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籍牧師翻譯首本臺灣客家語《聖經》

2020-12-16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聖經公會、長老教會與加拿大長老教會合作,加拿大籍牧師麥煜道(Paul Mclaean)即將完成臺灣客家語《聖經》。客家語《聖經》預計2011年開始印刷,2012年客家宣教年出版,以此來協助客家族群加深對基督教信仰。

27年前,加拿大籍麥煜道牧師來臺灣宣教,麥煜道和妻子瑪莉以及三個兒子在臺灣學習客家語,參與《聖經》翻譯工作。客家語《新約聖經》完成後,因翻譯同工沒有精通舊約原文的學者,因此,麥煜道牧師特地回加拿大攻讀希伯來文。6年前,麥煜道在加拿大開始參與校對,每年到中國臺灣三次,與客家語《聖經》翻譯者逐句討論。而麥煜道牧師的兒子彼得主,2010年6月主動為客家語《聖經》的發行籌募善款活動。彼得主騎單車九千公裡橫跨加拿大,還計劃回到臺灣單車環島。

麥煜道牧師表示,他來臺時,曾經在苗慄地區宣教,雖然客家莊信主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二,但客家人信主之後,信仰非常堅定,遇到艱難也不退縮。不過,麥煜道牧師還發現客家人想以客家語讀《聖經》或聖詩都很困難,因此更堅定他加入翻譯客語《聖經》的念頭,希望能有效幫助客家人更虔誠信主。

