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書店正式不打烊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上午,三聯韜奮書店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為紀念莎士比亞誕生而設置的專櫃 攝/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竭誠為讀者服務」。今天一早,《法制晚報》記者在三聯書店發現,店門口已經掛上了鄒韜奮先生親筆書寫的店訓。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三聯書店在今天將舉行24小時書店的開店儀式,而昨天李克強總理親筆回信鼓勵24小時書店成為城市精神地標,也讓書店員工更加有幹勁兒。

  現場 鄒韜奮親筆店訓重現

  記者早上9點來到三聯韜奮書店時發現,店門口已經掛上了鄒韜奮親筆書寫的「竭誠為讀者服務」的牌子。店門口花籃林立,雖然是早晨,書店裡依然可以看到數十位顧客。

  三聯韜奮書店的銷售主管王玉對記者表示,「這是鄒韜奮先生寫給三聯韜奮書店的店訓。這個店訓之前一直放在我們的員工工作室,現在我們希望將牌子掛出來,勉勵自己的言行。」下午三點,書店將舉行新牌的揭幕儀式。著名作家王蒙等將出席。

  今天晚上,書店還將舉辦一個閱讀季活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將前來和讀者一起進行誦讀活動。

  由於今天還是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紀念日,書店也早早掛上了莎士比亞大幅宣傳畫,在地下一層也有莎士比亞文集的專櫃。

  成績

  試營業10天 夜場銷售總額25萬元

  據三聯韜奮書店張作珍經理介紹,書店自4月8日起24小時試營業,首晚銷售額為15000元、第二晚25000元、第三晚32000元,整體銷售數據穩定。4月12日晚上,書店專門做過統計,晚上9點以後進店的客流近800人,銷售額逼近5萬元。試營業10天,夜場銷售總額25萬元,白天的銷售額也直線上升。

  現在白天的銷售額和人流量也比以往多了約50%。晚上12點以前書店的人流量相當大,根本無法統計,晚上12點以後的人流基本都在5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晚上12點以後的書店特別安靜,所有人都在閱讀。

  三聯韜奮書店的銷售主管王玉介紹,在試營業結束後,書店針對讀者的反饋對書店的服務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調整。書店目前正在協調,會在夜班的時候跟上保潔的服務,「原來我們夜班是沒有保潔的,因為保潔是外包的,不是自己的員工,但是夜班有著這樣大的人流,我們正在和保潔公司協調。」

  王玉稱,書店現在上書的推車一定會進庫房,整潔度更加為書店所重視。

  此外,書店原計劃是晚上把小桌子和椅子擺起來,白天再收起來。現在白天和夜晚的人流量都很大,書店決定一樓的座椅白天也都不撤了,也給白天的顧客一個看書的空間。地下一層現在也增加了桌椅,以應對需求。

  在第一天試營業的時候,就有讀者反映書店缺少一個賣水的服務。雖然樓上的雕刻時光也24小時營業,但畢竟和書店是分開的,讀者跑來跑去也不方便。王玉稱,原來三聯書店的營業執照裡沒有售賣食品這一項,但書店正在和自動售水的廠商溝通,自動售水有望儘快到位。

  鼓勵

  李克強回信:打造精神地標

  24小時書店的想法最初是1月17日代表文藝界參加總理座談會時,樊希安對總理提出了開展「全民閱讀」的建議。這個建議很受李克強總理重視,之後「全民閱讀」也被總理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樊希安稱,在試營業成功之後,他就想向總理匯報一下書店的情況,「在18號的時候,我們的報告提交給了總理。我們的報告很長,在報告裡我們向總理匯報了這些天書店的人流、營業額、讀者的反饋,特別是年輕人能夠在夜裡靜心讀書,這是我們所希望的。」

  而昨天下午6點的時候,三聯書店收到了李克強總理的回信,「我們非常受鼓舞,立刻緊急開會,討論書店之後的改進措施。李克強總理對於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現在我們也在籌劃更多的文化活動,比如說我們會每周一次地在晚上9點到11點期間舉辦讀書會等活動。此外,一些新書的發布會也會放在書店舉行,書店還會定期邀請名家和讀者進行座談。」樊希安說。

  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告訴《法制晚報》記者,李克強總理和三聯書店相當有淵源,「80年代的時候他常常來三聯看書,他還曾經是三聯書店《讀書》雜誌的作者。再後來,李克強還不斷地關心著三聯書店。在12年店慶的時候,李克強還為書店寫過賀信。」

  文/ 記者 錢業

  相關新聞

  兩成青少年不知閱讀何用

  昨天上午,千龍網·中國首都網聯合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首都網際網路協會以及首都14所大中小學,在京發布了2014首都青少年閱讀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發現,超過90%的首都青少年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認為閱讀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積極、重要的影響。但看電影、電視劇還是課外活動的首選。

