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說隴史」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

2020-12-19 每日甘肅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

1920年海原大地震

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約27萬人遇難,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也是中國震級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災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時稱「寰球大震」。

發現記載地震詳情的珍貴資料

地震是大自然最具破壞力的災害之一,可以說是無路可逃的災害。為避免地震造成的損害,人們用各種方法,記錄地震發生過程及災情。

蘭州收藏者楊楠收藏有《甘肅地震災害調查表》一書,這是海原大地震發生後,人們所作的災後調查統計表。該書白棉紙,銅字印刷,長20多釐米,寬十七八釐米,有三十多頁,基本上為表格和圖片組成。

開頭序言說:甘肅於九年(民國)十二月十六日地震,奇劫不惟環球所未見,亦歷史所未聞,大震小震綿歷數月,繼之以風火飢餓加之以盜賊狼犬,萬物化厲,遍地成寢,陵谷變遷,河道擁塞,死亡枕藉,孑遺傷殘, 言之令人骨悚……

從後面的內容來看,這是一個民間組織所作的調查,並非親自在現場的統計,而是這個民間組織通過函電,從災區各個縣災情的列表統計。然後,他們將電報內容匯集成冊。當時,交通不便,北洋政府對災情置若罔聞,能保存下這份災情統計,就已經非常珍貴了。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甘寧青尚未分省,海原縣為甘肅省管轄。故而,其中說,甘肅海原縣。

震級達8.5級 海原縣損失最慘重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09秒, 甘肅海原大地震,震級達8.5級。

震中位於海原縣的西安州、大溝門至幹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面積2萬平方公裡。這次地震波及寧夏、甘肅、陝西、青海、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個省市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裡,約佔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是我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甚至連瑞典烏普薩拉地震臺都記錄到這次地震。

震中周圍的7個縣城,幾乎夷為平地。其中,以海原縣的損失最為慘重。當時,海原縣大體分為縣城、東南西北四鄉,共計五個區域,遇難者達7萬餘人。

蘭州感到地震 如同空中火車駛過

在這次地震中,蘭州損失也比較大。1920年的12月,英國女傳教士金樂婷途經甘肅前往新疆。誰知,她卻在蘭州和這場大地震不期而遇。

金樂婷(1865年—1949年),英國女傳教士,傳教士傳記作家。金樂婷記述,地震發生在瞬間,人們的震驚被恐懼所取代。這是遭遇地震後金樂婷的第一印象。她首先感覺到頭頂上一陣陣沉重的如同重載馬車馳過的聲音,似乎又是空中架起的軌道上,火車隆隆而過的聲音。這些聲音讓人極其難受。聲音過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地動。先感覺到地板在晃動。瞬間,房子就晃動了,人在屋裡根本到不了門口。等晃動稍微停息,她和朋友們才跑到院子裡。又見到了另外一種景象:蘭州的街巷如同遭遇了海嘯,樹木在咔嚓聲中折斷,圍牆在轟隆聲中倒塌,房梁發出吱呀呀的聲響。

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災民缺醫少藥,甘肅督軍張廣建卻在祭祀河神,香火錢就用了千元。天災面前,靜寧縣知事周廷元做出了巨大貢獻。就在地震發生不久,他就下令官兵衝入民居,將人們帶離危房。在整個縣城成為廢墟的情況下,帶人救出了1100名傷員,為3000多災民提供賑災。甘肅省督軍張廣建在大地震後,一個月才上報北洋政府。

《甘肅地震調查表》中,有幾張圖片,其中,有一張《海原縣城內地震後七十九日之慘狀》圖。圖片上看不到一座房屋,入眼的倖存者搭起來的窩棚,不多的人,在廢墟上自救。感謝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在百年後,依然讓我們感受出受災百姓的無助,和那沒有一絲生氣的災難現場。

