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即將實施,深度解析婚姻那些事,這5種情況要特別注意

2020-09-05 汝小魚

民法典》曾歷經4次起草失敗,無數次修改,耗費66年的時間,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通過,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這項法律關乎每個人,從你的車子,房子,票子,孩子,到妻子,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是最全面的社會百科全書,每個人都必須認真研讀。法在心中,走遍天下也不怕,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民法典》涉及婚姻的相關規定 ,及需要特別注意的5種情況。

和女友情投意合,家人漫天要價30萬彩禮,該怎麼辦?合理嗎?

《民法典》第1042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民法典》已明文規定禁止借婚姻之名索取財物,但索取財物和收彩禮是兩碼事,《民法典》反對的是強行索取,及買賣婚姻的情況。

彩禮只要一般是基於自願,按照習俗給予女方家人的一種誠意,像這種一開口就要30萬的,顯然是不合理的。

雙方家庭還是可以以協商為主,畢竟是嫁女兒不是賣女兒,將來多了「半個兒子」也是一件美事,家和萬事興嘛!

結婚後公婆給我們買了一套房子,但只寫了老公的名字,萬一離婚,這房子妻子有份嗎?

《民法典》規定,夫妻一方接受的贈予或遺囑合同中明確歸一方的財產,屬於該方的個人財產。

兩人結婚後,如果男方父母買的房子,只寫了男方的名字,那就默認為他他們對自己兒子的饋贈 。將來如果兩人感情不和 ,鬧離婚的話這房子也只屬於男方的個人財產 ,跟女方沒有半點關係!

如果兩個人結婚後,用的是男方工資買的房子,那這房子就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因為在《民法典》中明確規定,夫妻雙方的工資是屬於共同財產的。

關於房子必須多說一點,那就說居住權。2020年以前也許你對這個詞會有點陌生,但以後一定要留意這個詞,以後買房也一定要查一下房子有沒有居住權。

居住權說白了,就說給你設定了一個權限,不管這個房子賣不賣,是不是你的名字,只要房主給你設定了一個居住權,你就可以在這個期限內一直住下去,一輩子都行。

居住權最高期限可以是永久,直到居住權人死亡,居住權才會消失。如果在房本上不能加女方的名字,那就給居住權也說一種保障,這點要求總不算過分吧。

《民法典》實施後,離婚手續還跟以前一樣嗎?當天就能辦完手續?

生活中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民政局一個男人前腳和原配妻子領完離婚證,後腳就和別的女人結婚登記了。想想就可氣,不過以後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了,2021年以後這婚不是你想離就可以離的了。

《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很多人對這條不太理解,那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王先生和張小姐,兩個感情不和,協商離婚。7月1日兩人在婚姻登記處想辦理離婚手續,工作人員讓他們先提交申請,然後8月1號再來辦理手續,領取離婚證。

7月到8月但這個月屬於離婚但冷靜期,雙方提交申請後,登記處是不會讓你們離婚的。在7月30日之前,王先生和李小姐如果有一個人不願意離婚,都可以去登記處把離婚申請拿回來,當事情沒發生,繼續過日子。

如果王先生和李小姐鐵了心要離婚,那就應該在8月1日至8月31日這30天內,兩個人一起去登記處申請發放離婚證,如果這個期間兩人沒去,那就當兩人和好了,之前但申請不作數,兩人還是夫妻。

當然這只是針對協商離婚的,如果涉及到家暴,虐待等情況,可以在法院訴訟離婚。那種情況的離婚手續就和這種不同了,處理的時間也不一樣。

結婚後,我一直在家當家庭主婦,照顧老人小孩,萬一離婚,我可以提出補償嗎?

女性在家庭婚姻中,註定要犧牲更多,很多職場女性為了孩子都不得不回歸家庭,禁錮這婚姻但枷鎖了,和社會慢慢脫節。而男人卻依然在職場叱吒風雲,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有一天男人嫌棄女人了,女人該怎麼辦呢?