  對於閱讀本身,首都青少年受訪者中有40%不知道怎麼讀好一本書,27%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讀物,還有20%的青少年不知道閱讀有什麼用。同時,在閱讀的計劃性方面,超過半數受訪者屬於沒有計劃的隨意閱讀,有嚴格閱讀計劃的僅佔13%。(實習生 郭洋洋)

相關焦點

  • 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北京三聯韜奮"不打烊
    原標題: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北京三聯韜奮"不打烊  原標題:「北京三聯韜奮」午夜不打烊   「當城市進入午夜,電影院散場,商店打烊,我們這裡有一張書桌、一盞燈光,留給熱愛閱讀和思考的你——在這裡,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 三裡屯的三聯韜奮書店測評:人流量與銷售量往往不成正比
    近日,重新裝修的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開張,並舉辦儀式。既偶得消息,遂趁好日,前往三裡屯太古裡一窺究竟。我對三聯韜奮書店的印象向來極好。位於美術館后街的三聯總店,作為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在讀書圈可謂如雷貫耳。後來又開五道口店,同樣的全天候經營定位。因有三聯書店這個國內一流出版機構作為後盾,書店的選品亦堪稱道。
  • 三聯韜奮書店榮獲「國際出版業卓越獎」
    當地時間4月10日晚,倫敦書展國際出版卓越獎在倫敦奧林匹亞會展中心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三聯韜奮書店榮獲「中國書店精神獎」。受所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影響,三聯韜奮書店秉承了自20世紀30年代建立以來一貫堅持的「竭誠為讀者服務」宗旨,以傳播先進思想、引領文化品位為己任,致力於向廣大讀者分享海內外優秀作品。2016年三聯韜奮書店曾入圍倫敦書展「年度最佳書店獎」,榮獲全球提名獎;今年,我們終於捧回了來自世界的書店最高榮譽「中國書店精神獎」,這是對我們堅守書業、尋求創新發展的鼓勵。
  • 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重張營業
    4月23日,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重張。4月23日上午10時,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停業兩個多月後重新對外營業。重張後的書店調整了店內布局,同時推出多種促銷活動。加強店內通風,閱讀區暫時關閉當天下午,記者在書店門口出示「健康寶」、測溫、登記後進入書店,此時店內讀者並不多,有的倚窗閱讀,有的在書架前流連。店內供讀者看書的座椅已經全部撤掉,一層的閱讀區也暫時關閉。通往地下一層的樓梯口攔上了警戒線,並貼有「疫情期間地下一層暫不開放」的通告。
  • 從臺北到北京 24小時不打烊書店兩岸飄書香
    一些讀者在三聯韜奮書店「深夜書房」看書。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事件:三聯韜奮書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 填補北京空白      快評: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的今天起,終於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
  • 三聯書店首家分店落戶寬窄巷子 周末24小時不打烊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喻倩媛)1月21日報導 今天,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開業,「中國書店之都」蓉城再添一縷書香。在寬窄巷子30號,緊鄰詩人酒吧「白夜」,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開門迎客,這是三聯韜奮書店北京外全國首家分店。
  • 「創新與守正:歷史風雲中的鄒韜奮」學術研討會舉行
    加之今年又適逢五四運動百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本次研討會以「創新與守正:歷史風雲中的鄒韜奮」為主題,回顧韜奮先生為社會進步、國家獨立與民族復興作出的偉大貢獻,探討其影響與價值,具有特殊的意義。
  •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重張打折,兩年停業改造經歷了什麼
    九點不到,就有讀者趕到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見證它時隔兩年後的重張。得知停業裝修近兩年的書店今天正式重張的消息,很多老讀者特意一早趕到,帶著急切和興奮的心情等待開門。記者現場注意到,書店的招牌依舊是經典的藍底白色大字,親切而醒目。九點鐘,書店正式開門迎客。第一位走進店裡的是81歲的老讀者王允琪奶奶。她就住在附近,這兩年來每次路過書店就會往裡張望一下,就盼著它早日開業。「今天終於開業了,期盼已久,非常高興!」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三聯五道口再開24小時書店
    [摘要]2015年3月,三聯韜奮書店對外公布,將再開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坐標定位在五道口,定名為「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海澱分店」。昨天又逢世界讀書日,下午4點,海澱分店如期開業。開業前夕,各就各位去年世界讀書日前夕,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啟了24小時營業不打烊模式。此後的一年,位於美術館東街的三聯書店變成北京的讀書地標。
