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的教子方法!

2020-08-29 大巫見小巫

話說,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家族的興旺,都是在上一代人鋪就的臺階起步的,也就是說,我們每一代人都是下一代人的階梯,父母對孩子的殷殷期望,就是希望孩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教育方法和格局,今天我們來看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在教育子女的方法。

讀書在理解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他兒子「每日讀書,頗能領會。」在當時,讀書都是以背誦為主,老師先要求學生背熟,並不要求理解,過幾年才講解。(腦補:私塾裡的朗朗讀書聲,學生一個個搖頭晃腦的在背誦《四書五經》)而曾國藩是怎麼做的呢?曾國藩要求老師每文必須詳細講解,孩子理解了文章內容再要求孩子進行背誦。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在《胡適四十自述》中也說過,他媽媽在他讀書的時候,每年在給老師固定的學費外,還另外給老師多幾元(以學者李開周的考證,在1914年的上海,一塊大洋可以買44斤大米,其購買力可是槓槓的。1918年在北京租一座有十七間房且黃金地段的四合院,租金只需二十塊大洋。),讓老師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的意思;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故進學堂之後,不覺得很苦。念的幾本書雖然有許多是鄉裡先生講不明白的,但每天總遇著幾句可懂的話。

讀書要理解,不理解內容,死記硬背下來後,換個問法,你就不知道了。現在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孩子上一題都知道做,下一題換個形式,孩子就會了,父母瞬間石化,腦溢血。胡適也說過他一個同學,大家都學《四書》,結果那個同學跑到他家請教一封家信:「這信上說「父親大人膝下」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讀死書的後果。

讀書在明辨

在今天,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就算寫起來也不通順,只知複述(複製粘貼),不知明辨。老師們教的時候也是從記敘文開始,比如「你今天做了什麼事情,幫忙父母做個家務」之類的。而曾國藩在教孩子的時候,注重明辨,我們在曾國藩的家書當中,經常能夠看到曾國轄硬兒子以平等的態度探討學問,鼓勵孩子表達見解。

他的兒子從9歲(虛歲)開始,就要求做議論文,在今天看來,做議論文是要求很高了,學校要到5年級左右才開始學習寫。其實,這議論文很簡單,在生活中,經常和孩子探討問題,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論據也不一樣。只要孩子的思路是合適的,無關內容正確與否,都是訓練孩子思維的好方式。我們父母怎麼看待孩子這些明辨呢?那是在鬥嘴,不聽話,父母講的都是對的,都得聽進去,這樣的環境下,你覺得孩子能明辨、思辨嗎?

鼓勵和肯定代替懲罰

這樣的教育理念頗有點與今天流行的正面管教相似。在中國大多數家長眼裡,他們信奉「天下無不是父親的」,「我把你生出來」,我還不能管你教你嗎?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孩子一無是處,做好一點不罵就相當於表揚了,那有什麼鼓勵和肯定。處處都是居高臨下的訓床責備和「恨鐵不成鋼?」有時候嘗試著鼓勵和肯定,結果小孩又做錯一件事,氣打不一處來,馬上火山爆發,在孩子眼裡,父母的脾氣就像女人心海底針,捉摸不透的惡魔怪獸。孩子遇到問題和困難不提出,也不解決,久而久之,問題和困難越來越多,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笨。

那你以為曾國藩一味的鼓勵和肯定?鼓勵和肯定是為了孩子有動力,接受更高更難的要求和標準。曾國藩知道孩子年幼,承受能力弱,需要呵護。如果過多的責備和懲罰,孩子反而受到傷害,得到相反的結果。在那個時代的中國,沒有心理學的概念和知識,但曾國藩卻超越了當時代人的格局和理念,在今天看來確實符合很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有人讀曾國藩家書後總結說,曾國藩「責弟嚴而責子寬」。寫給弟弟的書信。經常是直接而嚴厲的批評,而寫給孩子的家書,大多是溫和的鼓勵。