文/王文元 圖/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前的超級大地震,創造了中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一百年前的中國,民國政府雖然剛剛建立不久,卻陷入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的狀況,社會動蕩不安,在那個經濟、科技不發達時期,在當時屬於甘肅省的海原縣,爆發了一場超級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超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 海原地震百年:為什麼人類對生存環境變化的感應,遠不如低等動物
    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發生芮氏規模8.5級地震,最大烈度12(XII)度,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後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餘震維持三年時間。海原大地震所處的位置,就在賀蘭——六盤褶皺帶上,喜馬拉雅運動對這一地區影響強烈,在海原地震之前,這一地區就發生過多起大地震和特大地震,1739年銀川、平羅間8級特大地震;1561和1709先後發生過超過7.5級大地震。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震後幾十年,當地人即使再窮,也要拼命蓋房子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
  • 【城市紀事】海原大地震:白銀經歷了怎樣的驚心動魄時刻!
    海原大地震發生在民國9年(1920年)12月16日晚八時許,中心在海源縣城以西的甘鹽池。海原大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故又稱「環球大地震」。關於海原大地震,人們至今記憶深刻,幾乎每家每戶都能講出許多關於海原大地震的各種各樣的故事。白銀市是海原大地震的重災區,五個縣區都有涉及,其中靖遠、平川、會寧距離震中較近,為極震區,受災十分嚴重。
  • 20世紀全球最大地震:海原大地震90年祭
    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環球大震」。   ◎海原縣西安鄉一位倖存者董善徵說,「萬家水的那山合了,兩個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沒有了。」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原所長郭增建說,地震在當地形成200多公裡的斷裂帶,有一個湖泊甚至因地面傾斜而遷移了幾公裡。
  • 會寧作家長篇小說中的會寧百年大地震
    編者按:2020年農曆十一月初七是民國九年海原大地震百年紀念日。特摘發王維德先生的長篇小說《隴上人家》第一章,真實地再現當年震驚中外的這一人類災難,以示紀念。馬鈴叮噹,辮子搖晃,更加重了柳金鬥的睡意,在朦朦朧朧似睡非睡的狀態下,柳金鬥的思緒又聚焦在民國九年的海原大地震上。事發當天,柳金鬥在距柳家岔十餘裡的馬家灣考察他的農莊,這兒有他的二百多畝中等地,一百多隻綿羊。
  • 中國史上最慘烈的3次大地震,最嚴重的一次竟然有83萬人遭殃!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3次大地震:第3大地震: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發生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的大地震,僅在地震發生23秒後,唐山被夷成一片廢墟。由於當時的唐山是一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所以地震給唐山這座城市造成損失及其慘重。
  • 民國九年大地震百年祭 || 作者 大漠孤劍
    2015年為追隨玉帛之路考察,千裡單行西海固,初到海原,隨林漫去參觀哨馬營,林漫告訴我,哨馬營營盤下有百年震柳,因為當時要趕往固原,所以,就哨馬營雲也是匆匆一瞥,和震柳更是擦肩而過。2016年暑假,和清風兄攜家人一同專程探尋,才得知這幾棵柳樹並非百年,而是500年之久的長壽巨柳。
  • 中國近百年來有四次7級以上地震導致經濟損失嚴重
    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遼寧海城地震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
  • 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一是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 寧夏海原:100年前,這裡的山走了!
    照片中,當年經歷過海原大地震之後,一位男子站在臨時搭建的簡陋窩棚前。石舒清先生在圖說中這樣寫道:「住所前面站著的男子給人一種能擔能扛的樣子……門前的門板上孩子還在忘我地玩耍,一邊的狗也顯得溫和日常。日子有平常的一面就說明是好日子。有雞犬相聞,有孩童玩鬧,有男人頂天立地,日子就會一天天好起來。」
  • 「老王說隴史」血戰臺兒莊27名甘肅人犧牲,一份舊冊子記錄的隴原...
    血戰臺兒莊27名甘肅人犧牲,一份舊冊子記錄的隴原子弟抗戰史臺兒莊戰役中犧牲的部分華亭籍烈士抗戰期間,大批甘肅子弟參戰。他們參加了從自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的各個戰場的各種戰役。一份《華亭抗日陣亡烈士名錄》,見證了甘肅子弟的抗戰歷史。
  • 【老王說隴史】神奇的西夏竹筆
    神奇的西夏竹筆西夏竹筆  夏夜,翻看朋友圈,忽然發現有一支西夏竹筆。這支筆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為西夏時期竹筆。它用一截竹管削成,為了堅固耐用,特意選擇了有竹節的一段。西夏人手很巧,筆尖削得很細很薄,中間開縫,降低了硬度,讓筆尖變柔軟,寫起來更加順暢。  這支竹筆,糾正了曾經的認識誤區。以前,人們認為,自古以來的書寫工具,就是軟筆,即毛筆。  實際上,先民書寫,最初是硬筆,後來變成軟硬兼用,再後來以硬筆為主流。在距今八千年前,大地灣先民常用硬筆在彩陶上刻畫符號。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明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地震給汶川人民造成的心靈傷痕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撫慰。在世界近幾百年的歷史中,發生了無數次地震,有的地震甚至直接推動了歷史進城,今天就盤點一下受災最嚴重的十大地震。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 「環球大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 寧夏海原我的家鄉2018面貌煥然一新!
    海原,我的家鄉,在南華山之下,黃土高原腹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就發生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海原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5個唐山大地震,天塌地陷......
  • 中國近代最大的地震,共有28萬人死於其中,用了一個月才找到震源
    現在的天災人禍是越來越多,地震海嘯似乎離我們都非常的近!我們都知道唐山大地震死亡慘重,大地就像是一個發怒的老人,吞噬了很多人!然後中國四川又來了一次地震,人員也是死亡慘重,不過幸運的是我們有很多救援部隊能夠及時的救援很多人,也能夠及時的安撫災後的人民!這也讓很多人死裡逃生!
  • 高雄百年最大地震 馬英九火速飛抵臺南出動軍隊
    據歷史資料,高雄上一次發生的最大地震是1902年芮氏規模6的強震,4日發生的6.7強震是高雄逾百年來的最大強震。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南部地區較大地震都與嘉義梅山及觸口斷層有關,但昨天的高雄地震震央卻在甲仙。  由於地震深度只有5公裡,南臺灣多處傳出災情。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高雄縣甲仙等地民宅牆面也傳出多起龜裂,或老舊平房倒塌的消息,截至目前為止並無重大災情傳出。
  • 20世紀中國最大地震,這場環球大震有什麼意義?
    但是有時候大自然也會發脾氣,這個時候就會發生自然災害,比如說地震,這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災害。那麼說到地震,你可能聽說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甚至有可能經歷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不但破壞力特別強,而且一般都發生的特別突然,人們沒有辦法準確的預報,所以地震造成的損害往往就特別嚴重。比如發生在唐山和汶川的這兩場大地震,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員遇難。
  • 1879年,甘肅文縣八級大地震,萬人死亡,四川九寨溝也是重災區
    這次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2000公裡外的新疆烏魯木齊點擊查看烏魯木齊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也有震感。此次地震僅文縣就有1萬多人死亡。●1武都-文縣和四川汶川相距200公裡左右的地方,竟然都發生了大地震。這兩次大地震間有沒有關聯呢?它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