓,他們每一個人來了都特別認真地、努力地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