目前,正在進行新、舊約名詞的統一與校稿,預計2011年將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2012年將推出完整版客家語新、舊約聖經。客家語《聖經》翻譯委員會主委彭德貴牧師表示,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將2012年訂為客家宣教年,正式出版客家語《聖經》。客家語《聖經》出版意義重大,除了通過客家人熟悉的語言推廣福音外,還可以協助年輕一代人來傳承客家語。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他歷時30年翻譯中文聖經,司徒雷登曾為之作序
    翻譯聖經的人也都是傑出的語言學家,特別是希伯來、希臘語專家或者聖經學者。 因著翻譯聖經的挑戰和難度,一般來說,翻譯聖經都是由一個團隊來進行的。這100年來,最流行的中文聖經是和合本聖經,是由16個西方宣教士一起,歷時29年才完成[1];後來的和合本修訂本由30多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的華人聖經學者耗時27年修訂而成[2]。
  • 【聖經希臘文】Mounce聖經希臘文第一課希臘語
    Mounce的《聖經希臘文基礎》,讓後看到第一課有必要分享給我的學員,就照章全錄了一遍。因為教材翻譯者是按照臺灣國語翻譯的,某些詞彙跟我們的普通話不一樣,所以這裡我做了部分的修改以適應普通話閱讀的讀者。部分專有名詞參考自劉以煥《古希臘語言文字語法簡說》】第I課希臘語希臘語有段漫長而豐富的歷史,從主前十三世紀一路延伸到現在。
  • 馮象:把《聖經》當作文學文本來翻譯
    他給我們研究生講十七世紀英國文學,英譯《聖經》和欽定本是重頭戲,外教也跟著一塊兒聽。楊先生得知我在學拉丁語,就把他譯的維吉爾史詩和奧維德《變形記》送給我。我出國後,譯古英語史詩《貝奧武甫》的時候,又多次賜信指教。說到翻譯,我第一個要感激楊先生。
  • 《聖經》的粵語翻譯與粵語文學
    來華傳教士意識到中國幅員遼闊,粵語地區僅在最偏遠的廣東一帶,故而《聖經》的初譯不能選擇粵語,而應選擇文言或官話。因而,傳教士學習粵語一開始只是為了口頭傳教和日常交流,並沒有著眼於用粵語翻譯《聖經》,這種情況到1860年後才有所變化。
  • 【周報 · 客家】龍巖客家妹子破奧運會紀錄但沒獎牌
    繼第20輪梅州客家憑藉洋槍傑帕的梅開二度,梅州客家反客為主以2∶0擊敗湖南湘濤,奪得本賽季首個客場勝利。此役在主場2∶1戰勝實力強大的北京北控隊,梅州客家隊被評為最佳球隊,高志林入選最佳中場。8月8日,廣東省第十屆少兒藝術花會在河源市拉開帷幕,這是花會首次在客家地區舉辦。
  • 狄考文的新約和合本聖經
    新約和合本有五次紀錄「巴不得」三字於聖經內,南方讀者(包括港臺)初閱時常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其實此語為華北用詞,即懇切盼望之意。特別的是,此用語綿延近百年,在當代華人教會中,竟成屬靈用詞。提到新約和合本聖經的用詞,就必須從翻譯聖經的團隊說起,尤其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美國北長老會狄考文牧師(Rev.Calvin Wilson Mateer, 1836-1908)。
  • 全球第一本英文印刷聖經 從被迫害摧毀到成為拍場寶藏
    聖經缺頁卻顯珍貴這本「丁道爾再次修訂的新約聖經」,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536年。聖經共有228頁,其中有48頁木刻插圖的部分遺失。這本聖經是英國宗教改革先驅丁道爾(William Tyndale),直接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聖經直接翻譯的英文版本。
  • 世界首部中文手抄聖經在臺灣面世
    華夏經緯網8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印刷發達的時代,臺灣動員了六千名以上的基督徒,費時九個月,一筆一畫抄寫完成世界上首部中文手抄本聖經。特大號的聖經共分成五冊,總共重卅四點五公斤,六千人的不同字跡象徵基督徒的同心合一。 臺灣聖經公會於昨天在臺北雙連長老教會舉辦成立四十五周年及「千禧年手抄本聖經」完成感恩禮拜。
  • 麥種視頻課程招生:聖經希臘文基礎
    歡迎1⃣️傳道人,2⃣️神學生,3⃣️宣教士,3⃣️渴慕研經有突破的弟兄姐妹,4⃣️零基礎又單純想學習聖經希臘語的人,報名參加網絡學習。為更好服事大家,敬請詳閱以下報名辦法,遵照步驟獲得學習資格。報名相關事宜,請添加微信號 akowcm01 報名或詢問。課程簡介新約聖經是用通用期希臘文(Koine)寫成的,翻譯為世界各種語言。
  • 英文聖經譯本哪個好?
    (何奇偉)聖經的英語譯本中,我們改革宗教會首推NASB(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這個譯本是目前最忠實於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原文聖經的英文譯本。它兼顧當代英語語句的順暢,沒有NASB那麼緊密地忠實於原文聖經的語言模式,不過它也比較忠實聖經原文。ESV是筆者自己每天靈修查經時所使用的英語聖經,也推薦給會英語的基督徒。
  •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大陸教會在牧者工資方面冷酷,不負責任,與香港,臺灣,新加坡,澳門的教會不一樣,是因為中國大陸教會了解真理,堅持真理,討神喜悅嗎啟示:中國大陸教會象一輛馬車,正在向前走,撒但用一根木棍,塞進車輪中,使馬車無法前進,這根木棍,撒但破壞教會的工具就是違背聖經,令上帝厭惡,有害有毒的牧師乞丐式工資。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 和合本聖經的風格
    感謝天父賜予中國教會寶貴的聖經,感念譯經學者所付之辛勞,願意藉此激勵今日教牧同工繼續重視對於和合本的研究,也促進廣大信徒更加愛慕這本聖經。信主之初,我讀的是英文聖經,因為引導我信主的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國人,美國人,都是講英語的。當時對英文聖經非常喜歡,但只注重它的靈意,還不能欣賞其文學。
  • 中文聖經譯本小史
    同時吉牧師(Cleveland Keith)也將《新約全書》用羅馬拼音譯成土語,而於1872年完成。在這期間,既成的《新約》譯本又經一委員會全部修訂,而於1881年時印行,至1882年又有一修訂本出版。慕威廉博士也作一注釋本《新約》譯本,於1881年出版。此後他們又從事將《舊約》譯成上海語。
  • 國際聖經同盟總裁訪問基督教全國兩會 單渭祥牧師回應「聖經下架...
    2018年4月10日上午,國際聖經同盟總裁喬斯·斯諾普(Jos Snoep)、亞太區總監漢密爾頓·史密斯(Hamilton Smith)、東亞區總監林劉禾女士一行三人訪問基督教全國兩會,中國基督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單渭祥牧師接待了客人,賓主雙方進行了親切的會談。
  • 百年中國教會:呂振中譯本聖經的翻譯過程
    文/呂榮安《生命季刊》 第16期 最近《生命季刊》開闢了「百年中國教會」專欄,季刊編輯希望我能介紹我父親呂振中牧師的生平和他譯經的經過。關於我父親翻譯聖經的動機和原則,我所知不多,只能從他寫的序言,和少量在雜誌上與別人討論譯經問題時所寫文章中,作一些摘錄和介紹。
  • 學人丨董忠司:《內埔客家語研究》序
    從事語文哲教的我,心護臺灣,情守鄉親,其中,最為關愛的是我臺灣子弟。四十多年前,幸運地,我遠離臺北,搭乘光華號列車,來到臺灣最南部的屏東師範專科學校任教,很高興地置身在一團臺灣學子中、最誠摯的青春氛圍。那校園木瓜葉(屏師校徽)的掌狀鄉音裡,有山珍野味的排灣語和魯凱語,有南北沿海誠樸的閩南「通」語、有廣布八鄉鎮悅耳的客家「美」語。因此,閩南語和客家語自然也是我端給學生享用的大餐之一。
  • 華理克牧師:美劇《聖經》是傳福音的好機會
    自從美劇《聖經》開播以來,在國內外都掀起一股追「美劇」的熱潮,「為耶哥拾美劇」等口號在網上流傳開去。同時《聖經》這部美劇也贏得一些牧者和基督徒的喜愛。美國華理克牧師認為,這是50年來根據聖經製作的電影中最好的一部,並稱是帶領人認識信仰,了解《聖經》的好機會。
  • 英教堂發現《英王欽定本聖經》初版 已有400多年歷史
    這版《聖經》在教會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頁。據外媒報導,這本《英王欽定本聖經》於雷克瑟姆市中心內的聖吉爾斯教區教堂被發現。該教堂的一名牧師在整理教堂櫥櫃時,偶然找到了這本「沉睡」已久的罕見「藏物」。當時,那位牧師還不知道這就是《英王欽定本聖經》第一版本,後來經過威爾斯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檢查,才得到最終鑑定。
  • 《聖經》新舊約全書中文「和合本」修訂版於香港正式推出
    1906年,官話和合本的翻譯工作完成新約,1919年,舊約的翻譯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聖經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 《聖經》新約全書中文「和合本」修訂版已於2006年推出,歷時23年。「和合本」修訂版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忠於原文,又保留《和合本》原有的風格。
  • 臺灣的省籍紛爭
    在臺灣,通常分為四大族群:福佬人,客家人,先住民,外省人,或簡化為本省人和外省人。而「省籍」指的就是「本省籍」與「外省籍」的區分。所謂本省籍是指 1945 年光復以前就住在臺灣的居民及其後代,外省籍則是指 1945 年以後進入臺灣的居民及其後代。所以在通常的情況下,「省籍」和「族群」是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