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紀事】海原大地震:白銀經歷了怎樣的驚心動魄時刻!

2021-02-13 印象靖遠

海原大地震發生在民國9年(1920年)12月16日晚八時許,中心在海源縣城以西的甘鹽池。海原大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故又稱「環球大地震」。關於海原大地震,人們至今記憶深刻,幾乎每家每戶都能講出許多關於海原大地震的各種各樣的故事。

白銀市是海原大地震的重災區,五個縣區都有涉及,其中靖遠、平川、會寧距離震中較近,為極震區,受災十分嚴重。

《甘肅省志•大事記》記載:「極震區包括靜寧、靖遠、會寧、通渭、平涼等縣。共死亡23萬餘人,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災後瘟疫流行,災民被凍、餓、疫疾而亡者甚多。」

《白銀市志》記載:「(民國)9年(1920)12月16日18時30分甘肅58縣發生芮氏8.5級強烈地震,波及13個省區,面積達170萬平方公裡。震中在海原、固原一帶,烈度為12度。極震區在靖遠、會寧、通渭等縣,面積達200平方公裡,全省共死亡23.4117萬人。靖遠、會寧、景泰共死亡6萬多人,其中會寧3萬多人,靖遠2萬多人。牲畜死亡,房屋倒塌。餘震連續兩月,數萬災民流離失所。震後瘟疫流行。」

《白銀區志》記載:「(民國)9年(1920)12月16日 晚9時,強烈地震,境內房屋、窯洞多有毀壞,民眾死于震難者甚多。」此時的白銀區分屬於蘭山道、靖遠縣、皋蘭縣、紅水縣等管轄。

《平川區志》記載:「民國9年(1920)農曆十一月七日晚九時許,區境發生8.5級強烈地震,沿河一帶房屋全部倒塌,人畜傷亡很多。山區窯洞亦全部震塌,死亡尤為慘重。因系晚上就寢時,許多家庭無一生存,餘震延續兩月餘。」

《會寧縣誌》記載:「(1920年)12月16日,全縣發生強烈地震,烈震約20分鐘,各種建築物倒塌嚴重,死亡13942人(《民國9年12月甘肅地震報告》記死亡3萬餘人),壓死牲畜5萬餘頭,倒塌房屋窯洞八九萬間,山崩106處。縣東災情最重,青江驛甄家灣山體滑坡3處,將響河壅塞成湖。」

《靖遠縣誌》記載:「農曆11月7日晚9時許,地大震,震級為8.5級,連續兩月餘,牆壁傾斜,房屋倒塌,全縣死傷22930餘人。」據武永寶先生考證,靖遠縣實際死亡3.09萬人,傷0.28萬人。

據武永寶先生調查:「地震于靖遠城東區域至打拉池、海原一線最烈。並說,打拉池受震災之烈,連二尺高的牆都沒留下,全搖平了……」「打拉池老文化人齊仲華先生(86歲)回憶說:打拉池民國九年地震,震前一萬人,震後只剩下73人……小水村張家大戶,震前3000多人,震後僅剩下52人!打拉池一帶,由於處於震中中心區域,所以,受害最烈!為靖遠各鄉鎮之首。」

據《靖遠縣新志稿》(範振緒編纂》記載:「民國九年十一月初七日下午九時,忽有聲自東南來,如萬馬奔騰,又如雷震耳,不一秒鐘,屋瓦齊飛,棟育崩隳,立成天災也。倉卒之間,人不之防,無論坐者,非即時死之,即半成殘廢;其逃出屋外者,均立於露天之下,不敢入室,且無室可入,蓋全城屋宇無一間完整者。自十一月起連續震動者不下半年。當初大震時,尚有傾斜未倒屋宇,至十二月十六日下午四時及八時復連續大震兩次,洶湧異常,初次房屋未倒者,經此次震蕩同歸於盡。事後查點,全縣被壓斃者二萬二千餘人,房屋全毀,東區最嚴重,南區次之。當初震時,餘堡地裂巨穴,噴出沙水皆黑,人不能近。劉寨柯搖出古城一座,興堡川狂風引火燒毀民窩鋪(臨時搭建的草棚)數十處,災民逃出者甚少。」以及「所有城垣、公所、學校,損毀殆盡,縣北城灘陷出黑水湖,寬徑三丈餘,深不可測。東川地裂,綿亙數縣,遠長數百裡,若斷若續,遍地裂縫,初見黑煙,繼之以火。其它沿河一帶,地裂為黑河,白河,黃水,紅水。最奇特者,南鄉劉寨一山陷入地中,竟變為砂河,距此山五裡處,湧出古城一座,其大約二頃餘,城垣內高三丈,外高五丈,四周炮臺宛然,惟無雉堞。噫!地質如此變遷,而人民被災慘狀概可知矣!」

