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味道|一起探尋舌尖上的美味——巴州芝麻餅子

2021-01-08 瀟湘晨報

在巴中

除了秀美山水

舌尖上的美食

你也不能錯過哦~

來巴中最不能錯過的巴中美食

了解下~

十大名小吃

巴州芝麻餅子

美食簡介

巴州芝麻餅起源於明代一種叫「火燒饃」的小吃。山裡人家,日出勞作,日落收工,將麥麵磨成粉,用水調和揉成麵團,做成日月形狀,放置土灶膛裡,用燒火做飯的草木灰蓋嚴,待烤成熟,拿出來抖幹灰燼,當零食吃,俗稱「打么臺」。它外硬內松,香甜可口,大人小孩皆喜歡。後來,為了使其儲藏時間長,加上鹽;為增加口感和香味,加上花椒和辣椒麵,不斷改進位作工藝,直至定型成今天的「芝麻餅」。

芝麻餅的製作流程是先將麵粉用酵子調和拌勻發酵,擀麵成條,鋪開上酥,揉成團,擀麵成餅,攤開滾上芝麻,放入特製工具鏊子鍋--形似古代一種叫"鬲"的古老炊具,鏊子上面用柴火燒,俗稱陽火,平底鐵鍋下用木炭火烤,俗稱陰火,一陰一陽,剛柔相濟,師傅掌握火候,翻動麵餅,待成金黃色、外殼硬朗而不焦不糊、空氣裡瀰漫著樸素的麥香時,烤制就算完成。細細品味芝麻餅,能品味巴中歷史、巴中文化、巴山風情以及鄉愁!

