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血與火寫成的、落後挨打的歷史,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大背景裡觀察,中國近代史的實質也是一部社會變革和軍事變革的失敗史。
世界近代史從1500年開端,具體地說是以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為標誌性事件。這個500年裡,世界從農業時代、進入資本主義工業時代,又在20世紀末進入資訊時代。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世界軍事領域連續發生了六次革命:分別是海權熱兵器時代;鐵路、半機械化時代;陸海空一體機械化時代;核武器時代;空權信息化時代,和今天的太空、網絡複合時代。
500多年的世界近代史中,中國政權經歷了三次更迭:從明朝到清朝、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500多年中,六次軍事革命,中國只趕上了一次: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核武器革命。
由於屢次在軍事革命中落伍,所以,以農耕民族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在世界近代史的500多年中,受到的打擊和蹂躪最多。本來遊牧民族的輝煌,因為火器的初興在十四世紀已經暗淡下去;但在中國,一個以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的滿族,居然又演出了最後一幕。接著,中華民族又遭受了已經進化到現代工業文明的歐洲的血腥屠殺和慘烈洗劫,接著又是後來居上的日本的滅絕性的屠戮和掃蕩。
中華民族領先世界1800年的歷史被徹底終結。
中華民族的人口被大量消滅。
中華民族積累了千百年的財富被掠奪一空:1820年的時候,中國GDP佔世界1/3,1949年新中國建立的時候,中國已接近赤貧。
中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一樣,先是被迫,後來是自覺接受了英語為世界通用語言;接受了西元曆法(稱公元),放棄了自己的黃曆;接受了禮拜的作息制度;接受了基督教一夫一妻制;接受了西醫,以及太多「西」的東西。
已成文明碎片的伊斯蘭教地區,一些極端勢力正以其殘忍的殺戮視頻,通過網絡放大形成心理恐怖,進行著最後的抵抗。
中華民族的千年文化被摧殘得慘不忍睹,直至今日,還在提建立文化自信的問題。就連古老得像月亮一樣的春節,似乎也在華燈初上般的聖誕節絢爛閃耀下,顯得黯然失色。
中山裝、唐裝都不再是正裝。西服徵服各界,軍裝都不例外。民眾生活習慣、城市建築,軍隊武器裝備乃至作戰理論都有明顯而嚴重的西方化的趨勢。
一切都是因為中國沒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落在世界軍事革命的後面,而遭致的後果。
武力的「力」似乎可怕,但文化的「化」更可怕。
由此,中國人記住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也記住了孫子兵法的第一句:兵者,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本文節選自《決勝新空間》)
《決勝新空間:世界軍事革命五百年啟示錄》
戴旭 著
ISBN:978-7-5166-5027-1
定價:58.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