《景泰縣誌》記載:「民國9年(1920)12月16日傍晚地震,震中寧夏海源、固原,震級8.5,震中烈度12度。」傷亡3000多人。

從以上資料看出,僅靖遠(包括平川)、會寧、景泰四縣區死亡估計超過4萬人,牲畜無數。

景泰縣發生許多山體滑坡。大蘆塘崩裂米家山30裡、小蘆塘崩裂烏龍山4裡、鎖罕堡(興泉村)米家山陷45裡。

《景泰縣誌》記載:「黃河兩岸,當地震極頻時,河水漫溢,廬舍為墟,居民或浮家泛宅,或沉溺於水。蘆塘、米家山等處,居民多窯居,為害較甚。最輕之處為一條山,房屋坍塌數處,並未傷人。米家山南坡常生窯房屋均倒塌。同日戌時地大震,歷時約五秒鐘,感覺震波自西北來往東南去,隨後不時震動,大小不一,初次勢最猛烈。喜集水、野狐水、趙家水、狼跑水、腦泉、白墩子、崇家澇壩、永泰堡等處皆有傾倒房屋、傷亡人口之事。計死亡118人,傷134人,牲畜死者千餘頭,房屋傾倒千餘間。」

我本人親自考察了會寧青江驛地震遺址和韓集鎮李灣社地震遺址。韓家集鎮雲臺山以東李灣社有一處地震遺蹟,叫任家坪,是海原大地震時山梁滑坡形成的,整個山頭向東北方向前移數百米。傳說,那次大地震之後的幾天裡,還能聽到埋在地下的磨房裡有驢拉磨的聲音,有的還說下場的碌碡跑到了上場裡去了等。在地震遺址附近有兩口水井,相距不過十幾米,但卻一口是甜水,一口是苦水,估計與地震有關,總之奇異故事很多。

據《中國民報》報導「(會寧)青江驛以東,山崩地裂,村莊淹沒,數十裡人煙斷絕,雞犬絕跡」。「青江驛蓮臺土山崩塌三處,其附近之響河被山崩壅塞,上流水積成湖」。「青江驛諸地災情嚴重,伏屍累累,生者啼號,饑寒交迫,扶老攜幼」「青江驛響河上遊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並在其上遊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

會寧縣城以東張城堡、太平店、青江驛諸地災情嚴重,伏屍累累。青江驛當地人周耀祖先生記載:「東五裡橋山顛崩頹,堆滿深谷二裡許,大路不通,水道壅塞。」大地震致使青江驛甄家灣山體滑坡三處,甄家鋪從此消失,響河壅塞成堰湖。青江驛是目前會寧地震遺蹟最多、最清楚的地方。

海原大地震過去已經整整一百年了,大地發生了變化,社會發生了變化,人們已經解決溫飽、進入小康社會,但是,逝去的是我們的親人,永遠不能忘記;當時國之不國,北洋軍閥混戰顧不得民生、民命,戰爭、自然災禍疊加殃及廣大百姓,不堪回首!請看今日,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讓一個人挨餓受凍,保證每家每戶「兩不愁三保障」。在災難面前,我們的黨決不讓一個人無端逝去,特別在這次疫情面前,連百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搶救、要救活,思前想後,每一個人如何在當代社會做好自己,也為國家、社會做一點工作,使我們成為對待起時代的人!

