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一十篇

2020-12-19 滅霸君

1:原文: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裡鄉黨乎!」

翻譯:原思給孔子當家裡管事的,每個月給他九百鬥,原思說不要太多了;孔子說:別!如果你覺得太多了可以分給你的鄰居朋友。

2: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翻譯:孔子說到冉雍,他就像是耕地的牛生下來鋅且角(是一種毛色很好看,角也很好看,用來祭祀的一種牛)雖然不會用他來祭祀,但是山川裡的神仙不會放棄他

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鼓勵冉雍即使是出身貧寒,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

3: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翻譯:孔子說:顏回他能夠在「仁」的境界裡三個月都保持的很好,其他的人十天半個月就已經很厲害了。仁的大概意思是:平和,淡定,喜悅,聰明,溫柔關愛,正念,有執行力,會自我批評,但是不會妄自菲薄;能夠勇於進取但是不會利慾薰心,所以一個人一天能夠做到這些就已經很厲害了。

下期預告: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 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 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孔子廟堂碑#

相關焦點

  • 論語學習心得——雍也第六(120)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馬: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論語》,雍也第六的第一章: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方同學,來給大家念一下翻譯吧。方:好。馬:很好,這章我們進入了新的一篇,雍也第六。《論語》它每一篇的篇名基本上都是這篇第一章的前幾個字,或者說是這一篇本身的主題是什麼。我們可以再回顧一下,我們已經學過五篇了。第一篇學而,是講為學之道的。第二篇為政,是講你學好了之後,從政做領導要注意什麼,有什麼原則。第三篇八佾是禮樂制度,禮崩樂壞了。
  • 國學經典-論語第六篇《雍也篇》,本文帶譯文註解
    論語-雍也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論語-雍也篇 譯文註解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論語-雍也篇希望喜歡國學的朋友多多支持!!!!
  • 《論語》顏淵篇第12—23/24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語言言簡意賅、含蓄雋永。它主要記載的是孔子和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
  • 論語大義(崔栢滔)雍也篇 第一章
    【本篇引語】《論語》通過前面四篇,對孔門學問基礎進行了系統的介紹,接著在公冶長篇第五中,我們也見識了古今人物的學問實踐,本篇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吐露更多學問內容,重點解決學問進步的階梯次第,以及學問步驟中的火候心法,指明了十分具體的路徑和方法,幫助學者實現學問境界的升華。
  • 《論語》子路篇第13—9/10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語言言簡意賅、含蓄雋永。它主要記載的是孔子和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
  • 【微課】讀《論語》,寫心得(一) 《學而篇》上 李燕
    寫在前面的話:      我在2004年開始學習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那時忽然發現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
  • 論語雍也第六6.5、6.6、6.7原文及翻譯
    論語雍也第六6.5原文及翻譯「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①之子騂且角②。雖欲勿用,山川其③舍④諸?」論語雍也第六6.6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違仁。其餘則日月②至焉而已矣。」「注」:①三月:指較長的時間。
  • 論語雍也第六6.1、6.2、6.3原文及翻譯
    論語雍也第六6.1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雍①也可使南面②。」論語雍也第六6.2原文及翻譯「原文」:仲弓問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簡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簡④,以臨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⑥大⑦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 於庭讀《論語·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2、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
  • 想知道《論語》二十篇一共有多少個字嘛,細數無聊時你幹的事情!
    當我在整理課程到無聊的時候,突發奇想的把《論語》二十篇的字數數了一遍哦,眼睛都要瞎了,但是滿滿的成就感。下面就讓我給大家公布答案:(1)《學而》493字 (2)《為政》579字(3)《八佾》689字(4)《裡仁》501字(5)《公冶長》869字(6)《雍也
  • 《論語譯註》
    《論語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一、 圖書內容簡介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向以注釋準確、譯註平實著稱,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  《論語》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文》,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二、 作者簡介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家。
  • 《論語譯註》---中國文明網
    ,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在學術界和讀者中享有盛譽。  《論語》系名家力作,楊伯峻先生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注釋和翻譯。每章分為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注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不但給專業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線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文》,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二、 作者簡介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家。
  • 論語必背精選之雍也篇(上)
    本篇共三十章,其中十四章直接記載孔子論述,其餘十六章以孔子與弟子及時人問隊形式記錄孔子言論。本篇取首章前兩個字命名。本篇是在《公冶長》篇談論「仁德」的基礎上,繼續論述「臨民之道」「為仁之法」「中庸之德」「文質並重」及「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等思想觀念。
  • 《論語子路篇》論語講師群(第325課 13.19)
    ——錢穆《論語新解》 13.19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⑴夷狄,不可棄也。」【注釋】⑴ 之——動詞,到也。我原來也以為朱子論語集注中的胡氏是胡安國,《朱子語類》卷十九朱子答學生論語注中的胡氏是誰,朱子答胡明仲,即胡寅,胡安國的侄子,致堂先生。原來我也一直以為是胡安國呢。
  • 必背64篇古詩文鑑賞|​《論語》十二章
    《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 《齊論語》長什麼樣
    終兩漢之世,三種傳本的《論語》都有流傳,其情況何晏《論語集解序》所言最為詳細,也比較可靠。他引用劉向的說法,稱《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齊論》有《問王》、《知道》,多於《魯論》二篇」,《問王》篇實際即《問玉》篇也。
  • 出自《論語》的成語原來這麼多
    《論語鄉黨》篇:侃侃而談、鞠躬屏氣、屏氣凝神、適可而止、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先進》篇:三復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過猶不及、理屈詞窮、一日之長、春風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論語顏淵》篇: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恭而有禮、內省不疚、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片言折獄、成人之美、察言觀色、一朝之忿、以文會友《論語子路》篇:手足無措、名正言順、一言興邦
  • 《論語》先進篇第十一11.23
    在《雍也》篇裡,孔子曾經批評冉求畫地為牢,裹足不前,對於道德學問抱退縮的態度,所以在這裡繼續鼓勵他前進。 《公冶長》篇曾經記載說,子路聽到什麼還未能行動起來,就又唯恐聽到什麼。《顏淵》篇說子路沒有什麼拖延未兌現的諾言。 這些都反映出子路急躁冒進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這裡壓壓他。
  • 《論語》: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逍遙玄出品,《論語》解讀。
  • 林安梧教授《論語聖經譯解》系列講座山大第十三講《子路》篇
    孔子之書,儒教自當稱為《論語聖經》也。    本講座系列之譯解詮釋,皆本先聖先哲之傳述,體之身心,驗之倫常,既彰顯自然氣命之限制、標指人世運勢之起落,而反顯天人性命覺性之幾、呈現宇宙造化生生之無窮也。《論語聖經》乃生命感通,天人合德之經典,理事不二、道器合一,對比兩端,陰陽翕闢,開闔跌宕,參造化之微、審心念之幾、觀歷史之勢,此中自有心法也。心法不可宣,而可點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