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迎來第一天,芙蓉鎮景區也更為熱鬧了起來。5 月 1 日早上 9 點,已有不少遊客在景區入口處排起了長隊,一旁的保安則負責提醒、登記。與此同時,還有不少遊客正在排隊購票。
芙蓉鎮裡過五一,觀的是小鎮美景,嘗的是特色小吃,品的是民俗風情。五一假期第一天,在芙蓉鎮的遊客們,都打算怎麼過?
走在五裡長街,遊客大都來挑選紀念品
進入景區,一些遊客選擇將五裡長街當作打卡芙蓉鎮的首站。" 聽說長街裡面有很多當地的土特產,想過來買點帶回家去,逛完再去瀑布看看。" 從嶽陽來的張先生一家說。
走進五裡長街,玫瑰的香氣撲鼻而來,號稱 " 天下第一錘 " 的木錘酥特產店門口,老闆正用錘子敲打著木板內的原材料,一旁的老闆娘正在對路過的遊客說 " 手工木錘酥,用新鮮的瓜子、花生、核桃、芝麻製作而成,歡迎品嘗。" 老闆告訴記者,用來盛放原材料的木板,由一整塊木頭製作而成,直徑有 60 釐米。
店外幾名遊客看老闆製作出了神,一時忘記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別光顧著看了,買些木錘酥和玫瑰酥,晚上吃一些,再帶回去一些吧。" 其中一名年輕女性拉著男友的衣角,略顯撒嬌地說。
另一家 " 汪氏薑糖特產店 " 的門外,老闆正在用小刀將一長條的薑糖切成小段,三四名遊客正在店外觀摩,打算購買一些薑糖和其餘特產。" 從微博上了解到薑糖是這兒的特產,很想嘗試一下,甜味和辣味交織在一起,是什麼感覺呢?" 一名女性遊客告訴記者。老闆也說,今天生意比昨天好太多了," 看來還是五一假期的魅力強一些啊。"
一家人從常德過來,穿上土家族特色服飾拍照打卡
除了在五裡長街穿梭的遊客外,芙蓉鎮景區內大廣場的一角,擺放著五顏六色的土家族服飾,這也吸引了一些遊客前來換裝、體驗。
" 手再上去一點,對,放在自己的頭髮上,這個姿勢非常好。" 在一旁的擺手堂,一名女子對四名穿著土家族服裝的遊客說道。這名教遊客擺姿勢的女子名叫樊奕君,作為當地人,她和家中的親戚在五一當天做起了 " 土家服裝出租 " 的生意,而她也主動承擔起了教遊客擺姿勢的任務。" 一共有 30 多套土家服裝,租一次 20 塊錢,今天上午已經有十多個人來換裝拍照了。" 她說。
這四名遊客則是從常德來的一家人。蔡女士帶著兩個朋友和自己的小孩,進行了一次換裝體驗。" 感覺少數民族的衣服都特別漂亮,五顏六色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銀飾,小孩也非常喜歡。" 蔡女士說,換了衣服後,自己和朋友都笑稱 " 仿佛變成了土家阿妹 ",兒子也仿佛成了帥氣的土家小夥," 算得上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有點餓了,坐下來吃一碗劉曉慶米豆腐
如果統計一個五裡長街人氣店鋪排行榜,那麼 113 號劉曉慶米豆腐店絕對能排得上號。這家米豆腐店,因為當時《芙蓉鎮》電影拍攝時,女演員劉曉慶在此取景而得名,也常年吸引著來芙蓉鎮的遊客。
" 平時的生意一直都不錯,今天五一,人更多了。" 店鋪老闆娘告訴記者。5 月 1 日中午的飯點時分,記者發現店內已座無虛席,遊客端著手中甜鹹各異的米豆腐,用勺子送至口中,吃罷放碗,都露出了滿意的神情。店外堆放著一排排放好佐料的小碗,不時有遊客經過此處,對著老闆娘說 " 來碗米豆腐,多點湯 "。
" 我們是衝著《芙蓉鎮》這部電影來的,之前我老婆和她閨蜜來過一回,但我還沒來過,所以這次就和老婆孩子一起來了芙蓉鎮。" 從衡陽過來的何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昨晚就到了芙蓉鎮,歇息一晚後,今天主要是想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 吃完米豆腐,下午的時候再吃蒿子粑粑和臘肉。" 他說。
《花開芙蓉 · 畢茲卡的狂歡》首日演出吸引眾多遊客
值得一提的是,活態非遺傳承大戲《花開芙蓉 · 畢茲卡的狂歡》也在 5 月 1 日起正式與遊客見面。當天下午 2 點半,首場演出於芙蓉鎮景區啟幕,30 多名演員畫上妝容,穿上土家民族服飾,伴隨著澎湃壯闊的音樂聲,用舞蹈形式再現土家風俗,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看。景區內的大廣場,成了演員表演、遊客觀賞的移動舞臺。
演出開始前半小時,已有不少遊客來到大廣場,等待好戲開幕。下午 2 點,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遊客們大都選擇坐在大樹下乘涼。演出開始前十分鐘,隨著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聲響起,遊客們翹首觀望。第一幕演出結束,第二幕音樂響起之時,女演員踩著節拍,以曼妙的身姿出場,遊客們紛紛起身,由擺手堂走向銅像,不少年輕遊客一邊奔跑,一邊掏出手機打開視頻,只為佔一個最佳的拍攝位置。
90 分鐘的演出,讓不少遊客稱奇。" 以前一直以為湘西是個神秘的地方,後來看《血色湘西》這部電視劇,對湘西的習俗略知了一二。直到這次親自來到湘西的芙蓉鎮,看了這場演出,才對湘西的土家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得不說,民族文化真的是個寶藏。" 來自長沙的謝女士說。
瀟湘晨報實習記者 滿延坤 攝影記者 吳琳紅 湘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