  • 北京:三聯書店試水營業24小時 營造文化新氛圍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三聯韜奮書店獲悉,今天晚上起書店將會試行24小時營業,並將於18日正式營業。三聯韜奮書店將成為北京首家真正意義上24小時全天候開放的書店。   「深夜書房」歡迎讀書、發呆、聊天   日前,三聯韜奮書店在豆瓣網發布了一個名叫「讀·一夜——三聯韜奮書店深夜書房體驗交流」的活動。
  • 三聯重張老字號「生活書店」 向馬識途、王蒙約稿
    7月1日,由三聯書店主辦的恢復設立「生活書店」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鄒韜奮之子鄒家華、作家王蒙等150餘人出席。他提到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份死活讀不下去的書單,「其中第一本就是《紅樓夢》,還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反正都是一些好書,這也反映了在現在的形勢下,用瀏覽代替閱讀,用傳播來代替服務,用碎片來代替經典的一種趨勢,以至於造成我們的文化,尤其是進步文化、革命文化有斷裂的危險。」他認為,生活書店的恢復對促進文化進步是有很大作用的。
  • 文化周刊 | 鄒韜奮的「狠勁」
    不過,由於當時工作太過繁忙,鄒韜奮只能選擇在每天晚上趁家人休息後,才投入到緊張的翻譯工作當中。  由於《革命文豪高爾基》這部書稿多達20萬字,而且裡面還有大量的生僻詞語,鄒韜奮翻譯起來可謂困難重重,他經常需要藉助俄語詞典才能完成翻譯工作。當時,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鄒韜奮這樣做也完全是在「自討苦吃」。不過,鄒韜奮卻微笑著對大家說道:「人活在世上,不經常找點苦吃,那哪成!
  • 事情是靠人做的:三聯書店與她的掌門人
    從最初的創辦者鄒韜奮先生,到恢復三聯書店獨立建制的範用,再到沈昌文、董秀玉,三聯的幾代掌門人在經營思路上和個人性情上都有很大區別,但他們都為三聯書店形成今天的面目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海灘的進步小夥計  沈昌文1931年出生,比三聯書店大一歲。
  •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三聯生活周刊十年【精裝】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創辦,1926年起由鄒韜奮任主編,發行量達到15萬份,是極有影響的刊物。
  • 三聯韜奮書店時光咖啡館24h等誰 帝都好書咖啡靜候讀書人
    2015年4月21日訊,在三聯韜奮書店通往樓上雕刻時光咖啡館的樓梯勁頭,立著一張海報:「當咖啡X書24h等你」。  自去年三聯書店聯合雕光咖啡館嘗試24小時營業至今,每日「旺季接近兩萬元,淡季一萬元左右」夜間營業額數字,在這個行業低迷的時代,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如今,三聯的第二家24小時書店又開業在即。
  • 相約在書店之三聯印象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4月23日起復工營業相約在書店之四三聯印象難忘三聯(節選)姜德明姜德明,1929年生於天津。退休前任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在三聯書店出版有《書味集》(1986)、《北京乎》(編選,上下冊,1992)、《書衣百影》(編纂正編,2000;續編,2001)、《插圖拾翠》(編著,2000)。三聯書店成立已經六十周年。它的前身是鄒韜奮先生於一九三二年創辦的生活書店,說來我也算是三聯的一名老讀者了。抗戰勝利後,我在天津讀高中,正熱衷於讀課外書。
  • 三聯再開第二家24小時書店 選址清華大學附近
    這將是京城第二家24小時書店。  位於中國美術館旁邊的三聯韜奮書店去年世界圖書日當天掛牌為24小時書店,一度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話題,在各種猜測和質疑聲中,書店目前即將經營滿一年。除了今年春節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二閉店三天,其餘時間實現了不關店不打烊不間斷運營。今年所開的第二家書店選址在高校密集的清華大學東門、交通便利的五道口地鐵站旁,是書店運營團隊多日來討論後最終選定的店址。
  •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開進淮海路,亮眼的不止ELLE CAFÉ、網紅...
    抬頭望去,「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的店招,字體不大卻很醒目。今天(28日)上午,試營業3個多月的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廣場店正式開業。這是2017年創立的READWAY品牌第4家門店,也是上海三聯書店開出的第10家實體書店。 READWAY,寓意閱讀之道,也是成長之道。佔據新天地廣場4樓、5樓近千平方米的這家書店,目前有2萬餘種圖書。
  • 三聯24小時書店"五一"刷夜讀者比平日多兩倍(圖)
    昨天晚上,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一名讀者捧著一本沒看完的書在書叢之中睡著了。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五一」夜間,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三聯韜奮書店裡,人流比平日晚間至少多了兩倍,深夜逛這家書店已成為節日新型娛樂方式。  夜讀,年輕人最多,但也有平時少見的三口之家、中年夫婦,還有孤獨的老人、一時找不到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