《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養子女照料老年人 ,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 ,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 ,另一方應當應予補償 。

這條法例明確規定了,不管說男女任何一方,只要是因為照顧家庭而沒有去工作,如果離婚的話,當事人說可以提出經濟不錯的,另一方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補償。至於金額多少,那就靠雙方協議了,如果協議不成,那就可以去法院起訴。

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離婚的成本太低了,才會導致很多人視婚姻如兒戲。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因為對方出軌導致婚姻破裂,離婚時可以要求賠償嗎?

我想每一對夫妻都是因為愛才結婚的,但離婚的理由卻各不相同,其中最多的一條就是因為對方感情的背叛。對於這種因為對方背叛,導致離婚的,在離婚時可以多要一些賠償嗎?

答案說肯定的,法律說支持無過錯方的。

第1091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我國是一夫一妻制,出軌這種行為明顯違反倫理道德,它對另一方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對方是可以要求賠償的。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正式施行,與此同時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9部法律廢止。它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將影響到我們今後的工作生活,值得我們每個人仔細研讀。

生活需要懂點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不要讓有心人鑽了法律的空子,吃了「不懂法」的啞巴虧。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民法典》,小店活動32K大字版的《民法典》,僅需28元一本,不過一本奶茶錢而已。

擔心理解不夠透徹的朋友,可以帶上一本《法律常識一本全》,裡面有2000多個案例,讓你一目了然,遇事不在求人,甚至可以幫助身邊的人答疑解惑,一舉多得!

