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轉型製作人推《信·中國》 將首次披露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

2020-12-2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繼董卿之後,又一位央視主持人向新的身份發起了挑戰。

12月25日,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發布首支宣傳片,並確定將於2018年開年在CCTV1、CCTV3周末晚間黃金檔播出。

該節目將集中地展現從1921年建黨至今近百年來共產黨員的書信,內容充滿了「發現、感動、震撼、振奮」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被觀眾所熟知的朱軍,將自己很多的「第一次」獻給了《信·中國》。

第一次擔任獨立製作人和總導演;第一次在綜藝節目中使用全投影舞臺技術;第一次在一檔節目中集結60餘位有影響力的演員,他詼諧地形容「這些人加起來,票房價值超過500個億。」

「在我從業的近三十年經歷當中,目前是文化節目最好的時候。」12月26日,朱軍接受媒體微信採訪時坦言即使有觀眾將他的節目和董卿的節目相比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我覺得像這一類的文化節目不是多了,是少了。」此外,朱軍還透露節目中的大部分信件都是首次曝光,包括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

《藝術人生》後再出發「不忘初心」

以「信」為載體,傳遞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內核。

「《藝術人生》走到今天已經十七年了。作為一個老的品牌節目呢,我覺得整個十七年走來,它已經充分地表達了藝術人生所要完成的任務,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個新的突破口。」朱軍告訴記者,一直都有做新節目的想法,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向。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也更為迫切地想多一些提升和思考。

「恰巧2017年是咱們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站在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個裡程碑式的年份。我也想在這個時候有所表達,於是就有了《信中國》。」

據了解,「讀信」只是《信中國》構成的一小部分,講述人朱軍會在信使讀信時,穿插講述這封信的背景,發掘收信人和寫信人之間的故事,展現寫信人的人性之光。

節目最終甄選的50多組信件,是從建黨以來收錄的2000多封共產黨員書信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有偉人、名人的信,也有不為人知的普通共產黨員的信,時間跨度從建黨初期、戰爭年代到建國初期、改革開放,一直到最近五年。

很多信件中所提及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後人也會在節目中出現。

「原來我們一直都說浪漫主義、英雄主義,現在我們在信中找到了特別有力的證據。」朱軍介紹節目組的選信標準是「值得被更多人關注」,除了親情、愛情、友情類別的,更多的還是濃濃的家國情,「我們在信件中尋找初心,在字裡行間去感受不一樣的溫度。」

大部分信件都是首次披露

周恩來總理在給鄧穎超的信上寫到:「望你珍攝,吻你萬千。」鄧穎超回到:「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這浪漫格外打動人心。

據主創介紹,《信中國》致力於發現鮮為人知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書信,讓觀眾為書信中的情感而感動,為共產黨人的人性光芒而震撼,為中國的現在和未來而振奮。

「我不敢說全部,但是大部分信件都應該是首次披露的,包括我們可能知道的,像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

朱軍說,那封信當時用油紙包起,放在楊開慧房間的一個牆縫裡,到了1990年修繕楊開慧故居時才得以再一次面世的。

「毛澤東同志一生都沒有看到這封信。當我們看到楊開慧作為妻子給丈夫寫的這封信的時候,的的確確特別特別地感動,她不光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革命的烈士,同時她還是一個心裡裝滿了對丈夫愛的妻子。」

此外,朱軍還透露了首期節目中將用到朱德的兩封信,一封是他寫給自己好友的,另一封則是寫給前妻的。

「這樣的兩封家書,將會讓我們對開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有特別全新的認識,後來我們還請到了他的孫子,來現場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心裡的朱德爺爺。」

開玩笑把TFBOYS稱「孩子」

《信中國》集結了張少華、李幼斌、唐國強、吳京、郎朗、徐崢、黃渤、陳建斌、蔣勤勤、劉濤、陶虹、張嘉譯、吳剛、TFboys、楊洋、劉奕君、小宋佳、黃磊、蔣欣、馬蘇等60多位深受觀眾喜愛的藝術家和演員,朱軍在25號的發布會現場詼諧地說:「這些人加起來,《信中國》的票房價值超過500個億」。