在有山有水的巴中

我們就喜歡舌尖上的跳躍性

更多美食等你來探尋~

END -

【來源:美麗巴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巴中味道 | 一起探尋舌尖上的美味——霧露銀耳包
    2020-12-31 08:07:43 來源: 巴中新聞網 舉報
  • 巴中味道|一起探尋舌尖上的美味——白衣全魚宴系列(油炸魚)
    在巴中除了秀美山水舌尖上的美食你也不能錯過哦~來巴中最不能錯過的巴中美食了解下~十大名小吃白衣全魚宴系列—油炸魚美食簡介據傳,清光緒年間,吳翰林回家省親,時逢巴河水漲,家傭撈大魚無著,只有小魚幾許,廚師急智用青油、米麵、小魚調拌炸之,至金黃,上餐桌,眾賓客觀其色,品其味,大為讚嘆。
  • 四道美味街頭美食,「舌尖上的大連」,吃後讓人流連忘返
    四道美味街頭美食,「舌尖上的大連」,吃後讓人流連忘返人們對於美食,可以說是不容辜負的。而現在的社會,可以說是非常的注重吃了,但是其實,這個情況在以前就有,比如古代的什麼宮廷美食之類的。可以說它的氣候是非常適合人們居住的,但其實大連好吃的地方也是非常多的,如星海廣場之類的都是有著許多美食的,今天,我們給大家盤點一下舌尖上的大連,其中的四道美味街頭美食。一、絨山羊湯這道湯有著「國寶」之稱,它色澤奶白,味道鮮美,可以說是非常美味的一道湯品。
  • 愛在春曉,巴中企業8年愛心捐助不停息
    而這次為孩子們送上「禮物」的是巴中置信「春曉計劃」的叔叔阿姨們巴中置信通過為期3個月的調查、研究、總結和制定方案,於2013年4月正式推出回饋巴中社會和巴中人民的置信愛心公益項目——「春曉計劃」該公益項目前期以關心、關注、支持巴中山區村級小學教育事業為主,改善學校校舍,完善教學硬體設施配套和提升教育軟性環境等為目標,以實際行動來回報巴中人民
  • 舌尖上的美國:盤點經典的快餐文化[組圖]
    原標題:舌尖上的美國:盤點經典的快餐文化[組圖]   原標題: 舌尖上的美國:盤點美國十大美味熱狗(多圖)1.《雅虎》盤點了美國最好的十大熱狗,各位吃貨們心動不如趕快行動,與小編一起去探尋一番吧。  廚師丹尼爾·賴特自創的熱狗菜單十分受歡迎,比如Croque Madame,用黑森林火腿、荷包蛋、調味醬製成和Lindsey Lohan,用山羊奶酪、焦糖、洋蔥、燻肉、芝麻菜和香醋製成,十分美味。
  • 吃貨的天下來啦,美味的醬一鍋貼餅子,味道好極了
    我是美味叭叭叭,一個喜歡美食、喜歡做美食的姑娘。生活中的煩惱是沒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每天與你分享美食的做法,期待與我見面吧!今天我要分享一個鍋貼餅子的家常做法。我今天用大魚做平時在家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魚做,我們首先醃製去腥,放入薑末,從寬。花椒、雞精,最主要的就是啤酒。再少放一點鹽,然後把它抓一下。
  • 舌尖上媽媽的味道:美味的野生葛根
    在果園裡面病瘋長了幾年的野生葛根,粗壯無比,好貨草,煲上一砂鍋大骨葛根湯,香嫩爽口,滑而不膩,因為難得,是我家的待客珍品.葛根挖出來之後,清洗乾淨後讓機器攪碎,然後放水缸裡沉澱,換水,再沉澱,換水,大概三天可以將沉澱好的葛粉拿出來曬乾.因為只有姐姐一人,很可惜沒有圖片.
  • 鐵鍋燉魚貼餅子
    鐵鍋燉魚貼餅子By crystalplan「鐵鍋燉魚貼餅子」是《舌尖2》第三集「時節」中出現的一道地道的東北菜。記得小的時候,家裡還是用的柴火灶,灶上是大大的鐵鍋,奶奶燉魚或者燉雞的時候都會在鍋邊沿貼上幾個粗糧的餅子,往往是菜還沒有端上桌,那幾個餅子就被我和老弟給搶光光了。現在沒有柴火灶,也沒有大大的鐵鍋,就在煤氣灶上小小的試驗了一把,雖然沒有奶奶做的那麼棒,但是總算有了幾分記憶裡的味道。蘸著魚湯的玉米餅子味道特別好吃哦。
  • 舌尖上的美味糕餅:錫林草原的酥油酸奶麻餅
    舌尖上的美味糕餅:錫林草原的酥油酸奶麻餅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錫林郭勒大草原共計兩市、10個旗縣,基本是純蒙古族地區。>麻餅以南部多倫縣、鑲黃旗、藍旗、太僕寺旗大發麵,南部胡麻油而麻餅迥然;以北部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部午休、二連浩特小發麵,蘇尼特牛奶與烏蘭察布胡麻油迥然;以東部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中發麵,純豆油與烏珠穆沁牛奶而饕餮;以錫林浩特老酸奶與純黃油而味道特殊
  • 七首描寫蝦子的詩詞,讓人大快朵頤,探尋藏在舌尖上的美味和神奇
    可惜好景不長,盛極必衰,小龍蝦逐漸被富裕起來的國人端上了餐桌,成為萬千酒家食譜上的一道道靚麗可口、色香味俱佳的招牌菜要和主打菜品。說起小龍蝦的吃法和做法,簡直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可以作整蝦,也可以作蝦球,烹炒煎炸,樣樣精通,口味也可以千奇百變。
  • 《故鄉的味道》:舌尖上感應的是心靈的跳動
    》:舌尖上感應的是心靈的跳動文:葛維屏自從《舌尖上的中國》引起強烈的反響之後,對中國食物的著述明顯增多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感受,卻能夠關聯著我們的心靈的原因,因為舌尖上的味蕾,觸摸到的不僅僅是一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更折射著心靈的喜怒哀樂聯手雲集的律動。最近讀的由遆存磊所著的《故鄉的味道》,再一次將食物在味蕾的感常與心靈的期許上融會貫通,透過食物這一個「管窺孔」,探測到的是故鄉的立體層面,以及建立在故鄉這個平臺之上的親情關愛以及更深遠的文化沉澱。
