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黃藍事件」 ,這篇司法解讀你一定要看

2021-02-09 人民網

北京市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疑似發生「虐童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11月22日,北京警方已接到家長報案,正根據家長反映情況進行調查取證。24日,北京紅黃藍兒童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已配合警方提供相關監控資料及設備,對違法犯罪行為絕不姑息。

記者注意到,在類似幼童遭遇侵害的案件中,幼童往往表述不清,家長發現侵害時又往往距侵害發生時間較長,這就給執法機關辦案取證帶來困難。在司法實踐中,該如何破解此類案件的「取證難、處罰輕」難題?

家長可否查看監控錄像

據報導,涉嫌被侵害幼童所在班級的家長們,現在最迫切的想法是查看幼兒園的監控,但幼兒園目前並未對此作出回應。

在朝陽區,有部分幼兒園家長也向孩子所在幼兒園提出查看監控錄像的請求,有的被園方拒絕了。「幼兒園說只有警察陪同才能查看,平時的監控錄像是給園長看的,家長不能看。我們班的家長正商量著是否自費安裝一個攝像頭呢……」家住朝陽區的靳女士告訴記者。

「幼兒園拒絕家長查看監控錄像,是不合理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品新24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幼兒園是孩子們的公共活動場所,孩子家長作為監護人理應有權查看孩子日常受護理、教育的情況。幼兒園方面拒絕提供監控錄像是站不住腳的。只要家長承諾不隨意在網上發布錄像,不侵害其他幼童、老師的肖像權,就應該有權查看相關監控錄像。

具體到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劉品新認為,園方負有一定舉證責任。因為園方佔有了證據——監控錄像,如其拒絕提供,或者提供錄像不完整、有瑕疵,都應在訴訟中承擔不利後果。他進一步表示:「涉事的幼兒園、相關教育主管部門,都有責任說明,為防止幼童遭受侵害,曾經採取過哪些有效措施。」

幼兒園門口等待的家長。 圖:@人民日報

幼童不完整陳述能否作為言辭證據

據報導,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2歲7個月的小男孩月月告訴奶奶和爸爸媽媽,說睡覺時老師會給他餵白色藥片,「不用配水就喝了,不苦,每天都吃」。還有的孩子表述了其他被侵害的情節……

問題是,3歲左右的幼童,其認知能力、表述能力有限,他們的言辭,在司法實踐中是否有證明力?

「根據我國刑訴法、民訴法的相關規定,只要幼童能清楚、有邏輯地表述相關情況,他就可以對自己知曉的情況為自己、為他人作證。」四川省成都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檢察官王亮表示,幼童的表述,無論是被害人陳述還是證人證言,宏觀上講,只要具有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就具有證明力。當然,因為幼童的認知能力有限,心智沒有完全發育,其言辭的證明力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標準來看待,要結合全案證據來綜合判斷。

劉品新也表示,在世界上有一些國家曾對言辭證據提供者有最低年齡限制(如4歲以下),後來都相繼取消了,只要證人能合理表述即可。在我們國家,並沒有這方面的禁止性規定。「不光幼童自己的陳述有證明力,他向家人的陳述事後由家人來轉述,也依然有證明力。」劉品新說。

作為有多年未檢工作經驗的檢察官,王亮建議司法機關在辦案中,針對幼童取證時關注幾個方面:其一,合適成年人在場,對未成年人取證應該由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在場,如果不在場,也要有合適成年人在場;其二,詢問女童時應該由女性司法人員詢問,儘量選擇孩子覺得舒適、安全的環境,以孩子聽得懂的「聊天」方式詢問,少用專業術語;其三,堅持「一次為限」原則,為避免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儘量少讓孩子回憶不良行為過程,應採取同步錄音錄像固定證據(後期可以打馬賽克、處理聲音,但可以直接提供給檢察官、法官),儘量以一次詢問為限;最後,詢問的同時進行心理撫慰,警察問完問題後,心理老師、專家要立即跟進,最大限度削減詢問對孩子的傷害。