相關焦點

  • 20世紀全球最大地震:海原大地震90年祭
    南都記者 韓福東 攝  南都首席記者 韓福東 發自寧夏 ◎海原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晚8時06分,震級達芮氏8.5級。此次地震之烈為中國有史以來之罕見,亦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
  • 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前的超級大地震,創造了中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1920年12月16日(農曆十一月初七),20點06分09秒,在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了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芮氏8.5級特大地震,被稱為「海原大地震」。要知道,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級僅為8.0級,烈度為11級。海原大地震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在中國,沒有任何一次地震的波及範圍可以和海原大地震相提並論。
  • 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一是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家庭活動。
  • 民國九年大地震百年祭 || 作者 大漠孤劍
    中國全國包括香港等地均受地震影響,北京、上海、太原、重慶、廣州、汕頭等等城市亦有不同程度破壞,全國約四分一面積的人感受到震動。全世界的九十六個地震監察局錄得這次地震,地震波繞地球兩圈,被稱之為「環球大震」。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震後幾十年,當地人即使再窮,也要拼命蓋房子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
  • 海原地震百年:為什麼人類對生存環境變化的感應,遠不如低等動物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後,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集中,樓房越來越高,活動越來越頻繁,這個時期發生地質災害給人們帶來的損失,要遠遠超過農耕時期,所以,對於我們生存的環境的關注,應該超過以往。就在人們關注半壁山落石的這一天,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地震100年紀念日。
  • 「老王說隴史」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1920年海原大地震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發現記載地震詳情的珍貴資料地震是大自然最具破壞力的災害之一,可以說是無路可逃的災害。為避免地震造成的損害,人們用各種方法,記錄地震發生過程及災情。蘭州收藏者楊楠收藏有《甘肅地震災害調查表》一書,這是海原大地震發生後,人們所作的災後調查統計表。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總第645期 第1549篇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 寧夏海原:100年前,這裡的山走了!
    照片中,當年經歷過海原大地震之後,一位男子站在臨時搭建的簡陋窩棚前。石舒清先生在圖說中這樣寫道:「住所前面站著的男子給人一種能擔能扛的樣子……門前的門板上孩子還在忘我地玩耍,一邊的狗也顯得溫和日常。日子有平常的一面就說明是好日子。有雞犬相聞,有孩童玩鬧,有男人頂天立地,日子就會一天天好起來。」
  • 寧夏海原我的家鄉2018面貌煥然一新!
    海原,我的家鄉,在南華山之下,黃土高原腹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就發生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海原大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5個唐山大地震,天塌地陷......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海原地震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 「環球大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時間進入新歲月 羊皮筏子客歇著 黃河文化遺存物 非遺傳承也有說 保存這一非遺傳 沿黃各地辦法多 羊皮筏子客經歷
  • 中國史上最大地震災害,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還持續3年餘震
    地震,是自然災害的一種,這是一種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碰撞造成了地殼運動,根據統計,地球上每年大約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每天都要經歷上萬次的地震,不過真正能夠造成災害的大約只有一兩次。唐山大地震,震級雖然只有7.8級,但波及14省、市,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至於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就是海原地震,這場地震發生在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震級達到了8.5級。
  •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20世紀中國最大地震,這場環球大震有什麼意義?
    但是有時候大自然也會發脾氣,這個時候就會發生自然災害,比如說地震,這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災害。那麼說到地震,你可能聽說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甚至有可能經歷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不但破壞力特別強,而且一般都發生的特別突然,人們沒有辦法準確的預報,所以地震造成的損害往往就特別嚴重。比如發生在唐山和汶川的這兩場大地震,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員遇難。
  • 中國史上最慘烈的3次大地震,最嚴重的一次竟然有83萬人遭殃!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3次大地震:第3大地震: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發生芮氏7.8級(矩震級7.5級)的大地震,僅在地震發生23秒後,唐山被夷成一片廢墟。由於當時的唐山是一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所以地震給唐山這座城市造成損失及其慘重。
  • 最近地震頻發,世界歷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在中國
    中國傷亡最慘重的三次大地震:1、唐山大地震(第三)北京時間1976年7月28日,是悲傷的一天,這天的03時42分53秒,中國河北唐山發生了7.8級強烈的地震。僅用了23秒的時間,唐山被夷為廢墟,房屋嚴重倒坍,造成242796人死亡,164851人重傷。
  • 「鄉」約海原,這幾個地方人少景美又清靜,你都來過了嗎?
    「中國民族民間剪紙之鄉」海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 當地的居民用針線把「海原回繡」繡出了「非遺」產業花用靈動嘹亮的「海原花兒」唱出了當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作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麵包羊羔肉是中衛山區獨創的一種風味小吃也是海原大小宴席上必上的一道美食熱乎乎的羊羔肉被麵餅蓋著掰一小塊麵餅蘸著濃濃鮮香的肉湯塞到嘴裡那滋味真是
  • 快來看,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你在的城市安全嗎
    聽說有人說我寫的不好,意見儘管提,反正我也不改BAIDU_CLB_SLOT_ID = "691110"; 在20世紀裡,全球共發生3次8.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兩次發生在中國;全球發生兩次導致20萬人死亡的強烈地震也都發生在中國,一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造成 23萬多人死亡
  • 全球十大最強地震,排名第一的在中國,看完很心酸!
    全球十大最強地震,排名第一的在中國,看完很心酸!10、日本3·11地震,2011年3月11日,芮氏9.0級,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爆炸。造成14000多人遇難,1萬多人下落不明。9、秘魯欽博特大地震,1970年5月31日,7.7級,造成66794人死亡,10萬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