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五道口再開24小時書店

2020-12-23 騰訊網

[摘要]2015年3月,三聯韜奮書店對外公布,將再開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坐標定位在五道口,定名為「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海澱分店」。昨天又逢世界讀書日,下午4點,海澱分店如期開業。

開業前夕,各就各位

去年世界讀書日前夕,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啟了24小時營業不打烊模式。此後的一年,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書店變成北京的讀書地標。2015年3月,三聯韜奮書店對外公布,將再開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坐標定位在外號「宇宙中心」的海澱區五道口,定名為「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海澱分店」。

昨天又逢世界讀書日,下午4點,海澱分店如期開業。此前,青閱讀記者前去探訪書店現場,在成包新書整裝上架、木屑紛飛的空間裡,書店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布置,一刻不得閒。青閱讀記者在與店員一起把新書上架的過程中,進行了一次特別的採訪。

把新書上架

新店設計更現代,請貝聿銘弟子擔綱

4月21日下午,清華同方科技大廈D座1層,裝修機器嗡嗡作響。一進門,看到展示區裡工人正在搭建臺階。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張作珍西裝革履,站在帶有設計感的書架中間,和店員們協調開業前的各項事宜。

環視四周會發現,設計和布置將900平方米的面積營造出一個現代的文化生活空間——上方的條紋鏤空木結構吊頂與地板和書櫃的木紋相呼應;書店北側的落地窗前,工人正在固定閱讀桌;南側的藝術區書架倚靠在印有三聯經典藝術圖書書影的背景牆上;施工最緊張的是階梯式空間,工人們正在搭臺階,這個臺階是三聯要求設計者特別加入的元素,它將成為連接三聯韜奮書店新老兩店的設計紐帶——就像美術館店通往地下一層的臺階上總是坐滿了讀者一樣,讓五道口的讀者也能享受坐在臺階上看書的樂趣。

「選址定在大學區集中、年輕人扎堆兒的五道口,設計就必須更加時尚。我們邀請貝聿銘弟子莫平來做設計。」張作珍告訴青閱讀記者,因為地處高檔寫字樓和高校中間,五道口店的設計有別於美術館店的傳統知識分子氣質,將加入更多現代元素。

最後的裝修工作在緊張進行

面對萬聖,不談競爭自稱「補缺」

新店選址五道口,是三聯書店謹慎的考慮。在2014年美術館店24小時營業後,不少人找過三聯書店洽談,其中包括區政府的相關部門。「西城區邀請我們開在金融街,給出了很大優惠,但核算成本之後可能會虧本,於是作罷;後來也想過馬連道附近,但因為消防原因沒能實現。」張作珍說。三聯最終決定在五道口開店,看中的是這裡的高校氛圍和60歲以下的白領人群,「這裡的讀者大多有讀書習慣和購買能力,也和我們人文社科的氣質相似,同時也希望給這裡的高端寫字樓帶來更多讀書的氛圍。」

作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有人氣,當然也有競爭——且不談成府路上的若干小眾書店,光是萬聖書園一家,就足夠成為競爭對手了。「我們不想說競爭,希望是補缺。雖然都是人文社科為主,但各有特色。一家書店註定不能囊括所有的書,如果讀者想買一本書,在萬聖沒買到可以來三聯,在三聯沒買到的也許萬聖有,我們就想別讓讀者白跑一趟。」張作珍說。

「但是仍然有兩個問題我們暫時不能預測,一是高校的假期,二是白領下班之後回家之前是否會到書店裡坐一會兒,這可能需要開店之後再慢慢調研,我們的目標是2015年底營業額不低於800萬,這需要努力。」張作珍告訴青閱讀記者。

新店特色:精品書和文創產品

為籌備新店開業,這個4月,三聯上上下下都進入緊張狀態。在施工現場張作珍的手機電話不斷,「為了保證開業,三個副總帶領採購、人事行政和銷售賣場三個團隊齊頭並進。」他拒接了一個電話,開始聽五道口店店長王玉匯報籌備的進度。王玉拉下防塵口罩說:「今天運到一車書,明天應該還有一車,總店的老師明天過來,對書籍陳列做微調。」在她身後,是近200包被牛皮紙包裹的新書正準備上架。

