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 | 資源 |視野
Cases · Cooperation · View
伴隨著城市的轉型和發展進程,人們不斷地去適應社會中新的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基本生活訴求逐步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更多地開始追求文化與藝術的「精神食糧」,體驗訴求與消費方式也有了轉變。進而「城市空間再激活」、「城市更新」、「夜間經濟」、「藝術文旅」等字眼開始頻繁出現,引發業界不斷的思考探索與嘗試。如何運用藝術手段去打造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場所甚至城市?
巴黎這個城市在藝術文化方向一直發揮著「平臺」的傳播作用與轉化輸出,我們不妨先通過一個視頻感受下這座城市在某個不眠夜的無限魅力。
每年的這個夜晚,將近有8萬個免費表演在各大著名景點和巴黎各處街角,如巴黎鐵塔、巴黎橘園美術館等。此活動推出後廣受當地人與旅客的喜愛,從此白晝之夜也成為一個秋天不容錯過的巴黎當地活動之一。
Nuit blanche在法語中的字面意思是「白色的夜晚」,但在真正的含義是「不眠夜」。La Nuit Blanche(巴黎不眠夜,又稱白晝之夜)是一個夜間藝術節日,自2002年以來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在巴黎舉行。目的是用另一種嶄新獨特的方式將巴黎呈現給各位;每年策劃《白晝之夜》的編導與地點都有所不同。
▲ 2019年巴黎不眠夜logo
巴黎不眠夜的主要理念是把藝術帶出畫廊和博物館,回歸城市,讓每個人都能感受藝術並且欣賞藝術。城市不眠夜其實就像是個藝術文化節,巴黎政府邀請許多國際藝術家,用音樂、影像、燈光、裝置藝術等手段來打造巴黎夜晚下的城市空間與街道。來自五大洲的藝術家們將借巴黎整個城市固有的格局,就地取材,或加或減,呈現出同時具備聲光效果和互動性的戶外藝術展覽。每到不眠夜,整個巴黎的公共空間都會裝飾上前衛的藝術裝置。
▲ 2019年不眠夜藝術活動的地圖
2019年不眠夜主題是Le Movement - 運動。巴黎的第18個Nuit Blanche於10月5日晚上7點正式開始,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次日,也就是星期天的上午7點左右。期間,巴黎的公共運輸也會全力配合,地鐵將通宵運營,並且會增加公車班次。
▲ 巴黎地鐵一號線,從Esplanade de la Défense站到Château de Vincennes站,在白晝之夜將會開放一整晚;半夜2:15至凌晨5:30可以免費搭乘。
2019年巴黎不眠夜邀請了藝術總監Didier Fusillier和藝術顧問Jean-Max Colard組織策劃了這次不眠夜。本屆不眠夜投資150萬歐,規模超前,活動擴展到換城線,進而擴展到大巴黎地區的多個城市。
▲ 左為Didier Fusillier,右為Jean-Max Colard
每年的這一天,巴黎市內眾多盡人皆知的名勝景點或鮮為常人知曉的場所徹夜開放,巴黎的人們走出家門,徹夜不眠,充滿活力,懷揣著無限期待與滿心歡喜前往這座城市的各處,在「色、香、味」齊全,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愉悅的氣氛中度過一個不眠之夜。
2019年總體分為四大活動板塊,以及城市各處其他分點。活動除了正式「入選」的四大節目外,還有「編外」節目和無數與之配套的個人創舉及非正式活動,形成一個遍及巴黎20個市區且內容與風格迥異的「白夜文化」的豐盛「菜單」,供巴黎人和各類遊客按各自的口味通宵「點單享用」。每年大約有70萬至80萬人在這一個晚上成為「夜遊神」。
01
La Parade
藝術大遊行
從協和廣場到巴士底廣場,由藝術家、音樂家、歌手、樂隊、DJ、舞者組成的藝術大遊行。到達巴士底後有煙火藝術團體Groupe F帶來的表演。
大約15個類似於花車形式的藝術平臺,每個藝術平臺都是一個由現代藝術家設計的大型藝術裝置,周圍有舞蹈演員和音樂家載歌載舞。音樂家和樂隊來自巴黎市、大巴黎地區和世界各國;參加藝術平臺設計的藝術家年齡各異,出自不同流派,他們的設計充滿奇思異想和實驗性,都是大型的、充滿幻想和詩意藝術作品,這使得遊行隊伍變成了一個流動、露天的展覽,法國著名藝術家、極限主義重要代表人物丹尼爾·布倫(Daniel Buren)也將參加此次活動。
02
Les Artistes Promeneurs
行走的藝術家
巴黎不眠夜的藝術者們,當晚他們將漫步於巴黎各個街角;有些將帶領觀眾漫步於巴黎夜晚,例如由西班牙藝術家Pilar Albarracín穿著弗拉明戈舞蹈服飾帶隊。有些則是孤獨者自行走動,還有漫步藝術者將進行一些互動式的表演,與觀眾進行互動。
03
La Grande Traversée
大穿越馬拉松
白晝之夜的10公裡萬人博物館藝術慢跑。從10月5號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2點,巴黎市政府還與adidas品牌破天荒進行了合作,舉辦萬人的博物館慢跑,可以預先報名在規定的兩條10公裡長的慢跑路線中選擇,跑道沿途行經7個巴黎經典重要的博物館以及歷史遺蹟,想像跑在蓬皮杜藝術中心的五樓、重演貝託魯奇戲夢巴黎(The Dreamers) 電影裡跑在羅浮宮的廊道場景,邊跑邊欣賞畢卡索藝術珍品與華麗館區的曼妙!
