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24小時書店"五一"刷夜讀者比平日多兩倍(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昨天晚上,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一名讀者捧著一本沒看完的書在書叢之中睡著了。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五一」夜間,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三聯韜奮書店裡,人流比平日晚間至少多了兩倍,深夜逛這家書店已成為節日新型娛樂方式。

  夜讀,年輕人最多,但也有平時少見的三口之家、中年夫婦,還有孤獨的老人、一時找不到工作的人。夜讀早已超出了閱讀本身,更像是社會生活的眾生相

  5月2日零點前,三聯韜奮書店裡甚至還很喧鬧,有人大聲打電話,還有相互交談的聲音,此起彼伏。拍照發微博、微信,就像是集體行為藝術一樣,有著驚人的重複率。到了凌晨兩點,人流逐漸從200多人降至大約120人,書店這才徹底歸於平靜。

  年輕人的「自助遊」

  年輕學子的夜讀,絕大多數都是「自助遊」的一部分。

  採訪10位大學生後,得到的結果竟然驚人相似:路線一,下午到朝陽大悅城排大隊看哆啦A夢秘密道具展,晚上到北京人藝看話劇,最後夜宿書店;路線二,草莓音樂節狂歡過後,從通州一路奔波而來,最終夜宿書店。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丁叮走的是第一條路線,半個月之前他就預訂過80元左右的旅店,但未能如願。「我北京的同學說,韜奮書店是一家24小時書店,讓我去蹭夜。」大連交通大學大二學生王楨選擇了第二條路線,他的夜讀理由更隨性一些,「只要不上課就有精神,熬夜看書算什麼?」中國公安大學的杜奕恆也是走的第二條路線,他的夜宿有被迫的成分,「我們學校規定很嚴,請了隔夜假就不能回去了,我只能睡在這兒了。」

  無論男女,這些夜宿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孤身一人。丁叮說,這個時候,宿舍裡的難兄難弟都在劈裡啪啦打電腦、玩遊戲。而杜奕恆說,他和很多同學一樣,平日或是看微信公眾號上的免費內容,或是玩遊戲,很少看書,只是最近才看過一本叫《腸子》的書,「光聽聽這書名,你就知道它多有個性了,你也會明白我為什麼看了。」北京理工大學大二學生杜藝丹也是一個人來的,「我的同學都喜歡逛街,沒人願意陪我來書店。」

  夜遊者的「大睡房」

  時針指向凌晨3點的時候,陸陸續續走了一批人,剩下的大約有80人左右。目力所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還在看書,大部分人已經睡去,身旁散落著書包、水杯和飲料瓶,整個書店顯得凌亂了。

  他們的睡姿各異。運氣好的趴在為數不多的桌子上睡下,更多的人席地而坐就入了眠,手裡的書還在,腦袋卻垂了下來。還有的人竟然坐在書架的圖書上,悄然進入了夢鄉。躺在地上睡的僅有兩個人,他們或枕著書包,或把衣服捲成團當枕頭。

  睡在地上的趙先生夜裡從天津回到了北京,他剛剛完成微電影《我是舞者》的場務工作,主要負責安裝拍攝用的軌道,「我忙了5天,每天只睡兩個小時,我是和器材、設備一起回京的。」34歲的趙先生說,他沒有結婚,住在北四環望和橋附近的地下室,家裡特別潮,也很冷清。他捨不得書店的溫暖和人氣,不願意離開。

  在狹小的通道睡下,趙先生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擋路了。正在書架前找書的李承跨過趙先生的身體才艱難走了過去,但他並沒有抱怨。「我在英國學習七年,英國不少城市都有24小時書店,我親眼看到過店員給睡著的讀者蓋毯子。」李承說,在國外,深夜的24小時書店就像是年輕人、失意者的家一樣。

  閱讀者的「讀書吧」

  一些三口之家和小夫妻,深夜造訪書店則飽含更多喜樂的滋味。

  來自天津的鐘適今年10歲,他和爸爸、媽媽晚上9點從天津出發,12點到的書店。不知不覺,一家人在書店興高採烈地轉了兩個多小時,買了500多元的書。凌晨兩點多的時候,媽媽這樣告訴意猶未盡的兒子,「我們到樓上咖啡廳吃點東西,一會兒就回家。」

  在為數不多徹夜讀書的成人中,一位10歲的小男孩頗為顯眼,那本厚重的《登山聖經》在他手裡顯得實在太龐大。「我看的書,比這厚的有的是。」小男孩宣稱道。男孩的媽媽隨後也證實說,兩年前,因為孩子眼睛散瞳,給他念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結果他一下子喜歡上看書了,《藏地密碼》10本,丹·布朗系列等等不少大部頭都一網打盡,「有一次他在房間裡看了一夜書,我們後來才發現。」媽媽說。