以身作則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可很多時候,父母嚴於要求孩子做成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卻不想成為別人家的父母。曾國藩就不是這樣,他以身作則,凡讀書都能做到每日堅持,不讀完這一本不看下一本,做事也能做到首尾精神不懈。他說不懂天文算學和書法未成一體是恥辱,但是他並沒有滿足於把這兩件事推給孩子了事。而今天的父母,自己未能做到的事,卻強迫孩子去完成,生孩子就是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願望。而我們看曾國藩,自己不懂,還堅持學習,晚年他經常陪著孩子一起夜觀恆星、學習天文學知識。他一生也都在致力於書法的進步,一直到晚年還經常在日記中寫下對書法的體悟和心得。孩子的榜樣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父母。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有時候環境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人必有所激有所逼才有所成。」只有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沒有壓力,人就會受制於好逸惡勞的本牲,流手遊手好睏。「從來紗等少偉男」,家裡錢財多了,誘惑也就多了,自小流於淫逸,小則害一身,大則害一族。不留錢財給子孫,子孫才能自己去奮鬥去創業。

實踐出真知

在實踐中歷練,磨練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曾國藩在兒子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讓兒子料理家政(管家,一家之主的意思),在那個時代,要管好一個大家絕非易事,曾國藩也認為,家政與國事想通,家風決定家運,所以家政絕不是小事。

一家三口的吃喝拉撒,油鹽醬醋茶,那樣輕鬆?當媽的最清楚,當爸的難說。如果讓孩子從小協助處理家事,孩子在學習上不會太差,買菜可以鍛鍊孩子的數學,做飯菜訓練孩子的動手操作和輕重緩急的做事方法,家務整理要學會歸類和美學,那樣簡單輕鬆,那樣不需要知識?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從歷史中汲取對自己有用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斷前行,才能把留給孩子的梯子搭的更高,更堅固。