「除了監控錄像、言辭證據,偵查人員還應注意搜集物證。」王亮提醒說,比如刺傷幼童的工具要及時收集、固定,必要時應運用技術鑑定手段證明其對幼童的傷害是否存在。

據多名紅黃藍(新天地分園)家長反映,孩子腿部、屁股、腋下出現針眼

幼童傷害認定標準應否與成年人一致

除了取證難以外,對幼童被虐處罰輕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根據最高法等五部門於2014年公布施行的《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規定,諸如顱骨單純性骨折、牙齒脫落或者折斷2枚以上、缺失半個指節等情形才可能構成「輕傷」。目前司法實踐中,即便針對幼童,也依然是同樣的認定標準。

可以說,我們很難預測,幼童身上因被針扎留下諸多針孔,能否被認定「受傷」?如果認定受傷,屬於「輕傷」還是「輕微傷」?

在王亮看來,目前與侵害兒童入罪有關的兩個「標準」亟待改變。「認定兒童『生理傷害』的標準應該低於成年人」。王亮說,同樣的傷害對兒童帶來的痛苦程度是遠遠高於成人的,如果對兒童的傷害認定標準和成年人一樣,對兒童而言是不公平的,實踐中虐童類案件要認定故意傷害罪幾乎不可能,而虐待類犯罪的刑期僅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王亮認為,司法機關還應該重視兒童被侵害案件中的「心理傷害」。「兒童遭受的心理傷害往往比生理傷害更持久、更難癒合,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往往得不到正確評價和治療。」王亮憂心地表示,正如臺灣自殺的美女作家林奕含受困於未成年時的性侵一樣,很多被侵害的兒童心理問題會有一個潛伏期,一旦爆發出來,會走向自閉、抑鬱、自殘自傷,有的甚至轉而變成加害人。

如何確保侵害幼童者行業禁止

2016年10月,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法院以虐待被監護人罪,分別判處該市原紅黃藍幼兒園4名教師二年零六個月至二年零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法院認定,4名被告人多次用針將多名兒童頭部、口腔內側、四肢、臀部、腿部等處扎傷。

很顯然,儘管2015年11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將教師作為「對未成年人負有看護職責的人」納入虐待類犯罪適用範圍,然而這類犯罪的刑罰偏輕。明年,這幾名曾經虐待幼童的罪犯即將重新走向社會,如何保證他們不會再侵害天真爛漫的兒童?

「應在網上公布侵害兒童者個人信息,禁止其從事與兒童相關的職業。」劉品新認為,對於侵害過兒童的人,應該將其身份信息在網上對社會公開,並禁止其從事幼兒園校車司機、廚師、保安,或者嬰幼兒保育員、保姆、月嫂等職業。

「建議借鑑國外『電子鐐銬』的做法,要求侵害過兒童的人群24小時佩戴一種GPS定位裝置,同時在其身份證、護照上打出警示標識。」王亮認為,此舉可以實時監控定位,同時可以要求其不得出現在學校、幼兒園周邊。對於性侵兒童者,建議借鑑一些國外的做法。

「紅黃藍事件」最新進展:園長被免職,教師被刑拘、開除

警方通報「紅黃藍事件」:涉事幼師被刑拘,編造「老虎團」謠言者被抓獲

回應關切!「老虎團」政委就涉及部隊傳聞答記者問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鄭赫南)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蔡靜