張作珍告訴青閱讀記者,五道口店與美術館店相比,定位更加高端,這體現在諸多方面,最實質的就是書籍的選擇,原則是「選精品」。他解釋說,同一本書,選擇有名的出版社,增加經管類、藝術類的圖書和外版書,拒絕不靠譜的書。另一位書店負責人告訴青閱讀記者,開業前期預計將到貨3萬種圖書,共約9萬冊,後續圖書品種將達到5萬種。

「文創產品展示臺明天也會完成。」王玉看向書櫃旁邊一排展示臺,這個區域也是新店的亮點。相比美術館店僅在款臺放有少量產品,五道口店要將文創產品作為一張大牌。據了解,「高端文房四寶」將在五道口店販售,其中部分會貼有三聯書店的標誌,「這也是三聯品牌的一部分。」張作珍說。

在階梯式空間,電鑽的聲音響起,木板被固定在臺階的龍骨上,這裡除了供讀者安坐閱讀,也是舉辦文化活動的區域。張作珍告訴青閱讀記者,「美術館店的活動偏向社科學術,拒絕了一些明星和生活方式之類的主題閱讀活動,新店將會加入這些。」

談過了不同,張作珍強調,「當然,既然是三聯的品牌,我們依然會為讀者提供24小時的書房,秉承『竭誠為讀者服務』的宗旨。」

年輕的店員,大多是本科學歷

說話間,一群年輕人在把新書按照類別一一上架,儘管戴著口罩,但眉宇間有難以掩飾的喜悅。他們是五道口店定向招聘的新員工,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據介紹,22位新員工中有一半是2014年的應屆畢業生,三分之一來自其他書店,其中不乏知名書店,其餘新員工有的從媒體跳槽而來。從學歷上看,大多數是人文社科專業的本科學歷,還包括部分碩士畢業生。年輕的身影忙得火熱,幾個人對著中國古代史的架子按照年代調整書的順序,一名戴眼鏡的帥氣小夥正在整理古代文學書架,他告訴青閱讀記者碼放原則,「先是按照類別,然後再看開本,擺放整齊。」

另外一群年輕人正在調試咖啡機和餐食臺,還有學生模樣的青年站在一間歐式小木屋前填寫兼職合同書。他們是與三聯五道口店合作的「生活散步」咖啡館員工。據介紹,咖啡館的工作人員大多是來自附近高校的兼職學生,店長端端告訴青閱讀記者,「這樣能保證員工的文化素養,我們希望讓淑女服務淑女,讓紳士服務紳士。」據她介紹,正式營業後,咖啡館將與書店一起24小時不打烊,「目前計劃與書店打通,可以把咖啡帶到圖書區。」她拿來一杯剛調好的歐洲進口榛仁熱巧克力請大家品嘗,「我們想把最好的食材提供給讀者。一個月時間,我們都特別忙,但是想到能在這裡當店長,簡直太開心了。很多應聘者和我一樣,都是看中了能和書店一起工作,才投下簡歷。」

「這些年輕人給了書店很多驚喜,他們說起運營和書店的理念頭頭是道。」張作珍說。

未來五年,全國開十家分店

據悉,2014年三聯美術館店的全年銷售同比增長了58%,利潤同比增長111%,全年共接待讀者28萬餘人次,比上年增長68%。張作珍表示,以往的成績,既緣於三聯品牌,也受益於政府的支持。海澱分店第一年就需投入900萬元,三聯獲得了國家撥款800萬元——200萬元來自財政部文資辦,補貼海澱分店的600萬元則是財政部撥付給中國出版集團作品牌拓展,三聯又向集團申請而來。

三聯24小時書店不會止步於五道口。張作珍告訴青閱讀記者,全國的擴張計劃將在下半年正式推進,目前與成都、廣州、烏魯木齊和義烏等地取得了合作意向,瀋陽、長春等城市也在洽談當中。「希望從2015年開始,五年開十家分店,但每一步都要認真部署,希望開一家成功一家。」