面對外界對部分年輕演員的爭議,朱軍直言「外邊兒怎麼叫他們,我可能沒有太研究過。但是我覺得他們在我的節目中,表現得都非常優秀。或者換言之,就是以前的可能並沒有太多的機會,給這些年輕的演員提供這樣的舞臺。」

採訪中,朱軍還爆料了演員楊爍在讀朱德信件時的潸然淚下,楊洋在念黃繼光信件時的全場反應。

「黃繼光的信中有一句『不立功不下戰場』,(楊洋)他在現場讀的時候可能情不自禁地把這句話反覆讀了兩遍,後來全程的大學生都跟著他念起來,我覺得那個場面非常感人。」

朱軍說,根據信件內容,選擇最適合的讀信嘉賓就像進行電影選角。每一封信的寫信人年齡不同、性格各異、背景懸殊,「信使」們必須以超強的聲音表現力,實現對信件最好的演繹。

據透露,楊洋讀黃繼光的信,黃渤讀錢學森的信,唐國強讀聶榮臻的信,劉濤讀趙一曼的信,王俊凱讀成貽賓的信,通過這些「信使」的詮釋,寫信人的形象將更具像,而信使本身也會呈現難得一見的、不一樣的狀態。

談及年齡偏小的TFBOYS和易烊千璽,朱軍也表達了他的喜愛,「他們這幾個我有時候開玩笑地把他們稱為孩子,他們眼神裡的那份篤定和認真,準備時的那份專注都讓我特別欣慰。所以我一再地說,我要感謝我所有的嘉賓,他們每一個人來了都特別認真地、努力地來完成。」