04
Le Vélodrome
環城燈光自行車道
▲自行車分為東、西兩條線路
感受一把在高速公路上騎自行車。從拉維萊特門(Porte de la Villette)到潘特門(Porte de Pantin),從下午7點開始,到隔天早上6點,封閉一小段巴黎環城大道禁止車輛進入。這裡將規劃成一道自行車賽車道,也將有一個步行區,可以自由欣賞燈光和聲音表演,讓行人和自行車可以自由地玩樂!
05
Other Activities
全城其他活動
Daniel Buren
鐵塔下的鏡子藝術
他是這一代最有影響力的法國藝術家之一。也是他第一次參加Nuit Blanche。藝術家在鐵塔底下放了兩個大的傾斜鏡,反射著周圍的建築物。利用了視覺上的錯覺,它更新了人們對巴黎建築的普遍看法。
Léonard Martin
巨人傳
法國藝術家Léonard Martin善於重新詮釋藝術和文學作品,從雕塑到繪畫、電影到動畫,他都熱衷於突出作品的創造性,從而闡釋作品的文學和藝術內涵。此次運用了1456年烏切洛的著名畫作《聖羅馬諾之戰》(the battle of San Romano)中的人物形象來創作。7米高的騎士行走在巴黎大街上。
Vivien Roubaud
棉花糖3號
這是讓「童趣」的巴黎人十分期待的棉花糖大機器,藝術家的作品放在在廣場,源源不斷的吐出棉花糖,經過的觀眾只要伸出手或者拿上一根木棍在空中攪動,你就可以免費獲得一團棉花糖!
Bill Vorn
機器人夜總會
機器人「藝術家」將會為我們表演康康舞、機械舞,體現科技發展和人工智慧,以及與人類的「和諧共處」,帶動觀眾一起「蹦迪」。
Guillaume Marmin
榮耀之月
呼應教堂中Slodtz兄弟創作的金黃色壁畫,閃耀的球體照亮中殿,由200多臺定製投影儀組成的沉浸式布景,邀請您探索光、聲和建築之間的聯繫。
Simon Ghraichy
音樂演出
藝術家、鋼琴家Ghraichy是當今樂壇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將和邀請的藝術家們一起,從21h到第二天凌晨,隨時辰變換不間斷演奏古典、民族、電子等不同種類的音樂。
邀請藝術家:
Fleur Mino (女高音)
Quatuor Yako (弦樂四重奏)
Julien Martineau(曼陀鈴)
Rana Gorgani (舞者)
Olivia Gay Violoncelliste(大提琴)
Jacopo Baboni Schilingi (作曲家)
Louis Lacoste (作曲家/電子樂)
Luc Jacquet
聆聽融化的冰
通過藝術提高大家對全球變暖的認識。在科學城的前院,導演Luc Jacquet的運用沉浸式裝置讓大眾在黑暗中聆聽冰川融化的聲音。
Parti Poétique
第三天堂
同樣是針對科學環保主題的藝術家。Parti Poétique建造了一個有365棵樹的森林,邀請公眾了解城市農業的利害關係,參加種植講習班。Tomas Saraceno開設「飛行紀」的工作坊,一個旨在人類與地球和諧相處的項目。Michelangelo Pistoletto將推動他著名的報紙製作而成的球體,隱喻運動著的當下現實。不眠夜將結束時,他還會邀請1000人參加行為表演「第三天堂」。
Pascale Marthine Tayou
移動森林
用一堆廢棄材料在一輛卡車上面建造了一片「森林」,還裝飾了五顏六色的燈柱和一個兩米多的巨型玻璃娃娃。這將會被作為一個移動的展覽,邀請遊客參觀。
Christophe Beauregard
孩子的科技之夜
這個作品家長同樣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參與。這個活動和機器人密切相關。幾十年來,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機器人的敵視和恐懼也隨之而來。但是孩子們可不考慮這些,他們喜歡機器人和神話故事中的動物。因此,法國攝影師Christophe Beauregard設想了這麼一個夜晚:藝術、故事、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和諧融洽並且充滿樂趣地相處。這是巴黎十八區的區政府(Mairie du 18e arrondissement)為兒童準備的有趣科技之夜體驗。
Association Française d'Astronomie
法國天文協會
星空下的蒙蘇裡公園
在夜晚抬頭仰望那浩瀚的星空,感嘆宇宙的無垠。不眠夜最應景的活動——法國天文協會(Association Française d'Astronomie)組織的「星空下的蒙蘇裡公園(Parc Montsouris)「夜晚觀星活動。藉助天文望遠鏡的力量,你可以親眼觀察到木星及其衛星、凝視土星和土星環、以及欣賞不同的月相和月球上的環形山。此外,還將學會如何定位夜空中的大小星座和那些引人矚目的恆星。
Matali Crasset
環保旋轉木馬
在公園裡展出不同的十件藝術品。在草坪上有一個採用「防護樹」的形式,名字叫「 Saule et les Hoopies」(藝術裝置)。其中saule是「環境魔術師,通過轉彎來修復世界」。作品專為5至10歲的兒童而打造的無動力旋轉木馬,這裡沒有電子系統,邀請孩子及其家長通過環保的腳踏板來轉化能量,即Hoopies可以動起來。
Hans Walter-Müller
可移動的充氣建築(球體表演)
藝術團體Les Mirettes的表演者進入到德國建築師Hans Walter-Müller(他經常帶著充氣建築旅行)設計的PVC透明球體中,沿著皇家花園四周的過道緩緩移動。有一種浪漫、夢幻和未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