文/北京青年報 張知依 攝影/北京青年報 郝羿

相關焦點

  • 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選址清華大學附近
    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選址清華大學附近 2015-03-15 15:51:57小時書店後,將於今年4月23日再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這將是京城第二家24小時書店。  位於中國美術館旁邊的三聯韜奮書店去年世界圖書日當天掛牌為24小時書店,一度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話題,在各種猜測和質疑聲中,書店目前即將經營滿一年。除了今年春節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二閉店三天,其餘時間實現了不關店不打烊不間斷運營。今年所開的第二家書店選址在高校密集的清華大學東門、交通便利的五道口地鐵站旁,是書店運營團隊多日來討論後最終選定的店址。
  • 北京:三聯書店試水營業24小時 營造文化新氛圍
    導讀:三聯韜奮書店將於今晚起試行24小時營業。臺灣的誠品書店進駐香港時,也選擇了24小時書店模式,可往往凌晨過後,大部分讀者還是會被地鐵末班車帶走。營業一個月以後,香港誠品書店決定取消通宵營業。北京的24小時書店能堅持下去嗎?
  • 三聯韜奮將在清華大學附近再辦24小時書店
    原標題: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開分店去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正式掛牌營業,這是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誰也沒想到的是,24小時書店品牌剛剛誕生一年就有了全新延伸,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這家書店的分店將於今年4月23日正式開業。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三裡屯的三聯韜奮書店測評:人流量與銷售量往往不成正比
    近日,重新裝修的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開張,並舉辦儀式。既偶得消息,遂趁好日,前往三裡屯太古裡一窺究竟。我對三聯韜奮書店的印象向來極好。位於美術館后街的三聯總店,作為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在讀書圈可謂如雷貫耳。後來又開五道口店,同樣的全天候經營定位。因有三聯書店這個國內一流出版機構作為後盾,書店的選品亦堪稱道。
  • 三聯24小時書店"五一"刷夜讀者比平日多兩倍(圖)
    昨天晚上,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一名讀者捧著一本沒看完的書在書叢之中睡著了。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五一」夜間,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三聯韜奮書店裡,人流比平日晚間至少多了兩倍,深夜逛這家書店已成為節日新型娛樂方式。  夜讀,年輕人最多,但也有平時少見的三口之家、中年夫婦,還有孤獨的老人、一時找不到工作的人。
  • 24小時書店模式能否長存
    ,北京的風入松、第三極書局消失,濟南三聯書店、致遠書店關門,這種局勢下書店紛紛尋求突破,轉型「24小時書店」成為一種創新。今年7月全國11家24小時書店召開研討會,讓實體書店再次成為焦點。幾個月過去,24小時書店模式是否被讀者認可、這個模式能否被更多大城市書店借鑑值得關注。本報記者 師文靜超預期銷售翻番>> 「24小時」擴大品牌的意義更大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可以說是11家24小時書店裡最受關注的,因為它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 三聯書店首家分店落戶寬窄巷子 周末24小時不打烊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喻倩媛)1月21日報導 今天,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開業,「中國書店之都」蓉城再添一縷書香。在寬窄巷子30號,緊鄰詩人酒吧「白夜」,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開門迎客,這是三聯韜奮書店北京外全國首家分店。
  • 三聯韜奮書店榮獲「國際出版業卓越獎」
    頒獎儀式現場作為北京第一家24小時書店,三聯韜奮書店在中國知識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店近年來,在母公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的主導下,三聯韜奮書店的發展在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備受社會矚目。2014年,三聯韜奮書店成功將營業模式轉變為24小時書店,連續兩年銷售總收入超過兩千萬元人民幣,增幅達到60%,創下中國實體書店的銷售奇蹟,被贊為北京的「深夜書房」。
  • 人民日報:政府扶持下,實體書店歸來
    據《人民日報》1月18日報導,在熬過了歷時五六年關門閉店的低潮期後,實體書店正在迎來一輪新的復甦。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合肥等國內大城市,國有大型書城與民營特色書店紛紛開設新店。在房租成本、工資成本、網店競爭三大不利因素依然存在的今天,為什麼實體書店不但沒有萎縮,反而逆勢而上呢? 「三聯書店決不能離開海澱區。」