相關焦點

  • 央視版的「見字如面」來了,朱軍擔綱製作人推出《信中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央視開年,將在CCTV1、CCTV3周末黃金時間,推出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信中國》以「信」為載體,傳遞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內核。朱軍把很多「第一次」都獻給了《信中國》,他第一次擔任獨立製作人;第一次在一檔節目中集結60多位具有影響力的演員,票房價值超過500個億;第一次在綜藝節目中使用全投影舞臺技術;以及第一次集中展現了建黨以來共產黨員的書信。近日,朱軍接受了錢報記者在內的國內主流媒體的採訪。
  • 毛澤東第一次給妻子楊開慧寫情詩:虞美人·枕上
    聽到這裡,楊開慧臉上綻開了幸福的笑容。但她又特別叮囑了一句:「淑一姐,這首詞可只有你、我和潤之三人知道,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特別不要和斯詠姐講,如果她一知道,憑她那張嘴,一定會『滿城風雨』了。」 李淑一用手點了一下楊開慧,說:「我的小姑奶奶,姐知道了,我不會說出去的!」
  • 《信中國》同名主題曲 朱軍專業級唱功震撼網友
    近日,節目推出同名主題曲《信中國》,這首由製作人、總導演、講述者朱軍參與作詞並演唱的歌曲一上線,便引發《信中國》粉絲們群起留言打 call:「大氣到簡直可以上春晚!」、「沒想到朱軍爸爸聲線這麼有磁性,簡直是被主持人耽誤的歌手!」「紙已泛黃,墨仍飄香;字還溫暖,聲在耳旁。誰的時光,誰在吟唱,一字千斤,逆風飛揚。讀中國信,淚已滿眶,情非凝固,笑問蒼桑!寫信中國,誰在思量?
  •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幾個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貴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這是摘自其中一封寫給毛澤東主席的信,當然這封信並未寄出,主席終其一生也未能讀到。寫這封信的時候,楊開慧已經與毛主席分開兩年多,這裡面提到的「貴重的信」,是毛主席在1928年10月捎回來的,那也是一年前的事了。
  • 毛澤東給朋友的五封信——為了銘記的尋找
    小旅館奇遇毛澤東   事情緣起於一條線索:許志行的女兒許定之、女婿陳華宗希望記者幫他們找到五封信。這五封信是毛澤東在上世紀50年代初寫給許志行的。許志行與毛澤東有著深厚的私人友誼,這五封信就是有力的見證。而且,許定之、陳華宗希望將這五封信作為許家的傳家寶,傳給今年考大學的外孫。
  • 在臺遭禁播 《信·中國》到底有多贊!
    臺媒稱《信·中國》是央視將於1月6日播出的節目,這也是央視第一次在臺灣打出宣傳廣告。宣傳片雖然只有短短15秒鐘,卻引來臺島輿論的關注。根據多家臺灣媒體報導,《信·中國》的宣傳片之所以在臺灣被禁播,是因為這個宣傳片「違法」了。
  • 毛澤東親筆籤名英文信將於下個月在倫敦拍賣
    據《衛報》11月30日的報導,一封毛澤東親筆籤名的英文信將於下個月在倫敦拍賣,預計拍到10至15萬英鎊。這封信寫於1937年11月1日,寫給時任英國工黨領導人克萊門特·艾德禮(後成為首相),目的是尋求英國幫助,以抵抗日本入侵。   這封信發自延安,記錄了中共領袖與西方政要最早的溝通接觸。信件結尾有毛澤東和朱德的漢字籤名。這封信將於12月15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
  • 倫敦將拍賣毛澤東籤名英文信 叫價超10萬英鎊
    據《衛報》11月30日的報導,一封毛澤東親筆籤名的英文信將於下個月在倫敦拍賣,預計拍到10至15萬英鎊。這封信寫於1937年11月1日,寫給時任英國工黨領導人克萊門特·艾德禮(後成為首相),目的是尋求英國幫助,以抵抗日本入侵。  這封信發自延安,記錄了中共領袖與西方政要最早的溝通接觸。
  • 《信中國》張藝興的一句話,直接讓朱軍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
    其實央視這個《信中國》和之前的那個《見字如面》是一個意思,都是讀一封信,請明星讀一封信,沒什麼太多的意義,無非就是教育意義,更多的了解過去,了解歷史,了解文化名人,了解鮮為人知的故事,宗旨很不錯。最新一期請來的是張藝興,朱軍見到張藝興第一句話就是感慨:看到張藝興,很開心,很高興,不得不感慨,年輕真好。張藝興說了一句話直接讓朱軍臉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張藝興說:沒有,朱軍老師您依然很年輕。無論明星怎麼說,朱軍必須保持笑容,這是主持人必須要有的技能和素養,這一點朱軍做的很棒,畢竟是老江湖老同志老藝術家了嘛。
  • 中國收藏家60萬英鎊買下毛澤東英文信(圖)
    15日在英國被拍賣的毛澤東書信。英國媒體稱,這封珍貴的書信寫於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接收者是當時的英國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中共領袖同西方政界人士最早的書信交流之一,對中英兩國政治外交有重要意義。   據法新社16日報導,毛澤東的這封信是他於1937年11月1日在延安寫的。信件文字為英文,正文由打字機列印,落款署名是毛澤東以及時任八路軍總指揮朱德的中英文籤名。