  「還有這麼些人呢。」張女士揉了揉眼睛,回頭望望書店的燈光。5月2日凌晨3點,雨後的空氣清冽極了,灑水車正從三聯韜奮書店門前開過,張女士和丈夫告別了書店的溫暖,手挽手走向了城市的夜色中,節日夜讀讓這對中年夫婦找尋到大學時代戀愛的感覺。

  清晨6點,天色大亮,書店竟然還有70多名讀者,躺在地上的兩個人依然睡著,但絕大部分讀者已經在繼續著未完成的閱讀或學習。這時,127路公交車載來了又一撥「新人」,他們帶進清新的空氣和朝氣……與閱讀有關或無關的故事還在繼續。本報記者 路豔霞

相關焦點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竭誠為讀者服務」,藍底白字依然醒目。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代睿攝三聯書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書店營業時間為早上9點至晚上10點,到明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將恢復24小時營業。
  • 三聯五道口再開24小時書店
    [摘要]2015年3月,三聯韜奮書店對外公布,將再開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坐標定位在五道口,定名為「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海澱分店」。昨天又逢世界讀書日,下午4點,海澱分店如期開業。開業前夕,各就各位去年世界讀書日前夕,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啟了24小時營業不打烊模式。此後的一年,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書店變成北京的讀書地標。
  • 北京:三聯書店試水營業24小時 營造文化新氛圍
    導讀:三聯韜奮書店將於今晚起試行24小時營業。臺灣的誠品書店進駐香港時,也選擇了24小時書店模式,可往往凌晨過後,大部分讀者還是會被地鐵末班車帶走。營業一個月以後,香港誠品書店決定取消通宵營業。北京的24小時書店能堅持下去嗎?
  • 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選址清華大學附近
    小時書店後,將於今年4月23日再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這將是京城第二家24小時書店。  位於中國美術館旁邊的三聯韜奮書店去年世界圖書日當天掛牌為24小時書店,一度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話題,在各種猜測和質疑聲中,書店目前即將經營滿一年。除了今年春節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二閉店三天,其餘時間實現了不關店不打烊不間斷運營。今年所開的第二家書店選址在高校密集的清華大學東門、交通便利的五道口地鐵站旁,是書店運營團隊多日來討論後最終選定的店址。
  • 西安24小時書店一周調查 初涉水 且行且珍惜
    新鮮夜體驗12小時「刷夜」不寂寞蘇格蘭紅格桌布,白色的歐式木柄檯燈,木質長條桌——當時鐘走過晚9點,街道逐漸冷清,商店打烊,西安城南的兩家書店裡的書桌與不熄燈光,構成了熱愛閱讀和思考的讀者的人間天堂——在小寨漢唐書城外, 「24小時不打烊」海報讓不少路人停下了腳步。
  • 三聯韜奮書店時光咖啡館24h等誰 帝都好書咖啡靜候讀書人
    2015年4月21日訊,在三聯韜奮書店通往樓上雕刻時光咖啡館的樓梯勁頭,立著一張海報:「當咖啡X書24h等你」。  自去年三聯書店聯合雕光咖啡館嘗試24小時營業至今,每日「旺季接近兩萬元,淡季一萬元左右」夜間營業額數字,在這個行業低迷的時代,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如今,三聯的第二家24小時書店又開業在即。
  • 24小時書店模式能否長存
    ,北京的風入松、第三極書局消失,濟南三聯書店、致遠書店關門,這種局勢下書店紛紛尋求突破,轉型「24小時書店」成為一種創新。今年4月轉型24小時運營以來,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這盞午夜仍然亮著的「燈火」吸引了更多讀書人。  三聯書店副總經理、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張作珍給記者提供了一個數據:從4月8日試營業截至7月27日,該店營業110天銷售良好,夜間總零售額220萬元,每夜平均達到2萬元;白天總零售額473萬元,日均零售4.3萬元;總零售額達到693萬元,每天零售額為6.3萬元,是去年每天零售額的2倍。
  • 北京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為何成網紅打卡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在北京,有一家開在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在開業之初,便憑藉古樸的設計、獨具特色的古舊書吸引了一波粉絲讀者。18日,經歷了兩個月緊鑼密鼓的「改造」後,這家24小時書店重新接待讀者了。記者在實地探訪中發現,相較之前,書店的功能分區更加完善,「顏值」也比之前提高不少。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寫著不同字體「書」字的燈吸引了不少讀者的關注。
  • 三裡屯的三聯韜奮書店測評:人流量與銷售量往往不成正比
    近日,重新裝修的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開張,並舉辦儀式。既偶得消息,遂趁好日,前往三裡屯太古裡一窺究竟。我對三聯韜奮書店的印象向來極好。位於美術館后街的三聯總店,作為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在讀書圈可謂如雷貫耳。後來又開五道口店,同樣的全天候經營定位。因有三聯書店這個國內一流出版機構作為後盾,書店的選品亦堪稱道。
  • 三聯書店正式不打烊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圖)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三聯書店在今天將舉行24小時書店的開店儀式,而昨天李克強總理親筆回信鼓勵24小時書店成為城市精神地標,也讓書店員工更加有幹勁兒。  現場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   記者早上9點來到三聯韜奮書店時發現,店門口已經掛上了鄒韜奮親筆書寫的「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牌子。