  • 從臺北到北京 24小時不打烊書店兩岸飄書香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事件:三聯韜奮書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 填補北京空白      快評: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的今天起,終於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從4月8日開始試行24小時書店起,三聯韜奮書店就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我們看到,三聯夜間書店也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回信。李克強希望三聯韜奮書店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實體書店是一座城市書香延傳的基地,而24小時書店更是被認為是「城市的精神地標」。
  • 廣州首家24小時書店試營業:餐飲輔助不怕虧本(圖)
    記者蘇俊傑攝  每天都通宵營業 夜間買書打折 凌晨2~6時消費就送咖啡  後半夜,書店還亮著燈,免費供應咖啡、枕頭,朋友一起暢聊,地上也坐著閱讀的人,這是1200bookshop老闆描繪的夜書店場景。  本月12日,這家24小時書店即將開業,8~11日是內部開放試營業時間。
  • 西安24小時書店一周調查 初涉水 且行且珍惜
    6月21日起,西安嘉匯漢唐書城和陝西萬邦圖書城同時啟動24小時營業試運營,這讓許多西安書迷興奮不已——不用再羨慕臺灣的「誠品」,北京的「三聯」,古城自此也步入了「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的文藝氛圍。
  • 24小時書店扎堆出現 成實體書店「自救良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給三聯書店回信:「希望你們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  作家王蒙說,24小時書店很有意義,是新的創舉,在網絡的衝擊下,實體書店未來依然大有可為,「由於網絡購書便捷,實體書店受到衝擊,很多實體書店正在積極回應,使得我們的書店環境越來越優美,服務更豐富,使得我們的實體書店成為文化地標。」
  • 三聯書店正式不打烊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圖)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三聯書店在今天將舉行24小時書店的開店儀式,而昨天李克強總理親筆回信鼓勵24小時書店成為城市精神地標,也讓書店員工更加有幹勁兒。  現場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   記者早上9點來到三聯韜奮書店時發現,店門口已經掛上了鄒韜奮親筆書寫的「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牌子。
  • 津城首家24小時書店:「深夜書房」守望文化之光
    店員還記得,不久前有個小姑娘一晚上幾乎抄了半本《猶太人的故事》,「最後倒是買了本《紙牌屋》走……」既然是24小時書店,是不是真有讀者一整晚都在店裡?「有啊,我夜班的時候就遇見過,跟著我上班跟著我下班,一晚上,讀會兒書睡一下,再讀會再睡下……」  事實上,對於24小時書店的概念,老年人和年輕人理解和呈現出的情況往往有所差異。
  • 全國24小時書店大盤點!大武漢獨佔三家並列第一名
    北京1、三聯韜奮書店三聯韜奮書店是個很不錯的書店,它仍然保持著一個書店應該擁有的品質。這包括對書的了解、喜愛,對書的選擇和陳列。逛逛三聯韜奮書店,深夜12點,人還很多,走在書的世界裡,這樣的感覺真是幸福。
  • 三聯韜奮書店時光咖啡館24h等誰 帝都好書咖啡靜候讀書人
    自去年三聯書店聯合雕光咖啡館嘗試24小時營業至今,每日「旺季接近兩萬元,淡季一萬元左右」夜間營業額數字,在這個行業低迷的時代,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如今,三聯的第二家24小時書店又開業在即。黑衣男士掏出銀行卡刷了折後3200多元的書錢,與同伴各自拎起兩捆書走出書店。「我是在樓上咖啡店跟朋友聊完下來,看到書店還開門,就順便買買書。」這位不願具名的先生說,這是自己第一次來三聯,之前也並不知道這裡24小時營業,「白天沒有這麼好的心情,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選書。」
  •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重張打折,兩年停業改造經歷了什麼
    九點不到,就有讀者趕到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見證它時隔兩年後的重張。值此重張之際,為答謝讀者的厚愛,書店還在開業一周內推出特別回饋活動,即日起至下月5日,三聯旗下全部書刊7.8折。在此,記者也給想要熱情的讀者提個醒,目前三聯韜奮書店總店的營業時間是9:00-22:00,要等到明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他們才重啟24小時營業。
  • 臺灣誠品書店:24小時書店值得堅守?
    對於兩三年後的事,我們或許不得而知,但在大陸提到24小時書店已並非新鮮事。想當年,風靡一時的席殊書屋和思考樂書局都曾效仿誠品開過全天候書店,現在都已被歷史塵封。近年來,也零星地出現過幾個24小時書店,但很快便銷聲匿跡。營造適宜的閱讀氛圍的確應該成為全天候書店的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