法律問題無需再求人,全面解答與我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困惑!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即將實施,深度解析十條跟你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定
    從起草到正式通過歷時66年的《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屆時,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民法典》一共分為11章,共計1260條,每一條都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今天小編挑選了十條,為大家深度解析。
  • 為你解析《民法典》裡那些值得關注的事!
    為你解析《民法典》裡那些值得關注的事!法治副校長課堂今天,我們邀請江門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郭玉,為大家一一解析這些疑問,詳細講解新頒布的《民法典》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的三大亮點。而《民法典》吸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明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為八周歲以下,賦予了八周歲的孩子在純獲益事項或符合自身年齡、智力水平的事項中為自己做主的權利。此外,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中,還規定了在子女撫養判決中應當尊重已滿八周歲子女的真實意願。
  • 《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法將廢止,準備離婚的注意了
    《民法典》將於2021年的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正式實施的同時,包括現行《婚姻法》在內的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就新增和修改了一些條款,尤其是關於離婚和財產分割的,準備離婚的人要注意了!
  • 《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律十大變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將有如下十大變化,大家不可不知:一、夫妻共同債務規定傾向於保護債權人,更未規定「共債共籤」原則。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我國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效,常見的12種情況千萬要注意
    今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民法典》包括了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權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民法典》一共1260條,條條皆與你我息息相關,以下很常見的10種情況千萬要注意:1
  • 《民法典》即將實施,你了解多少?
    《民法典》即將實施,你了解多少?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中國《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第一步出臺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並將修改完善的各分編同民法總則合併為完整的《民法典》,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關於婚姻與家庭這些方面,要知道!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其中,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規定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協議離婚設置三十天冷靜期。
  • 《民法典》解讀:這兩種情況,夫妻不用離婚也可解除婚姻關係
    萬眾期待的《民法典》即將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將成為我們生活的基本準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變化。《民法典》實施後,當前現行的注意:權利人如果不在這"一年"內行駛撤銷權利,當法定期限屆滿,就會失去這項權利,此時不能再申請撤銷婚姻,只能通過訴訟離婚解除婚姻關係。
  • 隱瞞病情婚姻被撤銷,民法典:仍算未婚
    文/當年一木結婚前要體檢,您知道嗎?在以前,情侶倆想結婚,還要強制參加體檢,如果患有那些醫學上認為不適合結婚的疾病,則不允許結婚。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對這一情況,有了明確規定,原文如下:《民法典》第1053條規定,患有重大疾病的,應該在婚前如實告知對方。
  • 2021年,《民法典》真的要來了,那些想離婚就扯證的人,注意了
    《民法典》時代即將來臨,其中婚姻篇的「離婚冷靜期」就已經引眾人熱議,有人覺得很合理,也有人覺得不合理。從中可以看出眾人對「離婚冷靜期」有諸多誤解。《民法典》新規中三十天離婚冷靜期,只適用於協議離婚。關於離婚三十天冷靜期,是因為近年來離婚率逐年攀升,很多夫妻都是因為一時衝動而離婚。婚姻一方出現「一個想離就離」的情況,這是對婚姻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侵犯婚姻的莊嚴和神聖,婚姻不是兒戲,不可隨意說離就離。
  • 《民法典》新規將這樣實施
    離婚冷靜期只是給那些衝動離婚的人一劑後悔藥,而不是家庭暴力的庇護所。婚姻方面,還刪除了這一項在婚姻登記制度方面,《民法典》還刪除了「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明確一方婚前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那麼,如一方婚前患有重大疾病,卻未如實告知另一方,另一方是否可以要求民政部門撤銷相關的結婚登記?
  • 《民法典》新規:以下5種人群,禁止結婚
    雖然說如今已經是自由年代,很多人的婚姻也比較自由,我國也提倡婚姻自由。但是也不意味著每個人的婚姻可以亂來,根據我國法律法規,這5種人不具備結婚的條件。1、原配婚姻還存在的情況下,男方與第三者有婚姻關係,而且婚姻關係沒有終止,那麼就意味著犯了重婚罪。
  • 婚姻自由在《民法典》中如何體現?品《民法典》中結婚制度新變化
    我國民法的概念即以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其強調的是民事主體的意思自治,即尊重民事主體的意志。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依然遵從的是這一基本原則。對於作為人身關係之一的婚姻關係,新《民法典》也不例外,同樣強調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 《民法典草案》即將通過 人格權、婚姻及遺產繼承等惹關注
    據了解,我國民法典草案採取了七編制體例,即由總則、人格權、合同、物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七編構成。突破了傳統大陸法系體系的安排,增設了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這是我國民法典體系的重大創新。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保護公民權利的宣言書,也是解決民商事糾紛的基本依據。
  • 【《民法典》解讀三】婚姻家庭篇
    從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到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草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民法典》的編纂工作持續了5年多。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也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婚姻家庭編的內容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它與現行的婚姻立法關係如何?
  • 林口:《民法典》正式實施 關於婚姻與家庭法律變化要知道
    2021-01-09 10:26:32 來源: 申安娛樂社 舉報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
  • 「學法用典」解讀《民法典》:婚姻撤銷新增一種情況
    >有關婚姻的新內容在原來的婚姻法中,請求婚姻撤銷只有受脅迫這個原因,而《民法典》中新增了一條規定:重大疾病患者有如實告知的義務,如果沒有如實告知的,對方也可以請求撤銷婚姻。律師解讀:新的《民法典》生效之後,對於重大疾病,一旦發現,如果一方在結婚之前沒有告知另一方,自己患有重大疾病,另一方在婚後有權提出解除婚姻。
  •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2020年5月28日我國《民法典》審議通過並明確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1980年頒布於200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相對而言離婚將更難!
  • 民法典 婚姻家庭篇 第1052條
    魯衡三分鐘,走進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由2020年1月1日施行。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魯衡律師將用專業知識和多年的經驗為讀者們解析、對比民法典中相比原來改變較大或較為重要的條例和解釋,以供讀者們查詢和使用。
  • 《民法典》新規更尊重婚姻自主
    《民法典》第1053條規定了隱瞞重大疾病的可撤銷婚姻,此規定修改了2001年《婚姻法》將「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作為禁止結婚、婚姻無效的事由,不僅使《婚姻法》徹底回歸《民法典》,而且更加尊重婚姻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