  • 《信·中國》VS《歌手》文化與娛樂之戰,勝負成最大懸念?
    在第一季度,這兩大賀歲節目將分別作為娛樂和文化節目的代表,連霸周末黃金檔,給觀眾不一樣的觀看體驗,《信·中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挑戰老牌音樂綜藝,誰將成為最強王者,堪稱值得期待的大懸念!讀信PK競唱,同為聲音的藝術,視聽盛宴來襲。
  • 《信·中國》信是一條紐帶,回眸歷史映照當今
    而今,由郎昆任總策劃,朱軍傾力打造的《信中國》已經和廣大觀眾見面。《信中國》所精心挑選出來的,是從偉人、名人到重要歷史時期的平凡人的信件,通過這些信件,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人的真實存在。《信中國》並非單純的讀信,而是更注重信件在歷史時期中的交互作用,並以此來呈現出時代的特徵和相關人物的品性。
  • 毛澤東的詞《枕上》與《別友》,為何專家們對其解讀都各執一詞?
    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當時對楊開慧是愛戀極深的,楊開慧雖然也愛著毛澤東,但卻沒有明白的將心意告訴毛澤東。因此,毛澤東對楊開慧的真實意圖琢磨不透,經常糾結於她對自己到底是否存在愛意。因此,在清冷而寂寞的夜裡,他輾轉反側,猜測琢磨著楊開慧的真實心思,以至於焦躁不安,難以入眠。
  • 毛澤東最感謝最愧疚的女人: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妻子楊開慧烈士!
    下篇:「我失驕楊」毛澤東越到晚年,思念楊開慧更為深刻1963年,毛澤東的二兒子毛岸青和妻子邵華去看他,請他寫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作為紀念。結果,寫下了「我失楊花」幾個字。夫妻二人還以為毛澤東寫錯了,就問是「驕楊」嗎?毛澤東緩緩地說:稱「楊花」,也很貼切。夫妻二人聽完,深知父親還深愛著楊開慧。這一年,毛澤東年近70歲。
  • 毛澤東創辦書社缺少經費,楊開慧勸說母親,捐出楊昌濟的奠儀費
    毛澤東寫的這篇《講堂錄》總共有一萬多字,不僅寫了外國的人和事,還寫了中國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籍,從先秦哲學到漢賦到漢書,再到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的言論都有涉及。《講堂錄》涉及範圍之廣,內容之深刻,讓還沒有見過毛澤東的楊開慧,對毛澤東已經產生了敬佩之情。
  • 毛澤東英文信被拍賣 臺媒:大陸買家約580萬元拍得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這封由毛澤東署名的信件非常罕見。(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臺媒稱,毛澤東1937年寫給英國工黨黨魁請求對付日本侵略者的信,12月15日在倫敦拍賣會拍出60多萬英鎊(約合580萬元人民幣——本網注)。
  • 楊開慧給毛澤東的情書:藏牆縫中50多年,主席寫「答李淑一」緬懷
    ,同時還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批女黨員之一。>一封寫著她的思念、她的傷痛和她的思念的信;她把信用蠟紙封存了起來,封得嚴嚴實實的,然後把這封信藏在了距離地面足足兩米高的牆壁中。她知道父親有多喜歡這個弟子,甚至將毛主席看成「青年之光」,這個忙她怎麼都要幫。
  • 嶽陽武警感人家書登上央視《信·中國》
    最近,中央電視臺《信·中國》開播之後迅速火爆全國。這是一檔人文藝術類節目,以「信」為載體,通過讓藝術工作者和演員讀信的方式,讓觀眾在「書信的歷史」裡看到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性之光。今年,湖南武警總隊嶽陽支隊一名張釗的戰士,因為去年在湘陰抗洪前線寫的一封家書,有幸入選到第三期《信·中國》節目,與主持人朱軍面對面,講述了寫信的緣由。朱軍邀請張釗全家人上央視舞臺「媽媽,你問我怕不怕,我說不怕。其實我們現在頭枕著高於地面六米多的地上懸河睡覺,想想都有點心悸。
  •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故園長歌
    楊開慧,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毛澤東愛妻。   板倉,楊開慧祖屋。1982年,楊開慧紀念館對它進行過一次翻修,結果有了驚人發現。   龔成鳳(開慧故居講解員):第五至第六塊磚的夾縫之間發現的,一共有七篇(手稿),4000多字……   漫漫長夜裡,她把思念寫成手稿,藏進牆縫。
  • 李小龍親筆中文信首次現世!
    佛山市博物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書信都是李小龍的師兄弟聽說博物館要為其師傅建立紀念堂而特別提供的,均為首次在博物館展出,這些信件對於研究李小龍及其武術思想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收藏價值。(點擊下列照片可放大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