相關焦點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曾左李張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誰的地位最高?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合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當大清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是他們挺身而出,憑藉著驚人的才能與忠心,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他文能提筆安天下 ,有《治學論道之經》、《持家教子之術》、《冰鑑》、《曾國藩家書》傳世,武能上馬定乾坤,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為清朝續命50年。後世評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 晚清四大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朝宣告滅亡,被稱為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出現了不少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4人,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中,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官職和貢獻誰更勝一籌
    關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說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和張之洞的,也有說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呼聲較高的還是張之洞同志,恭喜他,挺進四強。那就毫無疑問啦,張之洞可能在後面的排名就顯而易見了。Round 1」官職比拼」: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在1868年4月授予武英殿大學士,同年8月兼任直隸總督。
  • 四大名臣之首的10條教子方法 值得借鑑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字伯涵,號滌生,原名曾子城,是宗聖曾子七十世孫,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晴中興四大名臣。"一生的著作有《治學論道之經》《曾國藩家書》《冰鑑》《持家教子之術》。其中《持家教子之術》備受推崇,不乏很多富豪家族都捧為盛典。
  • 婁底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婁底,湖南省轄地級市,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裡交相輝映,故而得名,這裡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這裡的波月洞是一個世界巖溶博物館,是1986年楊潔版《西遊記》三打白骨精故事及水簾洞外景的拍攝7地,裡面溶巖密布,石柱高聳,組成了各種美妙的景觀,同時也是世界上鵝杆最多的地方,被稱為世界之最。
  • 瀏陽人賀祥麟、賀宏勳因瀏陽古樂結識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 「四大名臣」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湘軍統帥湘鄉人曾國藩跟瀏陽頗有淵源。他曾為道光十四年同科舉人瀏陽鄒焌傑(道光二十年進士)的母親劉氏六十、七十、八十三次大壽贈作壽序。他提拔重用的瀏陽人李興銳,後官至閩浙總督、兩江總督。
  • 晚清四大名臣,誰的官職最大,爵位最高,諡號最尊
    從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間,清王朝出現了很多能力突出,力挽狂瀾之輩。在清朝晚期的七十年間,這四人因為貢獻巨大,被廣泛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中興四大名臣都為清朝做出過突出的貢獻,那這四位的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當如此
    而我看來,這副對聯用來形容晚清「四大名臣」中的曾國藩再好不過,一個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這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大多數人在面臨困難時,通常會有兩種表現,其一是知難而退,其二是迎難而上。但曾國藩屬於後者,因為人生中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只有膽怯在心中作亂,當你能夠做到心如止水時,便會發現一切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 從諡號看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何功勳蓋世的左宗棠最差
    晚晴四大臣通常是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也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的說法)。四位諡號分別是文正、文忠、文襄、文忠。在晚清歷史上,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左宗棠四人可謂赫赫有名,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 老照片:鏡頭下的晚清權臣威風凜凜,圖七是曾國藩唯一存世照片
    先後出任晚清兩江總督和兩廣總督,晚年曾和張之洞聯合請求變法,向西方學習,對革新思想傳播產生很大影響。 【張之洞】他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並稱中興四大名臣。張之洞27歲中探花,從翰林學士做到山西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和軍機大臣,還是洋務派代表人物。
  • 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一個肥差,弟弟不幹,李鴻章替補,成就了晚清中興...
    眾所周知,晚清有四大中興名臣,分別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我們不難發現,曾、左、李三位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只有張之洞後來居上,以清議和辦洋務出名。曾國荃畫像。九弟鬼迷心竅,曾國藩也沒辦法,又找湘軍宿將陳士傑出山,但是陳也脫不開身。這時,曾國藩才想到自己手下鬱郁不得志的李鴻章,雖然二人關係有點冷淡,也只好讓他擔此大任。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不僅如此,曾國藩還身體力行地啟動了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曾國藩被視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於1838年第三次參加會試後,成功登第,並在殿試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隨後,曾國藩進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
  •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論貢獻,誰排第一位?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有兩種說法。一是曾,左,李,張,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二是曾,左,胡,彭,即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我們以第一種說法為準。那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論貢獻,究竟誰該排名第一?如果讓清廷官方排,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都是漢人,但都忠於清廷,忠誠度而言,四人沒有差別。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都是大學士,正一品高官。
  • 曾國藩忠告:如果你現在處於逆境,這3件事絕對不能做,謹言慎行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此話一點也假,他們兩位晚清中興名臣,一個靠慧眼識英雄、提拔重用人才而建立絕世奇功,一個靠文韜武略、能徵慣戰而彪炳千古。曾國藩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上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並且在「洋務運動」之時成為了著名的一個領袖,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 晚清名臣曾國藩:人生兩大兇德,務必要戒掉!太多人敗在這2點上
    曾國藩,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至關重要的重心名臣,也是一位讓人敬佩的鴻儒之士,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晚年飽經滄桑,領悟出導致人生失敗的兩大兇德:「曰長傲,曰多言」。曾國藩在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滿意;一次給父親過壽時,在好友面前誇誇其談,太過自我陶醉,忘乎所以,結果引起好友的反感和怒氣,最後拂袖而去。事後曾國藩思考了很久,十分後悔。
  •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這3位晚清名臣,誰的官職最高
    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是晚清的3位名臣,他們在晚清的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作用,他們3人在一生中,皆擔任過很多重要的官職,那麼他們3人,誰擔任過的官職最高?
  • 賴輝東《論語史鑑》:晚清「一品宰相」曾國藩!
    孔門弟子中有兩個姓曾的:曾點,曾參,他們是父子關係,其中兒子曾參的成就比較高,被稱為「宗聖」,曾參還是《大學》的作者(有爭議),《論語》中,曾子就是曾參,是孔子晚年弟子之一。但是,落實貫徹曾子「三省」論最好的人卻還是曾家自己人,他叫曾國藩!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雙峰縣一個豪門地主家庭,父親是個滿腹經綸的私塾秀才,曾國藩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不過,他天資一般,經過三次會試,28歲才考中進士。
  • 中國歷史上收復國土最多的將軍,晚清四大忠臣之一
    在晚清後期,中華大地內憂外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中,各國都對華夏大地展現出了巨大的野心、除了來自島國的海上爭端以為,邊疆也處於極度的危險當中,被當時的阿古柏在1865-1877年趁機入侵中國新疆,佔領12餘年之久。
  • 歷史上諡號文正的八大名臣,其中一人連唐太宗都有點怕他
    魏徵歷史上第一個被諡為「文貞」的名臣就是唐太宗時期赫赫有名的諫臣魏徵。宋璟唐玄宗時的一代名相,開元盛世的重要締造者之一,與房玄齡、杜如晦、姚崇並稱唐朝四大賢相。七十五歲時去世,諡號文貞。,以他在當時巨大的影響力,宋哲宗給他「文正」也許是對他的肯定吧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先後輔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餘年,是蒙古帝國初期重要的輔臣之一,死後諡號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