  • 三聯韜奮書店榮獲「國際出版業卓越獎」
    (London Book Fair)於2018年4月10日在倫敦奧林匹亞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書展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120個國家的25000名參觀者及1500多家參展機構。當地時間4月10日晚,倫敦書展國際出版卓越獎在倫敦奧林匹亞會展中心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三聯韜奮書店榮獲「中國書店精神獎」。
  • 從臺北到北京 24小時不打烊書店兩岸飄書香
    一些讀者在三聯韜奮書店「深夜書房」看書。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事件:三聯韜奮書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 填補北京空白      快評: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的今天起,終於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
  • 津城首家24小時書店:「深夜書房」守望文化之光
    兩年來,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今年山東省高考語文的這道作文題,讓24小時書店一時間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6月20日,本市南開區榮業大街上的新華書店「進階」成為津城首家24小時書店正式運營,一時間引發關注。20多天過去,這家24小時書店運行情況如何?新報記者子夜走訪,了解書店深夜經營狀態,回溯津城書店「越夜」探索細節。
  • 廣州首家24小時書店試營業:餐飲輔助不怕虧本(圖)
    記者蘇俊傑攝  每天都通宵營業 夜間買書打折 凌晨2~6時消費就送咖啡  後半夜,書店還亮著燈,免費供應咖啡、枕頭,朋友一起暢聊,地上也坐著閱讀的人,這是1200bookshop老闆描繪的夜書店場景。  本月12日,這家24小時書店即將開業,8~11日是內部開放試營業時間。
  • 山西首家24小時書店讀者頻臨 利潤上漲30%(圖)
    24小時書店。8月中旬,在太原「夜讀時光」運行一周之際,記者走進了24小時書店。  讀者頻臨利潤上漲30%  8月14日晚9時許,省城解放路一帶,人流漸少,幾乎80%的店鋪已經打烊,而「夜讀時光」24小時書店內卻瀰漫著咖香,不少讀者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隨意挑選幾本圖書,點上一杯咖啡或果汁,找一處舒適椅子坐下,翻閱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高高低低的書架以及錯落有致的綠植散發出濃濃的文化氣息,給人一種靜謐的享受。
  • 三聯「山腳下的書店」入駐佘山 漫步「書林」與讀者見面
    東方網6月29日消息:還記得去年上海書展上驚豔四方的三聯「快閃」書店展臺嗎?書架仿佛是一棵棵樹,人們穿行其間如漫步山間林中……昨天,上海三聯書店旗下「山腳下的書店」正式入駐佘山文化綠洲,漫步「書林」又與讀者見面。
  • 三聯韜奮將在清華大學附近再辦24小時書店
    原標題: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開分店去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正式掛牌營業,這是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誰也沒想到的是,24小時書店品牌剛剛誕生一年就有了全新延伸,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這家書店的分店將於今年4月23日正式開業。
  • 三聯書店首家分店落戶寬窄巷子 周末24小時不打烊
    在寬窄巷子30號,緊鄰詩人酒吧「白夜」,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開門迎客,這是三聯韜奮書店北京外全國首家分店。這是一個活化創意、知識創作的空間,在生活空間裡,可以購買到三聯自主設計生產的文創產品和精選的其他品牌商品,將來這裡會變成一個文創產品的孵育器,吸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品牌入駐。走廊盡頭的大廳,是書店的閱讀空間「三聯閱讀」區域,位於這個三進院落的第二進。大廳兩邊是兩堵直抵屋頂的書牆,進門左手邊的書牆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專區,幾乎囊括了三聯近幾年出版的所有經典叢書。
  •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重張打折,兩年停業改造經歷了什麼
    九點不到,就有讀者趕到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見證它時隔兩年後的重張。值此重張之際,為答謝讀者的厚愛,書店還在開業一周內推出特別回饋活動,即日起至下月5日,三聯旗下全部書刊7.8折。在此,記者也給想要熱情的讀者提個醒,目前三聯韜奮書店總店的營業時間是9:00-22:00,要等到明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他們才重啟24小時營業。
  • 讀者回來了!記者調查:「五一」假期各地書店活動豐富人氣旺
    本報記者採訪行業管理部門和新聞出版單位,了解「五一」期間有哪些文化惠民活動和舉措,並走進多地書店、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和讀者聊聊買了哪些書、與書店的情緣,向書店經營者、店員了解復工復產、經營情況,以期讓更多人感受到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魅力,提振行業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