相關焦點

  • 關於紅黃藍「虐童事件」 這篇司法解讀你一定要看
    據報導,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2歲7個月的小男孩月月告訴奶奶和爸爸媽媽,說睡覺時老師會給他餵白色藥片,「不用配水就喝了,不苦,每天都吃」。還有的孩子表述了其他被侵害的情節……  問題是,3歲左右的幼童,其認知能力、表述能力有限,他們的言辭,在司法實踐中是否有證明力?
  • 關於紅黃藍「虐童事件」三方最新通報及司法解讀
    ◆關於紅黃藍「虐童事件」  這篇司法解讀你一定要看據報導,涉嫌被侵害幼童所在班級的家長們,現在最迫切的想法是查看幼兒園的監控,但幼兒園目前並未對此作出回應。  在朝陽區,有部分幼兒園家長也向孩子所在幼兒園提出查看監控錄像的請求,有的被園方拒絕了。
  • 媒體評「紅黃藍」事件:真相不能等、靠、要
    (原標題:「紅黃藍」事件:真相不能等、靠、要) 這兩日,倘若提到「
  • 紅黃藍要改名,洗白還是轉型?
    在網友一片「換個馬甲我也認識你」和「這是要洗白?」的質疑聲中,紅黃藍要改名了。微博上與此相關新聞的高贊評論包括「這是直接刪黑歷史的最簡單做法啊」「想改頭換面重新做人?「換了馬甲照樣認識你」等等。其中對紅黃藍等上市公司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這條——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 突發事件網絡新聞反轉過程分析:以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為例
    摘 要:本研究以2017年11月北京「紅黃藍幼兒園疑似虐童」事件的網際網路新聞報導為例,以客觀認識社會熱點議題反轉為目的,使用語篇分析方法探索該事件的網絡輿情反轉過程。 三、研究問題與方法 討論新聞反轉劇不可離開具體案件,以往研究既有針對某一案例,也有廣泛梳理一定數量的案例。本研究聚焦2017年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通過分解式剖析相關新聞報導來梳理此議題的輿論反轉過程。涉及的新聞事實是:2017年11月23日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某家長舉報該園有虐待、猥褻兒童嫌疑,其後微博平臺出現懷疑「老虎團」即暗指部隊參與的性侵行為。
  • (原創)紅黃藍事件,熱點背後的冷思考
    首先要做一個簡短的聲明,筆者認為任何虐童行為都是反社會、反人類的,始作俑者都應嚴懲不貸,筆者甚至認為中國現有的刑法在這一類案件中量刑偏低,未能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然而在憤怒過後,我們需要對這次紅黃藍事件中的疑點,做一些冷靜的思考。疑點一:為什麼是紅黃藍?
  • 剛剛,紅黃藍回應「虐童」事件!這些真相待公布…
    導讀  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這兩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再現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長的控訴不斷刷屏,目前,朝陽區教委和警方都已經介入調查。根據事件最新進展及公眾關心的問題,我們做了簡單梳理。
  • 剛剛,紅黃藍回應「虐童「事件!這些真相待公布…
    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這兩天,北京紅黃藍幼兒園再現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長的控訴不斷刷屏,目前,朝陽區教委和警方都已經介入調查
  • 基於上下文語義的網絡議程設置研究——以紅黃藍事件為例
    在對文本去重後,共得到434篇新聞報導,其中來自於黨媒的報導共計79篇,佔總數的18.2%;都市類媒體以北京當地媒體為主,如《新京報》《北京晨報》《北京青年報》等,共計77篇報導,佔總數的17.8%;來自商業媒體的報導共計278篇,佔總數的64%。公眾語料來自於知乎中的提問「如何看待紅黃藍幼兒園發生的虐童事件?」。
  • 大起底: 你們一定很想了解 究竟誰投資了紅黃藍
    北京市教委強烈譴責涉案人員嚴重違反師德的行為,紅黃藍教育機構宣布立刻免去新天地幼兒園園長職務。昨晚,紅黃藍教育機構針對旗下新天地幼兒園疑似虐童事件調查情況再次發表聲明,稱對幼兒園教師劉某某涉嫌違法犯罪行為感到震驚、痛心,對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孩子、家庭及社會各界表示歉意。同時,表示將對此次事件承擔責任,深刻反思,徹底調查整改。
  • 幼兒園學費要降了?紅黃藍你哪裡跑!
    這就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不過還有能解一口氣的,讓這些父母小開心一下:文件下發後,上市幼兒園無一倖免,最牛皮的「紅黃藍教育」斷崖式大跌,超過了50%,市值蒸發2.5億美元。把原來的紅黃藍,活生生摔成綠……