  • 西寧讓人尋味的家鄉美食,舌尖上獨特的西寧味道,你都知道嗎
    在探尋西寧美食的時候,小妞覺得這簡直又是一座美食寶藏勝地,中國的傳統特色小吃也在這裡展現的淋淋盡致。各種各樣具有特色的美味小吃真的也是非常的獨特。那麼西寧當地的人們一般最喜歡怎麼樣的特色美食呢?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 玉米面不做窩頭,不貼餅子,新式芝麻漢堡,一眼入迷,二眼入口
    傳統玉米面要麼做窩窩頭,要麼貼玉米面餅子,多以中老年人食得多,小朋友總是退避三舍。今天嘗試一個新做法,小朋友也非常喜歡吃。玉米面與麵粉1:1,放上酵母。放入綿白糖。蓋上紗布,放在溫度高的地方發酵。1小時後,蜂窩狀,發酵的非常好了。電餅鐺刷點油,把玉米面團揉成餅狀,放上炕,正面抹點油,撒上芝麻。
  • 湖北黃石港餅,濃鬱的芝麻香味,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兒時味道
    黃石港餅,濃鬱的芝麻香味,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兒時味道!黃石港餅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的。以其起鑼弦鼓邊,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順氣開胃,回味悠長和具有濃鬱的天然麻香味。黃石港餅作為黃石特產,以其濃鬱的地方特色、優美的鑼沿鼓邊造型和香酥可口的美味享譽楚鄉大地,暢銷全國。黃石港餅是黃石人民引以為榮的名優特產,已成為黃石市一張閃亮的名片。
  • 巴中初中畢業生一定要看,讓你更好的選擇學校
    巴中中職學校一共有11所,全部歸屬於教育部門管理,一共是7所公辦學校,4所民辦學校,巴中地區截止到2020年沒有歸屬於人社部門的管理的技工、技師學校。其中巴中職來技術學院具有大專招生資格,2020年巴中初中畢業生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可以適當考慮。
  • 舌尖上的豆腐美味
    關於豆腐的記憶黃自宏我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的的四川盆地一個小鎮。當時,老家和內地許多城鎮一樣,物質生活還不算充足。老家的豆腐,最常見的吃法有:加入剁細的青紅椒、豆瓣、薑末、蒜泥,與魚片或者魚塊一通上鍋蒸熟,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和醬油;加入豬肉末、牛肉末紅燒,味道偏麻辣,其中的極品就是成都的麻婆豆腐;與西紅柿、黃瓜片、和木耳一起煮成清湯;用豬骨牛骨湯熬製,豆腐與雞絲、粉絲一起煮;豆腐切片炸到半乾,再做乾鍋;初級加工的油豆腐,則可以做與五花帶皮豬肉、鵪鶉蛋一起做成醇厚美味的紅燒肉;也可以夾上麻辣紅白蘿蔔絲
  • 打雪仗、摘草莓、烤全羊……來一場「逛吃逛吃」的巴中冬季之旅
    巴中的冬季旅遊也變得「淡季不淡」。  玩雪去哪裡? 光霧山有場冰雪嘉年華  近段時間,巴中氣溫驟降。看著北方冰雪遊樂項目紛紛登場。想必不少人身在巴中,心已在北方。其實在巴中的家門口也可以體驗到這些好玩的冰雪項目。  自2015年起,巴中光霧山每年都在舉辦冰雪節活動。
  • 舌尖上的美味:去大連不能錯過的七大美食,全部吃過才算不虛此行
    聽上一輩老年人講,過去鄉下製作「燜子」,是把粉條和紅薯粉芡一起放入平底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然後用中小火「燜」製成熟,故名「燜子」。現在大連的燜子還沿襲了之前的做法,除此之外,還進行了進一步的改良,但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現在比較常見的就是海鮮燜子,燜子是只有大連才有的一款美食哦,有機會來大連一定要嘗嘗味道哦!
  • 舌尖上的美食-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尋訪「華尊堂」食品
    歲末年初,河南科技報聯合國內多家主流新聞門戶網站,將陸續推出系列專題報導《舌尖上的老家味道》,和廣大網友分享美味特產、佳餚背後的故事,共同搜尋河南人的家鄉味道,揭秘河南人專屬舌尖上的密碼。在任何一個地方,細心的人總能在飲食中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在河南,亦是如此。這裡不僅有濃厚的民俗文化和歷史沉澱的食肆,更有充滿「人情味」的地道美味。
  • 《英語Vlog探館》③:舌尖上的東協美味-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23日訊(記者 洪妦源)9月23日,由廣西新聞網製作的英語節目《英語Vlog探館之舌尖上的東協美味》如期開播,這是該系列節目的第三期。本期節目,英語播報小組出動了兩名記者,兵分兩路,在每個東協國家展館裡探尋特色美食;馬來西亞的榴槤咖啡和巧克力、菲律賓的蟹皇醬和魚子醬、來自泰國大廚的特色炒飯、寮國的古樹茶和啤酒……各種各樣的特色佳餚和零食小吃,讓記者們的舌頭被不同美味輪番佔領,大呼滿足。在馬來西亞場館,攤主GRACE MAGUAN SEE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他的商品:「這是參巴辣椒醬,它起源於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