  • 虐童事件一周年記 紅黃藍,我依舊是你上不起的幼兒園
    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2017年11月22日晚,北京朝陽區有多名家長反映,孩子在紅黃藍幼兒園上學期間被虐待,身上有多個針孔,並據孩子說,老師會給孩子餵白色藥片,這讓家長很是擔心孩子安全。經過調查,涉嫌虐童的劉姓老師被刑拘,紅黃藍教育機構也針對這一事件發布了道歉信,18年5月,檢查機關向法院提起訴訟。紅黃藍幼兒園恢復鼎盛受虐童事件的影響,紅黃藍機構赴美上市不足2月,股價就大跌。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國新發布11月30日訊 「對於近期發生的幼兒園虐童的事情,我們深感痛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提問時說,「下一步,教育部將採取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等五方面的措施,力爭在幼有所育上能夠取得新的進展。」
  • 「虐童」事件未平,經營困境又起,紅黃藍如何紓困?
    2017年11月,紅黃藍虐童事件東窗事發,股價一夜暴跌近40%。此後,紅黃藍與「虐童」被緊緊綁定。2020年12月,紅黃藍第三季度淨虧損710萬美元,同比虧損擴大115.5%。三年之間,紅黃藍是否消解了虐童事件的影響?疫情衝擊下,虧損擴大的紅黃藍又將如何紓困?虐童「事小」,疫情「事大」縱觀過去11個季度,虐童並沒有給紅黃藍的經營帶來實質性的傷害,而疫情的打擊卻格外沉重。營收方面,2018年間,除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5.7%外,其他季度營收均同比上漲。
  • 又是紅黃藍幼兒園!
    又是紅黃藍幼兒園!齊魯晚報的報導提及,在通報中,市北區檢察院介紹,在審查中發現案發幼兒園教師存在未嚴格執行校園安全管理規定的現象,且幼兒園安全管理存在一定漏洞。收到檢察建議後,該行政部門針對此案開展調查,約談相關負責人,對涉案幼兒園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涉事園系北京紅黃藍青島萬科城幼兒園。
  • 紅黃藍虐童事件反轉:不要讓造謠變得廉價,不要讓自己成為武器
    原標題:現實的紅黃藍與網絡的白與黑作者:石超近日關於紅黃藍幼兒園的事件已經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未來,虐待孩子的老師某種程度上無異於用自己的人性醜惡摧殘民族的希望,尤其是當為人父母的人看到這種消息時,想必都是怒不可遏,心中甚至有些恐懼,因為父母往往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也有這樣的遭遇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 「紅黃藍」虐童的「針尖」,究竟扎進了誰的心窩?
    從這個事情發生開始,我就一直在跟進關注,直到現在的調查結果出來,我想就此事件反思一下:「紅黃藍」虐童的「針尖」,究竟扎進了誰的心窩?第一,擇校需理性,貴的一定就是對的嗎?上面是一張「紅黃藍」近幾年的擴展增速圖表,從這個圖表裡,我們能夠看出「紅黃藍」在近四年的時間裡實現了怎樣飛速的增長。在四年的時間裡,「紅黃藍」加盟幼兒園和親子園的數量每年都會以幾十所,甚至是一百多所的速度增加著。在這樣的飛速擴張背後,資本逐利是其一個非常重要的內驅力。
  • 紅黃藍最大股東孟亮:紅黃藍是家很健康的公司
    截止今天,紅黃藍的股價為25.750每 ADS 。  上市文件披露了「潛伏」的上達資本。這家 PE ( 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紅黃藍背後的最大金主。上市前,上達資本持有紅黃藍約43.6%的股權。即使上市減持後,上達資本仍持有紅黃藍超過25的股權。  這在意料之外。對於上達資本,除「你是誰」外,還有如何投資紅黃藍、為何看好幼兒園等等的疑問。
  • 「紅黃藍事件」最新進展:園長被免職,教師被刑拘、開除
    紅黃藍教育機構隨後發布聲明,開除涉事教師,免去園長職務。除了北京,吉林四平紅黃藍幼兒園在2015年也生發一起虐童案,相關案件在11月17日一審判決。 北京警方通報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涉事幼兒園教師被刑拘
  • 昔日溫州童裝大牌紅黃藍黯然退場
    浙江在線8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祝瑤)經歷了190輪競拍,8月3日中午,涉及「紅黃藍」的24枚商標,最終以386萬元成交。這幾個月,接連多場破產拍賣,讓昔日「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紅黃藍重返公眾視野。  有人感慨,陪著一代溫州人長大,曾經的童裝巨頭「紅黃藍」,卻最終陷落資不抵債、尷尬退場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